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瓛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就是想要得一個善終。

作為陛下的鷹犬,會參與很多私密之事,而這些事都是見不得光的!就拿錦衣衛監視朝臣來說,這件事沒有擺到明面上,那皇帝和朝臣們就其樂融融,君臣相宜,傳為佳話!可是一旦洩露出來,那皇帝的臉面可都丟盡了!君臣的關係也會立即緊張起來。

皇帝要靠著士大夫治理天下,要靠著士族階層穩固江山,這中間怎麼能夠有苟且之事呢!如果出問題,那一定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張,居心叵測!蔣瓛作為錦衣衛的指揮使,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他自己都覺得保密的最好方式,就是讓對方閉上嘴巴!朱允熥沒有理會他的話,而是說道:“蔣瓛,曹國公府近來可有什麼事情嗎?”

蔣瓛回想了一下,他很明白這麼問的原因,稟報說道:“啟稟陛下,曹國公近來不是在五軍都督府任職就是在軍營裡面,再或者就是在家中,這次諸位親王回京祝賀陛下榮登大寶,曹國公與他們也只是平平之交,私下裡也沒有見過面,因此……倒沒有聽說有什麼特別的……”蔣瓛的手在皇宮裡面伸的不長,他雖然知道皇后在柔儀殿接見命婦的事,可具體談論了什麼就不清楚了。

更不知道皇后娘娘受了委屈。

當既把自己所知道曹國公府發生的事都說了出來。

不過在朱允熥看來,這些事都是明面上的,根本沒有什麼稀罕。

便提點他道:“昨日皇后在宮中接見幾位命婦,其中就有曹國公府的夫人……蔣瓛立刻明白過來,趕緊說道:“李景隆的夫人趙氏性情乖張,心腸也不怎麼良善,而且在府中仗著自己也是大戶人家出身,對下人婢女隨意使喚,任意打罵,三年前就有婢女因為沒有好好伺候,摔碎了她的碧玉簪子,就被她下令連番打罵,致使肋骨折斷,一連吐血好多天,最後年紀輕輕卻喪命了……之後曹國公知道了以後,就讓人給了那位婢女家中一些錢財,這件事就沒有再提起……”在大戶人家,尤其是有權勢的人家,下人的命如同草芥一般!朝廷律法的規定是一方面,可誰又真的嚴格按照律法去做?不要說古代,這種事擱到現在私了的又有多少?“前些時日曹國公請京城名醫到家中為趙氏診脈,大夫說趙氏現在懷有身孕兩月有餘,曹國公為此非常高興,還賞了大夫不少錢……”聽到這裡,朱允熥點了點。

怪不得趙氏會在皇后面前提起子嗣的事!“這趙氏,還真是好生養啊!”

趙氏給李景隆生了好幾個兒子閨女,作為正妻,確實有囂張跋扈的資本!不過你在府裡面囂張一點也就罷了,可是在皇宮裡面你也敢放肆,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敢在還沒有子嗣的皇后面前口無遮攔,其心可誅啊!當真以為自己的夫君曹國公是新君的表哥,就以此為資本?那你未免想的也太多了!皇家,從來不缺親戚!朱允熥問道:“趙氏與何人過從甚密?這段時間又見誰?”

“呃……微臣不知,請陛下責罰……”蔣瓛跪在地上,不住的叩頭請罪,心中已經把趙氏罵了個狗血淋頭!物件雖然沒有明說,可今日之事,必然是因為那個潑婦!她怎麼有膽敢在皇后面前說三道四!真是豬油蒙了心!關鍵是害得自己失職……在陛下面前不能恪盡職守,那還有什麼價值?朱允熥死死的盯著蔣瓛,眼神之中透露出來的冷淡讓他感覺如墜冰窟,通體透寒,他不由得打了個冷戰,就好像屠刀已經舉起來,而自己只能伸長脖子,除此之外什麼都做不了……這種等待死亡降臨的滋味兒,沒有一個人不會害怕。

“加派人手,事無鉅細!”

“是!微臣遵命!”

