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清楚,心中不明,我如何說服朝臣?”

鐵鉉道後龜山道:“呃……這次來的匆忙,沒有攜帶疆域圖……”“沒事,我這裡有……”說著鐵鉉就站起身來,去到書架那裡翻看圖冊,沒有多少功夫就拿出一張大圖過來,展開攤在桌子上,拿眼望去,可是卻沒有找到他所說的那幾個島嶼。

“你說的哪些地方在哪裡?指給我看.”

後龜山悻悻然的挪步向前,動作很是緩慢,走到桌子那裡陪著笑臉道:“大人這圖不算精緻,把那幾個島畫的太小了……”鐵鉉也知道自己手中的是一份大概略圖,便道:“家裡能有份圖就不錯了,還指望有多精緻,你只管說那些島嶼在哪裡.”

“嗯,在……在這裡……”後龜山見推脫不過,只好伸手指向北海道北邊的地方。

鐵鉉頓時瞪大了眼睛,定睛望去,又不由得眨了眨眼,似乎是想要看清楚一些,只見他所指的地方有幾個芝麻粒大小的島嶼,不細看都可能被忽略!而且標註的也沒有姓名,顯然是極小的島!憑著自己對倭奴國的研究瞭解,如果有大的島嶼,自己不會不知道!“你說的,就是這個?”

鐵鉉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他問道。

後龜山被他看得發毛,只得硬著頭皮點了點頭……“嗡”的一聲!一股血氣,瞬間衝擊到天靈蓋兒!鐵鉉腦子裡頓時一懵,嗡嗡作響,兩隻耳朵中蜂鳴之聲不斷!不過兩三個呼吸的功夫,一張臉就漲成了紫紅色,見他這副模樣,後龜山也嚇了一跳,心中暗暗發苦。

“走,你走,離開我得府上!”

鐵鉉一手扶著書案支撐著自己的身體道。

“鐵大人,我我……”後龜山想要解釋,可迎來的卻是鐵鉉的怒吼:“滾!滾出去!現在立刻給我滾出去!再也不要讓我見到你!”

剛才他一直在忍,忍著不讓自己失態。

可現在忍不了了!書房外的家僕聽到這聲怒吼,趕緊推開門檢視,以防出現什麼危險,“老爺……”見此情形,後龜山急忙道:“鐵大人您別生氣,您別生氣呀,有什麼事咱們坐下來慢慢說,可千萬別動怒啊……”鐵鉉憤怒道:“從今往後你不要再來,我也全當不認識你,咱們不相往來!”

砰!猛的一拍桌子,吼道:“送客!”

此時後龜山哪裡敢走,現在若是走了,以後就再也沒有結交鐵鉉的機會了!失去鐵鉉的助力,甚至已經惹下了他這麼一個敵人!只要他在朝堂上,在皇帝面前說兩句南朝的壞話,那麼南朝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優勢將瞬間土崩瓦解!撲通一聲,後龜山雙膝跪倒在地上。

“鐵大人,都是我的不是,惹大人生氣,只要大人可以消氣,小人任憑打罵,絕無二話!”

鐵鉉指著他罵道:“打你罵你?我恨不得宰了你!這就是你所謂的誠意?這就是你拿出來說服大明文武百官的理由?!芝麻綠豆大的一點地方,還是島子!就這你也敢拿出來!”

“幸虧本官提前看了看,否則不明不白的和朝臣們說起,那將會成為笑柄!貽笑大方!你讓本官的臉面往哪裡擱!”

“屁大點地方,你也好意思拿出來!本官倒是問問你,本官做了什麼,讓你如此羞辱?”

“你當大明百官好矇蔽不成!這要是讓武將們知道了,不立刻發兵攻打剿滅你們,狠狠的出一口惡氣,那就不是大明的武將!”

後龜山知道自己在這件事上理虧,所以無論鐵鉉怎麼責罵,他都沒有任何藉口,一個勁兒的賠禮,也不知道跪在地上磕了多少個響頭,說盡了多少好話,這才讓鐵鉉的氣消了一點兒……“呼……”興許是罵的累了,鐵鉉背靠椅子坐了下來,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胸膛也跟著上下起伏。

後龜山趕緊給他倒了一杯水,雙手奉送到他面前:“大人,您喝杯茶……”鐵鉉口乾舌燥,借過來一飲而下,這才澆滅了胸中的那團火。

見後龜山額頭上因為磕頭的緣故,一片青紫,悔過的態度非常誠懇,不住的賠罪,鐵鉉又自持身份,也不好繼續責罵。

“你若還想讓大明出兵助你們,那把九州和四國兩座島嶼給大明!”

