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社會風貌,其實一直都是在不聲不響中發生著有趣的變化。

尤其是1983年春節過後,有許多與民生有關的新改變,都是可以和1982年能夠明顯劃分割槽別開的。

可以說是這一年獨有的鮮明標誌。

就比如說京城第一家超市在hd區開業的事兒。

三十年後的人們肯定非常清楚,與傳統百貨商店相比,超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的陳列和銷售方法。

前者把商品擺在櫃檯上,顧客只能隔著玻璃或櫥窗看。

如果看中了,要透過售貨員吧東西拿出來,決定購買後向售貨員付款。

這叫閉架銷售。

而與之相對應,超市採用的是開架銷售方式。

商品都擺在貨架上,顧客可以在商品區任意穿行,隨心選擇。

看上什麼東西合適,直接放在超市提供的籃子裡,到出口處再統一結賬。

所以正是因此,當京城出現第一家超市的時候。

像這種商業模式的店鋪還不叫“超市”,而是叫做“自選商場”。

僅從名字就能直接體現出這種獨特的購物模式來。

但非常可惜的是,由於人們還缺乏對這種商業模式的真正瞭解,最初的經營手法就是簡單的照搬國外。

因此這家開創了京城先河的超市只能算是“東施效顰”的產物。

它的缺陷很明顯,首先面積只有二百平方米那麼大,一次擠進一百個顧客就會轉不開身。

經營的內容也很有限,只出售蔬菜和肉食兩種商品。

關鍵是價格昂貴,居然比起不遠處的菜市場貴不少。

絕大多數的京城人好奇地進來轉一圈,馬上就會吐著舌頭逃出去了。

真正的購買者幾乎都是外國人。

但偏偏就連花錢的老外們也在抱怨。

因為包裝袋上只有價格而沒有商品名稱和質量,以至於他們常常會把雞肉當成豬肉買走。

那麼很顯然,京城的老百姓距離真正能享受到購物自由的生活,還有一段非常漫長的道路要走。

根本就沒法指望這樣的店鋪來改變京城老百姓的消費習慣。

與第一家超市不同,另一件更為引人矚目的新興事物,在這一年開始實質地影響大部分的百姓生活。

那就是在房屋上方出現的電視天線。

由於老百姓買回家的電視機的數目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為電視畫面質量而煩惱。

於是戶外天線就成了收看電視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

儘管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視訊號的傳輸主要受地面情況和天氣狀況的影響,戶外天線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但老百姓們卻不可避免地去相信一種他們更願意相信的說法。

