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破空而至的江畋,出現在波爾多城外時;就大大鬆了一口氣。因為煙火點點的城區內,顯然戰鬥還在持續,隱約還可以聽到斷斷續續的陣陣喊殺聲,以及此起彼伏火槍放射和大炮的轟鳴聲聲;

只是,讓他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與此同時徘徊在城市上空的,還有好幾只飛掠在城區上方,偶爾發出叫囂的異常生物。只見這些生物頭部如特大號的鬣蜥,長著寬大的肩膀和披鱗帶羽的長長膜翅。

全身只有一雙粗碩的後足,爪趾如飛禽般的勾尖銳利,順風擺動的長長蛇狀尾上,生長著棘型倒刺。就像是蝠類膜翅和多種蜥類特徵的縫合體。赫然就讓人想起玄幻小說中,雙足飛龍一般的存在。

而這些“雙足飛龍”的表現和反應,也同樣也像是奇幻故事裡描述的一般;翱翔在城市上空的同時,時不時的收翅俯衝而下,對著城區某處噴射出一篷篷濃稠液體,瞬間瀰漫開大片黃綠色的煙氣。

一時間充斥在空曠的街道和連片的建築之間,也激起隱藏在城區某處的激烈叫囂和驚呼、慘叫聲。然後,又被迎面放射的火槍鉛雨,或是轟鳴的散彈、旋動飛射的弩槍;搽過身體邊緣而驚飛起來。

然後,另外幾隻雙足飛龍的同類,則是緊接無暇的噴出,一團又一團的粘稠液彈。接二連的擊中了類似塔樓,箭臺和隱藏在建築中的掩體;然後,瞬間就製造出明顯的腐蝕、潰爛,當場崩解離析。

而後,短促而尖銳的軍號和呼喝聲響起,當即成群結隊計程車兵衝過街道。對雙足飛龍攻擊過的區域;發動緊接無暇的衝鋒,顯然,是有人指引和操縱這些雙足飛龍,作為戰鬥中的掩護和突破手段。

這一刻,他心中已有所瞭然了;若是依靠這些能夠飛行的大型異類,突然帶著人和裝備空降在城區內,並由此對各處要點發動突然襲擊的話;的確能夠對留守的王國軍對,製造出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果,再加上城內早有內應配合,乘亂鼓譟聲勢和煽動叛亂的話;同樣可以進一步製造混亂和分散留守軍隊的注意力;為外來反攻製造機會。最終成功突入城內壓制王國軍,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但既然江畋已然降臨,又怎會任由他們輕易得逞呢?他只是隔空一揮手,剛剛噴吐完一輪液彈,正在外圍盤旋著的雙足飛龍中,距離最近的一隻;突然就像是狠狠抽打了一記耳光,頭部驟然一偏。

當場從斗大的豎行眼瞼處,碎片紛飛和汁液亂濺的迸裂開來,也低沉哀鳴著失去了身體控制,胡亂拍打著失去平衡的膜翅,一頭栽向了下方的城區中;重重砰的一聲悶響,砸倒撞碎了一整座樓房。

也壓倒沖垮了靠街的牆面、外延,劈頭蓋腦的砸在了,湧過街道的進攻人群中;頓時就將其攻勢攔腰截成兩段。而隱藏在街區內的防守方,也不由士氣大振反衝出來,迎面放射和投彈又殺入其中。

轉眼之間,就將這股後援斷絕的冒進武裝人員,衝殺了個七零八落;只能丟下一地的屍體和傷者,爭相轉身越過堆滿街道的廢墟倉促而遁。但這時,那些盤旋在空中的雙足飛龍,也注意到了江畋。

當即就紛紛排翅扭身呼嘯飛撲而至,與此同時還對著他噴出了一團團液彈;帶著強大的慣性和勢能,嘶嘶作響的掠空而過。然而,這幾團巨大濃痰一般的液彈,還沒有飛出多遠就爭相凌空暴散開。

當即就濺栽在了不遠處,一隻雙足飛龍的膜翅和頭頸上;剎那間其中蘊含的強烈腐蝕性和酸毒,就讓這隻頭尾七八米長的飛獸;發出了淒厲的哀鳴聲來。而它的羽狀硬鱗和翼膜也潰爛出血色空洞。

轉眼之間,就拍打著失去浮力的殘翅;如同鉛錘一般的斜斜扎落下去;但其他的雙足飛龍,已然穿透了液彈彌散的酸霧邊緣;凌空呼嘯著探掠出鷹隼般的巨爪,將無形空氣都抓出明顯的道道白跡。

瞬間就撕碎了江畋懸空的身影;但下一刻,這些雙足飛龍就重重的擦撞而過,巨大的尖爪只抓到了一抹空氣;自身卻是驟然血線迸射,膜翅碎裂的凌空崩散開來;就像是秋天熟果一般的爭相墜下。

