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的文章,並沒有深入剖析事情的真相,只是客觀冷靜地梳理事件,然後將判斷的權利留給讀者。

這反而得到網友們的熱烈議論,根據這篇文章按圖索驥,重新拼湊事件的全貌,漸漸地,網友們都意識到了整個事件的漏洞百出,譚蕭的證據顯然不足以證明陸潛的種種行為,於是,網友們就炸鍋了。

“說出真相!譚蕭!”

“我們當初那麼支援你,但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

“譚蕭,你需要給我們一個交代.”

嗡嗡嗡。

整個社交網路的輿論壓力都朝著譚蕭傾軋而去。

雖然依舊有些網友堅信陸潛造假,譚蕭才是受害者,但他們的觀點也站不住腳,缺少強有力的證據,還是無力阻止整個輿論風向的徹底扭轉。

鋪天蓋地的壓力之中,譚蕭終於透過自己的社交網路平臺做出回應了,發表了一篇長文。

大概的意思就是抱歉佔用公共資源了,但感情的事情就是兩個人的私事,過去也就過去了。

她沒有打算再追究,更加沒有放在心上,現在已成往事,就沒有必要繼續討論了,各自安好,那就是最好的結局。

整篇文章充斥著公關公司精心打造的痕跡。

核心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我是無辜的,公道自在人心,但我已經不打算繼續糾纏。

柔若無骨卻又獨自堅強的女性形象,與咄咄逼人、聲勢浩大的陸潛形成鮮明對比,在層層疊疊的強大輿論攻勢之中,譚蕭的回應不得不說高明,避開了事情焦點,然後大度地表示翻篇。

如此一來,她也就避免了正面回應陸潛的窘境——因為她和陸潛一樣,需要實錘證據才行,但她也沒有,哪怕網友們圍追堵截要求譚蕭進一步解釋,她也四兩撥千斤地用“私事“一語帶過。

轟!剎那間,網友們就憤怒了,之前求助的時候就不說“私事”,現在拿不出證據澄清自己就突然變成“私事”了?可以明顯感覺到,一大片網友都直接炸了,顯然對譚蕭的回應非常不滿。

但是,此時就不得不說,這篇回應能夠看出譚蕭背後的高人。

他們知道這樣的回應可能激起憤怒,但更重要的是,這是避重就輕、轉移焦點的最好辦法,話裡話外依舊在暗示著陸潛出軌,譚蕭才是受害者,然而表現出來的姿態卻是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堅強形象。

在極度困難的局面下,在雙方的證據都不足以說服反對者的情況下,在陸潛已經成功搶佔輿論制高點的情況下,公關公司仍然找到了突破口,扳回了一些劣勢,穩住局面。

真相?真相其實已經不重要,有人支援譚蕭,也有人支援陸潛。

因為陸潛此前是受害者的一方,再加上直播裡展現出來的姿態,成功贏得了大部分網友的聲援和支援,人氣扶搖直上。

但譚蕭也不遑多讓,柔弱卻堅強的女性形象也同樣贏得了一票支援,在質疑聲之中展現出自己的堅韌。

如此說來有些哭笑不得,但事實就是,陸潛和譚蕭好像都是贏家,雙方的支持者在網路上掐架得非常厲害,反而是兩位當事人似乎都已經翻篇了。

整體來說,洗刷冤屈並且贏得大眾同情與關注的陸潛,一舉翻身,徹底扭轉頹勢,紀敘和一眾好友們都非常為陸潛開心,反而是陸潛本人十分淡定,沒有太過瘋狂。

一方面,是因為陸潛沒有真心實意感受到來自譚蕭的傷害,離開流光影業也是他的選擇,他確實不在意所謂的“清白”。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陸潛明白娛樂圈的規則。

在這塊巴掌大小的圈子裡,所謂的“贏家”,還是需要透過作品來體現。

他也好,譚蕭也罷,輿論風向的支援全部都是泡沫,隨時都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經受不住一陣微風的考驗,最終只有作品能夠留下痕跡,證明自己不只是流量裡的一組資料而已,而是真正存在過。

從如此角度來說,陸潛顯然是超級大贏家,因為“解除好友”正在熱映。

從負面新聞爆發到時針直播熱潮,再到整個輿論風向改變,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

週四晚上,“陸潛”的社交網路賬號就已經被擠爆——一天前,陸潛的賬號依舊是閒置狀態,無人問津,粉絲數也停留在十三萬出頭,很久很久都沒有動靜了,最後一條訊息已經是四個月前了,正在準備參加“青春訓練營”的陸潛,貼出自己在練習室練舞的照片。

一天後,這個賬號粉絲數量就已經直接突破五百萬,並且還在勢如破竹地朝著六百萬強勢衝刺突破。

“陸潛,我們支援你!”

“我們相信你!”

“加油,陸潛!”

在最後一張照片裡,留言從三十六條直接爆增到七萬多條,為陸潛加油鼓勁的留言佔據絕對優勢。

然後,其中還有一群不明白事情來龍去脈的吃瓜群眾湧現。

“我可以!雞叫聲!”

“啊啊啊,好帥好帥.”

“al……”“我可以,我已經說倦了.”

“徹底拜倒在阿潛的褲腳底下.”

“怎麼可以帥成這樣!”

“寶藏男孩!”

顏值粉的狂歡,他們顯然不關心“時間管理大師”的真相,也不關心“解除好友”的熱映,只是關心帥哥。

當他們意識到,電影導演陸潛曾經是偶像歌手的時候,關注焦點就已經偏離了軌道,然後快速臣服。

整個社交網路一片喧囂。

其實,有網友早早意識到了異常,因為陸潛的賬號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更新,也因為陸潛在直播裡就曾經說過自己沒有社交網路賬號,很有可能,這個賬號是當初流光影業為陸潛經營的,當陸潛離開公司之後,賬號也就被荒廢。

“這不是陸潛的賬號”、“導演不玩社交網路”、“導演好像不用這個賬號”……網友們理智提醒的聲音,卻轉眼就被淹沒在轟轟烈烈的聲浪之中,根本沒有人在乎,只是進入另外一場狂歡派對。

用紀敘的話來說就是,“那算是墳頭蹦迪嗎?”

幸運的是,熙熙攘攘的氛圍之中,“解除好友”的熱議風潮又更上一層樓。

在導演成為焦點之前,電影就已經成功收穫了無數關注,而現在,又因為導演的關係,電影全面鋪陳開來。

夏至影院的喜悅和慶幸,僅僅持續了不到二十四小時,然後就再次精神萎靡下來,他們以為電影的市場潛力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但現在卻憑藉著導演的話題熱度,又重新完成蓄力,看起來還可以站立起來繼續戰鬥。

這,這怎麼辦?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詭異世界:用無敵肉身碾壓一切

昨日的肉包

重生:開局吸引最強御靈氪金系統

東方狗剩

華娛之隨心所欲

划船怎能不靠槳

無敵!每天解鎖一種超能力

是美工不是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