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看了嗎?”

“某某寫長評了.”

“呀!某某居然還沒有看!”

恰恰因為黑市出現了“二十三萬一張電影票”的高價,以至於整個社交網路漸漸形成一條微妙的鄙視鏈:能夠第一時間在藍夏看到“星落之城”的,肯定就是網路紅人,權威人士。

等到塞卡再觀看的,權重可能就要降低一個級別了。

如果還是看不到,再等到後續電影節才能夠觀看,地位就要以降再降了。

等等!不會吧?難道還要等到電影全面公映和所有觀眾一起觀看,那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另外,此時依舊還在藍夏卻沒有能夠看到“星落之城”的呢?那就是倒黴蛋可憐蟲,而且沒有存在感。

也就是說,觀看“星落之城”,已經成為一種特權,一種展示和一種待遇。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了,就連黎世寬和陸潛應該也是滿頭的問號。

然後?熙熙攘攘的網友們,全部都徹底瘋了,生活在藍夏附近的網友們,一窩蜂地全部朝著藍夏洶湧而去。

即使看不到電影放映,至少能夠和電影海報合照一張,那也是好的。

同時,火眼金睛的網友們開始在不同電影自媒體之間流竄,就是為了看看,誰看了電影誰還沒看,誰寫了影評誰還沒有,誰給了好評誰又給了差評,一部電影所引發的連鎖反應,確實是波瀾萬丈。

誰能夠想到,藍夏電影節已經來到第八天,接近尾聲,居然迎來了遊客狂潮的巔峰,持續不斷的重新整理客流量記錄?即使是在藍夏當年巔峰時期,日均客流量也沒有如此洶湧,整座城市呈現出欣欣向榮的一派景象。

再再再然後——新時代網路行為藝術正式誕生,持續重新整理人們的認知,繼續將“星落之城”的熱度推向一個全新高度。

南楠,二十九歲,女,在社交網路平臺的官方認證身份是“電影從業者”,但具體從事什麼電影工作則一直是一個謎。

對於網友們來說,她是一位影評人、一位觀影團組織者、一位電影見面會主持人、一位網路自媒體從業者;而且經常放出行業內部訊息,看起來應該是與電影行業息息相關的內部人士,一位社交網路紅人。

但是,這重要嗎?並不。

網路時代的一個特性就是,“專業”,往往能夠假扮能夠掩飾,透過專業術語產生的距離感製造出一個錯位,難以分辨真實,所謂的專家、所謂的行業人士、所謂的權威,似乎全部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真正重要的是“經營人設”,這是兩個關鍵詞,分開來看,都很重要;合併在一起,也很重要。

顯然,南楠在這兩方面都做得不錯,所以,取得了一定成績,並且成為網路時代一個小小的意見領袖。

在網路上,她的賬號暱稱是“南下”,有三十七萬關注者,不算多,但在電影自媒體之中,也不算少。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位美女,經常露面,憑藉著顏值也贏得不少話題,收穫了一批網友們的追捧。

作為電影博主,藍夏電影節,自然也不能錯過,她也透過自己的社交網路賬號,全程直播藍夏盛況。

觀看完每一部作品,“南下”也會寫出自己的短評,帶領千千萬萬網友參與到這場電影盛會里。

當然,“星落之城”也不能錯過——“一次擦肩,卻發現是一輩子;一次回眸,卻發現終究還是錯過了。

一首寫給愛情也寫給電影的情歌,高寺林和艾婭雙雙奉獻職業生涯最佳表演,但真正的巨星卻是陸潛,導演真是浪漫到令人心碎。

親眼見證,這是一種榮幸。

#南下觀影#南下帶你看藍夏#南下心絮#星落之城#陸潛#藍夏電影節#星落之城全球首映”第一時間,南楠就更新了自己的最新影評,為社交網路滾滾洪流增添了一份力量。

本來,這就是網路狂潮裡再正常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卻發生了小小的意外——有網友,發現了華點。

在這條訊息下面,南楠還配了兩張圖:一張是“星落之城”的首映電影票,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因為這就是證明南楠在現場的證據。

一張則是陸潛站在電影宮放映廳門口的照片,儘管周圍聚集著一些人,但陸潛依舊輕鬆地脫穎而出。

網友們紛紛點贊、留言、轉發,表示羨慕嫉妒的,表示感嘆讚揚的,表示好奇探索的,表示花痴口水的……等等等等。

一般來說,南楠在藍夏期間的帖文,轉發和留言都相對穩定,根據作品本身的熱度稍稍有些波動,轉發普遍在一千左右,留言則普遍穩定在三千左右,整體熱度和蔚海相比,還是能夠看到明顯差距。

但這次,依靠陸潛的話題性,轉發突破三千、留言突破一萬,確確實實能夠感受到整個級別分量的不同。

然後,就有網友提出質疑,根據其他自媒體的前線報道,陸潛並沒有出現在放映廳,那配圖第二張照片,又是怎麼來的?儘管有網友表示反對,陸潛沒有進入放映廳,但照片只是在放映廳門口,這是有可能的;但這種觀點很快就遭到了反駁。

確實,陸潛可能出現在了放映廳門口,短暫停留過後,過門不入,直接離開,所以被人們拍到了照片;而且,照片裡面的陸潛,確實身穿藍夏電影節首映式登場的服裝,照片本身並不是偽造製作的。

但重點在於,陸潛出現在放映廳門口的時候,所有記者和所有觀眾都已經入場就座,能夠拍攝到照片的,全部都是沒有辦法進入現場卻又捨不得離開的觀眾們,所以,南楠的這張照片是怎麼來的?難道……南楠並沒有進入電影宮觀看首映?熙熙攘攘地,網友們就爭吵了起來,“也許,南下只是轉發別人的照片”、“怎麼,南下發文還必須配自己拍的圖嗎?就不能用別人的圖嗎?”

、“南下用了別人的圖卻沒有標註出處,這是南下的鍋沒有辦法洗,但這不能證明南下不在現場呀”……事情,有些吵鬧。

如果發展到這裡,那也就只是網路時代的日常而已,一天二十四小時內可能就發生三千六百起的小事,根本就不算什麼,甚至一點水花都激不起來。

但隨後,這些爭吵稍稍蔓延出來,傳送到了其他自媒體的耳朵裡,然後就有人吐槽了一句,“南楠根本就沒有來藍夏,好嗎?”

這……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七月不渡

花都霸道狂兵

王哥你別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