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膽敢互相包庇,殺害告狀的百姓,無論是誰,都按謀逆論處!準你格殺勿論!不必請命!”

徐輝祖鄭重的接過來,道:“殿下放心,手下定然不會讓殿下失望!”

徐輝祖走了,奉命帶兵離開,前往山東。

可是在大堂上的眾人,卻還沒有從驚詫之中緩過神來。

要知道殿下所賜的那是吳王劍啊!是朱元璋平定天下做吳王時候的配劍,這把劍的意義太大了!就算是朱元璋現在所使用的配劍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這就如同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時所用的赤霄寶劍一樣,乃是皇權的象徵!帶著這把劍,徐輝祖就是把山東的大小官員殺個乾淨,底下計程車卒也會奉命行事!只要徐輝祖等人一到,孔家就沒有翻案的機會!殿下這是一點機會也不給孔家留啊!由此可見,在殿下的心中對於孔家有多麼痛恨!重新坐回到椅子上的朱允熥,臉色依然非常沉重。

有刑部和都察院前去查案,再有徐輝祖帶兵奉命節制山東軍、政、司法,就算是被調查的物件是孔家,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諸位,都說孔家是聖人之後,世代衍聖公,這其中有何說法?!”

齊泰回答說道:“殿下,朝廷冊封聖人之後,被稱為衍聖公。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叫衍聖公。

在漢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騰為奉祀君.”

“自此孔聖人嫡系長孫便有世襲的爵位,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也不盡相同.”

“按照史書記載,孔子後裔襲封之人者,均為孔子家族世代嫡長子。

聖人在漢魏曰褒成、褒尊、宗聖,在晉宋曰奉聖,後魏曰崇聖.”

“北齊尊稱為恭聖,後周、隋並封鄒國,唐初曰褒聖,開元中,始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又以其後為文宣公.”

頓了一下說道:“那時候孔子後裔也被分為文宣公,北宋至和二年,太常博士祖無擇上書,說是將其先祖孔子的諡號加在他後裔身,此事不妥,應當加以糾正.”

“宋仁宗採納這個建議,遂詔有司,確定冊封孔子後裔為衍聖公,令世襲焉.”

““衍”寓意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代表了帝王尊孔崇聖的至高境界.”

朱允熥點了點頭,又問道:“以前聽人說孔家有什麼“三公同存,二宗並立”,這是怎麼回事.”

眾人有些面面相覷,作為飽學之人,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算太難。

可誰都不明白,殿下這麼問究竟有何用意!殿下真的是好奇知道?還是別有所圖?因為這裡面涉及孔家的醜事!鐵鉉主動行禮說道:“殿下,所謂“三公同存,二宗並立”,是“衍聖公”爵號問世後,女真人和蒙古人為了籠絡人心,便爭相竊取.”

“以至於宋朝、金、元,每個都擁“衍聖公”,一在衢州、一在開封、一在曲阜……”“宋徽宗時期,孔子的第四十七代嫡長孫,孔端友襲封為衍聖公。

不過很可惜,在他襲封不久就出現了亂世的局面,那個時候金兵大舉南下,衍聖公孔端友為了保住孔家的傳承寶物,所以攜帶著南下,投奔在臨安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趙構.”

“金人佔領了北方,為了贏取讀書人的人心,也想要扶植起一位衍聖公,以此證明他們才是正統王朝。

“所以金人便將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的兒子孔璠冊立為衍聖公。

因為孔瑞友當初南下的時候,他的弟弟一門是留守孔林和孔廟的,並沒有跟著他南下,因此也就成了金人利用的籌碼,扶持起來另一位衍聖公!”

“因此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南北兩宗的局面,南面是孔瑞友這一隻,他們是孔子正經的嫡長子孫系.”

“而北邊是孔端操這一系,因為他們霸佔著孔林和孔廟,也收穫了一些人心,與南邊的衍聖公分庭抗禮.”

朱允熥突然開口問道:“也就是說曲阜孔家是金人所立的衍聖公之後了?”

鐵鉉點點頭說道:“殿下說的不錯,他們確實是金人所冊封的.”

“哦,,原來如此……”朱允熥對鐵鉉使了個眼色,又看看了一眼秦逵。

鐵鉉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對工部尚書秦逵說道:“秦尚書,接下來我瞭解的就不甚清楚了,請大人講一講如何?”

朱允熥之所以讓秦逵訴說,是因為工部歸自己管理,但秦逵畢竟是朱元璋提拔任用的臣子,和自己的關係並不親暱。

再加上孔家在士林之中的影響極大,朱允熥要想對付孔家,就必須要得到更多朝臣的支援!只有讓秦逵參與其中,他才會成為自己的同謀,那時候不但不會反對,還能夠成為助力!這也正是人在做事的時候,要拉別人下水的原因!秦逵一副謙虛的模樣說道:“鐵大人客氣了,這等事並不太難,大人何必謙虛.”

