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對他說道:“之前本官在會見你們倭奴國使者大內義弘的時候,就曾經向他提點過大明對於北朝的態度,他若是不蠢笨就應該能夠明白,不過最後他是選擇站在哪邊,就看你們的能耐了……”“多謝大人提點!”

龜山臉上露出喜色,明顯心情非常激動!如果南朝能夠把大內義弘拉攏過來,那就有足夠的實力攻打足利義滿了!即便是讓出一些利益,也在所不惜!大內義弘,呵呵呵……鐵鉉又敲打了他一番,話語之中暗含威脅。

總之就是拿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做賭注,讓他們儘快發動戰爭,用行動來支援自己。

之後二人又湊到一起,商議該怎麼行事。

龜山說要回去稟報南朝王,並且分析了南朝如今的形勢,他想透過這些告訴鐵鉉,南朝肯定能夠得勝,請他放心支援!光拿好處,不做付出,那怎麼行!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大年初二,尋常人家要走親戚,朱允熥自然是不用的,不過家人團聚卻並不合手。

作為新君,今日就在武英殿舉行家宴,賜宴諸位藩王。

在偏殿裡面,桌案上擺放了瓜子、核桃、松子等堅果,還有窖藏一種個冬天的柑橘。

諸位親王按照次序排位,各自坐在椅子上,時不時得吃一點,氣氛倒也不錯。

秦王朱樉已經過世了,他的兒子這次進京雖然繼承了王位,可畢竟是個晚輩,所以只能叨陪末座。

按照禮儀,皇宮中的規制來說,他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倒是朱允熥考慮到自己的二叔薨逝沒有多久,給秦王一點禮遇也是應該的,以此來增加自己看重心情的形象,不過就是多加一個座位罷了,何樂而不為呢。

之前還有藩王心中不平,可朱允熥被立為皇太孫已經幾年了,他們心中的那份不平大多也被磨平了。

如今又做了皇帝,就算心中再不平又能如何?誰還敢表現出來不成?在他登基的時候,眾人都向他下跪行禮,做了恭賀,確立了君臣身份,現在如果再拿這個說事,不斷會打自己的臉,也是愚蠢至極!幾人聊著聊著,不由的就說到了信國公湯和。

晉王朱剛嘆了一口氣說道:“信國公也沒了,唉,父皇心裡肯定不是滋味兒啊……”燕王朱棣點點頭說道:“當年的老兄弟沒剩幾個了,我還記得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當年駐守常州的時候,張士誠多次派遣探子打探訊息,可是湯帥防守的非常嚴密,竟然一點訊息都沒有洩露出去,實在難以想象,而且他還在張士誠的手上多次取得勝仗,有次竟然帶著一批人馬,偷偷潛伏進入敵人的營帳,突然就發起進攻,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也導致張士誠手下的一營兵馬產生嘯營,死傷無數,湯帥高興的連喝了三大碗烈酒,呵呵呵……”晉王朱剛笑呵呵的道:“最有趣的還是他派出使者招降方國珍,方國珍這個老東西死鴨子嘴硬,就是不肯投降,還說什麼與城共存亡,一個勁兒的鼓勵手下計程車卒,誰曾想大軍一到,馬上就改了口風,第一個投降了就是這個老兒!”

朱允熥看了他們一眼,手裡拿起一隻柑橘,一邊慢慢的剝開一邊說道:“湯帥是為數不多的帥才呀,駐守常州,平定福建,洪武元年攻佔延平府,擒獲陳友定,渡過黃河,入潼關、趨鳳翔,越六盤山,關隴地區全部平定。

之後攻克東勝、大同、宣府皆有功,營造明中都宮闕,洪武六年鎮守北平,之後更是南征北戰,設立江浙衛所,實在是勞苦功高啊……”頓了頓,又搖頭說道:“只可惜信國公子嗣不豐,打下來的爵位無法傳承,實為一件憾事……”湯和家畜妾媵百餘,但是隻有五個兒子,而且全都英年早逝,這也導致信國公的爵位只存留了一世,沒有繼承之人。

而湯和之所以有那麼多媵妾,恐怕也有繁衍子嗣的目的,只可惜天不遂人願……朱剛道:“算了,不說這個了,大過年的……,對了陛下,之前父皇就曾經想過要遷都,後來因為一些事就耽擱了,這件事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之所以被耽擱,當然指的就是太子朱標薨逝,而新的繼承人根基不穩,所以不宜遷都。

而現在朱允熥已經登基做了皇帝,這件事也會重新提上議程。

朱允熥問道:“那三叔怎麼看?遷都是一件大事,需要仔細斟酌多方考量,侄兒也想聽聽三叔的意思.”

朱剛笑呵呵的說道:“陛下客氣了……那我就說說?”

“三叔儘管直說無妨,侄兒聽著呢.”

朱剛手裡面拿了兩個核桃,在手掌中把玩著,斟酌了一下道:“之前父皇在考慮監督這件事的時候,就是考慮到北方草原距離京城太遠了,這會導致訊息傳遞往來不及時,而且從京城運送士卒前往戰場,這一路上的消耗就極大,時間也太長,人還沒有到戰場上就要經過多方修整,戰力大打折扣……此外糧食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有運河,但畢竟路途遙遠,需要走到旱路不少,這一路上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和牲口,這人吃馬嚼的,糧草運到戰場上還有一半的分量就不錯了……”朱剛繼續說道:“父皇當年就深知,現在的京城位置偏安一隅,緊靠長江南岸,缺少可以屯兵步步為營的地方,不利於對天下的控制。

對外去中原頗遠,控制北方實屬困難,對內,很多人都說“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

所以父皇才考慮遷都這件事的……”朱允熥臉上帶著笑容,把剝開的橘子放進口中,慢慢的咀嚼著,橘子裡面流出的汁水非常甘甜,帶著一股清香氣味兒,實屬美味。

“三叔說的是,都城在應天確實會面臨這些問題……”對於朱剛所說的遷都理由,都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大明都城問題上所遇到的實際光景。

這些問題在都是需要考量的。

朱樉說道:“陛下,對於父皇當年考慮到幾個地方,陛下覺得哪裡合適?”

之前朱元璋曾經選擇了幾個地方作為遷都的考慮,其中有中都鳳陽,中原腹地的洛陽,以及北宋的汴梁城,也就是現在的開封,還有關中古都西安,以及當年的元大都北平,這些都是作為備選之地。

燕王朱棣此時行禮說道:“陛下,如果真的要遷都,臣覺得北平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陛下,可以考慮把都城遷到北平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詩神帶著槍炮去大梁

作者93140Uq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