那就是電視機的訊號是有限的,收看電視的人越多,互相受到干擾就越嚴重。

就這樣,人們開始爭前恐後地把捆綁著銅管或鋁管的竹竿豎立起來,以“鶴立雞群”的方式綁在屋脊上,指向天空。

從此,一旦趕上惡劣天氣,電視收看效果不好的時候。

就總會有人自告奮勇的上房蹬瓦去擺弄這些電視天線,努力把電視天線調整到一個比較好的角度。

這甚至成了當時值得誇耀,讓人高看一眼的特殊技能。

於是在越來越多的人們不甘落後,前仆後繼的效仿下,最終就出現了只有在這個特定的年代才會出現的別緻風景。

放眼望去,整個城市的屋脊上都林立著高高杆子,時常會有鳥雀安靜地守望在細而穩固的天線上。

建築與自然和諧地渾然一體。

房屋、樹木、天空、天線上活物兒的點綴,和晚霞中的地平線一起,構成了一副美妙的畫面。

然而在所有新變化中,要說與寧衛民關聯最大的變化,那無疑還是西裝的盛行。

或許是因為《新聞聯播》節目後的黃金時段廣告效果顯著。

西裝的流行風,居然比原本歷史的時間節點提前了不少。

於是由此開始,我們的國家徹底結束了“藍海洋”、“綠海洋”的歷史。

就連國家高層會務的服裝也開始變得豐富起來。

中山裝、西裝、軍裝、夾克,從此都可以看到了。

再也不會有人會因為穿西裝,而被扣上“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帽子了。

頂多了,那些思想一時還難以轉變的“頑固派”,就只能對穿西裝的人,說上一句“盡搞標新立異”而已。

至於由此產生的經濟效應,更是讓國內整個服裝行業欣喜若狂的。

西裝的需求急速提升,再不似以往,只限於出國人員和少數思想開放的精英階層。

首先京城幾乎所有的大照相館,能拍婚紗照的,幾乎都得置辦幾身西裝。

不少結婚的新人,從此也開始選擇自己購買西服,充當結婚的禮服。

其次就是高校的教授和研究所的專家們,以及演藝界的名人,和許多單位的一二把手。

為了體面,為了響應高層的提倡,也開始購買西裝。

這其中甚至囊括了有許多曾經對西裝嗤之以鼻的人。

然後這種效果又從他們的身上傳導到了各單位的中層領導,基層幹部……不用說,社會需要的爆發式激增,大大刺激了生產和商業的繁榮。

比如王府井百貨大樓,所銷售的一批西裝成衣,凡響異常熱烈。

過去要賣上三四個月的貨,幾乎兩週就一掃而光。

紡織布匹櫃檯前顧客也開始日益增多,幾乎新增加的需求都是要買布料做西裝的。

還有和皮爾·卡頓合作的紅聯服裝廠。

也因為訂單激增,專門跟部裡申請外匯,要從日本引進一條先進的西裝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做工精細,縫製燙熨全部實現自動化。

如果建成,預計一年可以生產西服三十萬件。

個體戶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

有人開始倒賣從花城弄過來的港式西服和日式西服。

按說呢,透過緊跟社會熱點掙點快錢,其實是無可厚非的。

必須肯定這些個體戶眼光準,腦子靈。

但有人賣的是滾包西服,這可就比較喪良心了。

因為所謂的“滾包貨”,是打著外貿服的名義,入港時被水壓機壓縮成的一立方米大小的貨包而得名。

每包大概有二百件左右的貨品,質量參差不齊,款式雜亂。

一般每款僅此一件,有的上面還有血跡。

其實說白了,就是從國外運來的“洋垃圾”,透過港城轉道進入內地。

這種貨,有毒,只有經過翻新後才能在市場上出售騙人。

總之,這股風一刮起來,就是從上及下不可抑制之勢,無休無止的散發開來。

大到服裝廠、百貨大樓,中到製衣店、布料店,小到裁縫鋪、個體戶,統統因此利潤激增,且深受其影響。

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下,皮爾·卡頓專營店利潤繼續攀升根本毫無懸念,更是形勢一片大好。

但反過來,寧衛民在總公司這邊,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也就顯得尤為詭異了。

他讓整個公司的上上下下,都不禁為之暈頭轉向。

從宋華桂到前臺的接待員,每一個人都摸不著頭腦。

那寧衛民到底都幹了些什麼呢?先說明面上的。

藉助例會,寧衛民在跟公司彙報完遊園會的成果之後,先把後續的書市專案擺了出來。

並且說成是服務局和天壇園方聯合提出的建議。

其目的,就是想以一種被動的無奈姿態,來作為自己退出專營店競爭的藉口。

寧衛民聲稱,鑑於齋宮陳列館的工作日益複雜,而自己能力有限。

他已經沒辦法同時兼顧專營店的工作。

因此他就只想專心做好齋宮方面的工作。

以穩定齋宮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聲譽、影響力,以及與合作單位的良好關係為優先。

