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雖然勞累了一天,但是朱允熥並沒有鬆懈,第二天從床榻上起來,依舊生龍活虎。

一番洗漱,用過飯之後,就在東宮護衛的保護之下前往戶部。

新年伊始,各項工作也都要展開了,所以會比較忙碌。

剛到戶部坐下,齊泰就來稟報,說是工部尚書秦逵求見。

“臣工部尚書秦逵,拜見殿下!”

望著眼前這個四十來歲的工部尚書,朱允熥從心中感慨,做朱元璋的臣子真不容易呀……朱元璋站在所任用的這些大臣,年齡都不算太大,用一句年富力壯也未嘗不可。

現在已經有的洪武三大案,每次開刀對準的都是文官,雖然武將之中有些也受到牽連,但畢竟文官才是主體。

因為被殺的只剩下年輕人了……而且現在在朝堂上的這幫人,升官的速度都很快!朱允熥客氣的說道:“秦尚書請起,來人,請秦部堂坐下說話.”

在一旁守護的瞿陶,伸手示意,請秦逵坐在下首。

“多謝殿下.”

秦逵是安徽宣城人,洪武十八年的進士,曾經在督察院任職。

後來奉命清理囚徒,因為它量刑寬嚴得宜,被朱元璋稱讚,所以擢升他為工部侍郎。

那時候因為營造的事情繁多,工部裡面缺少尚書,所以興作之事皆有秦逵統領。

到了洪武二十二年就成為工部尚書,次年任命為兵部尚書,但是很快的又重新改為工部尚書了。

朱允熥伸手示意,張輔端了一杯茶放到秦逵旁邊的茶几上,秦逵急忙說道:“多謝殿下.”

“秦尚書可是個大忙人啊,工部事務繁多,一舉一動做的都是大事,今天怎麼有空到戶部來?”

秦逵行禮,面帶笑容說道:“啟稟殿下,微臣接到殿下口諭,說從今日開始,工部的所有事務都由殿下全權做主,所以微臣前來報個到,提前燒炷香.”

“皇爺爺讓我署理工部?”

朱允熥有些驚訝,畢竟朱元璋當日只是說讓他管著軍器局,沒說工部的事啊。

不過秦逵既然這樣說了,肯定不會有假,所以朱允熥只好應下:“秦尚書客氣了,那今後就要多多仰仗秦尚書了.”

秦逵身材高大,臉上卻非常消瘦,面龐上稜角分明,好像斧鑿刀砍一般。

一雙手掌上骨節寬大,上面滿是老繭,一看就是實幹之人!秦逵詢問說道:“不知殿下今後在何處理政?今後工部的政務是送到戶部,還是別處?”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也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要知道是在戶部辦公,還是在工部辦公,差別是非常大的!戶部和工部同為朝廷六部,地位都是平等的,如果把工部的奏章公文,送到戶部來處理,那無形之中就工部置於戶部之下了。

下面的人可是會爭味兒的!如果人心裡不平,或者感覺受到了輕視,那可不利於收攏人心!於是朱允熥說道:“秦尚書,對於工部的各方各面我都還不瞭解,一時之間也有些倉促,需要先熟悉一二,你在工部給我留一間公房.”

“是!微臣遵命!”

秦逵知道他這些時日以來都在戶部,而且還專門設了一個商貿司,對戶部的看重顯而易見。

只要殿下不那麼明顯的厚此薄彼,他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朱允熥問道:“秦尚書,軍器局是工部所管,馬上就要大量製造新式火銃,不知道其產能如何.”

秦逵回答說道:“回稟殿下,軍器局是洪武三年所設立的,專門製作兵器,尤其是以火器為主,陛下要求軍器局每三年要製作碗口銅銃三千隻,手把火銃三千,銃箭頭九千,信炮三千,椴木馬子三千個,檀木馬子九千個,檀木送子九千根.”

朱允熥點了點頭,不知可否的說道:“我已經和皇爺爺說過了,隨後兵仗局的之中,凡是熟悉火氣製作的工匠,全都調派到軍器局來,你要登記造冊,安排合適的班次,以便使他們能夠儘快參與.”

秦逵微微一愣,把兵仗局的工匠調來?那麼軍器局必將更上一層樓啊!“微臣已經妥善辦理此事,請殿下放心.”

朱允熥想到了什麼,於是問道:“秦尚書,之前我和幾個大匠在研製火種的時候,他們說火藥裡面有砒霜,因此不讓本王觸碰,不知道這是如何製作的?”

“回稟殿下,火藥的方子是芒硝一斤,硫磺五兩,再配上木炭四兩八錢,砒霜一兩六錢,硃砂就需要三兩二錢,還有雄黃二兩四錢,這其中還要加上水銀三兩二錢,生鐵砂半斤.”

