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

曾幾何時,大銀幕是欣賞電影的唯一渠道,電影也正式區別於電視的小螢幕成為一種全新藝術展現形式,並且電影院也成為一種時髦的生活消遣;然而,技術的發展和生活的變化又再次改變了這樣的格局。

就如同當年電影衝擊電視行業一樣,現在影片又反過來衝擊電影行業,電視行業也重新煥發出第二生命力。

伴隨著網路的全面發展、智慧手機的全面崛起,還有平板電腦的全面普及,移動端影片正在成為全新生活方式的主要構成。

便捷,就是移動端影片的最大特點,隨時隨地允許觀眾觀看,擺脫電視機、電影院、乃至於電腦的束縛,讓人們可以將任何場所演變成為自己專屬的影片時光,自然而然,傳統影像播放渠道都能夠感受到衝擊。

其中,電影行業所承受的衝擊無疑是更加巨大的。

原因很簡單,在行業內普遍認為,戲劇(舞臺劇)是演員的藝術、電視是編劇的藝術、電影則是導演的藝術。

電視劇集,往往篇幅更長,比起影像和表演等等來說,吸引觀眾的是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的劇情,編劇的能力在這裡大放異彩。

電影作品,則更加強調置身於放映廳裡帶來的視覺和聽覺沉浸體驗,包括影像的藝術和鏡頭的排程等等,且不說那些具有藝術探索性質的作品,單單說電腦特效狂轟亂炸的爆米花大片,那些特效還是需要在大銀幕才能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震撼。

如果這些作品放在電視機、電腦、手機裡播放,往往很難感受到導演賦予鏡頭的那些細節,沉浸感和代入感的體驗都將削弱乃至於消失,甚至可能觀感角度來看根本就是“兩部電影”。

也正是因為如此,伴隨著移動端影片的強勢崛起,關於電影是否應該繼續堅持在電影院觀看才能夠得到最好效果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並且伴隨著時間的推進越演越烈,顯然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依舊如此。

在陸潛熟悉的時空裡,奈飛的橫空出世就是時代孕育的結果,然後各大電影公司的線上影片服務全面展開,蘋果、亞馬遜、迪士尼、油管、hbo等等等等,自2020年以後進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年代,移動端影片真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電影的魅力消失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紀敘認為,陸潛應該是電影藝術的擁護者,就好像陸潛對穹頂影院的喜愛和支援一樣,如果移動端影片的發展越來越兇猛,那麼穹頂影院這樣的電影院將會消失得越來越快,這顯然不是陸潛希望看到的局面。

但沒有想到,陸潛主動提起了線上影片網站,這不矛盾嗎?面對紀敘的疑問,陸潛展露出一個笑容。

“紀同學,電視出現的時候,人們擔心圖書館可能會滅亡;電影出現的時候,人們擔心電視產業可能會崩潰,然而它們都沒有,不僅沒有,而且都演變成為不同的角色,在我們的社會里扮演重要的作用.”

“移動端影片和電影,也是如此.”

陸潛喜歡電影院,依舊喜歡,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需要反對移動端影片的欣賞方式。

“我們應該分為兩點來看.”

“第一,其實超級英雄電影為首的改編作品越來越多,早在移動端影片崛起之前,影像藝術的重要性就已經感受到了衝擊,這些電影和鏡頭排程、畫面構圖、視聽體驗等等幾乎沒有關係,它們販賣的是角色、是人物魅力、是偶像光環.”

“在超級英雄電影風潮之下,電影藝術已經發生了改變,又產生了諸多分支,現在以續集、系列為主的電影作品越來越多,它們並不是必須在電影院觀看才有效果的,這也是觀眾認為移動端觀看沒有影響的原因——”“因為確實沒有影響.”

看著陸潛臉上的笑容,紀敘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但認真想想,卻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就好像穹頂影院的困境,不僅僅是因為移動端影片的崛起,連鎖影院的壟斷、爆米花電影的繁多以及頂級電影公司的利益至上全部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也就是說,想要前往電影院欣賞那些光影魅力作品的觀眾,其實依舊會前往電影院;而那些沒有必要的作品,在哪裡欣賞都沒有影響,確實沒有必要被電影院大銀幕困住自己的想法。

“第二,我們把視線回到那些真正值得在電影院欣賞的作品身上.”

“我們知道依舊有著很多很多導演在堅持創作符合大銀幕光影魅力的作品,包括我自己,因為這確實是不同的體驗.”

從“解除好友”到“突襲”再到“遊客”,陸潛一直堅信的一點就是,影像是具有魔力的,如果拋棄了這種創造力,那麼電影也就失去了魅力,成為一種普普通通的影像。

這一點,其實和觀看場所無關,就好像“突襲”的鏡頭排程和氛圍營造,移動端觀看也不會削弱衝擊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電影院觀看才能夠得到最完美的體驗。

“但是,這些電影作品的生存空間正在越來越小,我們需要重視的一點就是——沒有觀眾欣賞沒有觀眾交流的藝術,就是沒有根莖的植物,繪畫是如此、音樂是如此,電影也同樣如此.”

“現在最殘酷的現實就是,那些真正用心創造電影藝術的電影人,其實正在被淘汰,一方面,他們繼續創作出必須在電影院大銀幕才能夠展現魅力的作品,但另一方面這些作品卻沒有人能夠欣賞到,而且他們的創作前景也正在越來越暗淡.”

“但如果有這樣一個平臺,至少讓人們看到他們的作品——哪怕不是百分百的,但至少可以鼓勵更多觀眾瞭解他們,甚至走進電影院表示支援;然後讓他們能夠繼續創作這樣的作品,這才是延續電影影像生命力的最好方式,不是嗎?”

許多人將電影影像藝術的沒落指責到奈飛的崛起身上,但其實,早在奈飛崛起之前,影像藝術的衝擊就已經存在了,與其說是奈飛的崛起加劇瞭如此過程,不如說是奈飛順應時代的潮流抓住機遇強勢崛起。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七零之我也想當外掛狗

點繪

我的化身是精靈

文之博

囚徒困境之重啟

憶少年慕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