聽到陛下的聲音,蔣瓛總算緩了一口氣。

有吩咐,就代表自己的性命暫時保住了。

僅僅只是暫時而已。

曹國公府,一定要安插人手進去!能收買則收買!這樣的事絕不能發生第二次,否則陛下再問的話,而自己答不出來,別說陛下,就是自己都得以死謝罪了!朱允熥道:“如果曹國公府沒有別的問題,那就把趙氏打殺婢女的事放出來.”

“是,微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無論李景隆有沒有問題,總是要查一查的!否則朱允熥也不放心。

不過就算李景隆本人沒事,趙氏也沒有什麼歹心腸,朱允熥依然不準備放過她。

這件事不需要錦衣衛親手去做,只要放出風聲,讓大家知道有一個性情兇殘,苛待下人,至人慘死的國公夫人,那必將引起非議!接下來就算五軍都督府的人不談和,督察院也不會坐視不理!有李景隆在,這件事雖然不至於要了她的命,可也足夠將她打入塵埃了!挑釁皇后,那就該讓你知道什麼叫做皇家威儀!朱允熥起身走到大殿門口,邁步出去,站在欄杆那裡觀看天上飄下來的雪花。

這讓他的心情覺得非常舒暢。

蔣瓛不知道是該告退,還是該等候吩咐,想到陛下並沒有讓自己離開,便只好硬著頭皮跟在後面。

“瑞雪兆豐年啊……”朱允熥感慨的說了一句,“蔣瓛,你說今年會不會是個豐年?”

蔣瓛連忙走上前兩步,陪笑說道:“陛下說的是,如此瑞雪,正是盛世豐年的景象,想必今年必然風調雨順,百姓產糧也足夠豐盈,這都是陛下的天恩……”對於蔣瓛的彩虹屁,朱允熥笑了笑並沒有反駁。

有時候屬下願意拍馬屁,也是他們表達忠心的手段之一。

“北邊不太平啊,瓦剌、韃靼現在的勢力雖然不如從前,可也不容小覷,他們屢次派出小股兵馬,騷擾大明邊境,實在讓人厭煩……諸位藩王負責抵禦敵人入侵,保衛大明邊疆,勞苦功高啊……”蔣瓛不明白陛下這話的意思,只好頻頻點頭,也不敢輕易附和。

朱允熥轉過身來,盯著他的眼睛說道:“諸位王叔已經這麼辛苦了,你們錦衣衛有什麼情報要立即稟報,如果再有什麼不清不楚,就該問罪了……”蔣瓛心頭一震,趕緊躬身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辱使命!”

朱允熥點點頭,沒有再多少說,繼續觀看雪景。

蔣瓛離開皇宮,在踏出宮門的那一刻,一陣涼風吹來,頓時覺得身上遍體生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冷汗就已經浸溼了裡面的衣裳……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他最有深刻的體會!陛下要讓自己監視藩王,這件事一定要辦得好!雖然之前對藩王也有所監視,可陛下既然這樣吩咐,以後要肯定加大力度了!定都應天府,畢竟距離戰場太遠,朱允熥必須運用可利用的一切方式,把大明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有國子監和科舉制度,可以選取忠於自己的文官,有大明講武堂訓練兵將,可以選取笑中自己的武將,此外再加上錦衣衛的明察暗訪,細緻入微,這樣才能夠保證邊軍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時也能防備藩王勢力擴大。

如此,自己才能睡得安穩。

閒暇無事,朱允熥自然會找一些閒情逸致。

此時他就在謹身殿一側後面的小池塘裡餵魚。

雖然地上還有一層積雪,可身上披著大氅,朱允熥並不覺得寒冷。

將手中的魚食一點一點的扔進池塘裡面,那些五顏六色的金魚爭搶著來吃,生怕少吃一點就捱餓。

“陛下,工部尚書秦逵求見.”

“嗯,請秦部堂過來吧.”

不一會兒,小太監就把秦逵帶了過來,行禮之後朱允熥問道:“秦部堂瞧瞧,這些金魚長得如何?”

