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道明請求內附的話在朝野當中引起了很大的議論。

不敢文官們是否懷疑馬和王義使了什麼手段,才讓三佛齊情願歸附,納入大明版圖,可人家“情辭懇切”的態度是做不了假的……現在的問題是大明究竟該不該接納。

這屬於國事,自然需要文武百官在一起商討議論,然後才能夠做決定。

所以朱允熥客套一番,便暫且擱置了,因為這件事怎麼能輕易答應呢,怎麼也得“三辭三讓”啊!這才顯得大明胸懷坦蕩,沒有絲毫齷齪,哪怕到最後真的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在三佛齊設立州府,那也是體諒百姓孤苦無依,大明皇帝心中不忍,所以才實行王道……下朝之後,這件事便立刻在全城當中引起了議論。

這樣的議論聲即便是到了小朝會,仍然是主體。

文華殿裡,文武官員分成左右站立,正在等候皇帝的到來。

可王忠帶來的訊息卻是皇帝不上朝,不參加朝會。

沒有了皇帝在上面盯著,朝臣們好事沒了枷鎖一般,徹底放開了性子,談論事情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多顧忌。

剛開始說到其他事情的時候,都還算正常,文臣有文臣負責的事,武將也有武將的事,二者雖有交集,卻各司其職。

不過當談論到三佛齊內附的時候,風格就漸漸跑偏了……討論著討論著就變成了一場辯論賽……“諸位大人,三佛齊請求歸附大明一事,下官覺得應當慎重考慮,絕不能聽從他們一面之詞就妄下結論……”一聽文官的話,武將頓時不樂意了:“什麼叫做一面之詞?梁道明作為三佛齊的使臣已經來到大明,呈上了內附的國書,他是使臣,所代表的乃是一個國家,代表的乃是全體百姓,如果這都算一面之詞的話,那簡直毫無道理!”

“對!難道你們的意思是要讓三佛齊的百姓一個不剩都來到大明,一同向陛下請願,這樣才不是一面之詞?”

另一位武將回懟道。

文官不在這點與他們糾纏,轉而說道:“他們地上的國書不假,可三十五距離大明萬里之遙,而且從土地上來說並不接壤,中間隔著大海……來往實在不便……”“是啊,孤懸海外,感覺終究少了些東西……”又有文官道:“聽說三佛齊人煙稀少,土地貧瘠,當地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且除了宜居那裡的漢人之外,還有不少當地人,連面板的顏色都和咱們不同,未免不會引起混亂!”

“真要接納他們,那捨不得要往那裡運送錢糧,這可是賠本的買賣呀……當然了,些許錢糧大明可以不在乎,畢竟咱們都的都是聖賢書嘛,怎能占人土地?此非聖賢之道啊!”

另有文官道:“我就是擔心大明費了那麼多的功夫,到頭來卻難有收穫,這不是做了無用功嗎!”

“誰說不是呢!大明有多少人知道三佛齊在哪裡?恐怕到最後還是離心離德啊……”有表示憂心,覺得不該接納的。

自然也有人認同,覺得應該答應他們請求,尤其是武將。

景川侯曹震道:“三佛齊的百姓這些年真是遭了大罪,戰亂頻繁,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幸虧大明使團這次去了,要不然早就亡國滅種了!”

“三佛齊的地理位置我看過,往東邊是爪哇、渤泥國,往北是滿刺加、占城,往西還有不知道多少國家呢,位置確實非常緊要……”“位置重要你就起了覬覦之心?這和土匪強盜有什麼區別!”

一位督察院御史道。

曹振一下子被懟得啞口無言,氣得咬緊牙關罵道:“tnd!你tnd才是強盜呢!老子的意思是接納他們就是救他們的性命,你休要彎曲老子的話!”

“粗鄙!”

御史將頭扭到一旁,不願與這樣的人為伍,似乎與他多說一句話就覺得羞恥。

定遠侯王弼笑道:“別粗鄙不粗鄙!話說的在理就行!你們倒是文鄒鄒的,說話別客氣,可在我聽來那和放屁沒什麼區別!”

他這樣的態度立刻引來幾位文官的白眼,氣得漲紅了臉。

可王弼好似沒有看到一般,繼續說道:“若是能夠在三佛齊設立宣慰司,或者直接設立州府,那對於大明在西洋的勢力,以及對西洋掌控將會越發緊密!陳祖義一個小小的盜賊,為什麼能夠橫行西洋?為什麼能夠隨意欺凌那麼多國家?還不是因為咱們大明兵馬沒到嗎?”

