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空氣,正在微微湧動,滾滾熱浪和細微噪音在亮堂的燈光下翻滾著,可以明顯感覺到氧氣的蒸發,以至於呼吸慢慢開始急促起來,擁擠不堪的新聞釋出廳現場就好像大悶鍋一般,壓力一點一點攀升。

災難現場即視感確實越來越強,讓人不由再次想起陸潛剛剛的玩笑——如果現在起火的話……腦海裡熙熙攘攘的雜亂思緒泛了起來,也正是因為如此,視線再次聚集在陸潛身上的時候就變得微妙起來。

陸潛,難道是故意的?此時,陸潛並沒有開口,當“電影圈”記者提問完畢後,陸潛就一直保持微笑,沉默不語地看向那位記者。

沉默,悄然蔓延——一秒,兩秒……現場記者還以為陸潛被提問難倒了,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一個兩個都按耐不住亢奮起來。

三秒,四秒……窸窸窣窣的雀躍和激動就在血液裡沸騰,畢竟記者們能夠難倒陸潛的情況並不多見,視線餘光的交錯、躍躍欲試的亢奮、煽風點火的衝動,混雜在視線和呼吸之中,讓空氣隱隱躁動起來。

但是!漸漸地、漸漸地,伴隨著沉默時間的拉長,記者們就開始察覺到異常——沉默的空白超過一定界線後,空氣就會變得凝固起來,尷尬而生澀的氛圍徐徐蔓延,種種思緒開始滋生。

那些瀰漫在空氣裡的躁動和急切,也就慢慢凝滯下來,短暫的激動過後,大腦又重新找回了理智和冷靜。

特別是眼前的陸潛,面帶微笑,從容不迫,目光清亮,就這樣靜靜地直視提問記者,卻沒有任何動靜。

那眼神,那表情,就好像正在打量一個沒有生命的物件兒。

五秒,六秒……沉默,還在繼續。

即使是白痴,此時也能夠察覺到現場氣氛的不對,那麼長一段空白,相當於摁下暫停鍵,想要忽略都困難——記者,提出一個棘手難題。

陸潛,以沉默做出回應。

如果僅僅只是沉默,那可能是迴避,可能是心虛可能是煩躁,又或者是沒有聽清楚問題,種種可能都有;但陸潛不是簡單的沉默。

他的目光,從頭到尾,始終在注視著記者,並且保持笑容,以行動和表情來表示,“我聽到了你的問題,但是我沒有準備回答.”

那麼,整個氣氛也就截然不同了起來,甚至於,陸潛的堂堂正正,還可以看作是一次還擊——此時,還有人記得陸潛在紅地毯上是如何回應歐陽娜漣話題的嗎?應該記得。

畢竟,那僅僅只是三個小時前的事情,記者的健忘症應該還沒有那麼嚴重。

記憶喚醒之後,新聞釋出廳現場的凝滯空氣居然瀰漫出些許刀光劍影來,哪怕陸潛依舊保持沉默拒絕開口,但這一舉動卻透露出一股強硬和決絕來,顯然,陸潛不準備針對歐陽娜漣的話題做出任何回應。

拒絕回應,其實就是最好的回應。

七秒,八秒……慢慢地,記者們的嘈雜和湧動也徹徹底底平復下來,全場鴉雀無聲,甚至就連呼吸聲都變得清晰起來。

那種安靜,沉甸甸地壓在胸口,幾乎就要窒息。

全場,死寂。

就連高寺林等幾位演員也流露出些許意外,他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歐陽娜漣參與試鏡的事情是知道的,但今天紅地毯上發生的事情卻一無所知,更加不知道記者提問背後的來龍去脈,全部滿頭問號:歐陽娜漣是欽定女主角?這是真的嗎?原來是因為這樣,歐陽娜漣才直接進入第三輪試鏡的嗎?但如果是這樣,歐陽娜漣在第三輪試鏡的表現和待遇又是怎麼回事?從陸潛的態度和歐陽娜漣的反應來看,“欽定女主角”的事情又好像自相矛盾,這裡到底面發生了什麼?他們又錯過了什麼關鍵資訊?問號。

問號。

還是問號。

高寺林他們紛紛用視線餘光看向陸潛,慌亂之餘,試圖繼續保持笑容,維持公共場合的儀態和形象。

然而,飄忽不定的眼神還是洩漏了內心的情緒湧動,上揚的嘴角也漸漸僵硬起來,全場氣氛都有些詭異。

怎……怎麼回事?更重要的是,現在應該怎麼辦?一般來說,在娛樂產業,如果是直播節目,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超過三秒的音訊空白,就是事故。

直播,任何一點點意外狀況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

此時,雖然不是直播,但依舊是今年藍夏電影節最受矚目的新聞釋出會,沒有人希望看到意外的出現。

現場主持人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第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差錯,手心一陣出汗——音訊空白,著實太太太長了。

主持人必須挺身而出了,哪怕他現在腦海裡也是一片空白,“呵呵,看來,我們現場裝置出現了一些問題……”主持人試圖睜眼說瞎話,用裝置問題含糊其辭地一語帶過,但話語還沒有來得及說完,就察覺到一道視線。

是陸潛。

沉靜如水的眼神,剎那間迸發出雷霆萬鈞的能量,一抹犀利在眼底閃過,頓時就掐住了主持人的喉嚨。

腦海裡閃過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恐懼,如果他再繼續開口說下去,可能就真的看不到等一會的日落了。

後續話語,咕嘟一下就吞嚥了下去,一個冷顫竄流起來,雞皮疙瘩瘋狂尖叫。

主持人有些訕訕然——他好心好意為陸潛圓場,結果當事人不領情就算了,還要反咬一口,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如果不是因為黎世寬再三叮囑,今天的新聞釋出會不能出錯,他才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簡直就是自討苦吃。

顯然,這位主持人完全沒有明白:他不需要解圍,也不需要圓場,這樣的尷尬效果就是他所追求的。

陸潛以為自己在紅地毯已經表明了立場,結果還有不長眼的白痴哪壺不開提哪壺,真的把他當作是小白兔了?一來,一回。

主持人的話語才剛剛響起,隨後就被掐斷,新聞釋出廳又再次陷入沉默——這一起一落,對比效果越發明顯。

此時,人人都能夠感受到陸潛的意圖:他的沉默,就是故意的,以這樣一種方式回應剛剛的問題,無聲勝有聲,表明了立場。

班菲菲想,如果記者足夠聰明的話,就應該收到訊號,不要再提歐陽娜漣的話題了,否則事情可能真的就無法收場了。

但班菲菲忘記了,有些記者,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卻不知道是勇敢還是愚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趕山1985

樹下一閒人

與她的一千零一面

梓HP

出軌的婚姻

張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