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數日之後,在一位來自御史臺院的侍御史,和一位樞密院南廳直學士籤書的見證之下;在長安西南城角的城牆下,西京分部舉行了一場簡短而低調的誓師。

江畋帶領編成的一營人馬出發了。

而後,行經京畿道西南的岐州周至境內,遇到奉命前來匯合和協從的,甘谷、豐山兩軍府,各一營(700800人)器械俱全計程車卒。

經過駱谷口,又加入駐泊在此的右金吾衛兩團(240300人)。

因此,當進入駱穀道之後,江畋的麾下已經彙集了三千人馬,以及數以百計滿載器械、糧秣的車馬。

這樣,就算這一路上有什麼陷阱和埋伏,也可以完全依靠軍隊的力量,強行推平和碾壓過去。

當然了,這也是江畋在這個時空第一次領軍出征,因此他專門向樞密院請求指派一位富有軍伍經驗的副手。

他當然不缺乏領軍的經驗,事實上在另一個時空中,幾乎都要打下小半個西蘭王國了。

但是,既然可以假手他人而樂得清閒,又為什麼要自尋煩惱的事事出頭,或是不辭勞苦、事無鉅細的一把抓呢。

因此他更多是將南下行程,當成一次武裝巡遊式的散心,而仔細觀察起沿途風物。

正所謂是李白專門有詩云:蜀道難,難以上青天;這大概就是他當初離開蜀地,前往京師遊歷的心聲寫照了。

然而現如今江畋看起來,傳說中的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就明顯有些名不符其實了。

因為,這條駱穀道正是當年的穿越者前輩,那位梁公籍以反攻關中的主要途徑;當年也最先得到了不遺餘力的拓寬和重修。

因此如今江畋乃是行進在一條兩丈寬,足以並行多輛馬車的平直道上。

在路邊草木蔥榮的山壁上,依稀可見當年被用火藥炸開山頭,再用冷熱縮張法所剝裂下石塊來的大片痕跡;而這些剝落而下的大小岩石,又成為了現如今的駱穀道,高出山谷河床的路基一部分。

因此駱谷直道的路基,是在這些山石底座上,壘砌更多的碎石和充當填充物的卵石;然後,再鋪上數層不同質地的三合土夯實;最後又用名為化石膏的原始水泥調和物,厚厚的鋪滿和硬化表面。

因此,歷經了百餘年歲月的往復使用之後,整體的道路結構依舊堅固如初;只有一些邊緣的地方有過小修小補的痕跡。

此外,道路沿途最為顯眼的風景,就是一根根距離不等線纜纏繞的電報杆子。

作為大唐中興百年盛世之期,得以掌控天下三十六道、十幾個大小都護、都督府,的統治支柱之一;依靠這套號稱“天羅地網”的原始有線電報網路體系。

可以實現“南海朝聞,夕至京城”。

而其中又分為軍政兩套羅網體系。

其中一套為通政司管下,遍及天下上千軍州,乃至一些名城大邑的大羅網;還有樞密院所掌握的,通達四夷九邊城塞的小羅網;兩套並存並聯的地方傳訊網路。

此外,就是與星羅棋佈的電報網路一起,跋山涉水遍佈天下每一座城邑的直馳道,以及配套的半脫產漕營護路兵制度。

因此,只要是直馳道所過之處,就少不了這些一路林立蜿蜒的纜線長杆。

其中直道,乃是就地取材的礦餘、爐渣、瀝青、礫石等材料為奠基,用化石膏原始水泥膠結而成硬化路面的快速馬車道;而馳道則是多見於平坦開闊地區,用硬木鑲鐵加固的馬拉長車軌道。

