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江寧縣。

街市上的百姓正在自做自事,忽然聽到鼓聲傳來。

不由得一個個循著鼓聲,望著縣衙的方向,因為鼓聲就是從那個方向上來的。

有人疑惑地說道:“聽聲音好像是縣衙裡傳來的,怎麼會在縣衙敲鼓?”

“前幾日小吏講說誰要是有案件,就可以到縣衙擊鼓鳴冤,縣令老爺就會審案,莫非是有人報案子了?”

“應該是的,昨日我從縣衙門口經過,就看見了那隻大鼓,可能真有百姓申冤……”“這你們就不懂了吧,前兩日就已經有人擊鼓鳴冤了,縣令老爺當堂審案,也讓百姓圍觀,我還去看了看呢……”“這是有百姓前往縣衙擊鼓鳴冤了,在登聞鼓設立了好幾天,這是又響了……”“走,我們也去看看去!”

“是極是極,能夠見見縣令老爺是怎麼斷案,也是好的!”

“不知道是誰擊鼓鳴冤,走看看熱鬧去……”眾位百姓就蜂擁著前去縣衙看熱鬧去了。

此時朱允熥正坐在縣衙的主位上,兩班衙役分立左右。

下面站著的是瞿陶和張輔,旁邊還有王忠。

而江寧縣的縣令和縣丞也站在一旁,不過他們頭上頻頻冒出汗水,顯然非常緊張。

縣衙裡面的衙役見此情形,知道上面坐著的連縣令都這麼緊張,肯定是大人物無疑。

他們也不敢多問,挺直了腰桿展現自己最威武的那一面,以求能夠進入貴人的眼。

縣衙的大堂之外,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圍觀的群眾,都伸著頭往裡面張望,想要看看縣令是怎麼審案的。

“哎,縣令老爺怎麼在下面站著?堂上坐的是哪位貴人呀?”

“縣令都得乖乖站著,這人來頭不小啊!”

“噓!別出聲!出了貴人的黴頭,就不是打板子那麼簡單了!”

有認識縣令的,看見公堂上這幅情形,也明白上面坐著的人不簡單,只是不知道是哪位貴人。

一個三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身穿錦服,雖然不算華貴,但也不是一般的百姓能夠穿得起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家中有些資財的。

他看看了縣令,見他一腦門兒冷汗,向自己使了個隱晦的眼色,他就明白了,堂上坐著的這位,身份恐怕非常尊貴!“堂下何人,報上名來,你有何冤屈?”

朱允熥正色說道。

“呃,老爺在上,請容小人姓王,名叫王建,是這江寧縣裡面的一個商戶,也有一點兒田地.”

王建苦著一張臉說道:“小人半年前在李家莊購買了一位小妾,本來就已經把錢給了她父親,本想最近這些時日就接她過門,不料他們李家莊青壯的人攔阻著不讓接,還有一個叫李成的青壯要娶她,我們連村子都進不了,還請公子為我做主啊……”朱允熥點點頭說道:“審理案件,不能夠光聽你一面之詞.”

又對左右說道:“你等立刻前去李家莊,把那位女子和李成帶來,我要聽聽他們怎麼說.”

左右小吏應諾,退出堂外,堂外的百姓也紛紛給他們讓出一條路,這些小吏出了縣衙,便飛速的往城外李家莊趕去。

畢竟現在是由貴人親自斷案,又有這麼多百姓看著,若是等待良久,那豈不是顯得自己這些人懈怠?怎麼也不能夠給貴人留下這麼一個怠慢的印象,所以衙役趕緊馬不停蹄的奔到了李家莊。

到了李家莊之後,還沒有打聽出來那位女子住在哪裡,就有村裡面的一些青壯把他們攔住了。

急的這些小吏呵斥道:“我們乃是官府的官吏,這次前來乃是因為王建告到了官府,現在大老爺親自坐堂審理此案!你們有幾個腦袋敢攔阻!”

有一名青壯譏笑說道:“你們少在這糊弄人,定然是你們收了別人的賄賂,想要拿錢辦事!”

“對!你們竟然是收了好處,前來處置秀娘和李成的!”

“是啊,讓他們把人帶走了,誰知道他們把人帶走怎麼折磨!”

“繡娘和李成青梅竹馬,說什麼也不能讓她嫁給別人做小妾!”

這些青壯七嘴八舌的亂成一團,顯然不肯讓步。

負責拿人的官吏氣惱著說道:“我再說一遍,這是官府辦案!大老爺親自審斷,你們再攔阻,休怪我們不客氣了!”

後來眼看要動手,逼得族長出面,問清楚了狀況,這才對村裡的青壯說道:“有貴人自從來到江寧,親自坐堂審判這件事,還有那麼多百姓看著,咱們有什麼信不過的?!”