那麼專營店的業務拓展,就只能靠鄒經理盡一把力了。

同時他也提出,考慮到具體工作需要,鄒經理今後顯然比他更需要汽車作為代步工具。

那他也不好再白白佔用公司的資源,於是還建議公司就把這輛車劃歸鄒經理使用。

好嘛,就寧衛民的這些建議。

哪一條,都跟小狗滿地打滾,露肚皮求饒效果差不多啊。

最關鍵的還是不明原因啊。

誰都沒法相信,也根本想不通,過去的硬骨頭,向來都是和大家硬抗到底的寧衛民。

為什麼會在自己大有勝算的時候,態度大變,向競爭對手示好。

這不是自毀前程,純屬吃擰了嗎?所以當時的與會現場完全僵住了,大家無比大眼瞪小眼。

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表態了。

甚至就連最大的獲益者鄒國棟都懵了。

說心裡話,他是真想答應,可又有點不敢,他怕寧衛民有詐啊。

最終,還是宋華桂又找寧衛民談了一次話。

確信寧衛民是真的這麼想,純粹是以公司利益出發,這事兒才算就此確定下來。

然而接下來,還沒等大家回過味兒來,沒等宋華桂想好怎麼補償寧衛民。

這下子又在私下裡繼續出招了。

這次是他把鄒經理、沙經理這些曾經借過他錢的人一起約到外面去吃飯。

主要的用意就是想緩和和大家的關係。

寧衛民在席間,自稱過去年輕不懂事,自私了些,沒太在乎職場中的規矩。

其實應該講究個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能總是自己撈實惠,讓別人白白眼看著。

難怪大家都對他有意見。

所以他現在要彌補自己的錯誤。

跟大家商量一下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的事兒。

第一件是有關權力。

寧衛民分析了一下公司目前的業務需要和行業優勢。

認為是時候讓公司聯合國家相關部門,舉辦模特大賽,並且開拓模特經濟代理業務的時候了。

這樣的話,不但能保證公司始終在行業高階佔據優勢地位,等於參與了行業規則的制定。

而且這兩項業務的開拓,也會帶來更多的職位。

不但大家安插親信,任用私人會很方便。

尤其是一旦他們自己能進入模特大賽的組委會,那今後在整個行業說話都是有份量的。

手裡權力含金量絕對不一樣了。

還有媒體的曝光度呢?這種大賽等同選美,必然為世人所關注。

能出名,同樣也是一種人生資本。

第二件則是有關金錢。

寧衛民居然把自己從郵票上取利的事兒給公開了。

他給大家普及了一下基本的集郵知識,並且介紹了一下郵票的投機狀況。

最終結論就是一條,有錢可以大家一塊掙。

大家如果願意參與進來,是由他提供建議,大家自己買郵票投資也好。

有或者是是把錢借給他用,他直接付給大家利息也好。

反正他是把自己掙錢的道兒指給大家了。

於是這樣一來,寧衛民和總公司這幫同事的關係還真就不一樣了。

那不是大大的緩和,而是幾乎根本性的逆轉。

誰吃過這頓飯,都張口閉口把寧衛民當兄弟了。

因為正如康術德所說的那樣,同事之間哪兒會有麼生死仇敵啊?無非就是面子和利益。

只要這兩件事兒擺平了,理順了,所謂的敵意也就自然消失了。

事實正是如此,要知道,寧衛民雖然還曾用借錢不還威脅過沙經理。

可實際上還錢的時候他相當準時,也相當大方。

不但沒少給,反而為了湊整還多給了一些利息。

所以這些同事們雖然因為彼此立場曾經對立,對他的話還不敢全信。

但至少都認為他是個言而有信,並不摳門的人。

而且最終,這些人就沒有一個能抵禦權力和金錢、名望誘惑的。

無不老老實實按照寧衛民的指揮棒轉向了。

很快,他們就達成共識,並在下一次例會上,幾乎一致性地對公司提出建議。

迫使宋華桂在極為驚訝的情況下,不得不同意把模特大賽籌備一事提上了日程。

然而更讓宋華桂驚訝的事兒還在後面,當她提出想讓寧衛民也參與模特大賽組建一事的時候,寧衛民居然再次拒絕了。

他這時候恰到好處的把宮廷餐飲一事擺了出來,說天壇園方和服務局又有了新的合作要求。

聲稱自己實在沒有辦法再顧及齋宮以外的事兒了。

所以皆大歡喜的背後,其實只有宋華桂和建國門專營店的“美純洋媚子”是失落與不安的。

宋華桂是不明白,寧衛民工作態度忽然轉向消極的原因。

而且隱隱感到他們彼此的距離好像拉遠了。

至於那四個金牌銷售的姑娘,從總公司聽到相關傳言後,則不免擔心起她們掙大錢的好日子恐怕即將到頭了。

同時也怕寧衛民徹底把她們轉給鄒國棟管理,前景徹底黯淡。

但這樣的瑕疵終歸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寧衛民也想盡量讓人人滿意,但有些事就是沒法周全。

對他來說,用開疆擴土的辦法把整個公司都調動起來。

讓別人無暇再琢磨他,他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兒,才是核心利益所在。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啊!這無可厚非!他還沒仗義到為了別人,可以把自己個擺在案板上,讓人隨便剁的地步。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閃婚總裁寵甜妻

會飛的掃把

網遊之我的冷卻快億點

天堂製造

靈異復甦: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修川

讓你重生悔改,你去當渣男?

廢鶴

毒妃囂張:腹黑邪王心尖寵

沁孤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