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二年,大年初六。

從大年三十到初五,宮裡都非常熱鬧,太監宮女得了賞賜,自然歡喜雀躍,連帶著宮中的氣氛都非常喜悅。

朝臣們趁著幾天的年假也可以歇息歇息,走親訪友,再添置一些家當,賣上一些過年的物品。

即便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黎明百姓,在過年的時候都也會割幾斤肉,做幾個肉菜,包幾頓餃子。

不過到了大年初六,朝廷各衙門就得運轉起來了。

因為是宣武二年的第一次大朝會,所以朱允熥早早的便起身,來到奉天殿接受群臣的賀表。

說實在的,這樣的大朝會就是面子工程而已,決定不了什麼事,也無法議朝廷大事,純粹是文武百官趁著這個機會朝見天子罷了。

不過畢竟是開年第一次大朝會,所以朱允熥還是耐住性子聽完了。

下朝之後來到謹身殿,便伏案寫起了小紙條。

畢竟這是老朱的優良傳統,自己怎麼著也得繼承下去呀!都說好記性不如個爛筆頭,事實還真是這樣!有時候自己靈光一閃,或者一時想做的事過後就很容易忘記,當在想起來的時候指不定是何年何月了,這是很耽誤事的。

寫完了一張紙條,隨手交給侍立在一旁的李福,李福便拿著這這張紙條來到偏殿,在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個架子,上面是一大塊木板,上面刷了黑漆,此時那個黑板上貼著四五個紙條,都是之前貼上去的。

李福從旁邊拿出漿糊抹在紙條上,就貼上了上去。

等他回過來的時候,見朱允熥又寫了一張紙條,便上前道:“陛下,也要貼上去嗎?”

“不用了,先放在這裡吧.”

說著把紙條放在書案上,用鎮紙壓住。

顯然,這是準備要做的事,並且不會耽擱多少時間,自然就不用貼了。

王忠端來茶水,朱允熥喝了兩口道:“把大明律給朕拿過來.”

“是,奴婢遵命,這就讓人去拿.”

王忠又道:“陛下,蔣瓛有一件東西友好獻給陛下……”“哦,那讓他拿進來吧.”

蔣瓛進殿之後,雙手捧著一個盒子,跪地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免禮平身吧,王忠說你有東西獻上來?”

“是,正是此物,請陛下御覽!”

王忠接過盒子放到朱允熥面前的書案上,開啟之後見是一副卷軸,入眼一看所用的紙張就知道是繪畫常用的,明白這是一幅畫,王忠便在桌案上將它展開,只見上面說話的是爺孫二人,正坐在桌子旁邊側頭細語,二人臉上的表情畫的細緻入微,一個有老人家的慈眉善目,一個有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以及對長輩的敬意。

朱允熥雖然不怎麼懂丹青,在宮裡學畫的的時候也只是學了個皮毛而已,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於佳作的鑑賞!一副好的作品,其中的精氣神,其中的感覺是讓人很難忘記的!哪怕是個小白,也能琢磨出其中的味道來!尤其是看的多了,幾幅畫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究竟誰的更有神韻更為明顯。

“這副畫畫的怎麼樣?”

“好!真好!陛下您看看這兒,還有這兒,畫的真不錯……”朱允熥扭頭看著他笑道,“怎麼個不錯?你倒是說一說呀.”

“呃……”王忠臉上頓時露出十分尷尬的表情,他又不懂畫作,雖然能夠看出這幅畫很好,但究竟好在哪裡,沒有專業的知識還真說不上來!蔣瓛主動說道,“陛下,這是初一的時候陛下在大善殿,與太上皇舔犢情深,值守的錦衣衛無意中看到,就大受震撼,屬下得知之後,害怕錯失佳作,就趕緊讓他下去試試……屬下該死,請陛下責罰!”

說著就跪倒了在地上請罪。

朱允熥知道蔣瓛見自己滿意這幅畫作,所以特意說明了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雖然有些擅作主張,可能讓皇帝滿意那就是功勞一件!如果自己不滿,他肯定會把自己摘出來,把鍋甩給屬下……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也無可厚非。

看著桌案上的畫作,朱允熥十分滿意的到:“畫的不錯,你們錦衣衛裡面還是有人才的呀,這件事辦得不錯,賞白銀千兩,官升一級.”

