儘管料器葡萄的生產是一個需要十幾道工序,很緩慢,很精細的過程。

但東花市街道的生產社畢竟已經把攤子撐起來了,還成功出品了一批合格的產品。

這就說明生產已經上了軌道。

那麼寧衛民作為生產社的實際出資人,以及買斷了所有產品的唯一客戶。

要求生產社的職工們臨時加加班,用現成的東西趕出兩個急用的產品來救場,也就不是什麼難事。

更何況憑藉初戰告捷的市場反應,寧衛民對高階工藝品的市場前景愈發看好。

在要求生產社職工們加班的同時,他還底氣十足的宣稱會繼續支援街道招工擴大生產規模。

並且還給當下每個職工按正式工和學徒的區別發了二十元、十元不等的獎金,以作鼓勵。

於是乎,生產社的職工們就更無怨言了。

反而被他煽乎的熱血澎湃,鬥志昂揚。

無不認為來自外企的新後臺果然財大氣粗,資金雄厚。

生產社應該不會重蹈覆轍,輕易倒下了。

所以英國夫婦的問題還真不是什麼緊要的問題,小魏和小孟的工作紕漏,很容易就被彌補上了。

真正的問題,反倒是一鳴驚人的料器和仿生瓷的豐厚利潤上,寧衛民應當如何面對新的局面,協調與均衡各方各面利益需求。

不用懷疑,首先明確的一點是,懂得利益與人分享是一個商人必須具有的素質。

要知道,商場裡有一個“811”的利益分配的原則就很能說明問題。

那是商場中,大多數人已經達成共識,都比較認可的一種分配模式。

這個分配原則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說如果一個商人賺了十元錢,就要有八元錢分給關係戶。

然後一元錢分配給身邊掌握機密的幕僚們。

最後剩餘的一元錢才能裝入自己的口袋。

看似不公平,但其實很公平,因為這些錢都是用來培養生意場上的利益同盟的。

一個商人也只有利益同盟足夠強大,才能保障他心無旁騖,順風順水的賺錢,遇難呈祥。

否則他的事業就是鏡中花,水中月,很容易敗落得無影無蹤。

說透了就是一句話,生意的利益並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平衡。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總說“吃虧是福”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心裡話,其實寧衛民一點都不排斥別人沾他的光。

只有財散,人才能聚,人聚了,財才能再來更多。

這才最理想的商業運轉方式,能細水長流的良性的迴圈。

不過蛋糕畢竟是有限的,那麼基於實用性的原則。

給誰不給誰,給誰多些給誰少些,就成了一個帶有技術含量的選擇題。

給的物件要是不對,於自己事業毫無幫助,或者幫助不大。

那屬於智商欠費,白白吃虧。

分配方式如果不合適,又是情商不過關。

不但沒法取悅合作伙伴,讓人家承情。

反倒還會起反效果,大大的得罪人呢。

至於眼下這件事該怎麼去做。

毫無疑問,找上門來跟寧衛民開口的劉主任,他的要求肯定是要優先要滿足的。

這不但是因為天壇園方是寧衛民深度合作伙伴,彼此的利益牽扯太深了。

寧衛民想辦任何事兒,無論於公還是於私,都需要天壇園方的鼎力支援。

更為關鍵的是,其實寧衛民本身也早就惦記著,能借助天壇公園的零售渠道,把自己獨家的工藝品賣遍整個園區呢。

而不是像如今這樣,他僅僅守著一隅之地,坐等外國人溜達到這兒自投羅網。

其實寧衛民之所以一直都沒開口,除了忙飯莊的事兒以外,也是在等一個合適機會。

事情總有個輕重緩急嘛。

他原本是想著飯莊辦成了,其他的事兒再慢慢的一步步的來,也不算晚。

沒想到劉主任居然能早於他的盤算,主動自己開口。

這對他來說,當然是一個水到渠成,再好不過的機會。

俗話說,上趕著不是買賣嘛。

既然大老劉是有求於他,那麼提條件的主動權,也就充分掌握在他的手裡了。

哪怕大老劉展現出的是一種強硬態度,是有點粗暴無理的,讓人不愉快的。

可鑑於此人是一個身有江湖習氣的粗人,是心裡藏不住事兒的直筒子脾氣。

越是如此,反而越發顯示出他急於求成的心理,色厲內荏的本質。

寧衛民一眼就能看穿,當然也就很容易牽著對方的鼻子走。

甚至能讓大老劉欠下自己一份大大的人情。

總而言之,能與藉助天壇公園的零售渠道銷售自己的商品,確實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大好事。

甚至可以說,寧衛民得到的好處,還要更大一些。

設想一下,如果三十年後能達成這種合作方式。

怕是任何一個商家給天壇園方交付的進場費和駐店費,都得是以千萬來計算。

而且這件事一旦促成,寧衛民對於飯莊的經營,可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就像加了一個保險一樣。

