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深邃的海藍色頁面,乾淨整潔,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花哨設計,細節透露出來的簡潔和清冷帶來舒適的視覺效果。

頁面,最上面擁有一排分類選項,電影、劇集、戲劇、紀錄片等等等等;而下面則是一個個長方形圖示整齊排列開來——宛若一汪汪深藍色湖泊一般。

一看,就能夠注意到,每個長方形圖示都精心設計過,這些圖示全部都是電影劇集海報,但海報的設計就非常講究。

色調,並不侷限,大紅大綠的濃烈噴薄而出,但重點在於乾淨整潔,所有海報的設計都沿襲精緻典雅的風格,以至於視覺感受到無數顏色的衝擊,卻依舊不顯得混亂,反而能夠深深感受到色彩碰撞的曼妙。

一個頁面,就是一副油畫。

純粹的藝術品。

誠然,人們都知道,“內容為王”,那些創作內容才是保留核心訂閱使用者的關鍵,否則外殼設計再美麗終究也是一個空殼子;但沒有人能夠否認,一個網頁應用程式的視覺效果和使用體驗,也是重要衡量標準。

想象一下,一個應用程式一直閃退,又或者一直報錯;再想象一下,一個頁面排版混亂,分類不清晰,翻找半天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功能……體驗感的糟糕透頂,也能夠讓使用者敬而遠之,即使是內容再好,恐怕也會流失大量缺乏耐心的使用者。

而現在,暫且不知道回聲的內容如何,但視覺效果方面已經贏了,而且贏很大。

一直以來,陸潛導演作品的美學風格就備受讚譽,即使是血漿爆裂的“突襲2”,構圖和色彩也美得令人窒息。

回聲,沿襲了陸潛的個人美學風格,再次驚豔一片。

另外,頁面的排版也非常有趣——倒不是說架構,單純說架構的話,其實非常簡單,除了最上面的分類圖示之外,下面就是標準的頁面架構。

應用程式上,每行兩個長方形圖示,然後兩兩成雙地一路排列下去;而網頁上,則是每行四個圖示。

簡單,乾淨,一目瞭然,但沒有特別新奇之處,重點還是在於內容的選擇上。

第一行,每週推薦。

第二行,最新原創。

第三行,人氣作品。

第四行,佳片有約。

第五行,即將上線。

特別之處,在哪裡呢?一般來說,網頁應用程式應該將“人氣榜單”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就好像社交網路的熱搜榜一樣。

原因很簡單,這是流量時代,人們會好奇“票房榜冠軍”、“點選率第一”、“點贊率最高”的作品是什麼模樣,只要將人氣榜單、排名順位、熱搜榜單擺放在顯眼之處,自然而然就能夠增加一票點選率。

入宅,就是這樣做的,在主頁面的右側,清晰羅列出過去二十四小時點播率最高的劇集電影等等。

然而,回聲,並沒有。

“人氣榜單”,不僅沒有在最顯眼的位置,而且還落到了第三行的位置,並且首頁也只顯示人氣榜單的前四名,如果想要知道二十四小時點播率最高的作品,就必須點選進入分頁面,才能夠看到完整榜單。

當然,裡面還有詳細的分類榜單,確保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到不同榜單。

取而代之地,回聲將“每日推薦”放在第一行,甚至就連“最新原創”也都位居次席。

想想一下,回聲既不推薦人氣榜單,也不推薦最新原創作品,卻選擇“每日推薦”作為首頁頭條的主打。

在商品社會,著實是難以想象的一件事。

但是,細細閱讀“每週推薦”的詳細介紹之後,就能夠明白陸潛的初衷了——“最新原創,很重要,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平臺源源不斷地輸送全新作品,但它們並不意味著優秀。

人氣榜單,更重要,難以置信的重要,因為它代表過去二十四小時使用者最喜歡的作品,但關鍵就在於,它們已經贏得諸多喜愛了,不是嗎?每週推薦,由回聲的專業編輯團隊,每週討論每週挑選,選擇出過去一週時間裡最適合也最值得觀看的作品:也許是最新原創,也許是人氣榜單冠軍,但同時,也許是三十年前的經典佳作,也許是三個月前上線卻沒有引起任何矚目的優秀作品,也許是缺少話題性而被忽略的獨立佳作。

編輯團隊的主旨在於,和‘黑名單’一樣,根據專業意見選取出值得觀看的作品,這也是回聲的獨有特色.”

答案,揭曉。

正如回聲整個平臺建立的初衷一般,“每日推薦”將繼承陸潛的理念,真正聚焦作品本身,讓人們慢慢發現電影劇集的迷人之處。

從短期來看,這是一個“損失利益”的舉動,這就相當於社交網路平臺放棄熱搜榜一樣,非常叛逆的一個決定。

但是,從長期來看,這卻是回聲最核心也最特別的特色功能,並且將成為回聲吸引核心忠誠使用者的關鍵。

無論是“電影感”評價,還是“每週推薦”編輯團隊,方方面面都能夠看出陸潛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的痕跡。

第一期“每日推薦”,回聲並沒有選擇首日上線的兩部作品,而是將目光放在了全新流媒體平臺的資源庫上:一部老電影,“俠士”,這是一部五十六年前的電影,那是一個沒有威亞、沒有替身、甚至就連武術指導都剛剛興起的年代,卻原汁原味地呈現出武打動作電影最初的模樣;而且,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經典。

一部老劇集,“黃金女郎”,整整三十年前的劇集,聚焦四位年逾六十的女士,講述她們打打鬧鬧的日常,關於愛情、親情和友情,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並不被重視,但如同陳釀,越老越香,慢慢綻放魅力。

側面,也能夠看出回聲編輯團隊的小巧思——他們不準備迎合流量,但並不代表他們就看不到流量。

前者,順應“突襲2”的復古動作電影狂潮。

後者,重新回顧已經漸漸沒落的情景喜劇,並且為“施密特灣”的上線預熱。

一個頁面。

一個設計。

僅僅只是第一印象,就已經能夠看出藍鯨影業對於回聲的重視,絕對不是一個衝動或者一個胡鬧。

他們,有備而來。

但是,李琅終究還是年輕,腦筋轉得快,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一個重點,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重點:“每週推薦的這兩部作品,版權都不在藍鯨影業手上吧?但他們怎麼推薦了?難道版權在回聲上線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油二代之豪門繼承者

揪揪糖

漫途

紅塵刻刀

乖乖,嬌嬌,讓總裁先生親親寵寵

甜貓兒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