“微臣代他叩謝陛下!”

看著不住觀看畫作,臉上始終蓋著滿意色彩的皇帝,站在一旁的蔣瓛心裡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初一上午的時候,那名錦衣衛要退下去作畫,蔣瓛卻將他一把拽住,一邊叮囑他要用心畫畫,另外一方面囑咐他畫作完成之後要先給自己檢視!一是因為蔣瓛不確定這幅畫作能否稱上佳作,能否讓皇帝滿意,同時也是因為,一旦有好處,自己也可以撈一點……那名錦衣衛也明白這裡面的潛規則,所以老老實實的點頭了。

這一把算是賭對了!蔣瓛知道升官是給那名錦衣衛的,可賞錢他難道還不孝敬自己一些?關鍵是因為這件小事,自己得到了陛下的稱讚!討了陛下的歡心!這才是最大的得著!朱允熥欣賞完了畫作,對王忠吩咐道,“把畫卷起來,給皇爺爺送去,讓他老人家也高興高興!”

“是,奴婢遵命,這就給太上皇送去.”

朱允熥叮囑道:“看完了記得拿回來,這副畫朕準備放在邸報上,也讓天下的百姓瞧一瞧!”

蔣瓛眼睛一亮,頓時喜上眉梢!這可比自己意料的還要驚喜!“登上邸報呀,那可是真好!也讓天下百姓看一看天家的親情!這才是天下人的楷模呢!”

話說到這裡,王忠突然臉上一垮,為難的道:“陛下,太上皇要是心裡喜歡……奴婢可不敢勉強啊……”“你這憨貨,皇爺什麼寶物沒有見過,還會藏起來不成!快去!”

“是是是,奴婢這就去……”王忠抱著盒子,故意慌里慌張的逃走了,好像後面有人追打一般!見他這樣,朱允熥搖頭笑了笑,顯然心情很好。

書畫要想上邸報其實呈現出來的效果並不理想。

因為紙張上只能印製出來一個輪廓,畢竟那是需要印刷的,並且也只有黑白二色,可即便這樣,那也足夠了!朱允熥之所以要把這幅畫,還有自己和朱元璋的親近向天下人展示,就是為了給天下人營造出兩代帝王和諧友愛,親情濃厚的印象。

畢竟自己剛一繼位就發行了大明銀幣,緊接著又滅了小琉球,還要設定州縣,使之成為大明的一部分……今後自己所做的事,恐怕還會與朱元璋所制定的某些方面有所衝突,這要是在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眼中,肯定會編排自己與太上皇關係緊張,以至於自己離經叛道,違背祖制……所以自己必須未雨綢繆,絕不能讓這種議論聲出現!商紂王可以被傳成被狐妖迷惑,整天酒池肉林、荒淫無道、挖丞相心臟……秦始皇都能被說成殘暴昏君……防民之口勝於防川,須知眾口鑠金,當一種言論起來的時候,想壓下去太難了!就算是皇帝也堵不住悠悠眾口呀!妥妥的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啊!所以早早的把“人設”立起來,到時候任憑別人怎麼說都難以撼動!朱允熥吩咐道:“蔣瓛,你帶著作畫之人去翰林院,讓他說一說這幅畫是如何創作出來的,之後讓翰林院的那幫才子們寫一篇文章,朕會選一篇合適的登上邸報!”

“是,微臣遵命!”

蔣瓛領命退了下去。

此時他的心中當真是歡欣雀躍!陛下雖然沒有說什麼,可能夠明顯的感到自己得了聖心!簡在帝心,這就足夠了!……此時在大善殿裡,王忠手捧著盒子,把事情向朱元璋做了稟報。

“嗯,呈上來吧!”

當這幅書畫出現在朱元璋眼前時,他也是眼中一亮,臉上露出高興的神采。

手一伸,慶童就立即把一隻放大鏡遞到他的手中,朱元璋看著這幅畫,不由得頻頻點頭。

過來一會兒才抬頭,臉上又恢復了嚴肅,道:“畫的不錯,不過身為君王,不應該沉迷於這些丹青畫作,這東西不過就是小道罷了,你回去告訴皇帝,讓他多把心思花在治國的事上.”

