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以來,時間好像一下提速了,社會上湧現了許多雜亂紛紜的事兒。

然而這像萬花筒一樣的生活變化,卻有許多地方都讓霍欣感到看不懂。

就比如說,全國各地的曲藝團開也始搞起了承包。

無論是評書、相聲,許多文藝團體,都要從此自謀生路了。

原本霍欣還很同情那些身在地方,缺乏中央財力支援的曲藝團體。

她認為這些人,或許會成為第一批掛著正式演員編制,卻失去了生活保障和安全感的人。

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些人不但沒有感到任何的窘迫和困頓,反而趁著這個機會發了大財。

沒過多久,居然報紙上就有了許多相關訊息。

說門票收入和曲藝演員收入掛鉤以來,曲藝演員們幹勁很大。

jn市曲藝團去黃河北巡演了一個多月,平均下來每個人居然掙到了七百多元。

另外,京城廣播藝術說唱團節後首次到港城演出。

在那樣南邊文化存有巨大差異,言語不通的情形下,居然也能夠大獲成功,倍受追捧。

甚至那個公然在西方記者面前宣稱,“凡是來的都聽得懂,凡事聽不懂的都不會來”的著名相聲演員。

他一回到京城來,就馬上跑到齋宮陳列館用港幣買了兩身西服。

這可真是活見了鬼了!難道“叫花子”和“耍貧嘴”的,今後竟會過得比國家幹部和知識份子還風光闊綽?要是論貢獻、論功績,什麼時候才會輪到他們這些人?憑什麼讓他們這麼得意?這件事不禁讓霍欣的內心產生了一種難言的屈辱感和莫名的不平之氣。

就連“pc”的衣服,在她眼裡也不那麼好看了。

似乎完全被一股子市井的俗氣給玷汙了。

然而,讓霍欣更加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插科打諢的市井情趣大行其道,備受推崇。

反而像那些真正新鮮,好聽的歌兒……什麼鄧麗君、劉文正,卻偏偏不讓人聽。

最過分的是,今年出版社居然出版了一本《如何鑑別xx歌曲》的書。

那些非常有名的作曲家非要聯合起來,把這些備受歡迎的歌曲批臭、批爛不可。

這還算什麼開放啊?簡直是沒治了!還有社會上的那些個體戶,也同時像野草一樣迅猛增長,幾近失控。

現在到處都能看見那些補鞋的、修車的、磨菜刀的,賣菜的、賣雞蛋的、賣衣服的。

街頭的小飯館也跟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生活是因他們方便不少,可這種情況總讓人覺得不舒服,好像有點兒什麼不對勁兒。

是哪不對勁兒呢?啊,對了!正是因為這些人素質太差了,才把原本美好的城市環境變得嘈雜、混亂、骯髒。

他們的叫賣聲簡直就是噪音,他們都到哪兒都會亂扔垃圾,汙染環境。

而且他們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無照經營的狀況相當嚴重。

但越是這樣,這些人還越發財,居然許多人都成了萬元戶!真不知道國家是怎麼想的,怎麼能鼓勵這些人發家致富呢?反正在霍欣的心裡,她是絕對不會相信,這些滿口髒話,無知且貪婪的傢伙,會是社會主體經濟的有益補充。

偏偏反過來,頗為諷刺的是,真正的社會棟樑——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情況卻不甚樂觀。

按理說,國家目前急需人才,大學生理所應當是當代的“寵兒”,理應格外受到國家的重視和重用。

特別是已經飽經生活的磨礪的“77級”。

他們不但是一個極具象徵性的符號,而且因為許多人年齡已經很大了。

無論身心意志都已經極為成熟,只要放到崗位上就能很好的發揮出個人能量來。

可實際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由於這些人參加高考是在1977年的秋天,入學卻是1978年的春天,那麼他們畢業就是1982年春節前的1月份。

