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公,恭喜恭喜,這次可讓你拔得頭籌了!”

“恭喜開國公!真是讓人羨慕!在下也去給你當個副將如何?”

“穎國公您就別開玩笑了,我給你當副將還差不多……”在武英殿裡舉行的小朝會散去之後,剛一走到殿外,眾位武將們便一同上前祝賀。

開國公常升在這些老將面前哪裡有資格擺譜子,所以一一回禮,話語裡面極盡謙虛……現在是太平時節,輕易撈不著仗打,這等好事兒落到自己頭上,他們能不羨慕嫉妒?就連馮勝和傅友德二人,話裡都帶著一股子酸味兒!送走了眾位武將,神機營的將領們也將常升圍到了正當中,一邊說著恭賀的話,一邊眼巴巴的望著他,這意思再清楚不過了……選我!選我!快選我!就差把這幾個字刻到自己腦門上了!畢竟他們都聽說了皇帝的命令,常升可以從神機營當中選取一萬五千兵馬,還有五千騎兵……既然有兵馬,那肯定要有人做統領嘛……常升也是客客氣氣的,說了些話,他們也就識趣的散去了。

晌午,常升特地在酒樓設宴,宴請神機營的副將盛庸,副將耿睿,還有駙馬梅殷。

一番推杯換盞之後,眾人酒足飯飽,便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談事。

常升看著盛庸和耿睿二人問道:“二位,這次出兵倭奴國,神機營可以出一萬五千兵,你們覺得選哪一部分士卒出戰最好?”

聽到問話,盛庸和耿睿相互看了一眼,便由盛庸回答道:“開國公,您是這次出兵倭奴國的主帥,又是神機營的主將,對神機營最為了解,開國公您看上哪一部兵馬,只管調遣便是,我等聽候命令!”

常升笑呵呵的搖搖頭道:“什麼主帥不主帥的,我啊就是個花架子,真要打仗還得靠你們這些猛將!”

“開國公您太過謙虛了……”常升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還按以前說的,位置我坐著就卻之不恭了……,可兵馬該如何調遣,仗該如何打,這些都得聽你們的!”

耿睿趕緊抱拳行禮道:“我等身為副將,一定全力協助開國公,還請開國公不要有所顧忌.”

他雖然怎麼說,但常升依然堅持他在神機營的“舊例”。

常升明白皇帝讓他去神機營就是做一個吉祥物,好鎮住場子而已!並不指望自己做出什麼事來!況且自己的本事,自己還不清楚嗎?中等偏上一丁點兒……雖然聽著也不錯了,可是怎麼跟那些人傑相比呀!況且自己已經做到了國公,還是當朝國舅,地位尊崇,還有什麼可執著的?所以常升甘當綠葉!盛庸耿睿等人在神機營與常升共事,也都習慣了他掛名兒的慣例,因此客氣推脫一番,最後在常升的堅持下,二人也不再過多推讓……“唉,早知道你們請我喝酒要談這件事,那說什麼我也不來!看著真讓人酸的慌!”

駙馬梅殷看了他們三個一眼,無奈的搖頭苦笑道。

“呵呵呵,梅駙馬吃味兒了……”常升笑道。

梅殷理直氣壯的說道:“我能不吃味兒嗎,你們一個是主帥,兩個是副將,都有仗可打,有功勞可立,可我還得留下來……”“你說你們吃酒請我幹什麼?這不是存心讓我不痛快嗎?!開國公,這事兒是你乾的不厚道!該你罰酒!”

梅殷按照輩分和常升是同輩,再加上二人年紀相當,相處時間也久,所以說話之間並無拘束。

常升笑道:“出兵倭奴國,那麼遠的距離,還得乘坐海船……想想都不輕鬆,我當然也願意你去,可陛下不是沒下旨嗎?再說了,你們都走完了,神機營誰來照料?總得留個人不是!”

“那不是還有瞿陶嗎!”

盛庸笑道:“瞿陶那傢伙整天忙的東倒西歪,又是講武堂又是神機營的兩頭跑,還得到宮裡去值守,他忙著呢……”“哎對了,有十來天都沒有見到瞿陶了吧?”