說到底,哪怕飯莊子虧了大錢,他也很容易透過工藝品的銷售撈回來。

同樣的,另外一個需要寧衛民格外重視的,還有旅行社導遊的利益。

道理是明擺著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商品也得讓買得起的人見到才行啊。

尤其這年頭旅行社的導遊,就是掌握著外國遊客的批發商,而且還是壟斷性質的。

其市場定位,幾乎等同於卡住國內工藝品廠家咽喉的外貿商貿部門。

不讓他們從中得到好處,顯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當然,由於旅遊接待方也差不多是國有性質,目前還沒有什麼人會主動予給導遊們好處。

國內旅遊市場暫時還因此保持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質樸風貌。

可問題是,歷史大勢和人性使然終是不可逆的,早早晚晚會迎來競爭慘烈的市場環境。

寧衛民眼下要是為圖小利,揣著明白裝糊塗,也這樣隨大流,他就太缺乏遠見了,也太傻了。

在這個年代率先走出給回扣這一步,就能掌握先機。

反而是他能迅速發展壯大自己的一件利器。

而且也非常有利於他提前樹立起一個公平合作的標杆,為他個人積攢下良好的商譽口碑。

明明只此一家,完全可以店大欺客,卻不恃強凌弱。

明明給多少都是他說了算,卻始終做到賬目分明,分賬該多少是多少。

不用說,長此以往的堅持下去,只要是認識他的人,就會對他產生強烈的信任感。

如果迎來日後混亂無序,競爭慘烈的年代,他無疑就擁有了一種別人只能看著眼饞的絕對優勢。

那到時候,許多花錢都做不到的事兒,或許對他都不是什麼難題。

必然會為他的事業發展節省下龐大的競爭成本。

這才是真正的抓大放小,為長遠計。

至於最後,寧衛民也不能忽視內部員工的利益。

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一個人再有本事,獨來獨往也是做不成大事的。

越是偉大的理想和目標,就越需要更多的人來幫忙實現。

那怎麼才能讓下屬和職工甘願效力,充分獲得他們的支援與信任?很簡單,任何人工作的目的,都不外乎是基於賺錢餬口的需要,同時也在尋找更好的前程和發展機會。

本質就是想讓自己能活得富足、體面有尊嚴。

所以寧衛民的責任就是為職工們提供麵包和希望——儘量優厚的待遇,以及一個看起來既光明又誘人的前程。

這兩點做的越好,他的下屬就會越忠心,越願意貫徹他的命令,聽從他的指揮。

說白了,皇帝不差餓兵,沒誰會平白無故聽人使喚。

什麼都是對等的,總不能只索取不付出,就要下屬無條件的付出。

反過來,如果有些當領導的不把下屬當人,認為丟點雞骨頭魚刺的,就夠了。

那他一定留不住人才,也管不好企業,還免不了被下屬唸叨他祖宗八代。

其實做一個合格的企業領頭人,從某種角度來看,確實是跟做皇帝差不多的。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個道理放在企業裡,也一樣適用。

不過話說回來了,即使寧衛民能把利益關係想得如此透徹,也並不意味著他處理起這件事就能輕鬆自如,順風順水。

因為這個世界上經常會有自相矛盾的情況出現。

非常不妙的是,即使他自己是絕對的獲利方,但他必須要維護好的三方利益,卻陷入了相互衝突的怪圈。

比如說,天壇園方的商店由於是國營屬性,財務制度相當死板。

是絕對不可能像寧衛民這樣,給旅行社導遊吃回扣的。

而且國營商店在經營上,受物價局的監管,是有利潤率限制的。

自然也不可能像寧衛民那樣狠下心去痛宰老外。

那麼如果寧衛民和天壇園方達成了合作,顯然就會打破現有的分配局面,讓導遊們的利益蒙受損失。

要知道,寧衛民的工藝品之所以好賣,就是因為具有獨特性啊。

一旦要在整個天壇公園的商店都鋪開,齋宮的銷售渠道就會喪失獨此一家的優勢,因為分流客戶而迅速降低。

尤其是天壇公園的銷售價格會大大低於齋宮現行的售價。

那麼顧客除非有病,才會不面便宜的,專買貴的。

這樣一來,寧衛民的商品從天壇方面的銷售出去的產品越多,導遊們的損失也就越大。

與之同理,齋宮的姑娘們,收入中佔比最大的銷售提成,也會因此迅速降低。

不可能天壇園方賣出去的商品,也有她們的一份。

那麼怎麼協調好多方的利益,保證人人滿意,就成為了寧衛民當下面臨的最大挑戰。

總之,他是既不能拒絕大老劉的要求,也不能讓導遊覺得他不夠意思,更不能寒了自己人的心。

可想而知,這是什麼樣的難度!那麼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誰都不吃虧,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呢?答案是肯定是沒有的,但是可以比較接近完美。