衙役也悄悄告訴族長,今日審案的是貴人,是能把縣令嚇出一身冷汗的存在!族長人老了,可心裡卻敞亮,聽衙役的話音,這位貴人肯定不是王建的同夥,而且身份越是尊貴,當著百姓的面,他越能公允的處置。

這件事本來就是李成秀娘他們理虧,青壯們能攔著一時,還能攔著一世不成?既然要有個結果,這或許是個最好的機會,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卻也只能賭一賭了!經過族長的勸說,眾人這才被安撫下來。

只不過他們對於貴人親自審案,還是不敢相信,畢竟在這些百姓眼中,貴人都是可是高高在上,怎麼會管這些小事呢。

族長讓人把李成和秀娘帶來,告訴他們實情,最後這些村民就跟隨著官吏前去觀看。

雖然經歷了一番波折,但總算是把繡娘和李成帶來了。

圍觀的百姓仍然沒有散去,看見人來了,就讓出一條路讓他們進去,好讓官府審斷。

朱允熥見這位女子一身粗布衣裳,長得小家碧玉,倒也有幾分姿色。

而李成長得頗為壯實,是一個憨厚老實之人。

朱允熥問道:“李秀娘,我且問你,之前你父親將你賣給王建作妾,收取了財物,簽字畫押,可有此事?”

李秀娘低著頭不敢抬頭,抹了一下眼淚,有些害怕,緊張的說道:“是,是有此事……”朱允熥又轉向問道:“王建前去李家莊接李秀孃的時候,可是你攔阻他們?”

王建咬了咬牙,鼓足勇氣說道:“是小人做的……”又昂著脖子,不甘心的說道:“老爺有所不知,李叔半年前身患重病,家裡面所有的東西都已經被變賣一空了,不得已才把秀娘賣了……當時正式青黃不接到時候,許多人家裡都缺食少糧,我……我也沒有辦法,根本沒辦法接濟……”說著不由得流下了眼淚,難過的說道:“可是小人從小就和繡娘……一起長大,小人早就想要取秀娘為妻,秀娘也願意嫁給小人……求老爺成全小人啊……”話都說到這裡,無論是堂上的眾人,還是外面圍觀的百姓都知道了怎麼回事。

“唉,沒辦法,他們不在理兒呀……”“可惜了,多好的一對兒啊……”百姓也都是明理之人,這件事李成和秀娘二人不在理,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可是眼睜睜的看著這麼一對有情人被分開,人們的心裡深有同情的。

朱允熥對李秀娘說道:“你已經許配給了王老爺,並且你父親也收了聘禮,這乃是事實,按照大明律法你當歸屬王老爺,而且他們家也是富裕之家,你到了他們家之後必然不會再受飢寒之苦,從此之後豐衣足食,何樂而不為呢.”

李秀娘抹了一把眼淚,有些倔強的說道:“老爺明鑑,我與成哥兩情相悅,早就已經私定了終身,民女寧可吃不飽穿不暖,哪怕到最後凍死餓死,也要嫁給他……”李成一聽心裡面大為感動,眼淚就流了出來,“秀娘……”朱允熥嘆息了一聲搖搖頭,又對李成說道:“雖然你和李秀娘私定了終身,但這件事官府並不能夠認可,如果你肯就此罷休,我可以和王老爺再拿出一份聘禮給李秀孃家,並且給你保一門親事,再給你一些錢財,以做補償,你不用出任何代價就能夠得到錢財和一個妻子,你意下如何?”

“本官提醒你,此事你們不佔理,官府也只會秉公處理,絕不會因為你們青梅竹馬而罔顧律法,我勸你還是放手吧,不要人財兩空!”

“願意,小的願意拿出這份錢……”李成還沒有開口,王建就急忙說道。

眾位百姓的心中也紛紛感嘆,朱允熥這樣判決有情有義,在理法不容許的情形下,這樣能夠顧到人已經是非常可貴了。

可是眾人仍然心懷期待,一個個望著李成,看他如何選擇。

最理智的選擇就是收下一些錢財,還能夠得一門親事,這是最上算的了。

正如朱允熥所說的,他若執意固執,也改變不了律法的判決。

可是人們還是期待著他能夠做出不一樣的抉擇,畢竟在人性裡面不只有利益,還有真善。

有時候儘管自己做不到,可還是希望別人能做到!李成看了看秀娘那樣希冀的眼神,鼓足了勇氣抬頭說道:“老爺,小人不要別的,不要錢財,不要保媒,只要秀娘自己……”“你不後悔?”

“小人不後悔!”

朱允熥嘆了一聲說道:“難得,難得呀……,王老爺,按理說我應該將李秀娘判決給你了……不過在下有一事相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啟明志異

小c愛吃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