因此,相對之前褒斜谷內猿鳴鳥驚飛的莽荒清寂;駱穀道居然是異常的繁忙和熱鬧。

不但各色行人商旅往來如織,沿途三里一鋪、五里一舍、十里一驛、二十里一館;具是人煙嚷嚷、喧囂不絕。

而且,大多數人在見到了,江畋帶領的大隊官軍之後,也沒有多少驚異和慌亂的形色;反而是紛紛避在路邊的同時,毫不避諱指指點點的議論個不停。

彷彿是對於這種情況,早就已經屢見不鮮了。

江畋甚至還可以看到,在山壁原本被廢棄的古時凌空棧道處,被依照山勢建造起了層層的樓閣館舍;或又是在山谷間奔流的河道上,橫跨而過的寬敞廊橋,以及匯聚在廊橋及其周邊的小市、野市。

行走在道路上,時不時又能看見被纈刻在山石上,諸如歷代詩人白居易、岑參、元稹、韓琮、崔覲等,所留下的詩文題著,以諸多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後來者的跟風題留,被稱為詩崖的特色風景。

從周至縣的駱谷驛開始,一路馬不停蹄的穿過:滿山野櫻桃遍佈的櫻桃驛,谷水、黑水、交匯的三交驛,大山狹夾一隅的駱谷關、林關驛,胥水驛、大望驛、梨園寨、華陽關、回河鎮……

最終抵達了山南西道的洋州真符縣時,也只用了一天半時間而已。

然後,再從真符縣的白草驛補充食水,折轉向西南向的興元府境內;大概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抵達了興元府治所所在的南鄭大城。

而作為天下望要的兩京十六府之一,位於漢中平原盆地中的南鄭,也無疑是一座典型繁華大邑;而且四下城門大開而商旅絡繹,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受到,之前巡道御史進山討伐失利的影響和波及。

然而,唯有在見到了親自出來迎接的,興元府少尹呂福光以下的若干文武官屬之後,才能從他們的言談之間,感受到那麼一絲的緊張和憂慮的氣氛;而在江畋抵達之前,當地已重新召集數支軍隊。

畢竟,興元府既是天下十六處直轄府之一,同時也是山南西道的都督府,佈政、轉運、按察、度支諸使的理所,還包括了南鄭縣的縣治。

因此,在官場上俗稱是一城七衙,惡貫滿盈的所在。

因此,僅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根據山南西道都督府之命,聚集了包括臨近的褒城、西縣七八個縣,徵發而來的團練義勇、鎮戍士卒;加強了地方的守備和巡邏,並且等待來自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因此,當江畋率部抵達當地之後,也順理成章暫時接管了這些人馬的指揮權。

但是,江畋也沒有對他們給予太多的指望;而只是下令圍繞著當地山區修建工事和哨塔,建立起數道警戒線和防線來。

事實上,在駱穀道中的直道上馳騁時,江畋也陸續收到了來自山南西道的訊息。

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圍繞這次進山討伐失利的內情;然後基本都將主要責任歸結在,那位領軍搜山的巡道御史身上。

因為,這位巡道御史在發現了大群野外異獸聚集的訊息後,居然採用了分兵五處,其中四路並進、一路殿後的搜山戰略。

這樣只要其中一路遇敵,就可以就地發出訊號求援,而彙集其他部隊夾擊。

問題是,他顯然忘記了自己所要面對的,不是尋常的叛軍或是盜賊;而是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忽略和無視,山地叢林影響的獸鬼異類。

然後就被異類給相繼分頭擊破;最後還能夠迂迴繞道直突本陣。

可以說,當地官軍中最為精銳的一團左驍衛士兵,就被留在他身邊充當保護;結果對敵基本一箭未發,就跟隨他倉促退出山區。

而他最後唯一正確的決定,就是在山口建立起可以據守的城寨來。

但是,在興元府和洋州、興州、鳳州地方上,已經陸續有一些零零星星,目擊到異獸現身和活動的報告;一時間,靠近山區的幾個縣治,也難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而謠言四起了。

就在這種詭異而緊張的氣氛中。

江畋也見到了樞密院所指派而來的副手,從利州日夜兼程趕過來匯合的,一名據說熟悉本地情況,又軍伍經驗豐富的將領。

“山西道寧武鎮將龐勳,參見監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簽到系統,我躺平了十年!

陪女孩看一場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