據公肪所著《述異記》記載:“晉桓衝遊盧山,見湖中赤鱗魚,即此魚也”,又云“朱衣鮒,泗州永泰河中所出,赤背鯽也”。

這一文獻說明早在三國至東晉年間,人們就已發現了自然水域中的紅黃色的變異鯽魚,那時稱之為“赤鱗魚”。

在宋朝初年,已出現人工飼養金鯽的記錄,而到了南宋時期則已有了人工繁殖的記錄。

因此宋代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金魚養殖的開始。

貴族官僚們開始把它們飼養在園林池塘中作為賞玩物件。

但此時的金魚仍是草金魚,品種間除顏色不同外無太大差別。

秦逵伸著脖子看了看,笑道:“陛下這些金鯽長得真好,想必沒少進食,一個個顏色純正,長勢頗好,真是難得一見……”“既然秦部堂喜歡,那就送你幾條,待會兒走的時候帶上.”

秦逵趕緊擺手說道:“多謝陛下,只是微臣家中實在沒有寬敞的地方,陛下賞賜的金鯽到了微臣的家中,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再說微臣也不會養……”陛下的賞賜可不是那麼容易接的。

尤其是活物。

到了家裡那都得供起來,生怕有一點閃失。

其他的東西都還好說,認真仔細一點兒倒也不會出事,可活物一個不留神,萬一死了怎麼辦?要是被人扣上罔顧聖恩、居心叵測的帽子,可有的麻煩了!“既然秦部堂不要,那朕也不勉強,總不能讓秦部堂花冤枉錢吧?秦部堂來有何要事?”

朱允熥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養金魚就要挖池塘,而且還在深挖,免得冬天太冷水面結冰,那麼金魚就凍死了。

如果到了炎熱的夏天,應天府的“火爐”之稱可不是開玩笑的!池塘裡面的水的溫度,也在太陽的照射之下升高,挖的太淺,金魚就會被燙死。

此外引入活水,或者建立一座假山,讓水從上面留下來,從而增加水裡面的氧氣。

但無論怎麼做,都是一項耗費錢財的玩意兒。

秦逵尷尬的行了行禮,不好辯解,便說起了正事,“陛下,之前提到黃河氾濫與治理一事,微臣下去之後督促工部的官員查閱檔案,結合歷代治理黃河的方式,集思廣益,做出了治理黃河的章程,請陛下過目……”說著將一份奏章遞到朱允熥面前。

“朕不想讓秦部堂花錢,秦部堂倒是想要掏空掙的錢帶子呀……”朱允熥看開啟奏章看過之後,不由得苦笑說道。

“治理黃河乃是天下大事,即便是花一些錢財也是值得的,陛下覺得工部所出的治河方案如何?若有什麼不妥,微臣一定再做修改.”

當然是大事。

就是因為這份奏章裡面所說的是大事,朱允熥一時之間才不好決斷。

大事,就意味著要花大錢!辦大事,花大錢,從來都是如此!如果是小打小鬧那還當罷了,可治理黃河是一項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錢財,一個不小心,這可是會掏空國庫的!秦逵身為工部侍郎,為人正直,平常沉默少言,踏實肯幹,確實是一位幹實事的大臣。

無奈的搖了搖頭,朱允熥開始仔細的觀看這份奏章。

在這份奏章上,秦逵並沒有寫得十分複雜,而是簡單列舉了治理黃河的幾種方案和辦法,以及所要做的工程有哪些。

這其中就牽扯到修建大堤,還要修大壩,同時為了應對黃河氾濫,還要修建一些溝溝渠渠,比如從幹流以黃河水入直流,修建人工湖泊用來蓄水,新建水利灌溉系統,把原本貧瘠乾旱的土地,引黃河水澆灌。

反正就是從上到下把黃河徹徹底底的治理一遍,不斷治理黃河,還要把黃河周圍的土地,整個黃河流域,都變成天府之國!古代修築工程,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先不討論這份治理黃河的方案是否合理,單是需要花費的錢財和時間,就難以估量!誰都明白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可真以為自己有後世的記憶,受到後世良好的“教育”,非要化身基建狂魔,那非得出大問題不可!而大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得到的回報是否值得?如果現在就進行這項工程,會不會致使大明疲憊?作為一個皇帝,絕不能單純的考慮事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民國:從兩廣總督開始

墨影時光

李二,三年又三年,我都登基了

十萬鐵騎下江南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

西湖遇雨

明末戰臣

高山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