然而,重新現身的江畋,卻微微有些皺眉;因為,他已經再次感受了到了,伴隨著及一路走過來,歷經百戰的黑檀、白牙這對短劍,也到了某種程度的上限了;尤其是在對付大型生物的傷害不足。

因此未能穿透足夠的深度,對這雙足飛龍造成致命傷害,只能切碎它們相對輕薄的膜翅,讓其失去飛行能力而已。而隨著這幾隻雙足飛龍墜下,地面上進攻的武裝人員,也瞬間失去鬥志一鬨而散。

因此,在一片激烈的歡呼聲中,從天而降的江畋也匯聚了,堅守在這處軍械庫內,不滿編的兩團王國士兵;並且更進一步瞭解了波爾多城內的現狀;隨後,他就出現在了被重點圍攻的行宮城堡外。

也見到了,在眾多羽盔重甲騎士的簇擁之下,高高簇立在風中的白底黑色戰斧旗幟;以及在被刻意留空出來廣場上,正在大口進食活畜的十數只雙足飛龍。卻是比江畋之前擊落的那幾只更加粗壯。

其中體型最大的一隻,頭尾甚至達到了十多米,頭尾的棘刺也比其他的同類更加突出;光是盤身在地面上,就活像是真正從古代壁畫中走出來的惡龍一般。而在它們身邊還擺設著許多承載的器具。

顯然,這就經歷了天球之變後,聖王國在封閉全境的同時,也因地制宜的暗中發展出,相應的異類武裝和全新騎士團編制。所以,才能夠輕易的突破地理的險要和阻隔,出人意料的出現在阿基坦。

聖王國的正式騎士團數以百計,自然也分為三六九等之別;最顯赫的就是源自當初,由聖羅蘭一手建立並得到教宗祝聖的聖荊棘騎士團分支,金羊毛、阿爾坎塔、卡拉特拉瓦等大型騎士(總)團。

這些大型騎士團下,又有若干的分團和下級子團;分駐在聖王國三大領之外的各地要衝、堡塞;同時,像是正式的貴族領地一樣在附近,擁有大片采邑和營區、莊園;只是相對要守誓清貧、不婚。

因此,相對於傳統的貴族封臣體制,這些透過內部選舉和、推薦、指定並行的騎士團高層,無疑更符合最高領主會議和至高王的集權和施政需要。與之對應的還有直屬教會聖地的聖地亞哥騎士團。

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次級子團,也擁有至少一座城堡駐地,十多座的附屬城鎮,一二十萬的常駐人口和商稅配額,作為日常的維持所需;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地方的捐獻和上級分團撥付的物資甲械。

其次是三大領之外,各個次級王國、大公\公國、公爵、伯爵的專屬騎士團;雖然沒有分團和次級子團,但是同樣也是王國常備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具體具體情況守誓的內容,也是不盡相同。

從嚴守清苦、節慾、濟貧、堅持勞作與訓練、誦經的西篤誓約;到保有世俗財產,可以結婚並定期與妻子同居,免於勞作而只堅持訓練的諾丁約法;各種都有。只是具體數額,按照地位受到限制。

因此,為了規避《聖羅蘭法典》的最初限制,一般還會以騎士團輔助軍的名義,維持同樣數量到數倍不等的步兵或是騎兵。然後,是行省地方的分郡騎士團和城市騎士團,其中以省城的最為精銳。

只是,在命名上就更加世俗化,也不許使用榮譽性的徽章或是宗教符號;因此,以塔城、馬蹄、山丘、綠樹、鐵氈、長矛之類,常見事物和符號命名的多;規模也同樣受到限制並不準擁有輔助軍。

但同樣也有用以規避法典,數量不等的武裝侍從和僕役編制。而這也是那些伯爵以下,不能擁有專屬騎士團的下級貴族和地方貴族,可以謀求的突破口所在;他們可帶著自備武裝的附庸加入其中。

也可以申請成為,對應註冊騎士團的幕後贊助人。但是根據法典,決不允許某個人或是某個家族,獨佔贊助人的資格;而至少要維持三五七九的單數贊助人,以共同決定相應騎士團的財政和後勤。

當然了,這些地方騎士團的成色,就有些良莠不齊了;其中優質的騎士團,擁有比同國立大型騎士團的分團、子團,一般的資源供應和武裝配給;還有完整組織架構和訓練制度、武裝修會的配合。

而其中最為寒酸的騎士團,則是隻有一名到幾名,正規騎士團退役的老騎士,充當日常的教官和指導,連可以傳承的駐地\產業都沒有;乃至落魄到徒有其名,變成富家子弟和商人用以掛名的所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箱子裡的大秦,嬴政拜我為上仙

東冬冷凍鏘

吾之願:康平盛世

宇寒

明末最強鳳凰男

天湘省的江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