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潛看來,“愛的就是你”這個劇本,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做出改善,豐滿細節,進而賦予整個故事更加複雜也更加深刻的解讀可能。

一層,是人物設定。

故事裡的兩對夫婦,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鮮明稜角。

兩個妻子,一個是為了愛情飛蛾撲火願意奉獻乃至於犧牲一切的女人,一個是見風使舵善於捕捉機會利用弱點的女人。

兩個丈夫,一個是以自我為中心狂妄自大拒絕改變的男人,一個是巧舌如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兩面三刀的男人。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前者,代表情感,衝動的、盲目的、自我的、失控的,乃至於最終毀滅的。

後者,代表理智,剋制的、算計的、清醒的、狡猾的,利益至上運籌帷幄。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四個角色分別代表不同型別相遇的時候,事情也就可能迸發出無窮無盡的可能。

當“情感與情感”碰撞、當“情感與理智”碰撞,化學反應是截然不同的,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答案呢?對陸潛來說,“沒有正確答案”才是正確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即使同樣是“理智與情感”的拉扯,在不同人身上也會碰撞出不同火花最終導致不同結果,同樣的模式是無法複製黏貼廣泛運用的。

生活,沒有正確答案;愛情和婚姻也同樣如此。

從“遊客”到“愛人”,全部都是如此,現在來到這部作品,陸潛也希望進一步將這種想法融入電影之中。

於是,這也來到第二層設定——一層,是劇情設定。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在理想狀態下,婚姻應該是愛情碰撞之後的結合,建立在愛情基礎上,互相體諒互相包容互相扶持。

當初墜入愛河的時候,深深愛上的那個人,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都是自己眼睛裡的閃光點,自然而然進入婚姻之後,他們也需要繼續接受對方的一切,無條件站在對方的身後,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

然而現實生活,婚姻卻是需要經營需要維護需要退讓和妥協的一段關係,“有情飲水飽”是行不通的。

多巴胺有效期只有兩年,當熱情消退之後,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和柴米油鹽開始扮演主角,愛情濾鏡開始消失,每個人都希望事情能夠按照自己的構想進行,當遭遇衝突的時候,不由自主地開始指責對方。

其實,從道理來說,眼前的這個“人”,無論是妻子還是丈夫,依舊是自己當初愛上的那個人,但深陷婚姻囹圄之中的時候,人們卻總是喜歡說,“你變了”,但沒有人能夠分辨清楚,真正改變的是對方還是自己。

原因很簡單,愛情是瞬間迸發的激情,婚姻則是細水長流的扶持,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需要在生活裡慢慢磨合,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彼此不適應的時刻:按照理想狀態來看,他們應該無條件包容對方,哪怕是缺點也全盤接受;但現實生活卻是,互相希望對方改掉那些缺點來配合自己,然而,這樣的過程無疑是痛苦且掙扎的,於是,矛盾和衝突就誕生了。

放置在這部電影裡,妻子和丈夫的位置就是如此。

妻子堅持的是理想主義的愛情和婚姻,丈夫則清醒地意識到婚姻的現實,但問題就在於,理想往往被現實打敗、而現實又期望著理想——妻子的堅持太天真太美好卻無法實現,丈夫的堅持太理智太正確卻殘酷而悲哀,於是,他們都被自己困住。

一種無力。

電影的最後,妻子和丈夫都做出了選擇,他們雙雙選擇了另一對夫婦裡的那個“理想化伴侶”,如同映象一般。

也就是說,“理智與情感”的結合,觸礁破碎,沒有能夠成功,於是,他們改變軌道,打破排列組合,“理智與理智”、“情感與情感”各自相遇。

從組合來說,這應該是完美的,俗話常說,“什麼茶壺配什麼蓋”,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他們都已經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了,那麼婚姻的問題就應該終於能夠解決了——外貌,一模一樣,但靈魂卻換成一個與自己百分之百契合的版本。

完美!可是,真的如此嗎?在電影的結尾,陸潛希望丟擲這樣一個疑問,哪怕“理智與理智”、“情感與情感”相遇,但這就是完美解決辦法嗎?故事,在這裡更上一層樓——每個人都是如此,往往被困在自己的期許裡,情感也好、理智也罷,理想也好、現實也罷,人人都有自己對生活的解讀和詮釋,然後期待著,生活能夠按照自己所構想的方式進行,但生活並非如此。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期許,這也註定了,期許和期許之間必然存在偏差,如何學會接受那些差異、如何學會面對那些衝突、如何學會面對那些超出自己理解範圍之外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婚姻,就是如此。

否則,無論是“理智與情感”的相遇,還是“理智與理智”、“情感與情感”的匹配,最終都不是婚姻的正確答案。

又或者應該說,婚姻和生活一樣,從來就沒有正確答案。

在記錄靈感、撰寫劇本的時候,陸潛曾經冷靜下來,重新梳理自己的三部作品,站在更高層次進行回望和審視:“遊客”的結局,夫婦本來已經重歸於好,卻又在一次突如其來的危機之中再次陷入崩潰邊緣。

“愛人”的結局,夫婦本來已經準備分開,卻因為共同利益而重新捆綁在一起繼續維持著婚姻。

最後,來到現在正在創作的這一個劇本。

故事的結局,夫婦本來已經陷入死衚衕,看不到解決方式也看不到未來,卻雙雙做出了相同的選擇:他們選擇了一個自己“理想中的”伴侶,然後繼續維持婚姻。

簡單羅列之後,一目瞭然。

三個故事,其實婚姻都已經破碎了,但不約而同地,因為不同原因不同方式不同目的,他們又繼續維持婚姻。

這也讓陸潛不由思考一個問題,“婚姻三部曲”,到底是支援婚姻,還是反對婚姻?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在“遊客”和“愛人”上映之後,觀眾們都戲稱兩部作品為“勸分電影”、“婚姻勸退電影”。

看起來,陸潛將婚姻的真實展露出來之後,實力勸退,這一精神核心也延續到第三部,那麼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陸潛並不這樣認為。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先卸任炎龍俠,再成為最強鎧甲!

張點水

都市冥王歸來

董十一

你跟仙帝就這麼說話的?

子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