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被憋的說不出話來,這個皇孫就是來和自己作對的!朱元璋賜名,誰又敢不喜歡?誰敢不謝恩?!可朱元璋還是狠狠的瞪了慶童一眼,罵道:“你個蠢貨!看不出來他是在挖苦咱嗎!你還上杆子去幫忙!”

慶童趕緊低著頭忍住笑,不敢太過表現出來。

朱允熥連忙說道:“皇爺爺明鑑,孫兒怎麼敢挖苦您呢,絕對沒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嘛.”

朱元璋臉上掛不住,不耐煩了說道:”你想要齊泰東宮伴讀朕準了!沒事趕緊滾,別在這兒煩朕!”

朱允熥心裡一喜,煩就對了,就怕你不煩!“唉……”朱元璋見他哀嘆一聲,便皺起眉頭問道:“又想出什麼么蛾子,年紀輕輕唉聲嘆氣,哪裡有年輕人的朝氣!想當年咱年輕的時候……”“哎哎哎,皇爺爺!您的英雄事蹟,孫兒以後再聽不遲,日子早著呢!”

朱允熥連忙打斷他的話。

朱元璋正想重溫自己的英雄時光,卻不想話被打斷,頓時讓他把話堵在喉嚨裡,憋得難受。

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會給他好臉色,“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朱允熥好像根本就沒看在眼裡,開口道:“皇爺爺,孫兒向您舉薦齊德……哦現在叫齊泰了,確實是看他有一點兒才能,可沒想到皇爺爺您還真是慧眼識珠,讓孫兒佩服不已,薑還是老的辣呀……”“你……”朱允熥連忙說道:“皇爺爺您先聽孫兒把話說完.”

朱元璋聽他這樣說,開口就想教訓,誰知道朱允熥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得,話又堵在嘴裡了!真是讓人憋屈!“說!”

此時朱元璋已經黑著臉,極為不耐煩了。

朱允熥恍若未見,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說道:“原本孫兒看齊德是非常順眼的,這個德字就取得很好……”此時朱元璋已經有些咬牙切齒,七竅生煙了,目光兇狠地盯著自己的皇孫,面色不善。

“德”字取得好,那是說咱的“泰”字取的不好了!“可他既然是皇爺爺所看重的人才,那孫兒再讓他東宮伴讀,就有些大材小用,埋沒人才了……”“不如就讓他繼續留在兵部好好歷練吧,孫兒再尋伴讀就好,請皇爺爺恩准!”

坐在凳子上的朱允熥心裡有些忐忑,還得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這演技妥妥的!“哦……原來是這樣啊……”朱元璋臉上憤怒的表情消失不見,換上一張笑臉,一副看透人心的眼神。

“壞了!不會是被他察覺了吧!”

朱允熥暗自揪心,一看他這副表情就知道節奏被他掌控了!果然,只聽朱元璋和顏悅色的說道:“咱的皇孫還真是一心為國,正氣十足吶……嘖嘖嘖,好孫子,真是咱的好孫子啊……”朱允熥頭上頓時萬馬奔騰,呼嘯經過……皇孫,皇孫好不好!咱得用官話,土話要廢棄啊,不能有這陋習!可是人在屋簷下,朱允熥只能裝作一副極為乖巧的模樣,說道:“那皇爺爺是同意了?如此那孫兒就……”“慢著!”

朱元璋大手一揮將他的話打斷。

也讓你嚐嚐話憋在嘴裡的滋味兒!朱元璋笑眯眯的說道:“咱什麼時候說同意了?既然咱的好孫兒有這樣的覺悟和為國之心,咱也不能不近人情,那就讓齊泰繼續跟著你伴讀東宮吧.”

“可是皇爺爺,若是人才被埋沒,孫兒實在人心難安啊,伴讀有的是,還是人盡其才才好!”

朱允熥趕忙說道。

朱元璋見他這樣堅決,就肯定知道其中有所隱情,但是不管怎麼說,看他這樣自己的心裡就好受!於是堅持道:“是金子到哪兒都能發光!埋沒不了,此事就這樣定了,朕金口玉言怎麼能夠收回呢,你不必多說了!”

朱允熥心裡發苦啊,平白無故,自己給自己增加難度!齊泰還是來到東宮了,只不過此時正坐在一臉嫌棄的朱允熥面前。

他心裡實在是有些忐忑,想了又想,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得罪這位殿下了,之前舉薦的時候不是還挺看好自己的嗎?怎麼現在看起來有些冷淡了?自己也沒有什麼地方做錯呀,齊泰不明白。

朱允熥確實明白齊泰是有些本事的,可是自己現在如同無根之萍,真要被人抓住把柄,死都不知道怎麼死!所以這個坑朱允熥是不願意跳的!可是沒辦法,朱元璋這是和自己較上勁了,自己越是不想要,朱元璋越是往自己懷裡推!而且關鍵還是自己舉薦的!所以看著齊泰的眼神就越發複雜,沒事兒你叫什麼齊泰呀,要早知道你叫齊泰我早就躲開了!現在讓自己騎虎難下,左右為難,皇爺爺給你改名字你就改了?你就那麼沒原則?!你的志氣呢?你的傲骨呢?齊泰若是知道了肯定大呼冤枉,朱元璋給賜名,誰敢不要?!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氣,裡面的膽怯漸漸消退,豪氣也逐漸被激發出來。

這點危險算什麼!相比奪取皇位的兇險,這不過是潛在危險!到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的明槍暗箭,會有多少的艱苦磨礪,現在正是練手的好時機!就算是毒藥,小爺也敢喝下去!既然避無可避,那就只能迎難而上!朱允熥想到這裡,臉上也輕鬆下來,和顏悅色的說道:“齊大人,既然皇爺爺讓你來東宮伴讀,以後本王的課業就要仰仗大人了.”

齊泰見他如此,也就稍稍安心,客氣的說道:“殿下客氣了.”

朱允熥盯著齊泰說道:“本王知道齊大人是有才能之人,也尊重大人,不過在本王這裡,一切都要守規矩,要謹言慎行,不可越矩.”

齊泰是個謹慎的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要不然也不會做官七年沒有任何過失了。

於是點點頭說道:“微臣既然蒙皇上差遣伴讀東宮,自然會守東宮的規矩,守殿下的規矩,請殿下放心.”

朱允熥又說道:“以後還會有別的伴讀來到東宮,有道是兼聽則明,大人授課之時別的伴讀會在一旁聽著,方便本王取長補短,避免聽信一家之言!還請大人要見怪才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歲當攝政王輔佐女帝,裂了啊!

月下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