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大郎,你在想什麼呢?”

慈父溫柔的聲音,在趙論趙大郎的耳邊響了起來,趙論這才發現自己走神了。

他的好兄弟趙評已經行完了禮,還大馬金刀的在一張椅子上落了座......那張看上去帥得讓人討厭的面孔上堆滿了奸詐的笑容!“啊,兒臣,兒臣在想西征金羅馬的事兒.”

趙論趕緊把話題往遠征羅馬這事兒上拉。

趙楷輕輕點頭,笑道:“好吧,那今兒就先議一議西征金羅馬的事兒吧!論兒、評兒,你們倆誰先說?”

趙論、趙評互相瞄了對方一眼,心裡都明白:國本招聘的面試開始了!今兒在場的不僅趙楷、趙論、趙評父子三人,還有虞允文、呂寶山、岳飛、李輔臣等東西兩府的四位大相公,還有趙樞、趙植、趙榛、趙椅等四王——他們是趙楷兄弟當中最有權勢的四人!還有蕭不言、胡憲、劉子翬、王中孚等四個儒廷宗師。

既有朝臣的首領,又有宗室的首領,還有儒家宗廷的宗師,算是各方面的代表都有了。

雖然誰當國本的最終決定權肯定在慈父趙楷手中,但是慈父趙楷肯定會假裝聽取這些人的意見......這些人都湊齊了,說明“考試”已經開始了。

一定得好好考啊!“父皇,”趙評笑著道,“兒臣年幼,是弟弟,還是請大哥先答吧!”

現在是兩兄弟坐在一塊兒參加面試,所以先答題的人肯定佔便宜——如果兩個人準備的答案類似,後答題的人就顯得在抄襲了。

至於後答的人參考先回答的人所提出的答案,其實也沒什麼必要。

因為趙楷提出的問題早就在兩人的預料之中,該怎麼回答,他們早就和幕僚、智囊們商量了又商量,討論了又討論,早就有了非常成熟的方案了。

趙楷笑著點點頭,對趙論說:“大哥兒,你先答吧!”

既然趙楷開了口,趙論也就不禮讓了,當即就站起身,向趙楷行了一禮,開口回答道:“父皇,兒臣遵旨。

兒臣以為,欲滅羅馬,必聯合大食。

羅馬和大食乃是數百年的死敵,都欲滅亡對方而後快。

在塞爾柱突厥入主大食國後,羅馬國就屢戰屢敗,不斷喪師失地,已經有了亡國之兆。

可是金賊餘孽粘罕、斜保入主君士坦丁堡後,羅馬得到了火器和十萬女真猛士,兵勢驟強,這十餘年來不斷進擊大食,已經搶到了許多地盤。

再這麼打下去,大食國恐怕就要滅亡了。

如果咱們可以派出精兵攜帶火器以援助大食,大食國一定願意為我前驅。

有大食國的突厥精兵相助,西征羅馬之事當可事半功倍。

另外,西征羅馬必然是持久之戰,速勝是不可強求的,所以兒臣以為朝廷應該有10年乃至20年成功的長期打算。

同時咱們還得精打細算,不僅要節流,還應該設法開源增收,這樣才能以戰養戰,長久的維持下去......至於如何開源......兒臣以為還是得從同天竺國的貿易上想辦法。

據兒臣所知,這天竺之富,遠勝於大食、羅馬,而且錢多兵弱,物產豐饒,內部分裂,完全可以徐徐圖之,不求鯨吞,只用蠶食.”

趙論說得那叫一個頭頭是道啊!不僅說了軍事問題,還提及了經濟問題、外交問題和欺負印度阿三的問題,顯得特別周道,在場的十二“賢者”聽得都連連點頭,看來都打算投趙論一票了!“評兒,”趙楷等趙論滔滔不絕的把話說完,才笑眯眯的看著趙評,“你大哥思慮周密,已經把能想到的都說了,你還有什麼可以補充嗎?”

必須得有啊!要不然太子就讓趙論當去了!趙評笑道:“父皇,兒臣以為大哥的辦法太麻煩,而且太雜亂......軍事、外交、民政、貿易,哦,還有教派問題。

最麻煩的是,還涉及到南帝的小朝廷。

各種麻煩全都攪在了一起,牽一髮而動全身,敗一處而潰全域性,實在不是妙法上計.”

