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允熥離去的身影,太子妃呂氏面上浮現一抹難以察覺的輕蔑笑容。

宮女心領神會,逢迎說道:“太子病重,他竟然不知道伺候左右,當真不孝呀……”呂氏說道:“不許亂說,三殿下怎麼不知道孝敬了,只是他未休息好,精神不濟罷了.”

宮女連忙說道:“是是是,昨日三殿下玩鬧到很晚,確實沒有休息好,回去補個覺也是正常的嘛……”這就是殺人誅心,敗壞名聲了。

你父親都病危了,你還有心情去補個覺?傳出去妥妥的不孝之子啊!“好了,立刻派人去把太子爺病重的訊息稟報給陛下.”

呂氏又面露悲切,淚眼婆娑,轉身進了殿中。

朱允熥的住所是在春和殿的後院,一處獨立的宅院,雖然院落也不小,但卻有幾分淒涼,少了幾分盎然生氣。

“殿下!您這是怎麼了!……”一聲驚呼打破了寧靜。

朱允熥一回來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許久沒有動靜,也不讓人打擾。

作為他的貼身服侍太監,王忠很不放心,就和管事太監李福商議,借送茶水的藉口進去。

誰知道剛把書房的門推開,就看見朱允通右手手指沾滿血跡,正在一方錦布上寫血書。

王忠跑上去抓住朱允熥的手,“殿下您這是幹什麼呀……,小人知道殿下心裡悲痛,可也不該損傷身體呀……”李福也跪倒在地上,老淚縱橫的說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殿下切不可如此啊,奴婢實在該死!沒有看顧好殿下……”朱允熥假裝面色悲傷的說道:“父親病重,我身為兒子卻不能在床前盡孝,實在愧對父親……只能血書一封,為父親祈福了……”“王忠,快宣太醫!”

李福已經年有五十,作為管事太監還是很快冷靜下來。

“不用了,不過是小傷口罷了,若是讓外人知道,鬧的雞犬不寧,也影響父親安歇靜養,我記得上次舅姥爺送來一瓶上好的金瘡藥,拿來塗上便是了.”

二人無奈,只好按照朱允熥吩咐的,取來金瘡藥,小心翼翼的將他的食指塗抹包紮。

朱允熥明白,朱元璋對於官員的掌控程度到了可怕的地步,畢竟老朱要嚴懲貪腐的官員,所以錦衣衛無處不在。

儘管這是在東宮之中,可也絕對會有錦衣衛的身影,只不過是多是少的問題罷了。

所以朱允熥相信,雖然是在這宅院之中,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也絕對瞞不過老朱的眼睛!包括自己的“自殘”所表達的孝心……在歷史上,朱允炆得到朱元璋稱許的其中一點就是孝道,就是他在太子朱標病重的時候日夜不眠的照顧。

自己有母妃呂氏攔著,明面的表現上是爭不過朱允炆的,她一個影響太子靜養就能夠把自己給打發了。

畢竟朱標倒下了,太子府都是由呂氏說了算,朱允熥也不能太過違背母妃的旨意。

所以他必須想辦法傳達出自己的孝心,不是我不孝順,是有人攔阻啊!“咚咚咚……”朱允熥坐在椅子上,手指一聲聲的扣著書案,很有節奏。

王忠和李福恭謹的站在旁邊,一點也不敢打擾。

朱允熥盯著二人問道:“前段時間父親雖然身有疾病,可並不嚴重,為何病情卻突然加重?你二人可知道是什麼緣故.”

朱允熥見二人沒有答話,繼續說道:“父親說,殺我者,徽也。

你們沒什麼想說的嗎?”

面對朱允熥清冷的目光,二人都是心中一緊,知道此時就是表忠心的時候了。

李福躬身答道:“啟稟殿下,由於太子爺前陣子生病,皇上命吏部尚書詹徽協助太子審理案情,詹徽判了囚犯重刑,而太子並不認同,於是和詹徽就起了爭執.”

“詹徽便將這事上報給了陛下……後來陛下依舊維持了重判,奴婢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原因……”朱允熥心中一明,許多記憶隨之而來。

在前世自己看過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是百家講壇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一位教授講述明朝的十大懸案。

自己當時由於好奇心就觀看了,其中講到太子朱標死因的時候,就有詹徽這個人!說到朱標在去年前去關中,檢視長安是否能夠作為都城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了身體不適。

可是因為有皇命在身,他也並未來得及調養。

回到南京之後,朱標就向朱元璋闡述了自己一路所行的所見所聞,並且給出了相應的意見。

而且就在生病的期間,也向朱元璋上書籌建都城的事情。

可見那個時候他雖然有疾,但是並不嚴重。

朱標生病,朱元璋命吏部尚書詹徽輔助他審理案情。

詹徽卻在朱標不知道的情況下判了囚犯重刑。

得知此事的朱標立即找到父皇闡明緣由,並且諫言:立國應該以仁為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刑法來解決的。

