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趕緊謙虛的說道:“有兩位尚書大人在,下官一個小小的員外郎,怎敢僭越,還是請大人宣佈吧.”

任亨泰說道:“此次科局之所以能夠重新錄取,實在是吳王殿下的功勞,殿下又在戶部主事,而你又是戶部的員外郎,自然邀請齊大人代表殿下宣佈了.”

刑部尚書楊靖,也說道:“是啊齊大人,你在此處代表的乃是吳王殿下,理當由你宣佈.”

齊泰連忙擺手說道:“不敢不敢,下官怎能代表吳王殿下了……”儘管齊泰謙虛,可任亨泰和楊靖又怎麼會不知道他是吳王殿下的人呢!所以二人再次相請,齊泰推脫不過,只得答應。

看著一個個考生巴望的眼神,齊泰宣佈說道:“諸位考生!本次科舉重新錄取二十位士子,希望僥倖錄取計程車子,能夠忠心報效朝廷,看護大明的百姓,以報答皇帝陛下的天恩浩蕩!”

“若有考生本是遺憾未能上榜,也請再接再厲,須知聖人之道宏大奧妙,就是我等窮其一生也難以參透……所以當內修心德,外讀詩書……現在,開榜!”

當一份榜單貼在貢院門前的時候,南北考生都發出了熱烈的歡呼!“哎呀,我考中了!我考中了!”

“我也考中了!感謝陛下!感謝吳王殿下!”

“多謝吳王殿下大恩大德!讓我能夠榮登上榜!……”“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在這份榜單上,仍舊錄取了二十位考生,這是原本就商定好的,朝廷必然不會朝令夕改。

只是這錄取的二十位考生,南北各佔了十位。

因為有之前的教訓,所以考生們也都很關注錄取的比例。

當看到南北考生各取十人的時候,南北考生都無話可說。

因為對於北方考生來說,按照以往的慣例,也只能夠上榜五六位而已。

現在一下子上榜十位,佔據半數,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對於南方考生來說,此次自己被利用,是這些模擬的亂黨挑起事端,還被人說考官偏袒自己,那些考官都被抓了,也都將會按照亂黨斬首示眾,可是陛下依然沒有追究,使得南方考生不受牽連,依然佔據了榜單的半數,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是明白陛下有意要照顧一下北方士子,南方的考生也能接受。

並且心懷感激!……與此同時,另外一條訊息也在悄無聲息的傳揚之中。

作為京城周邊的村子,讓人很容易產生一種燈下黑的錯覺。

因為無論是官府,還是錦衣衛,他們所關注的焦點都只在京城之內,沒有人想到有人居然會在周邊生事。

而往往這個時候,就要壞事!此時正值農閒的時候,村子裡面的一些百姓終於能夠閒下下來,能夠坐到一起曬曬太陽,嘮嘮嗑。

但嘮著嘮著,話題就越來越敏感了……“聽說了嗎,太子爺有個兒子不孝敬啊,太子爺都不喜歡他……”“你從哪兒聽說的?皇宮的人還能不孝敬了?”

“我前兩天去王村也聽說了,說是這個皇子從小就不聽話,太子爺生病的時候他也不知道伺候,整天尋歡作樂,沒有一點兒為人子的樣子……”“還能有誰,就是皇帝封的吳王啊,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明明是個不孝的孫子,怎麼還能封王呢?”

“誰說不是呢,從小就壞透了,不讀書還不聽話,據說太子爺就是被他給氣死的……”“據說啊,太子爺病重的時候,他都還咒罵太子爺呢……”“……”有道是愚民可欺。

但凡有一點流言蜚語,就能夠左右百姓的看法和想法。

有時候他們不會去分辨事情的真偽,也沒有能力去鑑別,甚至連謹言慎行或者鑑別的思想都沒有。

只會跟著人云亦云!所以當皇孫不孝的流言冒出來的時候,就在百姓中間悄無聲息,又極為快速的傳播著……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而且這還是皇族的糟爛事兒,百姓更有興趣去談論,更加津津樂道……就連六七百年後,已經沒了權利的某國王室家庭不和,都能迅速成為頭版頭條,引起輿論譁然!更不要說在這個人人敬畏皇權的時代了!如果皇族出現什麼事情,對於百姓的衝擊遠比後世要大的多!而且這種衝擊和震撼,有些時候是後人無法想象的!隨著流言的傳播,就好像一隻嗜血的野獸,張開了血盆大口!……朱允炆現在覺得非常鬱悶。

甚至說有些生氣!還有濃濃的屈辱感……因為他聽說自己的母親把嫁妝送給了那位吳王殿下!如果是以前,送給他一些東西也就罷了,就當是憐憫他的可憐。

可是現在把東西送給他,就是在向他服軟求饒!這是朱允炆無法接受的!尤其是自己的母親遭受這樣的屈辱!可是當他來到東宮,想要面見母親的時候,太子妃呂氏卻把他關到了門外,根本就不與他相見。

朱允炆不明白母親為何要這樣做。

在喝退了太監和宮女之後,朱允炆隔著門站在外面,問道:“母親,你讓孩兒進去吧,孩兒有話想要詢問母親.”

呂氏隔著門站在屋子裡面,輕嘆了一聲,說道:“你回去吧,你皇爺爺讓你誦經祈福,不可見婦人,別惹你皇爺爺生氣.”

聽到這話,朱允炆心中有些傷感。

因為朱元璋讓他誦經祈福的目的,就是不想讓他結交朝臣啊。

這就等於斷了自己做太孫的念想!到了這個時候,朱允炆對誦經祈福已經沒有什麼熱情了……儘管心裡難受,覺得委屈,可是這話是不能說出口的。

“既然這樣,那孩兒就隔著門和母親說說話……母親你為何要把嫁妝送給他啊?”

見裡面沒有回聲,朱允炆又接著說道:“母親,即便是孩兒這件事做的不夠好,出了岔子,皇爺也不會責罰的太過嚴重,所以母親不用太過擔心,也根本就沒有必要向他示好!”

呂氏寬慰說道:“允炆,你想多了,再怎麼說我也是東宮的太子妃,哪有做母親的向兒子示好的道理……”“我不過是看允熥經常接觸朝臣,戶部的事務又有很多,賞賜他一些東西,讓他拿去賞給部下罷了,你是母親的兒子,他也是太子爺的兒子呀,母親總不能讓別人說我厚此薄彼吧.”

現在朱允炆根本不相信這樣的話,“母親,你就別騙孩兒了,孩兒知道你這是在擔心我,可是母親真的沒有必要這樣做……”呂氏急忙說道:“住口!這樣的話不能再說了!要是被人聽見傳揚出去那還得了!你記住,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與你兄弟相親相愛,都要對你皇爺爺敬愛!你聽到沒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蜀山掌門的雙重使命

鐵牛妹妹

惡魔的遺產

23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