鐵鉉連忙搖頭說道:“在您面前我始終是個學生,怎麼敢班門弄斧,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秦逵用眼神瞟了一眼朱允熥,知道是皇太孫的意思,便也不再推脫。

開口說道:“金人南下,導致衍聖公分為南北兩支,後來等到蒙古人南下的時候,衍聖公的情況再次發生了轉變.”

“那個時候在曲阜孔廟居住當家的衍聖公是孔元措,他是金人扶植起來的,可是蒙古人南下進攻金朝時,他害怕受到牽連,所以不得不南下避難,便從曲阜跟著金朝到了汴梁,而曲阜的孔廟,則讓他的族兄孔元用來負責打理.”

“在《金史》中記載道:“書索翰林學士趙秉文、衍聖公孔元措等二十七家,及歸順人家屬,蒲阿妻子,繡女、弓匠、鷹人又數十人.”

“蒙古人打到了曲阜,發現衍聖公去了汴梁,不能為他們所用,就在曲阜當地自行設立了一位,他們把孔元用、孔之全父子倆立為衍聖公.”

“到此時衍聖公的狀況就比較複雜了,在南宋有孔端友這一脈的衍聖公,在金朝有孔元措這一脈的衍聖公,後來蒙古佔領曲阜,又有了孔元用這一脈的衍聖公,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三公同存.”

“蒙古人打下了汴京城,金朝的衍聖公孔元措被蒙古人活捉了,此後孔元措又被蒙古人立為了衍聖公,之前他們立的衍聖公孔之全就被廢掉了,充任了曲阜令。

這麼一來南北兩宗衍聖公的局面再次出現.”

秦逵停了一下,再次看一下朱允熥。

只見他面含笑意,正一臉諱莫如深的盯著秦逵,似乎是在給予鼓勵,別像是別有所圖……看到他的眼神,秦逵頓覺渾身不自在,不由得挪了挪身子,殿下就這樣盯著,他也不好停下,只好清清嗓子,繼續說道:“元朝建立之後,元成宗再次將孔之全的長子孔治,立為了衍聖公,這個時候天下就只有一個衍聖公了。

“孔治死後,他兒子孔思誠襲封衍聖公,但是孔家的人對此卻很有異議,他們上書表示,孔治的兒子孔思誠是庶出,不應該繼承衍聖公.”

“元仁宗派人去調查,最後終於將孔思晦確立為孔子的嫡長子孫.”

“這位孔思晦,是孔子的四十九代孫,是孔拂的長子孔元孝的嫡長孫,而孔思誠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長孫.”

“因此,孔思晦才是嫡長子孫,因而被元仁宗封為衍聖公.”

說到這裡,秦逵停了下來,端起茶杯慢慢悠悠的喝了起來,一副不準備再說的模樣。

朱允也並沒有勉強,含笑說道:“秦先生說了這麼久,必然口乾舌燥,鐵鉉,還不給秦先生添杯茶.”

“哎呀,看我這記性,還是殿下想得周到!秦先生,請!”

鐵鉉說著就拿起茶壺,要給秦逵倒茶。

“多謝殿下,鐵大人客氣了……”衣服好穿,戲活難做!這杯茶可不是那麼容易喝的呀!秦逵知道喝了這杯茶,就等於在處理孔家的這件事上,就要站在皇太孫殿下這邊了!很多事根本不用明說,只要一個細小的動作就可以了!這就是後人所追求說話的藝術,而在古代這幫頂級文人手裡,更是玩的爐火純青!秦逵不知道皇太孫如何處置孔家,雖然孔家作惡多端,可是他們畢竟是聖人之後,如果處理的太過了,那該自己該如何是好?是出面勸阻,還是出言支援?實在讓人為難啊!可是殿下賜茶,自己不喝又不行!只能心中暗歎一聲,雙手將茶杯遞了過去,接受了殿下釋放的善意……做臣子的,也很無奈……朱允熥意味深長的說道:“剛才聽你們所說,曲阜孔家從漢朝開始就受到朝廷禮遇,天下任何一家,都沒有他們那樣尊貴顯赫!”

“孤王不明白的是,孔家既然是聖人之後,就應當懂得禮儀廉恥!懂得忠孝節義!每當改朝換代,都可以看見一班仁人志士,可以慷慨赴死,以報皇恩!”

“一個王朝覆滅以後,那些忠臣義士,絕對不會為新朝效力,他們會跟隨這個王朝一起殉國而死!”

朱允熥憤恨的說道:“可是,一千五六百年來,孔家卻從來沒有人,卻從來沒有人願意捨身赴死,共赴國難!這實在令人費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在虎牢關賣AK47

一梵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