“製作的時候,先把硫磺研磨成為粉末,然後下入芒硝,再加入木炭木炭的細粉,這些都要曬乾之後研磨得極為精細.”

之所以加入砒霜,水銀,巴豆,硃砂等物,這些東西被敵兵吸入,或是附著於傷口,就很難救治,以便能夠增加殺傷威力.”

朱允熥點點頭,說道:“本王覺得可以試試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其他的東西什麼都不要加.”

要知道這個公式很多人都爛熟於胸,而且各種書籍上也多次提到,並不算秘密。

據《範子計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於民間民生應用。

-範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約成書於八九世紀。

書中說“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會發生“焰起,燒手面及火盡屋舍”的現象。

這裡的“密”應該是蜂蜜的“蜜”。

蜜加熱能變成炭。

硫磺、硝石與炭混合,這就是火藥的配方。

不過秦逵卻是眉頭緊皺,思想了一下說道:“殿下,如果是這樣的配方,即便是燃燒也只不過是冒出一些火花罷了,即便是做出火藥,又有何用呢?”

朱允熥並沒有解釋,而是問道:“硫磺芒硝的儲量有多少?”

秦逵臉色一僵,隨即說道:“殿下,硝石和硫磺的儲備各三萬斤……”朱允熥不解的問道,“敢問秦尚書,為何如此之少?!”

秦逵解釋說道:“殿下,硝石開採出來之後還需要經過熬製,大炮一發炮彈所需要消耗的硝,就需要經過很久的熬製,產量確實很低.”

“而且這些年朝廷不斷用兵,所產出來的芒硝很快的就被消耗一空,所以根本就沒有盈餘,因此儲量不多.”

秦逵說的乃是事實,因為熬製硝石確實是個苦差事。

大明兵部就專門設有熬硝營,專門從事熬硝和淋硝。

而易發炮彈所需要消耗的芒硝,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熬製出來,所以就有了“熬硝千日,不抵將軍一炮”的說法。

不過也不是真的那樣誇張,一個人兩三年才能熬製出來一發炮彈的芒硝,不過所需要的時日很久就是了。

“硫磺現在在主要是從鐵礦之中提煉出來的,因為純度不高,所以需要經過反覆的提煉,才能除去雜質,加上消耗極大,所以儲量不高……請殿下責罰!”

還有一點秦逵沒有說,那就是硫磺在製作的環節對人傷害很大,一般官府都會讓俘虜或者是重刑犯,去製作研磨。

不用幾天時間,人的眼睛就會被燻得腫脹起來,製作的時日太久,甚至都有瞎掉的可能。

而製作木炭,也要研磨成為細粉,經過仔細研磨之後還要經過細網的篩子,成為極其細微的粉末狀才可以使用。

所以火藥的製作,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是非常不易的。

因此朱允熥也沒有過多的苛責,而是囑咐道:“接下來會用到大量的火藥,工部在這方面要做好準備,人手不夠就把刑部和各地的囚犯拉出來,總之要確保有物可用.”

“微臣明白,請殿下放心,一定不耽誤使用.”

送走了秦逵之後,朱允熥又吩咐張輔取些火藥過來。

接著便來到戶部的後院,找了個沒人的僻靜院子,開始他的實驗。

張輔將硫磺、硫磺和木炭放在石桌上,有些擔心的說道:“殿下,您莫非想要製作火藥?”

“你們在一旁看著,不要打擾,有事會叫你們.”

朱允熥解開那三個油紙包,露出三種不同顏色。

瞿陶看看那些原料,又看看朱允,鼓足勇氣說道:“殿下,這火藥在配置的時候極為兇險,稍不注意就會發生爆炸,殿下萬金之軀,還是不要涉險了.”

朱允熥搖搖頭說道:“我只是把它們混合一下,又不是裝進火炮裡面,頂多就是起火罷了,又有什麼打緊.”

火藥爆炸也需要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面,否則就只能呲出來一點火花而已。

瞿陶依舊說道:“殿下如果執意如此,屬下願意代勞!請殿下吩咐如何製作即可.”

張輔也說道:“是啊殿下,哪怕出一點事,屬下的腦袋都不夠砍的,還請殿下不要涉嫌,屬下願意代勞!”

說著也不甘示弱,挽起袖子,就要開幹。

“也好,那就讓你們來吧!”

既然不用自己動手,何樂而不為呢?況且真要出點什麼事,也有損自己儲君的威嚴啊!再者說了,現在還只是實驗階段,哪怕做的不成功,也是“助手”的責任!殿下總是聖明名的,屬下總是背鍋的嘛。

否則要你做什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寧江山

超級無敵小果凍

夭壽啦!太子殿下不想登基

連城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