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期待著能夠再次看到陸潛導演為電影注入一種特質,塑造出一個類似於阿泰具有複雜層次和鮮明形象的角色,牢牢地將觀眾摁在座椅上.”

“當然,懸疑元素也是陸潛導演最擅長的亮點,如果能夠複製希學德導演電影裡的那種驚悚和刺激就更好了,觀眾都期待著結局來一個大反轉.”

伴隨著魏勝新話語的展開,流光影業對“消失的愛人”的定位也就逐漸清晰起來——恐怕,他們要求的不僅僅是一部懸疑驚悚電影,而是一部具有“千萬流量熱搜榜話題焦點”能量的大熱電影,否則魏勝新就不會前後多次強調結尾的反轉了。

對於話題熱度來說,還有什麼比“結局神反轉”更加吸引流量的呢?陸潛甚至已經可以想象,不同社交網路平臺會如何宣傳這部電影了:“史詩級反轉”、“驚掉下巴的結局”、“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這樣……”、“一部電影讓陸潛走上神壇”、“年度最大反轉登場”、“青竹的神作你還沒有看過嗎”、“再不看就太遲了”……諸如此類云云。

顯然,整部電影的落腳點是狗血、是反轉、是戲劇、是蛇蠍美人,但絕對不是婚姻或者人性什麼的。

看,同樣一本原著小說,卻能夠詮釋出不同的發展方向,這也側面展示了製片人和導演扮演的角色。

不過,陸潛沒有著急開口反駁,而是輕輕抬起下頜,流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似乎正在思索魏勝新的話語。

然而,魏勝新的話語也並不長——製作和創作,這並不是魏勝新的強項,話語兜兜轉轉繞來繞去,其實沒有任何新鮮的或者專業的東西,反反覆覆就在強調“反轉”,乾巴巴地重複著多麼震驚多麼意外多麼好看。

陸潛覺得,如果是魏勝新擔任“消失的愛人”的製片人,反正他絕對不會對電影產生任何興趣的。

陸潛沒有說話,紀敘則察覺到魏勝新即將詞窮的窘迫,恰到好處地開口介入談話,將談話延續了下去。

“那麼,你們對兩位主角演員有什麼想法呢?”

如果是討論超級英雄電影,紀敘肯定能夠幫上更多忙,畢竟是大製作,作為製片人來掌控全域性就非常有必要了;但現在正在討論“消失的愛人”,情況就稍稍不同。

紀敘已經閱讀過陸潛改編的劇本,他知道陸潛的意圖和構思,所以他知道應該提出什麼問題幫助陸潛展開思考。

紀敘沒有討論製作電影格局方面的事情,而是丟擲了一個電影本身定位和風格的問題,引導著魏勝新說出更多資訊。

魏勝新有些意外,意外一直沉默的紀敘居然開口了。

但紀敘卻顯得非常坦然,迎向魏勝新的目光,“我們都知道,對於這樣一部作品來說,演員選角格外重要.”

魏勝新稍稍猶豫片刻:他需要繼續無視紀敘的存在嗎?如果此時假裝沒有聽見紀敘的話語,那麼他就能夠清楚地表明立場,然後給紀敘和陸潛一個教訓,告訴他們誰才是掌握主動權的老大。

不過……陸潛會如何反應?魏勝新沒有把握。

思緒,一閃而過,然後魏勝新開口了。

“顯然,女主角就是董瑞茜,而男主角方面的話,我們正在考慮陶染.”

說話的同時,魏勝新不動聲色地細細觀察陸潛的表情:他們都知道“陶染”這個名字在過去這幾個月裡意味著什麼,但魏勝新好奇著,陸潛又會如何反應。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試探。

陸潛,依舊非常專心,似乎正在全心全意思考魏勝新的演員人選,表情沒有任何波動。

魏勝新的眼神微不可見地輕輕閃動些許,然後才接著說道。

“當然,這只是一個構想,我們根據演員來構建角色,給予角色一個鮮明形象,然後再完成劇本創作.”

“但這並不意味著,最終就是構想的演員出演角色,我們還需要做好多手準備.”

在電影產業裡,“等待”還核心名詞——如果想要製作電影,但沒有好劇本,必須等待;如果出現優秀劇本,但沒有投資,繼續等待;如果有好劇本也找到了投資,但頂級巨星不願意出演,還是等待。

這是玩笑,卻也是事實,一部電影從靈感到最終上映,需要經歷千山萬水、層層阻礙,確實困難重重。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建立專案之初,導演或者製片人就會構建整個藍圖:男主角最合適的選擇是李奧,女主角最合適的選擇是柴少妍,導演最合適的選擇是江澄海,還有男配角、女配角等等等等。

每個角色,嵌入一個真實物件,不用擔心這些選擇是否太過大牌、遙不可及,而是構建出自己對專案的畫面感,進而爭取投資。

準確來說,在劇本出現之前,專案僅僅是編輯或者導演或者製片人腦海裡的一個雛形,他們就需要讓“想象”具體化,這樣才是專案的正確開啟方式。

至於立項之後,劇本創作是否順利,李奧和柴少妍這樣的頂級大牌是否感興趣,專案合作過程是否會發生其他變數,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改編劇本,也同樣如此。

因為原著作者在創作的時候,腦海裡往往也有一個形象,可能是公眾人物,也可能是自己身邊的普通人,但不管如何,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原型。

在改編的時候,作者自然希望能夠尋找到一個儘可能接近自己腦海原型的演員扮演角色。

簡單舉例的話。

“暮光之城”的原著小說作者,在創作男主角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人物形象是當時依舊籍籍無名在小螢幕上打拼的亨利-卡維爾(henry-cavill)。

所以在電影投入改編制作的時候,作者也要求卡維爾前來試鏡,並且非常滿意;然而製作人和導演卻認為卡維爾的形象不太適合,最終選擇了羅伯特-帕丁森(robert-pattinson)。

演員的形象,對人物是一種補充也是一種詮釋,從選角就能夠看出整個專案的定位,畢竟觀眾還是“視覺動物”,人物形象往往就是腦海裡的第一印象。

從魏勝新的話語就能夠看出來,選擇董瑞茜應該就是考慮到這是她的專案,卻沒有想到董瑞茜甜美芭比娃娃的形象和角色的契合度。

而選擇陶染則純粹是流量,畢竟陶染著實太年輕了,他和董瑞茜搭檔演中年夫婦,感覺著實有點奇怪。

但這就是電影產業,利益至上、娛樂至死,只要能夠賺錢,又有什麼不行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豪門蜜愛:陸少寵妻好給力

想咚咚

秋思秋月秋念星

shichen

中文系七九級

我們去遠方

凡塵小靈尊

凡塵小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