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賀韶光當然知道,以陸潛的年齡和資歷,遠遠承受不住這個詞彙所帶來的壓力,所以他使用的是將來時,“大師氣象”,表達自己對陸潛的天賦和未來的信心。

從“遊客”到“愛人”,賀韶光的觀點也非常清晰:大師氣象,依舊是大師氣象,陸潛正在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己的創作力量前行。

但是,在社交網路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一千個人就代表著有一千個意見,爭論在所難免。

自然而然,爭議是可以想象也可以預見的。

“綜藝”雜誌,業內銷量最高的雜誌,和“娛樂週刊”不分軒輊,儘管不算最專業最權威,但影響力毋庸置疑。

楚門,“綜藝”目前的頭號影評人,擁有自己一個專欄,不僅為每週上映的電影撰寫影評,而且還會撰寫長評、討論行業、聚焦經典等等等等,他在行業內部也擁有自己的位置,絕對不是什麼無名小卒。

他站出來了。

以洋洋灑灑的姿態反駁賀韶光的觀點,更重要的是,他不喜歡“愛人”,直言不諱、火力全開地展開攻擊。

“‘愛人’是一次退步,一次玩弄小聰明的雜耍,一次自以為是的墮落.”

“電影不僅沒有能夠在影像層面帶來任何值得一提的東西,而且還陷入狗血漩渦之中被戲劇張力牽著鼻子走,王懷德那樣的大師掌控這樣的劇本,是絕對絕對不會如此笨拙又如此膚淺的.”

“也正是因為‘愛人’這部作品,揭示了陸潛不過是一個投機主義的跳樑小醜罷了.”

“也許,他的作品能夠在電影院裡贏得十億票房,但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師.”

轟!言辭犀利的攻擊,不僅僅是反駁賀韶光而已,並且對陸潛展開了全方位攻擊,於是,事情就引爆開來。

社交網路,一片喧鬧。

顯然,陸潛以創造歷史的姿態贏得蔚海電影節最佳導演,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有影迷在表示不解:年輕,是最大的負面因素。

目前為止的作品、單純的嫉妒心理、其他導演的影迷、挑剔苛刻的觀眾等等等等,則是另外的因素。

現在,楚門的這篇深度評論則如同深水炸彈一般,將隱藏在平靜水面底下的意見,一股腦全部炸了出來。

“楚門vs賀韶光”——真正的核心則是,“陸潛是否過譽”?嚴格來說,目前為止陸潛的四部作品,確確實實“量級不夠”,即使是票房方面,也缺少一部奠定自己巨星位置的超級大片;更不要說獎項方面,“遊客”也不是傳統意義上令所有人拍手叫好的藝術作品。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陸潛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外貌嗎?果然,長得好看的人,生活總是更順利一些.”

來自網友的一句感嘆,點燃了社交網路爭議狂潮的新一輪對峙,沸沸揚揚的意見充斥著整個網路。

爭論不休!熙熙攘攘地,討論又進一步深入,“陸潛在今年頒獎季的前景如何”?“遊客”和“愛人”兩部作品都不是典型意義的頒獎季熱門作品,看起來也沒有得獎的面相,那麼陸潛的前景如何呢?這顯然是藍鯨影業也沒有預料到的情況,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按照計劃,藍鯨影業的宣傳重點應該在於,作品本身的出色,至於得獎與否、提名與否,則不是重點;但現在,頒獎季宣傳還沒有開始,社交網路的討論重點就已經直接朝著獎項狂奔,有些剎不住車。

本來,有人喜歡,自然就有人討厭,但整件事真正意外的還是在於:這難道不應該是圍繞“愛人”展開的討論嗎?事情怎麼發展到如此地步的呢?而且,剎車已經來不及了。

藍鯨影業騎虎難下,現在也只能將計就計、順水推舟,希望“遊客”和“愛人”能夠在頒獎季有所斬獲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好事,因為值得關注,所以才有討論熱度;而討論熱度本身就是頒獎季公關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確保更多觀眾更多評委知道這部作品,甚至觀看作品,公關才能夠順利開展。

果然,陸潛就是陸潛,每次都……不走尋常路。

更何況,對藍鯨影業來說,混亂的背後,也不全部都是壞事——事實上,賀韶光並不是唯一一個擁有如此想法的影評人。

“電影之內”,九十五分,“狗血低俗小說電影化之後的最完美樣本.”

“光影世界”,九十一分,“電影就如同一場華麗的花樣滑冰表演,旋轉、條約、翻轉、騰空,令人應接不暇,美不勝收;而在觀看電影結束之後,觀眾又忍不住細細品味起來,那些肢體語言那些眼神表情與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毫無疑問,陸潛知道應該如何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平衡.”

作為業內最權威的專業媒體,“電影之內”和“光影世界”都提到了一個共同觀點:這就是一部娛樂效果十足的商業電影。

但重點就在於,陸潛證明了自己能夠為商業電影注入思考的空間,而且還不止一次,“愛人”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

這,就已經足夠。

在“光影世界”看來,陸潛從來沒有想要討好影評人或者觀眾,一直以來,陸潛都堅持商業和藝術之間的界線不應該“涇渭分明”,就連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劃分方式也顯得簡單粗暴,他不止一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提起這件事。

所以,陸潛一直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尋找平衡”,繼“遊客”之後,“愛人”則在相同主題裡做出不同探索。

這就是值得肯定的。

雖然兩家專業權威媒體沒有直白地表示支援賀韶光,但毫無疑問,他們的觀點和楚門是站在不同陣營的。

好評?遠遠不止如此,更是一種客觀冷靜的分析與肯定,“電影之內”和“光影世界”的影評,重要性不言而喻。

毫無疑問,從“解除好友”開始,陸潛就是一位充滿爭議的導演,專業的、八卦的、非客觀因素的爭議,始終不曾消失,並且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但也恰恰證明,聚焦在陸潛身上的關注,從來都不曾降溫。

“愛人”能夠討好所有影評人們,顯然不行,就好像陸潛此前任何一部作品一樣,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一系列滿分和一系列五十分並駕齊驅的景象,也見證了觀點分歧割裂最鮮明的一次——即使是“綜藝”,楚門在一系列犀利的批評和質疑之後,也同樣給出了五十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月晏

哥們老喜歡吃飯了

都市最強棄少

百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