耿睿突然問道。

梅殷喝了口茶道:“可不是嘛,前幾日我去講武堂找他,他也不在,不知道正忙什麼……”“想必是有要事忙碌,不管了,來喝茶喝茶……”常升舉起茶杯,邀幾人共飲。

……“定遠侯,這次出兵倭奴國,你負責的三萬騎兵營只出動五千騎兵就行了,這麼少的騎兵,你再去那不是大材小用嗎!”

謹身殿裡,朱允熥對定遠侯王弼說道。

今日小朝會結束之後,定遠侯王弼隨著眾位武將一同出了宮,可不久之後他又立即折返了回來,前往謹身殿求見,請求皇帝准許他也去倭奴國。

誰說武將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傢伙精的很呢!他當時並沒有請命,也沒有聲張,故意和諸位武將一同離宮,現在入宮就是想著他一個人請命,競爭壓力小……“陛下,騎兵營末將已經訓練了幾年,各項戰陣配合最為嫻熟,對於每一部騎兵都瞭然於胸,有微臣出戰是最為合適的,請陛下成全!”

王弼跪地請命道。

朱允熥頗為為難的道:“定遠侯,你的本事朕還不知道嗎,這說的是隻需出動五千騎兵,用不著你這位侯爺,讓底下的統領前去就行了.”

王弼卻道:“陛下體貼末將的心,末將明白……”朱允熥:“……”什麼你就明白了!我這是體貼你嗎?“只是騎兵營一向是由末將和神機營配合訓練的,對於和神機營的配合,沒有人比末將更合適了!”

“而且既然出兵倭奴國,就一定要揚我大明國威,打出我大明朝的威風來!絕不能給陛下丟臉!”

“所以戰陣的配合,與神機營的合作至關重要!末將向陛下保證,一定聽從神機營的命令,做好策應,決不爭功!”

“求陛下恩准!”

“這個……”朱允熥看著他,也有些猶豫了起來。

神機營裡的的將士所使用的都是火槍火炮,在戰場上是需要騎兵協助的,一來說是保護側翼,二來神機營一旦用槍炮打敗了敵人,那麼就可以指揮騎兵營上去收割人命!兩條腿跑得再快,也沒有四條腿的快!而且王弼說的不錯,騎兵營裡沒有人比他更熟悉怎麼與神機營配合作戰了!而且王弼也不是喜歡爭功、搶功之輩……思想想了一下,朱允熥便道:“這樣吧,畢竟這次出征的主帥是開國公,等朕詢問開國公他們之後,再答覆你如何?”

“是!微臣多謝陛下隆恩!微臣不敢打擾陛下,未曾告退……”王弼“咚咚咚”在地上磕了幾個響頭,臉上的興奮之情怎麼也掩蓋不住!拉長的嘴角,幾乎都快跑到耳朵那裡去了!陛下說這話,那就十有八九了!開國公還敢不同意?哼,待會我就去找他!所以出了宮門之後,王弼立刻飛身上馬,趕去開國公府尋找常升。

雖然覺得這事兒能成,可若是常升也舉薦自己,那就有十足把握了!所以一見到常升,王弼就伸出胳膊勒住他的脖子,這倒是把常升給嚇了一跳,還以為他要動手呢!結果王弼只是滿臉堆笑的說著奉承話,可是說了好久,常升還是一臉懵逼,不明白他這車軲轆話裡面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陛下……”謹身殿裡,張輔從王忠手裡搶過托盤,端著一杯茶也湊到朱允熥身邊,一臉獻媚討好的道:“陛下,您歇一歇,喝杯茶潤潤嗓子吧……”朱允熥停下了手中的筆,隨手接過茶杯,掃了他一眼道:“怎麼你不好好值守,這端茶送水是你的活兒嗎?”

“呃,看到陛下這麼辛苦,我這不是心裡……沒忍住嘛……”張輔陪著笑臉道。

朱允熥喝了口茶,又到了托盤上,“你有什麼事?”

“嘿嘿,末將沒別的事兒……”朱允熥撇了他一眼,“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你要真沒事兒說,那朕就處理公務了……”說著做勢就要拿起案頭的毛筆。

張輔知道現在不說,等再找到機會就指不定什麼時候了!說不定就被人佔了先!所以忍不住趕緊道:“陛下,其實,其實末將也想跟著開國公……出征倭奴國……”“那就別想了!”

