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不僅戰功卓著,而且在治理政務上也極為突出。

他在雲南實行屯田,是糧食的收穫大大增加,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發展。

沐英還組織民工疏浚河道,擴大滇池,興修水利。

招引商賈來雲南,運進米穀、布匹和鹽,發展商業。

開發鹽井,增加財源。

沐英還整修道路,保護糧運,使雲南農商都有發展。

增設府學、州學、縣學達幾十所,而且還交通了中南地區。

朱元璋高興地說:“自從沐英鎮守在西南,朕就高枕無憂了.”

洪武二十五年農曆六月,沐英獲悉皇太子朱標去世,哭得十分傷心,兩個月後就病逝於雲南任所。

所以沐英是一個真正有才幹的人,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民政上都非常突出!除此之外,他對於朱元璋一家人的關係也非常親密。

朱允熥安慰說道:“西平侯不要太過傷心了,我父親已經薨逝了,人死不能復生,逝者已矣,再多的傷心也不能改變……”在沐英的感覺裡面是真的把朱元璋當做父親,把馬皇后當做母親,把太子朱標當做親兄弟那樣對待。

因此在聽到朱允熥被敵軍圍攻以後,這才不顧身體也要前往救援的原因。

所以朱允通明白,他是一個非常純粹的自己人,因此對沐英,從感情上也越發的親近。

“西平侯,皇爺爺因為父親的死已經夠傷心的了,現在他終於能夠從悲傷之中走出來,你可不能再出事了……否則皇爺爺真會承受不住的……”朱允熥之所以稱呼他是西平侯,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按照輩分來說,沐英是朱元璋曾經的義子,不過後來朱元璋又讓他改姓了沐,自己總不能稱呼他為伯父吧。

按照禮儀來講,朱允熥是君上,沐英是朱家的臣子,如果直呼其名又顯得關係疏遠,不是那麼回事。

畢竟沐英和自己家的關係非同一般,那可是如同親人是一樣的啊!稱呼的太親近了不妥,按照尊卑稱呼也不行,因此只好稱呼他的爵位了。

不過這樣的稱呼也顯得與眾不同,旁人自然能夠看得出來朱允熥對沐英的別樣態度。

沐英當然也明白,因此對於稱呼的問題並沒有糾結。

沐英拭去眼淚,點點頭說道:“陛下……他的身體還好嗎?”

看到這樣一個真心關心自己家人的人,也不由得勾起了朱允熥的傷心。

紅著眼睛說道:“皇爺爺的身體好著呢,一天能罵我三遍……,哪次不是罵的我灰頭土臉……”沐英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陛下就是這脾氣,越是在意的人他越罵,罵的越兇罵的越多就說明他越喜歡,真要是和顏悅色的說話,那說明還不對他老人家的脾氣呢……”朱允熥苦笑的說道:“你說他年齡都那麼大了,怎麼也不知道改一改!天天就知道拿我尋開心,我看他就是想看我吃癟才舒心呢!”

沐英笑道:“陛下一輩子要強,肯定是你在他面前駁了他的面子,他臉上掛不住,這才要找想法設法敲打你呢……”這也是因為沐英和朱元璋的關係非同一般,否則這樣的話是說不出來的,也是不敢說的。

如果是一家人,那就沒有問題了。

朱允熥搖頭哭笑不得的說道:“你有時間就多往京城寫信,好好勸勸他老人家改改脾氣吧,哪有當爺爺的整天給孫兒置氣的……”“呵呵……呵呵……我看啊,他老人家的脾氣是改不了了.”

沐英也能夠看到出來朱允熥與朱元璋的關係非常親近。

不過不是那種親親熱熱禮儀周全的親近,反而有點兒互相鬥架,相愛相殺的意思……陛下痛失愛子,而且是培養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皇位的繼承人。

老人家最怕沉浸在悲痛的情形之中無法自拔,那樣也最傷身體!能夠有這樣一個孫兒陪伴,給他找點樂子,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沐英湊近朱允熥,悄聲說道:“陛下在給我的書信裡面,說你為太子報仇,殺了吏部尚書,真有這件事?”

朱允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那個狗東西挑撥離間,死不足惜,我就是運用了點小手段罷了……”沐英盯著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說道:“怪不得陛下要罵你呢,原來你還真敢頂撞陛下啊……”又悄悄對他豎起大拇指說道:“厲害!佩服!”

看了看左右,見無人聽見,就接著說道:“看看你那些叔叔們,那個見了陛下不像老鼠見了貓,誰敢那麼頂撞他老人家呀……可你倒好……陛下就連給我的書信裡面還罵你呢……”沐英比朱標還要大上十來歲,在朱元璋的兒子之中就像是一位好大哥一般,除了沒有血緣關係,從感情上根本就和一家人沒有區別。

甚至朱元璋對他的喜愛還超過了某些兒子!所以私下裡面關係是非常親近的,這樣說也沒什麼。

朱允熥難為情道:“我那不也是一片孝心嗎,其實皇爺爺嘴上罵我,心裡也恨著詹徽呢.”

沐英眼中一亮,高興的說道:“連這個你都知道啊,了不起!其實你的所作所為陛下都看在眼裡,只不過沒有加以阻止罷了.”

又囑咐說道:“不過以後可別再頂撞他了,他老人家年齡大了,可受不住氣……”朱允熥苦笑說道:“我哪兒敢呀!就他那暴脾氣我躲還來不及呢!我看他老人家就是把罵我當成樂子了,時不時就想樂一樂……”“呵呵呵……這話要是被他聽見,少不得又是一頓臭罵!”

沐英笑笑,知道朱元璋無事,平常應該也有罵孫子的樂趣,他的心情顯然也好了起來。

旁邊站著的沐春和沐晟見自己的父親不但身體好了很多,而且心情也跟著舒展了,也都暗暗咋舌。

幾天前躺在床上的時候還生命垂危呢,怎麼這說到皇帝家的事,就突然好像服了靈丹妙藥一般!真是讓人看不懂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一百金

王草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