王忠恭敬的答道:“是,奴婢遵命……”見朱元璋把畫卷了起來,趕緊說道:“啟稟太上皇,陛下說這副畫要登上邸報,讓天下的臣民百姓都領略一番天家的親情,這對於教化百姓大有益處……所以,所以,太上皇若是看完了,不如交給奴婢帶回去……”說到最後,聲音幾不可聞,就連王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有勇氣說出來的,因為朱元璋的臉色逐漸黯淡下來了……顫顫巍巍的出了大善殿,直到冷風一吹王忠才發覺自己頭上、身上都冒出了冷汗……來到謹身殿,他只能滿臉苦澀的站在一旁,可即便這樣還是被發現了,只能向朱允熥如實稟報,把朱元璋讓他勤於政務的事轉述了一遍……“畫……畫被太上皇收走了,奴婢沒敢要……”“你……”朱允熥真不知道該如何說他了!你不敢要,說的就跟我敢要似的……最後無奈,只好讓錦衣衛在畫一幅,反正印刷在邸報上也非常粗糙,並不是非要用原畫不可。

此時在朱元璋的寢宮裡,見身旁沒有外人,他又忍不住開啟了那幅畫作,看著畫上親密無間的爺孫二人,臉上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神情……一旁的慶童見狀道:“皇爺,您看看畫上您和陛下這神情,這氛圍,真是把天家的親情都畫出來了!陛下這份孝心真是值得讚揚……”“你這老貨,說的跟你什麼都懂似的,咱看這幅畫也不怎麼樣嘛,就沒有把咱征戰沙場,金戈鐵馬的氣勢給畫出來!不好,不好……”朱元璋搖著頭,一臉嫌棄的說道。

慶童當然知道他的言不由衷,失聲笑道:“皇爺,您的威武英姿誰不知道,不過這幅畫所呈現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只要沒把咱的雄威給畫出來,那咱就覺得不好!怎麼,你覺得好?你懂還是咱懂?!”

“呃……皇爺懂皇爺懂……”見慶童被懟的啞口無言,滿臉酸澀,臉上的表情比吃了六月的橘子還要豐富,朱元璋這才心滿意足,轉頭又開始了欣賞……他留下這幅畫,不是在於畫得究竟有多好,而是畫上的親情無價呀……“這個混小子,還真是個鬼心思!陰謀詭計一套一套的!”

朱元璋搖頭自語道。

作為一個開國皇帝,那簡直就是人精中的人精!一聽說要上邸報,他就明白了朱允熥的心思!不過朱元璋並不反對,反而很是欣慰!自己選擇這位繼承人手段越是高超,越是能把文武百官、天下百姓掌控在手中,他越是高興!誰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雄才大略高瞻遠矚!……謹身殿裡,朱允熥翻開《大明律》,找到其中講說印製書籍的那一部分,就仔仔細細的讀了起來。

這與他書案上所壓的那個紙條的內容有關。

不過還沒有看多久,李福就端著一杯茶來到他身旁,道:“陛下……”“何事?”

朱允熥見他似乎要說什麼,便詢問道。

“啟稟陛下,尚衣監素心稟報說皇后娘娘請陛下前往坤寧宮……”自從朱允熥登基之後,素心就擔任了尚衣監的主事,掌管皇帝以及後宮嬪妃所用冠冕、袍服及履舄、靴襪。

朱允熥知道徐妙錦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是不會打擾自己的,尤其是自己在前朝處理政務的時候。

“素心,你這是哭了?”

走在回坤寧宮的路上,朱允熥察覺身後的素心眼睛通紅,眼眶裡面還浸滿了淚水,不過並不像是受了什麼委屈,素心是自己在東宮的老人了,一直忠心耿耿,備受自己的信任,誰會給她找氣受。

徐妙錦持身守正,其他幾個妃子也在自己的有意無意的提醒下安安分分,自己的後宮可沒有那麼多狗血的宮鬥戲,而且素心臉上,明顯帶著幾分激動,又有些喜悅的神情,很顯然,她這是喜極而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袍加身後,開國功臣全跑路

無邊落慕瀟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