比如說,每個人都對不是很在乎的事兒做了讓步,保住了自己非常想要的利益,那就算接近完美。

寧衛民是一個相當合格的生意人,他最擅長的本事,就是調和多方矛盾,促成交易的完成。

就如同一個優秀的廚師能調和五味一樣。

經過深思熟慮,他專為此事與牽扯在內的三方人員,分頭做了誠意滿滿的溝通與交涉。

隨後便在經營方式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和安排,決定以如下方式來執行:第一,寧衛民會把全部品類的工藝品拿到天壇園方的商店銷售。

甚至天壇園方都可以不用付錢,先把貨拿走。

等到每月月底,再按實際上賣掉的貨付給寧衛民貨款。

但寧衛民也有個條件,那就是他們的合作關係僅僅算是寄賣,不是進貨方與銷售方的關係。

他的貨只能以齋宮現行售價的七成跟天壇園方結算,大老劉不要嫌貴。

而這樣做,天壇園方獲得的最大的好處是賣出貨就能見著利潤。

既不用承擔進貨的成本與風險,而且還有一定調整價格的自主權和靈活性。

寧衛民則是遵循薄利多銷的原則,安全的圈定了自己的基本利益。

對他而言,哪怕天壇公園發狠的降價,程度也是相對有限的,頂多三成而已。

那原本就是他舍給天壇園方的利潤空間,自然不在乎。

第二,就是為保證導遊的利益,寧衛民還會印製一份有關工藝品銷售情況的表格。

這種表格一式兩份,是導遊們領取回扣的憑證。

上面時間、地點、物品、數量、價格,一應俱全。

今後如果旅行社的導遊帶遊客去天壇園方的國營商店購物。

國營商店的售貨員不用支付現金給導遊。

但有義務根據真實的銷售情況,為導遊填寫表格。

並且還有確認簽字、蓋章、留底,以備月底有需要的時候,核對賬目用。

到了月底,導遊只需憑表格去齋宮統一支取回扣就好。

這麼辦,最關鍵的地方恰恰在於,這份回扣是齋宮出錢,與天壇園方完全無關。

所以百分之十的回扣比例雖然不變。

但導遊在國營商店的回扣,就不是按銷售的實際價格來計算了。

而是按照寧衛民把貨賣給天壇園方的七成價錢來計算。

應該說,從金額上看,導遊還是吃了一些虧的。

不過要從商品便宜肯定更好賣,而且國營商店遍佈園區,數量眾多的角度來考慮。

導遊的實際獲得也未見得比過去少。

另外出於付款的滯後性,以及銷售價格低影響收入等方面的考慮。

今後導遊們顯然還會繼續把齋宮當做他們首先推薦遊客們購物的地方。

這無疑也有利於齋宮維護其本身的利益,自然是寧衛民樂見其成的。

第三,齋宮職工的利益無疑將會是普遍受損的。

因為她們沒辦法像導遊那樣從其他地方獲取利益,來彌補因顧客分流,營業額下降的損失。

對此寧衛民除了儘量公平的輪換各個崗位,也是沒有太多好辦法的,這樣的犧牲不可避免。

他也不可能直接提高業務提成的比例,白白把自己的利潤送給這些姑娘們花。

不過他倒是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可以利用公款,巧妙的維護少數優秀者的利益,避免得力職工的心態受損。

並且還能轉移其他平庸職工的注意力,減少大多數人糾結於此的怨氣。

那就是搞職稱評定。

寧衛民認為,不如借這個機會,把一些工作能力強,表現不錯的職工提拔起來。

用基礎工資的提高彌補她們一些經濟損失。

目前齋宮只有一個主管,是可以代他行使職權,維持齋宮的運轉的。

這顯然是一種很粗糙,很湊合的權宜之計。

實話實說,齋宮的姑娘們至今仍保持著彼此相差不多的基礎工資,大鍋飯的痕跡很重。

所以既然安逸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

寧衛民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慣著這些姑娘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康術德的教誨,開始拉大貧富差距。

具體來說,首先他要把原主管提一級,聘為經理,工資也會從原有的三百元提高到五百。

此外,再提拔兩個人為主管,作為經理的副手,工資三百。

就是基層職工,也要按工作成績分為一二三級,每一級增加五十元。

這樣一來,從最底層的三級職工工資八十,二級一百三,到一級一百八,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升職途徑。

不用說,少一半人的基礎工資會因為職務提升而增長,自然就沒有那麼消極了,也許還會倍受鼓舞。

而其他的沒獲得提升的人,也會優先考慮自己原地踏步的原因。

認真反思工作態度,考量自己的將來。

那麼她們也就不會一門心思去斤斤計較提成越來越少的現象了。

畢竟這個年代人們的思維模式死性,對旱澇保收的基礎工資,遠比掙來沒數的活錢更為看重。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那可愛的小學姐

朦戲

當規則怪談降臨學校

雨下烈日

娛樂:開局全身略懂級技能

太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