朱允熥拿起一份奏章,觀看了起來。

張輔有些著急了,趕忙道:“陛下,您就讓微臣去歷練歷練吧,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真正的戰場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微臣可不想當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你還紙上談兵?都是滅一國的大將了,誰敢說你紙上談兵!”

站在朱允熥另外一側的瞿陶笑道。

“瞿陶,你能別提此事了嗎?還嫌我不夠丟人!”

張輔滅了小琉球國的事,時不時的還會被人拿出來鞭屍一下,這讓進行過“滅國之戰”的“滅國功臣”臉上害臊不已……朱允熥笑了笑,“瞿陶說的對,你都是滅國功臣了,誰還敢讓你做副將?那不把開國公,還有盛庸、耿睿,定遠和王弼他們都比下去了嗎!”

張輔不甘心地還要再說,可是被朱允熥抬手止住了他的話。

“盛庸耿睿他們都走了,神機營裡你多去照看一下,瞿陶事務繁忙,你也幫著分擔一些,有你忙的!”

“是,微臣,遵命……”皇帝既然如此說了,顯然沒有商量的餘地。

因此張輔儘管不情不願,也只好應下。

“瞿陶,園子修建的怎麼樣了現在?”

朱允熥轉頭問道。

“回稟陛下,主祠堂已經修建完畢了,還有另外一些收尾工程.”

瞿陶稟報道:“按陛下所吩咐的,除了祠堂之外,園子裡多種松柏樹木,多鋪設草皮,現在工匠們已經移植了不少樹木過去,還有石料都已經準備完畢,現在大部分也已經安置到位兒,工匠正在緊鑼密鼓的雕刻名字……”朱允熥聽了之後,扔下手中的筆道:“走,朕去瞧瞧!”

王忠一驚,趕緊勸阻道:“陛下,那裡還沒有完工呢,這個時候必然十分混亂,叮叮咣咣的響聲,還有石屑亂飛,可別驚擾了聖駕!”

“這麼一件事就能驚駕?廢話少說,去準備車嗎!朕立刻便用!”

“是,奴婢這就安排……”王忠扭不過,只得從命。

朱允熥換上一身便服,乘坐馬車出了皇宮玄武門。

接著便朝西北方向而去。

那裡是大明的玄武湖,只不過朱允熥並沒有心情去欣賞玄武湖的風光,而是馬車一路疾馳,沿著北岸去了。

在玄武湖的北岸,再往北約有二里地,此時這裡用圍牆圍起來了一個大大的園子,當園子圍起來的時候,周圍的百姓,還有路過的人都不知道這是要做什麼。

因為有官兵把守,任何人不許靠近,所以百姓們的好奇之心也越發嚴重。

紛紛猜測這裡面到底在做什麼。

後來又看到一些棟樑之木,磚石瓦塊,還有巨石樹木運送進去,這才知道是在修園子……朱允熥來到此地之後,瞿陶便做起了嚮導,一路指引講解。

在一塊巨大的石碑那裡,有十幾個工匠正在手拿錘子和鑿子,小心翼翼的在石碑上刻出一個個名字。

這些字一個也不能錯,若是錯了,哪怕只是一個,整個石碑上的字也要剷掉重新刻……所以工匠們都極其認真,一絲不苟,唯恐出現失誤。

以至於朱允熥幾人在他們不遠處站了一會兒,他們都沒有發現。

瞿陶道:“陛下,那是工匠們正往石碑上雕刻將士們的名字,再有三兩天,應該就能雕刻完畢了……”“這些是已經雕刻完成的,請陛下過目……”朱允熥來到另外一邊,只見地上聳立著一塊塊方尖石碑,在四面都有將士的名字。

其中在開頭部分還寫著:“洪武二十二年,蒙古部侵犯宣府,守邊將士據城死守,擊退來犯敵軍一十三次,陣亡將士一百零三人,將士名錄:宋長青,高玉貴,林大華,王高,劉二春……”朱允熥伸手摸了摸石碑,還有那上面一個個找出來的名字,不由得心中感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兄長安心去,我照顧嫂子

不吃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