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大營,河北兵馬元帥府,中軍大堂。

一場趙楷特色的軍議,正在一處由豪宅大堂改造而來的中軍大堂當中舉行。

之所以說這場軍議有特色,是因為參加軍議的人很有趙楷特色——除了陳記和陳東、張浚、胡寅、鄧肅這四個負責記錄和起草軍令的機宜之外,全都是武將......哦,還有劉子羽這個能上馬衝陣的假文官。

另外,軍議會場的佈置也極有特色。

不是公堂式的佈置,而是在大堂當中擺了一張大桌子,桌子上鋪開一張很大的地圖。

包括趙楷、陳記、劉子羽、韓世忠、何灌、王淵、黃無忌、向克、劉錫、李孝忠在內,所有人都站在大桌子周圍低頭看圖上的形勢。

這地圖是河北(包括燕山府路)、河東、京畿、京東、京西等路在內的大圖。

不僅畫上了所有的州軍府縣,而且還畫了山川河流。

在地圖上面還擺了許多的大大小小的木牌,木牌上面都有字兒,一部分是“金”字,一部分是“宋”字。

這些木牌代表的當然是宋金兩國軍隊,其中大木牌代表一萬人,小木牌代表一千人。

站在這麼一張地圖臺邊上軍議,倒是比空口白話來議論要直觀多了。

而這種軍議的方式,當然也是趙楷“發明”的!除了“發明”這個“圖上談兵”,趙楷還為軍議定了規矩。

第一、軍議就是軍議,別扯軍事之外的事兒!第二、軍議以武將為主,不會帶兵打仗的原則上不出席,出席也少說話。

第三、軍議要說人話,別整些糙漢子聽不明白的之乎者也——其實某個狀元現在也聽著費勁兒!第四、軍議上面,只要是軍事話題,暢所欲言,言者無過,說錯不管。

第五、軍議到最後,能排版定案的只有鄆王趙楷。

而一旦做出決定,其他人就得努力執行,即便有不同意見,也要執行軍議的決定。

“大王,臣以為平定軍城兵微將寡,城池也不算堅固,守臣季軍使更是年老昏聵,只知道撈錢......根本不可能抵擋金賊西路軍的十萬之眾。

現在很有可能已經陷落,所以咱還是別做打算,想想該在哪兒擋住越太行而來的金賊西路軍吧!”

認為平定軍將要不守的是韓世忠——他的意見當然是錯誤的!因為他不知道岳飛的厲害!趙楷不置可否,繼續等下面人說話。

他已經當了幾個月的“天選之王”了,當出一點滋味了,知道自己不能在軍議開始的時候就亮底牌。

因為他一亮底牌,別人就沒法說話了。

“大王,”老將何灌開口道,“老臣以為當務之急,應該嚴令河北東路安撫使司調兵守衛井陘口,以求拖延時日。

如果能拖延一兩個月,老臣至少可以練出一萬還堪使用的新兵。

另外還可以有兩萬新兵入營,雖然來不及訓練,但還可以充輔兵.”

“便是多了一萬堪用的新兵和兩萬輔兵,咱也在平原上還是抵擋不住金賊的西路大軍......”王淵搖搖頭道,“老臣以為,咱們還是得全軍北上,看看能不能搶佔娘子關,如果不行,那就在井陘口和金賊決一死戰!”

“不能在井陘口決戰,那裡的地形還是太開闊.....而且由娘子關下井陘口是居高臨下,太不利了.”

陳記比王淵更加悲觀,他一邊看地圖,一邊搖頭道,“大王,為今之計,必須考慮退路了!”

“退路?”

趙楷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帥府司馬已經在琢磨跑路的事兒了,但他也沒當場批評這種逃跑主義思想,而是問了一句,“往哪兒退?”

陳記道:“昔日光武據河內的河內郡,就在如今的懷州、衛州和相州西部。

這塊地盤南依黃河,北靠太行,進可以取河北而逐胡虜,退可以奔洛陽而收關隴、荊楚之眾,以謀持久.”

趙楷聽陳記這麼一說,腦子裡面關於“光榮版三國志”那點記憶又出來了。

陳記的意思大概是割據洛陽、長安、南陽、襄陽、江陵、江夏、長沙,有些還有整個巴蜀大地......對於這個跑路方案,趙楷依舊不置可否。

而陳記看趙楷不言語,也就沒有再說話。

看到陳記不言語了黃無忌和向克二人就接過他提出的話頭說了起來。

黃無忌道:“大王,臣以為無論救不救平定軍,都應該有經營河內的打算......安陽是進取之地,而河內是退守之路。

咱們現在不能只謀進而不謀退!”