朱標沒有想到的是,一向寵愛自己的父皇居然勃然大怒,認為太子朱標僭越,想要替代自己治理江山。

朱標不認同說:“治理天下,應該以仁厚為懷。

朱元璋為此大怒“等你當了皇帝,再實行你的仁政吧。

“皇帝對皇太子說出了這話,性質是相當嚴重的。

野史記載朱標為此也恐慌不安,思來想去,羞怒之下想要自證清白,想不出一個解脫的辦法,乾脆跳進金水河中,要尋短見。

之後不久,這位在歷史上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就病故身亡。

由這裡可以看得出來,朱標既然還能夠進去見朱元璋,去和他爭執,顯然病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也就是從詹徽的事情發生之後,朱標才病情加重導致死亡。

當然,那位教授給出的結論是詹徽是朱標死亡的誘因,仁厚太子長期和皇帝的緊張關係才是主因。

畢竟太子使出了名的仁慈,而朱元璋又是出了名的冷血嗜殺,動不動就株連,剝皮實草更是經常。

馬皇后還活著的時候,還能夠做二人中間的調解,可自從馬皇后去世,朱元璋的性情也變得更加兇殘,對太子朱標動輒打罵。

逼的朱標沒有辦法,只好命人畫了一副馬皇后的畫像帶在身上,碰到朱元璋發怒之時就故意開啟,以此來軟化父親的心。

可即便是這樣,朱標還是屢次被打。

長期生活在這樣壓抑的氣氛裡面,太子朱標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現在又長時間患病,心力憔悴,油盡燈枯,自然也就無法堅持。

當然了,這都是那位教授的一家之言,並不一定就準確,聽聽也就行了。

可無論如何,在太子朱標生病之時,吏部尚書詹徽頂撞太子是真的,或許這也是導致病情加重原因之一,畢竟人在生病時,心情很重要。

朱允熥握緊了拳頭,怪不得父親說“殺我者徽也!”

可無論怎樣朱標的死因究竟是什麼,你一個外人去攪和天家父子,搞得雞犬不寧,太子慘死,你就是死罪!十惡不赦!想踩著太子上位,討皇帝的歡心,這無可厚非,可你不能踩過界了!漢文帝時期的鄧通,深得漢文帝的喜愛,甚至賞賜他銅山,又許鑄錢權,可以肆無忌憚的鑄造銅錢。

漢文帝的背上長瘡又痛又癢,惡臭難當,鄧通卻能夠心甘情願的替漢文帝吸出膿瘡,毫無怨言,而且甘之如飴。

後來漢文帝想試試兒子的孝心,就讓後來的漢景帝劉啟為自己吸膿瘡,劉啟不敢違逆,只好皺著頭皮吸了兩口,差點沒有當場吐出來。

也因為這個原因漢文帝對這個兒子很不滿意。

後來看景帝劉啟知道鄧通為父親吸膿瘡的事情,吸的比自己好,比自己享受,比自己高興,這一對比就把自己給踩下去了。

因此一股怨恨之情填滿胸膛,後來漢景帝即位之後,就開始收拾鄧通,很快原本富可敵國的鄧通竟然被活活餓死!所以想踩可以,就看你能不能掌握那個度!想踩,也看你有沒有那個命!朱允熥知道這具身體的執念,當即說道:“我要殺詹徽!”

李福勸道:“殿下,詹徽乃是吏部尚書,位高權重,深得陛下喜愛,就連太子爺都拿他沒辦法……”王忠也苦勸道,“是啊殿下,詹徽乃是朝廷大員……如何處置那是陛下的事,王爺卻不可擔上擅殺朝廷大臣罪名呀……”朱允熥手一揮,決絕的說道:“詹徽身為大臣,卻挑撥皇室父子親情,一味諂媚蠱惑皇上,欺辱當朝太子,致使太子病危,他詹徽該死!我必殺他!你們不必再勸!”

又對他們說道:“此事若是敗露,我身為皇孫,皇爺爺或許會免我一死,可是你們必然會受到牽連而死,你們若是不願相助,現在可以離開,我不會怪你們的.”

朱允熥這話說的真誠,二人也很感動。

因為老朱可是有兒媳婦殺手之稱,兒子犯錯,捨不得殺兒子。

就說是兒媳婦的責任,因此朱元璋曾經殺了自己兩個兒媳婦。

一個是朱樉的次妃,她是鄧愈的女兒,另一個就是朱檀的妃子——湯和的女兒。

功臣的女兒又怎樣?照殺不誤!況且兩個閹人?王忠立刻跪倒在地上,“殿下,小人爛命一條,當日若不是殿下憐恤,小人早就被折磨死了,只要殿下一聲令下,小人肝腦塗地!”

原來王忠以前犯過錯,受到太監的責罰整治,幾乎至死。

朱允熥繼承了朱標仁厚的個性,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於心不忍就將他護了下來,從此王忠便伺候自己。

李福也在旁邊跪下,說道:“殿下請吩咐,奴婢等人與殿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況且奴婢受太子爺信任,受命服侍殿下,為太子爺報仇,責無旁貸!”

朱允熥望著二人點點頭,眼中飄過一絲歉意,可是很快的,就被堅毅取代。

若是可能,自己一定會善待他們的家人。

只是,詹徽必須死!自己必須成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夏商周秦漢晉唐宋元明清民國通史

上官幻靈

三國之無雙呂布,我陣擒三英

君陌妙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