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沉默了——一方面,人們在譴責回聲破壞電影產業生態平衡,“讓電影失去格調”。

但一方面,人們卻猛然發現,以神奇影業和流光影業為首的商業大亨們正在用超級英雄電影讓型別電影淪為主題公園;同時,大型電影公司們對於不同題材不同型別電影的探索和挖掘正在失去動力,包括衛徹這樣的導演已經失去生存土壤,哪怕他們贏得金冊獎提名肯定,卻也找不到願意合作的公司。

荒謬嗎?可笑嗎?匪夷所思嗎?然而,這就是現實。

當人們在譴責回聲的時候,他們應該看看馬柚,應該看看衛徹,還應該看看陸潛。

這些導演們,依舊在用自己的方式捍衛電影,而“回聲”則成為他們最後的生存空間,那是他們創作生命力唯一能夠延續的平臺。

所以,當他們在譴責回聲的時候,回聲卻在捍衛電影,那麼,又到底是誰在破壞產業的生態平衡呢?熙熙攘攘,沸沸揚揚……討論依舊熱烈,社交網路平臺之上可以聽到數不勝數的聲音,但明顯能夠察覺到,那些資深專業人士們,那些真心實意熱愛電影的狂熱影迷們,陷入一種自相矛盾的拉扯中。

以陸潛開始,到衛徹結束,前後整整八天,回聲邀請八位導演拍攝八部短片,全面展現電影的魅力。

經不完全統計,八部短片的總點播量已經輕鬆突破十五億,並且還在持續增長,其中陸潛執導的“回聲”一騎絕塵,以四億六千萬的資料強勢領跑,不僅在回聲平臺,在其他社交網路平臺也領跑熱搜。

又又又一次,回聲,沐浴在聚光燈下,吸引無數目光,全面引爆熱議。

而且,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八部短片八個視角,回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展現流媒體的優勢與強項,再加上過去六個月持續不斷的狂轟亂炸,鮮明的品牌形象也漸漸完成滲透,確立了位置。

可以預見,回聲十月份的訂閱使用者數量應該會迎來一次全面飛躍。

但這一次,藍鯨影業真正關注的,卻不是訂閱使用者——這只是附加獎勵,他們的目標直指院線聯盟。

亮劍時刻,終於來臨。

首先,超脫院線宣佈,他們將和回聲同步上映“離開的女人”,但院線和回聲還是有所不同。

一來,院線版本是膠片放映,整個電影質感不同,包括色彩、光線、畫質等等,這都和流媒體不同。

二來,院線版本將準備周邊產品,包括宣傳手冊、徽章、電影票、帆布袋等等手辦,全部都是限量。

三來,院線還將配合電影展開映後訪談,觀眾將有機會和導演洛江展開對話,另外,還可能隨機掉落神秘嘉賓陸潛——顯然,超脫院線也早早意識到陸潛的號召力,屆時可能出現一大批影迷對“離開的女人”根本就不感興趣,純粹就是為了看陸潛而來,並且因為無法見到陸潛而隨意退票,擾亂“離開的女人”的放映安排,所以專門撰寫詳細公告說明:陸潛作為神秘嘉賓的場次只有一場,並且只限於第一週的週五或週六或週日;一切行程將根據陸潛的時間進行安排,目前即使是超脫院線也無法確定最後陸潛驚喜登場的場次,他們也不準備詢問,將驚喜保留。

如同開盲盒一般。

超脫院線友情提醒觀眾,“顯然,這就是營銷電影門票的手段,請千萬不要上當。

第一週的映後訪談場次,電影票一經售出該不退換——奸商的必備武器。

如果真心想要近距離看到陸潛導演,接下來’星落之城’的上映檔期應該是更加合適的時機,沒有必要衝動購買多場電影票.”

——不得不說,超脫院線的公告宣告,非常非常符合新生代的品味,一舉登上熱搜,引發廣泛討論。

有點賤,卻非常討人喜歡。

而且,醜話說在前面,超脫院線一上來就明擺著以陸潛作為噱頭推廣“離開的女人”的姿態,反而顯得光明磊落。

不過,從方方面面來看,超脫院線的一系列舉動都在強調,電影線上上和線下呈現出來的是兩種形態,“離開的女人”顯然是一部適合大熒幕的作品,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是建議觀眾前往院線觀看。

震撼,來臨。

這也是院線聯盟和藍鯨影業產生分歧之後,首次有院線官方確認,“離開的女人”將在流媒體和院線同步上映,這是否意味著院線聯盟內部已經瓦解?對回聲來說,又是否意味著危機解除?一時之間,眾說紛紜。

然而,還沒有等到種種說法完全擴撒看來,就有進一步的動作了,可以看得出來,藍鯨影業志在必得。

其次,青山影院和夏至院線也相繼宣佈,“離開的女人”將同步在回聲以及他們的院線上映。

無需贅言,哪怕是門外漢也能夠深深感受到地震的衝擊。

整體而言,青山影院和夏至院線的線下放映策略,遠遠無法和超脫院線相媲美,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而且,超脫院線首周整整安排三十間院線上映,但這兩家院線的場館數量就遠遠無法相提並論——青山影院是分屬八座城市的八間電影院,夏至院線則是七座城市的十五間電影院。

但重點並不在於宣傳策略,也不在於院線數量,而在於一個態度。

這,是一個表態。

在“院線vs流媒體”的這場戰役裡,青山影院和夏至院線站在了藍鯨影業的陣營裡,這也意味著絕對強勢的院線聯盟宣告瓦解,回聲居然尋找到縫隙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業內,一片驚呼,顯然,他們無法理解這三家院線的選擇,百思不得其解。

根據內部人士的匿名反饋來看,此次八位導演為回聲拍攝的短片,在網路裡裡外外掀起難以置信的狂潮,扮演重要角色,他們看到了回聲作為一個流媒體平臺的影響力,不僅展現出決心,也展現出策略。

在此之前,入宅也好,回聲也罷,始終沒有成氣候,人們自然也就沒有放在眼裡,但現在,社交網路給予的反饋回應卻讓業內人士看到了商機,情況也就悄無聲息地迎來了轉變。

當然,在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關鍵——按道理來說,即使意識到流媒體的存在不是威脅,但也是對電影公司而言的,畢竟,他們多了一個發行渠道,雄獅影業和大門影業的倒戈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院線卻不是,流媒體分割的是他們的市場。

那麼,青山影院和夏至院線是失心瘋了嗎?這,好像說不通吧?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徒兒十八歲,下山即無敵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