他所指的河內不是河內郡,而是懷州首縣河內縣了。

他的據河內,說穿了就是謀西京了!向克也附和了黃無忌的意見,對趙楷說:“大王,臣也覺得必須在河內落個子兒......退路有了,大傢伙才能安心往前面去打啊!現在不僅有金賊的西路軍東進,他們的東路軍還圍著開封府呢!這開封府能守得住嗎?”

守得住嗎?趙楷心裡也沒什麼底,於是看了眼劉錡的大哥劉錫,他一個月前還在開封府城裡面呢!劉錫只是搖頭。

其實這問題根本不用問,劉錫要認為開封府守得住,他怎麼可能投靠到趙楷這邊,還把李孝忠忽悠過來了?他和劉錡都高太尉的人,是太子一頭的。

趙楷又衝李孝忠溫和地一笑:“少嚴,你怎麼看?”

他當然不知道李孝忠在歷史上的作用,但他知道李孝忠帶來的3000子弟兵都是好兵!能用自家的錢財為大宋拉出3000好兵的人,對大宋一定是有真愛的!“守不住!”

李孝忠只是搖頭,“種家二老,還有姚家老漢都老邁不中用了......臣觀勤王西軍之中,只有一個王德是能戰的,其餘諸將都遠不如臣。

靠這樣的兵去解開封之圍,恐怕是凶多吉少.”

他還真敢說......不過說的對!趙楷點點頭,道:“少嚴說得不錯,就該這樣,有話直說,不必拐彎抹角......在孤這裡,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孤要是連真話都容不得,還拿什麼去和金賊打?”

趙楷這一套,說不好聽的叫“二貨”,不會做人,不考慮別人(就是趙佶、趙桓這些人)的感受。

但往好了說,就是朝氣蓬勃!開個軍議,有什麼觀點直接亮明,不要拐彎抹角說半天都不入正題,那樣沒意思,也沒效率。

李孝忠的脾氣其實和趙楷有點像......要不然他能散盡家財募兵勤王?如果他是老謀深算的老陰險,現在應該在西北猥瑣發展,積蓄力量!被趙楷一鼓勵,李孝忠的話匣子可就開了,他對趙楷道:“大王,這救兵如救火......咱們這裡也聊不出個結果,依臣看,您就拍板吧!如果要救,還是趕緊出發吧!也別帶步軍,他們走得慢,等他們到了娘子關,多半金賊已經打破了關隘。

娘子關一丟,那平定軍鐵定不保,而且守井陘口肯定不如堵娘子關啊!所以臣建議,就用能騎馬的弟兄去救援平定軍......最好是一人雙馬,日夜兼程。

對了,得帶上步人甲、步兵長槍和神臂弓,這樣到了娘子關後,就可以下馬作戰了.”

騎馬趕路,下馬作戰,他這是把騎兵當成騎馬步兵了。

不過也沒什麼不可以,金人那邊不也經常這樣?趙楷點點頭,拍板道:“河內當然也得有人去經營......王太尉,孤王命你知懷州,帶上魏府義從軍去懷州駐紮,以支援開封府的名義過去.”

“老臣領令旨.”

王淵連忙起身領旨。

趙楷又道:“有岳飛那樣的勇將在,平定軍丟不了......所以孤王準備出兵解平定軍之圍!”

他又問李孝忠道:“少嚴,你手下有多少人能騎馬?”

“1500!”

趙楷又問何灌,“相州新兵當中有多少人能騎馬行軍,而且武藝也比較出眾的?”

“至少有1000人.”

“天策軍呢?”

韓世忠道:“大王,能出動5500人.”

“好!”

趙楷重重點頭,“有8000人足矣!兵務精,不務多,孤有八千精兵,足以抵擋金賊十萬!”

“大王......”韓世忠是用老了兵的,當然知道趙楷又在發瘋了,所以就對趙楷道,“臣想請個命,這回就由臣督軍出戰吧!”

趙楷笑道:“良臣放心,孤王知道分寸......等到了娘子關,怎麼打都聽你的,孤王只管督戰......偶爾衝一下陣,這總行了吧?”

還要衝陣?韓世忠真有點哭笑不得。

趙楷笑道:“放心,孤有天命,金人是傷不了孤王分毫的!”

.......求一波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災年,我有一箇中藥交易空間

烏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