應該說,學校給他們分配的方向倒是不錯。

國家部委、大型央企、研究院、電視臺、廣播臺、報社……全是些常人仰視的好去處。

可這些地方偏偏因為歷史的撥亂反正人滿為患,又講究論資排輩。

許多人被到了新單位,只能頂著國家編制,幹一些輕鬆卻無實際意義的工作。

就像和霍欣關係不錯的一個學姐。

本來去了電視臺興高采烈,還以為有機會怕憑專業能參加譯製電視劇一類的工作。

可沒想到被分派的唯一的工作就是在劇場錄戲劇的時候找電工。

然後守在外面等著結束,再幫同事們把臺裡裝置拿回去。

為此,霍欣不免疑惑且憤憤不平。

理想和現實究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上了四年大學,精通外語的人才啊!難道就只能發揮這樣的作用嗎?難道像這樣把真正的人才閒職,就靠著那些小商小販的瞎鼓搗。

我們的國家經濟就能搞上去了?就能追回那失去的十年嗎?她連想想都會替那個學姐感到難過。

要是讓她像學姐那樣庸庸碌碌殭屍一樣的活,她可實在受不了。

幸好她還有一些來自於家庭的關係幫忙,不至於讓她淪落到這種境地。

多虧她未雨綢繆,先來到了一個外資企業做實習。

現在看來,雖然是她當初有點任性,衝著寧衛民才非要來的草率決定。

卻也陰差陽錯算是走了一步妙棋。

這樣的工作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別看沒什麼國家編制和職位,可管著十幾個人,權力也不比科長小。

關鍵是收入高,專業也有了用處。

她現在實習期月收入就能頂上普通人一年了。

而且天天都要穿著體面,需要和外國賓客打交道的。

除了不能分房,其他哪一點,都比國家單位要強。

說到這裡,她真正不能不承認,其實寧衛民這個人,才是最讓生活裡她看不懂,料不到的事兒。

可偏偏這種看不懂和料不到,卻又是最讓她驚喜的。

說真的,她雖然知道寧衛民是怎樣賺來的錢,卻想不通寧衛民為什麼能賺到這麼多的錢。

她從一開始就沒怎麼看重寧衛民要幫著那些“藝術家”搞得寄賣小生意,反倒是替寧衛民擔心了不少日子。

完全沒想到最後寧衛民竟輕而易舉的,一步步讓齋宮變成了一臺賺錢的機器。

想必就連宋總經理看到本月齋宮的賬目也要吃驚吧?一個本來是每月需要花費數千元來維持的陳列館,現在居然變成了盈利接近萬元了。

除了寧衛民,還有誰能有本事,做得到這樣的奇蹟?為此,她經常忍不住回憶起過去,並且在奇怪。

自己為什麼會對寧衛民的觀感產生那麼巨大的反差。

過去明明看他那麼討厭,知道他沒學歷。

而現在,感到他卻是無所不能,遠比那些大學裡的男生要睿智得多。

他的側臉就像雕塑家用刀子雕出來的線條,是那麼精緻,那麼迷人。

他硬朗的氣質讓他沒有一點白麵小生的奶氣。

反倒讓人想起了《追捕》裡的杜秋。

嗯……這應該就算是愛情了吧?是啊,表姐不是常告訴自己嗎?說愛情就是因為距離產生的好奇感。

正是寧衛民完全讓她白開水一樣的生活翻騰出了奇幻的氣泡。

正是寧衛民讓她開始期待未來的生活還會出現更多的奇蹟。

沒錯!這應該就是愛情的吸引力。

“嗯!我一定要抓住他的心!”

感覺心裡明朗的霍欣,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論美貌、才智和家世,還有誰能比過她霍小姐呢?這讓她感到自信。

儘管寧衛民的家世不太好,可他們兩個這方面相差越多。

不越能證明她付出的感情是純粹的嗎?這又讓她感到了一種類似於天作之合的緣分。

總之,眼下霍欣是什麼都不懷疑了。

不管寧衛民是怎麼想的,反正她確信自己遇到了命中的白馬王子。

ps:鑑於防盜給大家帶來了不便,為感謝大家的包容與支援,本書的書友圈(看置頂帖)正在舉辦瓜分起點幣的反饋活動。

起點的老朋友們可別忘了參加。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意安排

清水明悅

穿越斗羅大陸,比原劇情早一萬年

毖殺技

我靠做好事在校園橫著走

福寶是一隻貓

霧影終焉

山風帶雨

共享男友:開局無妻徒刑

側臉的千紙

古人看我刷短影片,都破防了

愛吃油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