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盯著他,繼續說道:“咱的六部尚書位高權重,深得朕心,豈是他們這些閹人可以影響的!咱早就說過,太監不能幹政!他們這是胡作非為!簡直不知死活!他們既然是你的人,那你說該如何處置他們!是抄家滅族還是扒皮抽筋!”

朱允熥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只是沒想到事情還沒有發動就被老朱知道了。

顯然朱元璋的話裡話外都在維護自己,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太監的身上。

可是朱允熥並不打算領情。

因為自己一旦默許,那太子朱標的仇就報不得了!作為一個前世的人,無論他們是不是閹人,既然他們肯拿出性命幫助自己,自己就絕不能辜負他們!即便不能改變什麼,也得奮力爭取!否則自己良心上過不了這一關!這一世,我絕不再窩窩囊囊,絕不再委曲求全!迎著朱元璋咄咄逼人的目光,朱允熥目光堅定,說道:“皇爺爺有所不知,無論是王忠還是李福,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孫兒所命令吩咐的,怎麼做,說什麼話也都是孫兒親自教的,他們只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

“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書案上,“混賬東西!到現在你還在為他們出頭,這些狗奴婢真是該死!你以為這樣就能救他們的命嗎?!你信不信咱要他們現在死,他們就絕活不過下一刻!”

朱允熥與他殺人的目光相對,毫不避讓,說道:“皇爺爺身為大明皇朝的帝王,生殺與奪,不過一句話而已,孫兒自然相信.”

朱元璋氣惱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包庇,不過是兩個閹人的性命罷了!竟敢胡作非為!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朱允熥明白,罵的是他們,敲打的卻是自己。

只要把罪責推在他們身上,自己就能平安無事。

可是朱允熥並不想這樣!說道:“皇爺爺讓他們怎麼死孫兒擋不住,可有一點要說清楚,他們所行的都是奉了孫兒的命令,是奉命行事,沒有胡作非為.”

李福哭道:“陛下,確實是奴婢自作主張,不關殿下的事,請陛下息怒……”王忠也感動的哭道:“殿下別再說了,都是奴婢的不是,奴婢殘缺之人,犯不著王殿下如此唯護啊……”太監本來就是刑餘之人,自古以來就身份低下,被眾人所鄙視。

即便在歷史上出現過位高權重甚至隻手遮天的太監,可依然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無論人在面前怎樣恭敬追捧,可背地裡卻會發出陣陣冷笑,真給祖宗蒙羞!今日一位皇孫為了他們卻不惜頂撞皇上,這得是多大的恩德呀!怎麼不讓他們感恩戴德,情願以死相報!“住口!本王與皇爺爺說話,豈是你們可以插嘴的,沒規矩的東西!”

朱允熥轉過頭,目露怒色責備說道。

雖然被責罵,二人的心理卻暖洋洋的。

責罵也是為了唯護他們啊。

朱元璋死死的凝視著他,兩隻眼睛迸發出奪人的煞氣。

而朱允熥依舊恭謙,可態度非常堅決,毫不相讓。

過了許久,朱元璋終於說道:“你真的要扳倒詹徽?”

朱允熥在地板上叩了一首,面帶悲色說道:“父親親口囑咐說殺我者徽也,臨終也是念念不忘,孫兒身為人子,為父報仇,天經地義!”

“唉……”朱元璋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父親心裡有怨氣我知道,可詹徽貴為吏部尚書,是大明的柱石,你身為皇孫,不可一心想著私怨,要多想想天下百姓……”“詹徽和你父親只是政見不同罷了,根本就沒有什麼仇怨,今日既然說開了,你以後也不可再提這件事,免得讓官員寒心,讓天下文人失望,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家不能容人呢……”朱允熥跪在地上,心裡卻陣陣冷笑,朱元璋啊,你這說的真仁慈!簡直是天下第一的大聖人!如果你心裡不恨詹徽那才真是奇怪了!在藍玉謀反案中,可是把詹徽當成了同黨!詹徽與太子不合,藍玉又是太子的支持者,兩個人天生就是敵對,藍玉謀反的時候又怎麼會叫上詹徽?若不是朱元璋要報仇雪恨,詹徽怎麼可能被殺!這麼牽強的理由,都能夠被你用來裝進謀反大案,那個時候你怎麼不說寒心?怎麼不想著天下百姓,你不是胸懷開闊嗎!所以朱允熥根本就不會上當!況且為父親報仇也是自己的執念,所以詹徽必須得死!而且必須馬上就死!正義若是來遲,那就不是正義了!“皇爺爺明鑑,孫兒年齡小,不懂什麼人心,也不懂什麼是寒心失望,孫兒只知道父親的臨終憤恨!”

朱允熥斬釘截鐵的說道。

“孫兒只知道孔聖人教導說,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這話是引自《禮記:檀弓上》。

說的意思是子夏向孔子請教說:“對於有殺父之仇的人應該如何對待?”

孔子說:“就算是睡在草蓆之上,頭枕著盾牌,沒有任何職務,也當以時刻想著報仇,絕不和仇人共處一世!(這就是不共戴天的意思!)不管在什麼地方,武器都不離身。

如果是在市上或公門相遇,不回去搬援兵,就要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

瞧瞧!這就是孔聖人的教導!要快意恩仇!聖人的教導能有錯嗎?誰敢說聖人錯了?所以為父報仇天經地義!“混賬東西!孔聖人的話你也敢亂用!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猛然站起身來,怒罵道:“這麼淺顯的道理你怎麼就不明白,一心想著仇怨能成什麼大事!和街市上的潑皮無賴有什麼區別!身為皇家的子孫,就要有皇家子孫的威儀和氣度,要時刻裝著天下,裝著百姓!看看你這像什麼樣子!”

尤不解氣的指著他怒斥道:“你哥哥允炆一點就通一點就透,你怎麼是個榆木腦袋!此事就此作罷不許再提!”

朱允熥跪在地上又叩了一首,面露愧疚之色說道,“孫兒不孝,惹皇爺爺生氣了……”可還沒有等朱元璋松上一口氣,又接著說道:“可是父親之仇孫兒一定要報!詹徽非死不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長安

藍家三少

明末:歷代大將陸續將臨

烏蒙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