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德行敗壞,聲名狼藉之徒,有何面目立於朝堂之上,有何面目至於我等之首?!本官實在恥於為伍!”

“因此,本官覺得,應當罷黜聖公,選擇一位德行兼備,才能出眾之人擔任,方才不負天下所望!”

他的話剛落音,廳堂裡面靜悄悄的,沒有一絲聲響。

所有人都明白,這樣一位衍聖公確實是一個恥辱!可要說將他罷免,另擇他人,一時半會兒眾人沒有反應過來。

畢竟孔聖人的影響力太大了,連帶著孔家也有許多的聲望。

沒有人敢輕易和孔家硬碰,一個不小心就會招致天下讀書人的非議,那自己就完了!練子寧見眾人都不說話,於是便道:“諸位同僚,孔家到底是個什麼德性,咱們心裡都清楚,衍聖公這個名號他們配不配當,咱們也清楚!”

“如今天下都傳遍了,誰不知道孔家乃天下第一窮兇極惡之家!”

“御史本來就是直言敢諫,不畏強權,只為公理之人,本官只求能夠與諸位同僚共勉!”

每個人都陷入了思索之中,人人心裡都有一杆秤。

不過許多時候,人心的秤秤的不是事情對錯,也有自己良知。

當良知和對錯發生矛盾的時候,這桿秤就會變成天平,哪裡重,就會向哪裡傾斜。

練子寧的話說完了,便回身坐到椅子,沒有再說什麼。

言盡於此,多說無益。

齊泰點點頭,這才示意小吏前去通報。

小吏便進入廳堂,道:“諸位老爺,吏部考功司郎中齊泰齊大人,有公務前來.”

副都御史林工便將齊泰二人請了進來,在於眾人見禮之後,齊泰這才客客氣氣的道:“各位大人,多多包涵,剛才見諸位大人正在議事,所以就沒敢打擾,恕罪恕罪.”

林工也客氣的說道:“齊大人見外了,請坐.”

齊泰道:“諸位大人公務繁忙,下官不便過多打擾.”

說著將景清介紹給眾人道:“這位是景清,被戶部任命為督察院經歷司六品主事.”

景清對著眾人拱手行禮道:“下官景清,見過諸位大人.”

眾人也客客氣氣的回禮,眼睛分分打量著景清,似乎要從他身上看出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景清也察覺到了眾人的灼灼目光,不過他依然面色平和,沒有任何的表露。

而眾人之所以這麼看他,是因為眾人知道,名義上是吏部任命的,其實就皇太孫殿下提拔任用上來!官場上的一舉一動,裡面都飽含深意。

景清能夠被齊泰親自“護送”上任,那這裡包含的意思就太明確了!這就等於告訴眾人,景清不是一般官員,而是皇太孫殿下的心腹!雖然是個六品官職,這一下子就能成為都察院四司之一的主事,這就是小官管大事!齊泰笑著說道:“把人送到,剩下就勞煩諸位了,下官告辭.”

副都御史林工客氣了幾句,便讓人送他回去。

之後眾人在亭堂裡面又寒暄了一陣,就安排人帶著景清熟悉經歷司政務,眾人這才散去。

不過走的時候轉過身去,人人卻都心事重重。

殿下往督察院安排人,這是什麼意思?是單純的任職安排,還是覺得督察院沒有恪盡職守,進而對督察院不滿,想要派人掌控督察院?不過第一種可能,一下子就被眾人排除了。

景清能夠為殿下在國子監中看中,能夠讓齊泰相送,怎麼會那麼簡單!看來山東的事,讓殿下對督察院很不滿啊。

眾人也知道,現在需要挽回殿下對督察院的印象,就必須做出一些事!自查要不要進行?孔家是肯定需要彈劾的,可衍聖公需不需要彈劾罷免?真是讓人左右為難啊……而對於景清來說,自己上任的第一天就見識到了督察院的口才!也領教了練子寧的蠻橫!這位簡直就是不管不顧,只要自己認為對的,就哪怕就自己一個人,也會幹到底!這樣的性格,當真是幹御史了料!既然做了御史,就要準備好成為獨夫!而在練子寧身上,景清就發現了這樣的潛質!或許是志同道合,或許是惺惺相惜,再或者是臭味相投,反正不知道什麼原因,二人很快的就熟絡了起來。

朱允熥巡查了一遍庫房,可是令他失望的事,並沒有找到自己希望的東西。

王忠和馬和看著滿滿一屋子貢品,不過這些公平卻有一個奇怪的種類,那就是植物和果實。

看著殿下臉上那失望的表情,不由得問道:“殿下,您在找什麼東西?可以吩咐奴婢,奴婢幫您找.”

