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獻俘大典前期,兵部官員將捷報檄文奏報皇帝,再由禮部出告示通知文武百官身著朝服舉行慶賀典禮。

在大典前一日,宮廷內官在午門樓前楹正中設定御座,準備妥當。

大典當日,儀式更是非常繁瑣。

文武百官及諸蕃國使者,侍立位於午門樓前御道之南,按文東武西排班。

朝暾正,也就是旭日升起之時,大典正式開始,引禮官引導文武百官東西序立,並引導進獻捷報的官員,手捧捷報放置於大案之上,退回就位。

徐輝祖在朱允熥身後悄聲說道:“殿下,該進前了.”

朱允熥微微頷首,伸手一揮,便帶著眾人,押解著戰俘緩緩來到午門前方。

這時鐘聲大響,直到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身穿朝服駕御午門,立刻就吸引力眾人的目光。

朱元璋來到午門,一見威嚴剛毅,嘴角微微透出一絲欣喜。

直到他坐在御座上之後,禮樂這才停止。

朱允熥站在午門外,好可以清晰的看見自己的皇祖父。

此時禮部官員高聲贊唱道:“進!”

進獻捷報的兵部尚書茹瑺,面向午門行四拜禮,此時禮樂再次奏響。

禮官贊唱:“進捷報!”

有執事官員抬著案子,放置在午門前的中道,正在朱允熥面前。

禮官贊唱:“宣捷報!”

朱允熥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便拿起案上的捷報,抬眼看了看午門上的朱元璋。

見他正一臉笑容的看著自己,便高聲宣讀道:“大明皇孫奏請,臣奉皇帝陛下之命令,為掃平建昌之叛亂,還西南之安定,予百姓之安康,夙夜憂思,不敢懈怠……幸有上天眷顧,謀略得當,將士用命,一舉圍剿叛賊月魯帖木兒及其部下,斬殺叛賊五千六百三十九級!”

“俘獲六千五百二十一人,攻下賊窟六處,繳獲金銀無算!今執賊寇千人,以為獻俘!”

朱允熥的話剛一落音,此時禮部官員贊唱道:“獻俘!”

士卒就押著戰俘上前,戰俘們面北跪於午門之前。

此時朱允熥前往午門城樓中道前,跪奏說道:“啟奏皇祖父陛下,皇孫朱允熥請奏.”

朱元璋點頭說道:“准奏!”

朱允熥便說道:“建昌衛指揮使月魯帖木兒久沐聖上恩典,卻不思報國,反而心懷異志,靜置天下蒼生黎民於不顧,悍然掀起叛亂!”

高聲說道:“此等無君無父,心懷奸惡之徒,天地不容人神共憤!“臣請將月魯帖木兒,賊首沙納,凌遲處死,明正典刑!所有涉事人等,按其罪責,交付有司論處!”

此時月魯帖木兒和沙納聽見要將自己凌遲處死,嚇得的失魂落魄,掙扎著就要呼喊求饒。

可是在午門獻俘是多麼重大的事情,怎麼可能容許出現紕漏。

真要讓叛賊當著文武百官和皇帝的面,說出什麼大不敬的話,那豈不是鬧了笑話!負責這是戰俘的官吏也要跟著受責罰!因此所有俘虜的口中都塞滿了“木梨”,而且“木梨”上還浸泡了能夠麻痺舌頭的藥物。

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能發出“嗚嗚”的音聲,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朱元璋說道:“准奏!將叛亂的賊首凌遲處死!剩下的交給刑部從嚴論罪!絕不姑息!”

“微臣遵旨!”

百姓也立即爆發出來陣陣歡呼,來發洩著心中的歡喜和激動。

大明又打勝仗了!每次的勝利都是在宣告大明的文治武功,宣告大明朝的昌盛!緊接著百姓就漸漸的就形成了統一的呼喊:“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

“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正準備轉身離開的朱元璋突然回過身來,面上略帶激動之色的巡視了一遍圍觀的百姓。

百姓看到皇帝陛下看他們,孤聲又高了三分!“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

“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

……朱元璋的內心此時暢快無比!這是百姓真心實意的呼聲啊!不枉自己多年勤政愛民!值得!朱元璋的目光又落在了朱允熥身上,眼睛之中的欣喜和快意,顯露的淋漓盡致!雖然朱允熥的戰爭打得除了迅速之外,規模不十分宏大。

和朱元璋曾經打過的那些大仗幾乎無法相比,可朱元璋依舊非常激動。

這就像是一位老人家,得到子孫後輩孝敬的一個禮物就非常高興。

儘管這個禮物可能不怎麼貴重,也不怎麼實用。

可只要是自己的兒子孫子給買了,就非常喜歡!此時的朱元璋也是這樣!不過他所得的禮物卻與眾不同,這禮物是勝仗!更是百姓的擁戴!如果朱元璋憑著自己的文治武功讓百姓擁戴,那他可能還沒有這麼歡喜。

可若是因為皇孫,讓百姓對他感恩戴德,對大明心存感激,那就完全不同了!從家族傳承來說是後繼有人。

從王朝延續來說,那可是天下大事!他又怎麼會不欣喜呢。

此時禮樂奏響,文武百官還有周圍圍觀的百姓向朱元璋行五拜三叩頭禮。

之後鴻臚寺官員跪奏:“禮畢!恭送陛下!”

禮樂再次奏響,朱元璋看了一眼朱允熥,讚許的微微點頭。

“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大明永昌!陛下威武!殿下威武!……”在眾百姓歡呼目送中,朱元璋的聖駕這才似乎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城樓。

接下來文武百官按照次序退場,整個慶典也就結束了。

不過大典後的次日還要行開讀禮,第三日文武百官則上表慶賀,由鴻臚寺派官員在早朝時將賀表送至御前宣讀。

當然,這是後話了。

獻俘之後,要斬首處死的俘虜將會被押往刑場處決。

不過這一切都有其他人負責,並不用朱允熥親自前去。

……朱允炆坐在本仁殿里正在讀書,幾本書都攤在書案上,可他怎麼也讀不進去。

因為在他的耳朵之中不斷的聽到百姓的呼喊。

每一句歡呼都是稱讚朱元璋和朱允熥。

可這樣的呼聲,讓朱允炆覺得實在難以靜下心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昭武王朝

蘭陵明華

全民領主:每日一張歷史卡

魚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