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京城百姓現在聚集在承天門……”蔣瓛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這次真的是嚇壞了,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飛魚服裡面的衣服也都溼漉漉的,亦步亦趨的進入謹身殿,惶恐不已的向朱元璋稟報。

朱元璋死死地將他盯住,殺氣騰騰的說道:“你說百姓聚集到了承天門?怎麼現在才來稟報,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蔣瓛被嚇得猛一哆嗦,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地板上,趴著驚慌答道:“下官無能,請陛下治罪!”

“你的腦袋先留著,不著急砍,以後有的是時間……有多少百姓?說!”

朱元璋的眼中露出兇光。

“啟稟陛下,承天門外站滿了百姓,難以計數……下官該死……”這時候蔣瓛連死的心都有了。

“嚯!”

朱元璋猛然站起身來,“你確實該死!”

看著蔣瓛的目光簡直就像是在看一個死人!朱元璋根本就不理會蔣瓛的心驚膽戰,抓起已經很久沒有殺過人的配劍,便往殿外走去。

目露威嚴,氣勢逼人!咱倒是要看看,是你贏還是咱贏!午門,是眾人都以為行刑殺頭的地方,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午門”的這個名稱在明朝以前,皇宮裡是沒有這說法的。

一直到洪武十年,就是1377年。

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自己的宮殿,才把正南門稱為午門。

從方位上來講,天干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

剩下的這個辰醜戌未為屬土,那麼午屬火,子屬水,所以有時候北門就叫子門。

那麼正南方屬火,所以南方的門叫午門。

午門是皇上派太監宣讀聖旨,有重大的事件文武百官得在午門外排著隊,恭恭敬敬地聽皇上的聖旨,這也包括最重要的國家政策。

午門也是是執行杖刑的地方。

說直白一點就是把褲子一脫打屁股,打狠了容易把人打死了。

在明朝嘉靖年間的大禮儀事件就是把一班文武大臣推出午門外杖刑。

並且這杖刑那也是針對這個文武大臣。

而且後來這杖刑打重了呢,就把人打死了,所以這才以訛傳訛有了推出午門外斬首的說法。

而現在皇帝朱元璋經常在午門打得官員狼狽不堪,老百姓也很解氣,所以才有上午門面聖一說。

其實百姓真正能到的,乃是午門外,過了瑞門再往外的承天門。

在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北京的承天門在永樂十八年俢建完成,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寓意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

當老朱走上承天門的時候,徹底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只見承天門外烏泱泱的佔滿了百姓,比肩接踵,連袂遮天,每個百姓的頭上幾乎帶著白巾。

放眼望去,幾乎不見邊際。

就算是這樣,仍然要不大批的群眾從遠處湧來。

沒有人放聲大哭,沒有人哀慟哭號,甚至都沒有人發出聲音。

每一個人都在面色悲痛的望著深宮,每一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哀傷。

作為見過了大場面的朱元璋來說,他能夠從心裡感受得到那種哀痛和悲憤之情。

這些百姓和訓練有素計程車卒是不一樣的。

就連軍隊如果是這麼多人,要做到默不作聲也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嘴裡銜枚,而且還得有殺頭的嚴格命令,身邊站著執行的刀劍。

可是這麼多的百姓,數都數不過來,卻沒有人發出喧譁,沒有人推搡不滿。

朱元璋震驚的心裡突然覺得非常感動,鼻子一酸眼睛就紅了。

這些百姓都是為自己的兒子而來啊……是真心實意的為了已經薨逝的大明朝太子。

儘管老朱知道,在背後肯定有朱允熥搞鬼宣傳的原因,可是看到這麼多淳樸善良的百姓,老朱還是忍不住的流淚。

這些百姓真是何等可愛啊,自己為他們做了什麼?太子為他們做了什麼?竟然能夠讓他們這樣感恩戴德,披麻戴孝!朱元璋做了多年的皇帝,他甚至忘了上一次因為百姓的感激而讓自己感動是什麼時候了。

自己做的還不夠啊,天下還有那麼多人窮苦人,還有那麼多人忍飢挨餓,還有那麼多人久病無醫,自己也曾是一個窮苦出身,這些年雖然都在履行一個皇帝的責任,自己有時候也稱許自己的勤政,稱許自己的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都要愛民。

可是今天看見這些簡單又淳樸的善良百姓,感受著百姓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擁護愛戴,朱元璋突然有一種感覺,自己離這些百姓不知何時已經那麼遙遠了……不知何時,已經很難做到與民同樂了……如果自己死的時候,能夠有這麼多百姓為自己送行,自己就算是死,也死得安心!死得暢快!死的無怨無悔!沒有遺憾!“看看這些百姓!這就是大明的子民,這就是你們牧守的百姓,這就是心中純樸的國家根基!”

朱元璋突然猛一回頭,紅著眼睛手指著外面的人群,對不知何時跟著上到城樓的百官喊道:“你們是他們的父母官,咱平時讓你們勤政讓你們愛民,再讓你們為民做主,你們知道什麼原因嗎,往外面看!這就是原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位文武百官惶恐不已,齊齊下拜。

誰都知道老朱的脾氣,這個時候看他如此狀態,就知道不可疏忽大意。

尤其是這個時候,懷著對太子朱標的傷痛,又當著這麼多悲壯百姓的面,誰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來!朱元璋望著城下的眾人,調整好一下情緒,高聲說道:“諸位百姓,咱就是你們的皇帝朱元璋,你們有何請求只管說來,有咱為你們做主!”

那個屠夫流著眼淚,開口對著城樓喊道:“萬歲,俺們聽說太子爺沒了,這是真的嗎?”

聽到此話,朱元璋不由得流下兩行眼淚,忍住悲傷的心情說道:“咱的兒子沒福氣,看不到你們的擁戴了……是真的,太子不在了……”“太子爺!你怎麼就走了……”“太子爺,讓俺們送送你呀……”“俺們還沒有來得及送你,你怎麼就走了呢……”城下的眾人一聽到這個準確的訊息,瞬間就哭聲一片。

千萬人同哭號,天地同悲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玩家入侵,我是大BOSS

唐躺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