趙楷看了老大趙論一眼,發現趙論的臉色有點難看了。

很顯然,趙論自己也知道他的大計劃缺點在哪兒?趙論的大計劃看似周到,但是太過龐雜,將許多會互相干擾的事情捏在了一起......譬如去印度撈錢和聯合大食國揍羅馬這兩件事兒肯定會互相干擾。

因為歐洲地中海一帶是印度的重要貿易伙伴,每年有大量的黃金白銀流入印度。

如果大宋聯合塞爾柱突厥和羅馬人打成一團,在印度賺錢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另外,拜上帝教、天方教、印度教、佛教、儒學這幾方面的鬥爭又會和軍事、外交、貿易問題攪和在一起。

而最麻煩的則是大宋朝廷和南帝朝廷之間的矛盾......南帝趙諶真的希望大宋的1000艘寶船殺進西洋嗎?他真的反對金羅馬嗎?他真的會支援天方教嗎?答案明擺著!南帝趙諶現在是南洋、西洋的兩洋霸主,西口海峽攔路收費事業的壟斷者,還是西洋海上和天竺國內天方教勢力的死敵......與此同時,他和金羅馬其實沒什麼厲害衝突。

金羅馬又入不了西洋,也搶不了趙諶的好買賣,也不可能向南洋傳拜上帝教。

雙方是“遠交”的朋友,還可以一起對付天方教呢!趙諶雖然不敢公開反對大宋西征金羅馬的事兒,但是暗地裡面絆子能少得了?南帝趙諶多損的人啊!你讓他使絆子,這西征的事兒還能順利?當然了,這些道理趙論都知道,他是海軍,他怎麼會不知道海上的事情?但是他得答題啊!“二哥,你有什麼妙法上策?”

趙論青著臉兒問。

“有啊!”

趙評道,“不走海路,從陸路打過去!”

“什麼?”

趙論驚詫的看著趙評,“二哥兒,你知道這陸路有多遠嗎?大軍怎麼開過去?又怎麼補給?”

趙評笑道:“大哥,咱們不去......至少不當主力.”

“那誰去?”

趙論問。

“契丹人、阻卜人、韃靼人、乃蠻人、女真人......”趙評道,“這是驅虎吞狼之計,而且還可一石二鳥!”

他笑著,“打贏開疆土,打死除北患......怎麼都不虧啊!不僅不虧,而且還不需要投入多少本錢,身長力大,善於騎射的兵源還有的是.”

“那些蠻子是那麼好驅使的?”

趙論當然不服氣了,“你在草原上忙活了兩年,連乃蠻人和阻卜克烈部都沒平定呢!”

趙評笑道:“這有何難?只要有地方讓他們搶,讓他們來給咱磕頭都行!”

其實乃蠻人和阻卜克烈部已經被岳雲攆得東躲西藏了,雖然還能打下去,但是屢戰屢敗也沒收入,還能支撐多久?如果現在有個好去處讓他們去搶,他們當然不會繼續抵抗下去。

“他們可是拜上帝的!”

趙論提醒道。

乃蠻人和阻卜克烈部都是信景教的,也正因為他們的信仰,趙評才一時沒辦法將之收服——這些蠻子一旦信了什麼教,那可比威尼斯商人和江南讀書人要虔誠太多了。

趙評笑道:“那正好讓他們去打欽察草原、阿蘭王國和羅剎。

!”

趙論高聲道:“你就不怕他們和金羅馬勾結在一起?”

趙評搖搖頭,笑道:“當然不怕了!大哥兒,一山還難容二虎呢!金羅馬能失去羅剎國和阿蘭國嗎?完顏斜保能把那裡讓給乃蠻人和阻卜人?”

當然不可能了......羅剎十八路諸侯和阿蘭國對金羅馬來說太重要了!君士坦丁堡的糧食都靠羅剎供應,而且金羅馬的軍隊當中,也有許多羅剎和阿蘭的戰士——東羅馬核心的希臘人是不肯當兵的,小亞細亞那邊信仰上帝的各部一樣不怎麼願意當兵。

在原本的歷史上,科穆寧王朝只能依靠西歐僱傭兵打仗。

而完顏斜保雖然有自己的女真武士可以依靠,但是女真人畢竟太少,而且他們變成了君士坦丁堡市民後,戰鬥力也在下滑。

所以黃金王朝想要維持下去,是不可能沒有羅剎和阿蘭騎士的......趙評接著又說:“而且草原上和東北老林子裡面兇悍難治的蠻子多的是,咱們既然可以驅使他們,就一批批的往西邊派啊!打贏打死,咱們都不吃虧。

而且也不用給他們發軍餉,多好的事兒啊!”

趙論的臉色那叫一難看啊!他是海軍......不大和北方的蠻子打交道。

而趙評是陸軍,還把耶律大石的閨女搞到手了。

論起怎麼驅使蠻子,趙論怎麼都不如趙評啊!“大郎!”

就在趙論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趙楷這個時候開口了,你都年過40了,當個老太子也沒意思,不如直接當天子吧!”

什麼?當天子?趙論愣了又愣,難道父皇要禪位給我?有那麼好的事兒?趙楷接著道:“大郎,你就當個東洲天子吧!”

什麼?東周天子?趙論又是一愣,還沒來得發問,趙楷又道:“膠州灣裡面的千艘寶船正好用來送你去東洲大陸......大郎,你什麼時候出發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終極尖兵

裁決

重生之稱霸王朝

沉睡的龍

穿越秦末,我靠忽悠得長生

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