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成功了嗎?毋庸置疑,電影在影迷之中聲名大噪、廣為流傳,成功喚醒了人們對經典動作型別電影的喜愛和懷念。

電影的亮點就在於,簡單、乾脆、利落、直接,真正將動作型別電影的特點發揚光大,足夠暴力也足夠血腥,骨頭斷裂、血液飛濺、招招致命的炸裂聲響是具有強大視覺和聽覺衝擊力的。

但是,“突襲”真的成功了嗎?全球票房九百萬美元,遠遠沒有想象中的大爆特爆,當然,相較於一百萬美元的製作成本來說還是賺錢了的,然而,電影的票房潛力顯然沒有完全挖掘出來。

語言,這肯定是一個因素,印度尼西亞語對於全球範圍的觀眾來說,還是太過陌生,這就已經限制了太多。

除此之外,燈光和攝像也是關鍵。

在陸潛看來,導演加雷斯選擇手持攝像機,製造出堪比紀錄片的第一視角,真實感爆表,這無疑是成功的,但攝影師本身的能力限制,導致鏡頭太過搖晃,燈光太過模糊,反而影響了觀眾的代入感。

雖然“解除好友”和“突襲”都選擇了類似紀錄片的視角,但這是兩回事。

“突襲”的手持攝像機是第三視角,扮演第一視角的功能;同時,鏡頭始終是處於運動狀態的,這也意味著,路線設計、畫面構圖、場面排程和燈光運用,這全部都是考驗導演能力的關鍵——電影效果的背後是整個製作團隊經過無數次排練和策劃的結果。

加雷斯做得不錯,但距離頂尖還有一段落差。

正是因為如此,劇本層面,陸潛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但導演層面,他卻有很多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而且,選擇“突襲”,這無疑是最適合陸潛的一個方案。

一方面,延續紀錄片的風格,但切換為手持攝影;另一方面,從驚悚電影跳到動作電影,軌道轉換並不巨大,卻能夠一步步地展示自己不同層面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做出一些創新嘗試,卻又不會步子太大而扯到那什麼什麼。

當然,最重要的是,靈感如泉湧。

結束“湯臣有話說”的節目錄制之後,陸潛就投入劇本和分鏡頭指令碼的創作,前前後後不到兩週時間就已經全部完成,躍躍欲試地想要進入劇組,再次開工。

這種期待和激動,才是拍攝電影最動人的部分。

紀敘認認真真看了看劇本框架,然後又翻看了一下分鏡頭指令碼,抬頭看向了陸潛。

“……又是一棟大樓?阿潛,我以為你準備大手筆揮霍一次呢.”

果然製片人就是製片人,關注焦點和導演截然不同。

陸潛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突襲”的拍攝場地也是在一幢大樓裡,和“解除好友”一樣,這也意味著方便劇組省錢。

其實,“突襲”確實是小成本專案,根據陸潛的預估,大約在七百萬到一千萬左右,就能夠完成拍攝。

也就是說,根本不需要動用他們自己的票房分紅收益,只需要將“解除好友2”的續集版權成功賣給七洋傳媒,就已經足夠完成“突襲”的拍攝製作了,甚至還能夠有盈餘,投入後期的宣傳。

真心經濟實惠。

紀敘還以為,他們收到票房分紅之後,陸潛會想要拍攝一部投資五億十億的大作品呢。

陸潛之前還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經過紀敘提醒,認真想了想。

“紀同學,你應該知道,那些投資規模巨大的電影,劇組都非常龐大,往往都是三百人四百人甚至更多;而且拍攝小組也可能分為一組、二組、三組,導演之外還有數位副導演,等等等等.”

“管理如此龐大的劇組,排程方方面面,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對你對我都是一種考驗.”

“‘解除好友’整個劇組也就不到二十人,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現在還只是我的第二部電影,我們沒有必要操之過急.”

陸潛考慮的,始終都是導演工作——以他目前的能力,並不見得就能夠掌控如此龐大的劇組,拍攝電影也是一步步學習、一步步成長的過程。

不考慮自身水平和狀況,冒冒失失地進行冒險,那不是“豪賭”,而是“愚蠢”。

紀敘的思考角度和陸潛不同,但殊途同歸——他們現在就是孤家寡人,如果貿貿然就開始投資拍攝一部大規模的電影,資金支出是一個負擔不說,人員運轉也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一個龐大劇組需要不同部門的協調合作,而他們並不具備這樣的資質。

腳踏實地地慢慢前進,其實是好事。

但紀敘卻順勢想到一件事,即使這次拍攝“突襲”,不需要擔心劇組太過龐大,但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他們總不能一直單打獨鬥吧?而且,即使是“突襲”,整個規模也和“解除好友”截然不同,武術指導、群眾演員、攝影團體等等都需要跟上。

“解除好友”依靠電腦前置攝像頭錄屏完成拍攝,但“突襲”卻不行,而且還需要花費精力才行。

單單說製作成本,就已經翻了十倍以上。

“阿潛,你說,我們成立一家電影公司,怎麼樣?”

話語才說出來,資訊就源源不斷地在腦海裡迸發,紀敘的思緒快速運轉起來,眼神裡就迸發出了光芒。

陸潛看著紀敘躍躍欲試的模樣,幾乎就要化身為鐳射眼了,不得不勒緊韁繩,把紀敘的思緒稍稍往回拉一些。

“等等,等等.”

“電影公司?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雖然“解除好友”到位票房分紅非常可觀,但他們現在就已經達到成立電影公司的標準了嗎?“我們正在討論第二部電影而已,‘突襲’,你還沒有說,你覺得如何呢?”

紀敘看著陸潛的表情,眼底流露出一抹笑容,但他還沒有開口,蘇子一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率先表達忠心了。

“我可以!”

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結束打鬥的蘇子一和白誠,此時兩個人都在看分鏡頭指令碼。

蘇子一馬上就能夠看得出來,這部電影對於燈光的要求也非常嚴格,甚至比“解除好友“還要更上一層樓。

因為“突襲”的故事發生在凌晨破曉時分,黑暗是特警隊的保護色,但問題就在於,電影不能黑漆漆的一團,讓觀眾什麼都看不到;所以,如何運用燈光呈現出場面,卻又不會搶走故事背景的重要設定,這無疑是嚴峻考驗。

蘇子一已經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就投入工作了。

白誠依舊是慢條斯理的模樣,不緊不慢地翻閱著分鏡頭指令碼,時不時還輕輕頜首,喉嚨深處發出滿意的沉吟,就好像正在看漫畫一般。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氣復甦之我有一個小系統

天生綠葉

靳先生他最蘇了

蘇閒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