朱允熥問道:“南洋諸國進貢的東西都在這裡了?”

因為在此之前,朱元璋舉行皇太孫冊封大典的時候,就釋出詔令,允許諸國前來。

因為路途遙遠,過了好幾個月時間這才趕到。

當時朱允熥說自己想吃一些番邦的食物,讓他們送一些來,可是這滿屋子的糧食之中,卻沒有一樣是自己想要的!既沒有紅薯,也沒有玉米!“回稟殿下,都在這裡了,東西雖然不多種類卻很齊全……”朱允熥想起來紅薯傳入明朝的經歷,便問道:“南洋諸國有沒有那些糧食是不向大明進貢的?”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紅薯傳入大明是在明朝萬曆年間,而且也不是由番邦主動上貢的。

有記載說是商人試了幾次,都不能把紅薯的藤蔓帶回來,最後被逼無奈只好把這些藤蔓攪入纜繩之中,這才順利帶回大明。

也有人說是商人把這些藤蔓藏在大鼓裡面,再用牛皮遮住充作鼓面,才有了後來在廣東地區紅薯的種植。

不過這兩個故事不論哪一個是真的,都說明那些番邦小國藏著掖著,沒有把這樣的好東西上貢給上邦!其實這也能夠理解,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大概像是後世的經濟保護措施。

不過站在大明的角度來說,可不管你出於什麼想法,這些東西帶不進來,那就不行!王忠回答說道:“殿下,他們是大明的藩屬國,有好東西還敢不朝貢?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朱允熥沒說什麼,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觀點也就不同!真碰上了高產作物,就像是人得了寶貝,怎麼會請你與人分享!哪怕是宗主國也不行!別人臣服的程度,就在於你實力的強弱,你實力越強,他們才不敢放肆!朱允熥吩咐說道:“馬和,你去問問出使過南洋諸國的人,看看他們知不知道這些番國,有哪些東西是高產的.”

“對方有可能藏著,問問他們聽到什麼風聲沒有.”

“是,奴婢遵命.”

朱元璋曾經派遣使臣出使過南洋,這裡面有朝臣,也有宮裡的太監,所以想問問並不難。

很快馬和就回來稟報,說他們並沒有聽到什麼訊息,也未見到有什麼高產之物。

朱允熥只好作罷,歷史上紅薯、玉米、土豆這些高產的作物,如果記得不錯的話應該都產於美洲。

現在雖然沒有發現新大陸,可並不代表這些東西就不能漂洋過海進入南洋。

因為受洋流的影響,和候鳥的遷徙活動,有些種子和果實,會透過這些渠道指不定出現在什麼地方呢。

這種機率雖然小,但也不是沒有。

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規模很小,不會被人發現,更不會一下子就種植開。

就像辣椒傳入中國的時候,只是當做觀賞的植物,並不是作為食物。

想起辣椒,朱允熥吩咐道:“傳令下去,讓四川雲南多弄一些成熟辣菜的種子送來京城.”

“是,奴婢遵命.”

辣菜,就是原產是大明這塊土地上的小米椒,宋代的《東京夢華錄·卷二》有“賣辣菜”的說法,所謂辣菜即與辣椒有關。

而且在西藏和雲南、四川都有分部,不過現在的人還沒有把它當回事罷了。

後來經過研究,確實發現小米辣是產自華夏這塊土地,而且擁有很久遠的歷史。

“還有,這些水稻,還有這幾樣,都拿到田裡試種,看看產量如何,如果要注意不能流落到外面.”

後世有個詞,叫做物種外侵,一種植物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下會瘋狂生長,一旦氾濫開來是很難處理掉的,所以一開始就要避免這種情況。

這水稻是安南國送來的,是不是占城稻也不好說,而且就算是占城稻,適應不適應大明的氣候,在大明的產量如何,也很難說。

畢竟現在沒有那麼多技術,植物的很多缺點是無法克服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騙子世家

滄浪船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