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魯帖木兒之亂,是明初四川建昌地區爆發的一場規模較大的叛亂。

參與這次反叛的除了月魯帖木兒本人以外,還包括了蒙古、西番等部落,他們都參與了這場叛亂。

而且叛亂波及至了西昌、德昌、會理、鹽源等地。

要知道建昌南接雲南省,東連烏蒙,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位置非常緊要。

在唐朝的時候就在此設定了建昌府。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時任建昌衛指揮使的月魯帖木兒起來反叛,根據《明史》記載“已而月魯帖木兒反,合德昌、會川、迷易、柏興、邛部並西番土軍萬餘人,殺官軍男婦二百餘口,掠屯牛,燒營屋,劫軍糧,率眾攻城.”

月魯帖木兒這個人據《明史·四川土司傳·建昌衛》,說他本是“元平章”,可知他本是元代遺臣,在元代曾任“平章”之職。

平章又稱平章中書或平章政事,也是位高權重的要員。

不過他這個平章到底是中央的平章政事還是雲南行省的平章就不清楚了。

朱允熥此時跪地請命說道:“啟奏皇祖父陛下,皇孫願率兵剿滅叛亂,為陛下分憂!”

此話一出,文官們頓時驚了,正準備彈劾他呢,若是領了剿滅叛亂的命令成為主將,那皇帝無論如何也不會再嚴懲了。

哪有兵馬未動就先罰主帥的道理!那豈不是要動搖軍心!因此立刻有官員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大明人才濟濟武將眾多,何須殿下親自出面,如此一來豈不是顯得太過重視叛軍,讓其猖狂嗎,臣請陛下擇武將出徵.”

“是啊陛下,三殿下尚未成年,也不熟悉軍武之事,如何能夠率軍出征,請陛下三思!”

常升雖然不知道外甥要幹什麼,但是他既然說了,自己這個做舅舅的肯定要支援。

便說道:“三殿下有意為陛下分憂實乃一片孝心,況且大明的皇子皇孫從小學習騎射軍事,哪裡就不懂軍伍之事了?臣以為可行!”

此時朱元璋開口說道:“傳旨四川指揮使做好防守,不可使叛亂擴大,同時整頓兵馬,為進軍做準備,竟然敢掀起叛亂就要等候雷霆之怒!至於主帥的之事嘛……稍後再議!”

“臣等遵旨!”

朱元璋一錘定音,眾人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前日三殿下在中軍都督府門口,當著眾多文武官員的面當場燒死十五人,臨川侯李成被逼自盡,殿下未經司法審判,未有刑部文書,就擅自動用私刑殘忍殺害人命,請陛下聖裁!”

果然等不及了!朱允熥看了看啟奏的人身穿禮部朝服,心裡便已經瞭然了。

哪一位,終究還是忍不住出手了!果然有人起了頭,做人就像聞見血味的鯊魚,立刻洶湧而來紛紛啟奏。

說道:“陛下臣也有本奏,三殿下此舉實在不妥,影響太壞了,這是要壞了大明的律法啊,到時候人人都憑著自己的意思隨意處置,那是律法的公允何在,公正何在?”

“是啊陛下,三殿下此舉著實不可,其有擅自殺人的道理?即便是有過錯也要經過審訊,經過刑部的判決,該定何罪自有大明律做主……”“三殿下破壞律法,任性而為,還需要多加教導……”“是啊陛下,作為皇子皇孫即可帶頭破壞大明律,那可是陛下辛辛苦苦為大名利的基石啊,這實在不像皇孫,該有的行為,臣請三殿下給個說法……”文官們這邊越來越洶湧,說出的話也越來越露骨。

就差沒有直接明說朱允熥沒有資格做太孫了。

文官們攻擊,武將們又豈會閒著,要知道朱允熥可是他們的“自己人”!這等關鍵時候,甚至可以影響太孫的選立,他們怎麼也得護著。

藍玉率先喝道:“荒唐!論公臨川侯李成是我的屬下,論私,也與我私交不錯,我都沒有說什麼哪裡輪到你們來嚼舌頭?!況且李成之死罪有應得,誰也說不了什麼!”

“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話一落音,前日因為侵佔土地被朱允熥責罵的武將紛紛出列,跪在地上請罪。

朱元璋眼睛一眯,問道:“哦,你們有何罪過?”

武將侯鎮等人說道:“啟稟陛下,是臣等用人不當,府裡的管家揹著臣等,並且還打著臣等的名號侵佔土地,若不是三殿下嚴加責備,臣等還矇在鼓裡……”“臣等知道之後誠惶誠恐,恨不得把這些害人的下人碎屍萬段,所幸有三殿下秉公處置,讓臣等對殿下,對聖上感恩不已……”“臣等回去之後,立刻整頓家僕,嚴禁害民之事,並且下令歸還百姓的田畝,並且拿出大量積蓄賠償受到損傷的百姓.”

“而且還將他們妥善安置,絕不使一人受委屈,臣句句屬實,請陛下明察,若有一句虛假,臣願以死謝罪!”

“無論如何,都是臣等用人不明,辜負陛下的聖恩,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如此一來就把自己給撇開了,而且主動認錯,處理家僕,賠償百姓,就算文臣知道他們是主謀也沒辦法。

只要態度放的夠低微,就挨不了伸手打。

果然,朱元璋一聽,原本藏在心裡怒氣就消失了一大半。

這幫武將,還沒有到肆無忌憚的地步啊。

那就還可用。

於是朱元璋厚重的聲音傳來:“念在你們無心之失,賠償百姓也做得好,此時朕就不深究了!”

朱元璋又說道:“以後要好好約束下人,再有作奸犯科之事,絕不輕饒!”

“是,多謝陛下聖恩!”

侯鎮等人聽罷大喜,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便後退而下。

藍玉又說道:“陛下,他們指責三殿下濫用私刑,簡直荒繆!當日殿下就請了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到場,二位大人也是當場處置,當場宣判.”

“三殿下完全是按照二位大人的判決來處置的,有何不妥?”

又用眼睛逼視著說道:“楊大人周大人,你們當日是否在場,是否判決他們該殺?”

楊靖和周志清簡直如同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當日皇孫請他們前去,他們哪裡敢推脫?又當眾問他們按照大明律如何處置,他們也不敢不回答呀!還以為殿下想要名正言順的殺人出氣,卻沒有想到這是要找背鍋的啊。

於是二人猶豫著說道:“確有此事,不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娶了皇后怎麼辦

情磚漢瓦

亂世召喚水滸英雄

躺在草皮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