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被太監攙扶著回到了東宮,躺在床榻上頭上不住的冒出冷汗,渾身上下瑟瑟發抖,眼神裡也滿是驚恐的神情。

他幾乎都不敢閉眼,一閉上眼睛就看見那些人在火中掙扎,發出陣陣哀嚎,不過一會兒工夫就沒有了氣息。

一種焦糊難聞的氣味發出,讓人心裡作嘔。

在火中那一副悽慘景象,是他平生所未見過的。

宮女急忙為他擦拭著頭上的冷汗,又拿參湯喂他服下,給他補充消耗。

呂氏見自己的寶貝兒子被嚇成這副模樣,心疼壞了,想到這事也越發生氣。

一臉鐵青的說道:“他自己不嫌忌諱,行事肆無忌憚,難道就不考慮考慮影響別人,簡直無法無天,還當眾頂撞,眼裡還有沒有兄弟之情!”

又眉目含怒,對宮女說道:“去!把他給我叫來!”

“母親……”朱允炆喊了一聲,眼神很是複雜。

呂氏見兒子如此,明白他這是自尊心作祟,不想在人面前失了臉面,尤其是不想在那個從來被自己忽視的弟弟面前。

呂氏為了顧及兒子的尊嚴,只好忍住氣對宮女說道:“算了,都是一家人,不能讓人覺得我這個做母妃苛待少子!”

呂氏明白,朱允炆以後還要與他爭奪太孫之位,交鋒肯定不會少,此時一絲一毫的下風都不能落!落了下風就失了底氣!此時有宮女稟報說道:“稟報太子妃,東宮伴讀黃先生來給殿下授課,已經在本仁殿等候了.”

呂氏眉頭微微斜著,手裡拿著絲帕在掌心揉了揉,她明白黃子澄這個時候前來肯定有要事相商。

可是看看兒子精神這般衰弱,是在不忍心在勞累他,可自己去也不成,畢竟要謹守禮儀,不能讓人傳出什麼風言風語,否則那對兒子將是滅頂影響!她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問道:“三殿下呢,他正在幹什麼?身體可安好?”

宮女回道:“啟稟太子妃,三殿下在集義殿聽齊大人授課.”

呂氏眼睛一睜,緊緊握住手帕堅定地說道:“你去告訴黃先生,說殿下正在沐浴更衣,稍後就去,請他稍等片刻.”

自己的兒子決不能輸給他!“是!奴婢遵命!”

宮女領命退下。

呂氏責對眾人吩咐道:“給殿下更衣.”

想到自己方才怒火攻心,言語可能有所不妥,於是盯著他們,威脅說道:“今日發生的事傳出去隻言片語,直接杖斃!”

宮女太監被嚇了一跳,趕緊跪下叩首請罪,直呼不敢,呂氏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在宮女的服侍下,朱允炆梳洗了一番,換上嶄新的郡王衣飾,人看起來也精神的不少。

來到本仁殿後便藉口不要影響殿下讀書,打發走了宮女太監,不讓他們靠近。

黃子澄立刻面帶激動的說道:“殿下,太子妃,此乃良機啊!”

不等他們詢問便說道:“這次三殿下未經刑部審判而擅自殺人,而且是十幾條人命,就活生生燒死在都督府門前,在朝廷六不部的眼皮子底下,此舉必將大失人心!”

朱允炆忍住胸口的惡氣,行禮問道:“先生,您是說武將……”黃子澄揮一揮手說道:“武將們還不是關鍵,雖然三殿下殺了他們的人,可是畢竟與他們關係親厚,一時半會兒這是難以動搖的,不過勳貴集團心裡肯定也不適.”

黃子澄的眼睛裡面幾乎要放出興奮的光芒,“殿下,臣說的是朝廷六部的文官集團!必將同仇敵愾!”

呂氏疑惑不解道:“殺了武將,那文官應該高興才是啊,為何會如此反應?”

黃子澄臉上掛著笑容,沒有直接回復,而是問道:“聽說前段時間三殿下在東宮親手殺了一個太監?”

“確有此事.”

呂氏一想到這裡就覺得憋屈,自己的心腹就這樣沒了,連個說法都沒有!黃子澄臉上露出詭詐的笑容說道:“三殿下先後殺人,如此兇狠,比之當今聖上不遑多讓,百官豈會盼望後繼之君是弒殺之人?!”

“正是此理!”

呂氏和朱允炆這才恍然大悟,朱元璋的手段兇殘,對百官的殘忍是出了名的,哪個做官的不是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在他們的心目中之所以那麼擁護愛戴太子朱標,其中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朱標仁慈。

在一位仁慈的君王底下做臣子,才不用神經緊繃,才不用謹小慎微,更不用擔心因為一點小錯就罷官免職連累妻子兒女。

這也是人之常情,哪一個不希望自己的領導寬容大度,最好什麼都不管不問,那才是好領導好上司呢!黃子澄繼續解釋說道:“三殿下手段如此強硬,這件事又留下了把柄,只要稍作引導百官必然群起而攻之!”

呂氏眼中也露出光彩:“黃先生是說……”黃子澄點點頭,堅定的說道:“有可能!不過就算陛下不立刻表明態度也無妨,也可以將百官拉攏到我們這一邊,而且我們也是順勢而為,並非有意拉攏,誰也說不了什麼,到時候隨著文官集團的支援,足以和勳貴集團抗衡了!”

呂氏和朱允炆聽了都面帶潮紅,顯然心情極好,原本呂氏孃家就屬於文官,和勳貴集團沒法比。

在加上朱元璋屢次清理文官,殺了一批又一批,文官們誰還敢抱團招惹忌諱,所以此時的文官屬於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顧各的局面。

所以文官們的勢力和話語權就顯得非常弱了。

再加上朱允炆以庶子的身份出生,不佔據大義優勢,在禮法上又弱了一頭。

若不是有呂氏扶正,多少挽回一點劣勢,再加上太子的寵愛和朱元璋關切,那裡會有資格的競爭。

可是現在好了!若是能夠把文官集團悄無聲息的拉攏到自己這邊,那就是一大靠山!黃子澄循序善誘的說道:“只要放出風聲,讓百官知道三殿下在東宮如何橫行不法,如何肆意殺人,百官必然如坐針氈寢食難安,後日大朝會必將群情洶湧!”

黃子澄又肯定的說道:“打江山要靠武將,治理天下就要靠文官,所以文官的意見此時對陛下來說更加重要!萬望殿下切莫錯過良機!”

呂氏對他行了一個謝禮說道:“多謝黃先生,必不會讓先生失望的……”送走了黃子澄,呂氏命人傳來正在養傷的典藥局太監崔文,又狠狠的敲打責備一番,然後囑咐了一些不可為外人道的話,便打發他出宮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叔父神探狄仁傑,我打造破案天團

克萊森

一天一袋大米,災年收留千萬美人

知豬俠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