聽到這話,後龜山頓時一臉苦相:“大人……九州和四國是南朝的根本之所在,離了這個,我們就失了根基呀……”九州那一帶地方是南朝經營多年的根本,也是自己勢力之所在,所以他們是斷然不會把這裡當做籌碼交易的。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後龜山提議把北海道奉送給大明,換取大明出兵助陣。

“大人,北海道地方很大,比九州和四國加起來都大的多,可以割讓給大明……”鐵鉉一臉嫌棄的道:“北海道冬天冷得要死,而且那是北朝的地方,能有多少人口,多少熟地,不過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罷了!”

“而且居於最北方,將會是最後攻佔的地方,你打得好算盤!這是要等你們南朝徹底擊敗北朝,佔領整個倭奴國以後才肯交割給大明呀!”

聞聽此話,後龜山訕訕的陪著笑,也不敢辯駁。

之所以願意交出北海道,他們當然有自己的打算。

因為北海道在最北邊,將會是北朝的最後一塊地方,這就代表著把整個北朝覆滅之後,那塊地才屬於大明。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大明因為還沒有得到好處,所以就必須一直支援他們……直到北朝徹底土崩瓦解。

這隻要把大明徹底綁在他們的戰車上了!另外,因為北海道是倭奴國北朝的地盤,除了不容易經營之外,它和大明的距離也最為遙遠,來往都需要經過南朝沿海海域……與中原不接壤,還隔著遙遙大海……或許他們想著,有一天大明會因為經營成本,或者其他原因放棄北海道,畢竟大明之前多次頒佈禁海令……或許他們想,將來有一天可以靠著武力重新奪回北海道,也未可知……這些小心思,鐵鉉全未放在心上!陛下高瞻遠矚,大明天兵一到,哪裡還有你們南朝的事兒……經過了後龜山一番軟磨硬泡,好話說盡,鐵鉉終於不在糾結地方的好壞,如他所說的,大明不稀罕土地,劃撥土地只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

鐵鉉囑咐道:“這件事我近日就和朝中的幾位同僚私下裡說一說,通一通氣,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援,這樣我才不至於孤立無援……若是他們也認同,那你就要立刻返回,準備好國書,作為倭奴國使團出使大明,這樣才好……”“是是是,我明白,請大人放心!”

後龜山這次是偷偷摸摸來到大明的,要決定大事,必須以使團和邦國交往的方式來。

鐵鉉又囑咐了他一些要點,後龜山都一一點頭,無不應允。

當後龜山從鐵鉉府上出來的時候,已經夜深人靜了,他長出了一口氣。

望著天空當中那一輪明月,和繁星點點,後龜山臉上不由得露出一道弧度……隨後鐵鉉便把這個訊息稟報給了朱允熥,朱允熥聽完之後甚是滿意。

南朝人的那點兒小心思他也有察覺,只不過這無關緊要。

只要能夠名正言順的出兵倭奴國,能夠在法禮上說得通那就行了。

至於說到了之後是否僅僅佔領北海道,呵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春闈的日子臨近了。

在街市上能夠看到許多前來京城應考計程車子,他們身穿青衫,頭戴巾帕,一身儒士打扮,很容易就看得出來。

當然也有穿著尋常服飾的,或者綾羅綢緞,或者樸素布衣,不一而足。

走在街市上,看著沿街叫賣的小販,攤位上各種精緻小吃,或者簡陋而又實惠的吃食,來往的行人也各式各樣,有男有女,有富戶壕紳,公子小姐,也有破衣爛衫,賣力氣的勞力。

幾個孩童在一起玩鬧,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朱允熥的心情也舒暢了起來,這才是人間煙火氣呀。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嘞,好吃的冰糖葫蘆,酸甜可口……”見朱允熥停下不走,眼睛盯著賣糖葫蘆的,陪同的常森道:“陛……呃,你想吃糖葫蘆?”