“這次大明使團一去,囂張不可一世的海盜立刻被剷除一空,以陳祖義為首的頭目全都被捆成了粽子!西洋各國可有不少咱們大明的藩屬國,大明發兵維護藩屬國的安定,庇佑那裡的百姓,有何不可?”

“你說的都對,可以這也不該成為理由!”

一位文官出列道:“不管怎麼說,他您都是大明藩屬,如果在三佛齊設立州縣,那其他藩屬國會怎麼想?他們定然惶恐不安,那對大明的名聲不利!我大明應當懷仁,如此才能讓各國信服,怎能佔領他國……”“放你孃的狗臭屁!”

王弼忍不住罵道:“什麼佔領?!分明是他們主動請願好不好?他們的國書你沒看?莫非眼瞎了不成!再敢亂說話,老子定然不跟你客氣,讓你嚐嚐滿地找牙的時候!”

早就知道文華殿裡肯定會吵得不可開交,而且這也是必須吵得。

吵得越激烈越好!畢竟沒有哪個皇帝希望底下的臣子都成了一團和氣,應聲蟲固然好,可滿朝文武都成了應聲蟲就不美了,因為那代表著官員無慾無求,代表著朝局是一潭死水……話不說不明,理不辨不清,總要給人充分說話自由。

只有經過討論,經過多方的論證之後,才能保證大明所實行的國策是有益天下的。

這日,朱允熥卻悠哉悠哉的帶著朱元璋,以及晉王朱棡和代王朱桂,以及後宮嬪妃,還有在京的一些皇親國戚同遊象房。

晉王朱棡是因為身體不好,所以朱允熥別讓他留在京城調養身體,而代王朱桂則是因為代王妃要在徐妙錦身旁照顧,所以二人都沒回封地。

朱允熥總不能把丈夫趕走,單單留下人家的妻子、自己的大姨子吧……對否?朱元璋難得有這麼多親人陪在身邊,所以心情也非常高興,剛一下馬車走了幾步就詢問道:“你不是說這次下西洋帶回來了許多難得一見的動物嗎?都有什麼?帶咱去看看!”

“皇爺爺別急,都在裡面呢,再往前走幾步就能見著!”

朱允熥走在他身旁,想去伸手攙扶他卻被朱元璋打了回來,“扶什麼扶,咱又不是老得走不動了!”

朱允熥委屈的對走在朱元璋另一側,隨時準備攙扶的朱棡道:“三叔,今天你都看見了,皇爺爺平時就是這麼待我的,我這一番好心某些人怎麼就不領情呢!您倒是給評評理,剛才誰對誰錯!”

“這個……”朱棡拿眼望去,只見朱元璋正一臉不善的盯著自己,心裡頓時一激靈,趕緊訕訕笑道:“剛才我沒看著,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三叔和稀泥的水平……真是越發現見長啊!”

朱允熥感慨道,隨即又看向朱棡身旁的代王朱桂,“十三叔,剛才你可一直盯著呢,視線都沒離開過,你給評評理吧!告訴某人他錯的多離譜!”

朱桂頓時覺得脖子一涼!緊接著一股寒氣就從腳底直衝天靈蓋兒!我++!你是有多恨我,簡直把我往死裡坑了!一想到自己當年在朱元璋手下所過的悲慘日子,朱桂不由得就覺得自己雙腿發軟,一臉苦相道:“我……我剛才恍惚了一下……”說完之後就急忙給朱允熥打眼色,一副哀求他不要看自己的模樣……“皇爺爺您看,兩位皇叔不害怕,所以不敢說實話……”朱允熥一攤手,無奈得道,緊接著又好奇道:“從而就非常好奇,當年您是怎麼管教皇叔的,讓他們直到現在還這麼怕您?”

“哼!”

朱元璋重重的哼了一聲,斜眼朝兩位藩王看去,他們兩個頓時如同午後的綠植,瞬間就蔫兒了下來,拉慫著腦袋盯著路面,連頭都不敢抬……這對爺孫,連起手來整我們兄弟啊!存心拿自己開涮!平白無故就跟著吃了瓜落……心裡是又酸又苦,可想到老爹的威嚴又不敢反抗……呃,自己這段時間沒做什麼錯事吧?看到兩位兒子的表現,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道:“瞧見沒有,咱就是這麼管教的!你也有了兒子,以後多多向咱請教,咱教你兩手,保證能把孩子調教得聽話至極!”