朱允熥笑道:“舅舅帶錢了嗎,舍不捨得給外甥買幾串?”

一聽這話常森頓時來了勁頭:“當然捨得!只要你想吃,買多少都行!”

說著招招手把賣糖葫蘆的叫來,甩給他一枚銀幣道:“你的糖葫蘆我包圓了!夠嗎?”

“夠夠夠,可……可我找不開呀……”買糖葫蘆的為難道。

一枚銀幣價值白銀一兩,能夠換一千二三百文錢,都夠買半車了!“剩下的賞你了!”

常森大方的道!“多謝老爺,多謝老爺打賞!”

說著把整個糖葫蘆架子都遞給了常森,“這個都給您,多謝老爺……”打發走了小販,常森來到朱允熥跟前道:“街市上人多眼雜,回去再吃吧.”

皇帝入口的東西要慎之又慎,必須經過多方檢驗之後,確認無毒才能讓皇帝進食。

所以常森現在如何也不敢讓朱允熥亂吃街面上的東西。

“也好,都聽舅舅的……”朱允熥知道他的擔心,絕不強求。

看了一眼那幾個玩鬧的童子,朱允熥道:“去,給他們一些.”

“是!”

在身邊護衛的張輔從架子上摘下一些糖葫蘆,走去遞給那些孩童,他們起初還有些差異,不敢亂接。

在確認是給他們的,並且不要錢之後,這才歡歡喜喜的拿過來,口中說著感謝的話……看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朱允熥也不由得笑了笑,又接著往前走去。

糖葫蘆架子落到了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的肩膀上。

沒辦法,一個是當朝國舅,一個是天子愛將,還有一個熟悉陛下習慣、燧石在一旁伺候的王忠,幹活兒的事兒,也就只有他了。

“嗖!”

張輔走在皇帝身後,飛快的伸手從架子上摘了一隻糖葫蘆,然後悄悄摸摸的就吃了起來,蔣瓛看在眼裡,也不敢聲張,只好當做沒瞧見一樣。

王忠瞥見了張輔的動作,便道:“公子,聽說南城一帶有練武摔跤,打把勢賣藝的,有好多新奇的玩意兒.”

“哦,是嗎,有多新奇?”

朱允熥隨口道。

王忠笑道:“公子,我也只是聽說而已,知道的並不真切,貓有貓道狗有狗道,張輔在南城混跡多年,想必他肯定知道!”

“張輔,快回公子的話!”

“呃喔……”此時張輔嘴裡塞了兩三個糖葫蘆,那酸甜勁兒讓他直流口水,嘴裡塞得滿滿當當,哪裡還回得了話!知道王忠這是在故意整自己,便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接著一咬牙一發狠,使勁兒把嘴裡的山楂嚥了下去!來不及理會喉嚨的撐漲感覺,趕緊答道:“陛……呃,公子,打把勢賣藝的有很多,有喉嚨頂槍的,有吞劍的,有展示拳腳功夫硬氣功的,還有鐵頭功……呃,公子要不要去看看?”

“哪有那個功夫!”

朱允熥道:“出來一趟你以為光是玩兒的?我可沒那個時間.”

張輔吃癟,頓時語塞。

只好又瞪了王忠一眼,就是這個閹貨挑事兒!而王忠也立即回瞪過去,毫不示弱。

朱允熥看在眼中,知道他們兩個這是在故意鬥氣,好讓自己開心,笑著搖了搖頭並沒有說什麼。

見臨街有一家書肆,正是自己以前帶這皇后徐妙錦來過的,他還有些印象,便抬步走了進來。

在門口旁邊的顯眼位置的書架上,擺放著銷量很好的書籍,因為賣得快,所以擺的位置自然靠前。

“嗯,還有大明週報……”朱允熥從上面把報紙拿下來,“大明週報”四個字在最上面,很是顯眼,角落裡還有用小字寫著時間。

朱允熥大致掃了一遍,知道這是第二期報紙,有兩三篇文章還在說大明此次出使西洋的盛況,以及在三福齊建立宣慰司的事,還有一些內容是關於本次會試,記載朝廷如何應對這次春闈,其中有什麼關竅等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我是被逼的,你信嗎?

翩翩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