“是是是,以後孫兒常去皇爺爺那裡,把您的育兒經全給學過來!”

“呵呵呵!那可有你學的!”

說說笑笑,便走到了象房安置動物的地方,看著明顯不同於大明的動物,立刻便引來了眾人的興趣。

“呦呵,這是什麼鳥?居然這麼大!”

朱元璋看到十幾只大鳥聚在一起,體型碩大,不由得問道。

“馬和,你來跟皇爺爺說說!”

朱允熥便把跟在後面的馬和召了過來。

馬和上前,躬身行禮:“微臣馬和,拜見陛下,拜見太上皇!”

朱元璋看著他,見他身材高大,臉面方正,頗有一股浩然正氣,眉毛稠密,眼神堅定,便點點頭道:“嗯,但是有幾分英姿,允熥,你選的人不錯,夠資格作為使臣出使列國,揚我大明國威.”

“太上皇誇讚,微臣不勝惶恐!”

馬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聲音都微微有些顫抖了。

“起來吧.”

“多謝太上皇!”

馬和站起身來,講解說道:“太上皇,此鳥名叫鴕鳥……”說完了之後,又取來一枚鴕鳥蛋讓眾人觀看,眾人哪裡見過這麼大個頭的蛋,我覺得非常新鮮,觀看的勁頭也越發高漲。

“呦,這個,這個是大象吧?怎麼渾身都是白的?”

見王朱棡不由得問道。

代王朱桂撓了撓頭也道:“真是奇怪了,平常所見的大象都不是這個顏色呀,莫非他生了什麼病不成?”

來到一象園,眾人就看到幾頭白色的大象,從外形上來看和普通大象幾乎一模一樣,沒有明顯的區別,只不過顏色去不是灰黑,是白色的。

馬和講解道:“二位殿下,這是生長在暹羅國的白象,因為通體呈白色而命名,並不是染了疾病。

白色的象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被視為珍寶,一般的大象可以用來勞動,但是白象只能用來供養,他們將白象視為聖物,嚴禁役使,必須虔誠供奉.”

“嘖嘖,這還真是少見……”朱桂道。

朱允熥笑道:“對於咱們來說,這些不過是皮毛髮白的大象而已,哪像他們就得供著了,十三叔若是喜歡,那就帶一頭回去,不過這一路運送的錢得你出.”

一頭白象而已,又不是面,有什麼好稀罕的!朱桂趕緊道:“算了,光是運到大同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養起來更是麻煩,我看看過過眼癮就得了……”從海上運回來可以直接從秦淮河上來,因為有大船所以比較方便,開若是運到大同府,那就要走陸路了,不說行走起來非常緩慢,光是這一路要有人照顧,到了地方還得給它修建園子,還得僱傭奴僕和獸醫,這又是一大把銀子……自己被罰俸三年,雖然有皇帝的賞賜能夠補貼一點兒,可還是低調一點吧……接下來馬和帶著眾人參觀了六足龜、斑馬、黃黑虎、駝馬、黑熊、黑猿、白鹿、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長角馬哈獸、駱駝、麋裡羔獸。

當走到一座園子,眾人就遠遠的看到一個高大的身影探出了牆外,一隻沒有見過的動物正揚起高高的頭顱,啃食咀嚼樹上的枯枝。

“這是什麼東西,長得這麼高嗎?”

“這得有兩三丈了吧?這得多大的體格呀!”

剛開始眾人還只關注這隻動物的體型,可越往前走,越看到它的全貌,眾人的心也越發提了起來!每個人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取代的是震驚和不敢置信的表情!這時候沒有人計較它原來只有一個長長的脖子,其實體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出肉量沒有那麼多……站在欄杆外面,能夠近距離清清楚楚的看清楚它的長相,皮毛顏色花紋有斑點和網紋型,四肢高而強健,前肢略長於後肢。

尾短小,尾端為黑色簇毛,舌頭較長,可以用於取食,頭上生有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面板覆蓋著……“這是……瑞獸麒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民國:從兩廣總督開始

墨影時光

李二,三年又三年,我都登基了

十萬鐵騎下江南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

西湖遇雨

明末戰臣

高山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