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洪武十五年二月十八日。

平安號、永安號、泰安號、福安號等四艘神舟丁四型3000石探險船,已經滿載了各種補給和物資,在南京閱江門外的碼頭上一字排開,就等著揚帆東下了。

這四條神舟丁四型3000石探險船是在神舟丁三型3000石炮船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專門用於執行探索西歐任務的......出了長江口,一路向東,先到日本國停留幾日,加點補給,等著西南風大起,就揚帆西行,不出三個月,就能到西歐了!唔,負責這事兒的皇長子靈武王趙論已經研究仔細了,連大致的登陸地點都已經研究過了。

“父皇,兒臣已經和波娘子(娜塔莉)和馬法師(馬裡哈昔牙)研究過了......這四條探險船如果走北邊的航線一路向東,穿越大東洋後,再遇著個大島子,多半就到了英格蘭了!”

正在閱江樓上向趙楷報告探險準備情況的,正是趙論......他對這次的探險可是非常上心的。

這事兒可關係到他能不能順利當上太子爺,怎能不打起一百二十分的心思?“英格蘭......”趙楷點點頭,心說:你連愛爾蘭島都不知道!明顯是沒有仔細研究啊!不過也沒有關係,探險船隊只要帶足補給後離開日本,然後閉著眼睛一路向東,肯定能發現新大陸的!到時候朕就封你當個東帝,安心去新大陸對付印第安人......不,他們不應該叫印第安人,而是該稱為“英格蘭野人”或是“法蘭西土人”了。

想到這裡,他回頭看了眼波美人,笑著問:“娜塔莉,你一羅剎娘子,還知道西歐的情況?”

娜塔莉笑吟吟道:“好叫官家知道,妾身雖然羅剎人,但卻是貴族,妾身的父親是加利西亞公國的主教,所以妾身是接受過教育的,知道一些西歐的情況.”

趙楷不置可否,也沒有提及愛爾蘭,而是接著問趙論:“如果沒有探險隊抵達英格蘭呢?”

“那就有可能抵達法蘭克王國......這個國在英格蘭國的南面,和英格蘭隔海相望.”

歷史學家們認為的“法蘭西王國”其實已經誕生了,在法蘭西島公爵雨果.卡佩當選為法蘭克人的國王時就誕生了。

但是因為雨果.卡佩和之後的幾個國王都稱法蘭克人的國王,所以現在的歐洲人還不知道有法蘭西王國。

“法蘭克王國的南面還有一些小國和一個綠衣大食國,”趙諶道,“那個綠衣大食國的地盤原來是拜上帝教會信徒所居之地,後來被來自北非的天方教徒所征服,建立了綠衣大食國......”趙論說到這裡,眉頭突然一皺,“不過這些國家,包括英格蘭國、法蘭克國、綠衣大食國和咱們大宋是不一樣的,內部極為鬆散,君王大權旁落,諸侯割據一方。

如果完顏斜保能用中原的辦法整頓東羅馬國和羅剎,削平諸侯,集中大權。

然後極有可能削平歐陸列國,一統拜上帝教的天下,到時候就很難對付了.”

這趙論還真的研究過此時歐洲各國的政體,顯然是用了心思。

不過他還是看輕了那些鬆散的拜上帝教諸侯的武力了,這夥人雖然打不了大兵團作戰——因為很少能有個威望足夠的首領去凝聚他們,但是一旦分散開來打治安戰還是挺厲害的。

完顏斜保想要依靠他那點女真國族和武力孱弱的東羅馬人去統一他們,基本沒戲。

趙楷並沒有將自己的看法告訴趙論,因為他知道趙論根本遇不到歐洲人,也碰不上完顏斜保。

如果真的碰上了......那就說明這裡根本不是地球!“四條探險船都準備好了?”

趙楷問起了探險船的準備工作了。

“都已經準備好了,”趙論道,“四條神舟丁四型3000石探險船都是用在建的神舟丁三型改的,加固了船體,在龍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隔艙板。

因此船體極為堅固,絕對可以扛住海上的大風大浪.”

隔艙板的作用其實有兩個,一是防止船體進水沉沒;二是充當船肋板,以加強船體。

而被隔艙板隔出來的空間,還能用來存放補給品。

趙楷又問:“四條船上一共有多少名水手?從日本國出發時,可以攜帶多少食物和淡水?這次要橫渡大東洋,可不是沿海而行了,很難補給食物和淡水,一定要備得足足的.”

趙論說:“因為登陸之後有可能和英格蘭人、法蘭克人和綠衣大食人發生衝突,所以每條船上都帶了200名水手。

這些水手個個都武藝高強,還配備了洛陽甲、神臂弓、炸雷等等器械甲冑.”

一條船200人,四條船就是800人......如果都披上鐵甲,背上神臂弓和炸彈,擱在歐洲也算是一支武力了。

另外,四條探險船上總共裝備了48門5斤長炮!趙論接著又說:“至於吃食則會準備一年的份額,每條船上還會攜帶足量的食鹽,用來醃製捕獲的獵物。

淡水不易儲存,所以會在日本國採購2800石米酒,分別裝上四條探險船......以一人一天消耗5斤米酒計算,200名水手一日需要1000斤米酒,差不多六七石間,一條船上裝700石酒,足夠喝上100天了。

每條船上都帶著些酒麴,有必要的話還可以自己釀一些酒。

另外,每條船上都會攜帶一萬匹絲綢。

這是用來和英格蘭人、法蘭克人和大食人交換物資的,以及用來進獻給英格蘭王、法蘭克王和大食國的哈里發王或是蘇丹的.”

趙論還準備好了三分國書,分別是給英格蘭、法蘭克、綠衣大食的君主的......考慮的倒是挺周到的。

“對了,船上有馬嗎?”

趙楷這個時候忽然想到了馬。

據他所知,美洲在歐洲人到那裡之前是沒有馬的,能騎的只有羊駝......如果第一批登上新大陸的宋人有馬,可以組成一支小規模的騎兵,那可就厲害了。

“馬?這倒沒有準備.”

趙論搖搖頭。

歐洲有馬啊,帶著絲綢呢,到歐洲後去買不就行了?趙楷吩咐道:“每條船上裝個二三十匹吧!”

“兒臣馬上著人去辦.”

趙論當然不敢忤逆老爹的意思了,只好一口答應下來。

趙楷點點頭,“不必了,就去皇城馬廄裡牽些走馬......不要誤了吉時!波娘子,你去辦吧!”

原來今天就是探險船隊出發的好日子,二月十八日嘛,要發的!波美人娜塔莉領了趙楷的質疑,不敢絲毫怠慢,馬上就領了幾個女班直,拿著趙楷的金牌去牽馬了。

趙楷想了想,覺得沒有什麼要說的了,就對趙論道:“讓四條船的船頭來見吧!”

......這四條探險船的船頭,都是趙論精心挑選出來的海軍資深船頭......因為北宋軍在幾年前還沒有海軍,所以這些船頭都是從南宋海軍跳槽過來的。

其中平安號的船頭名叫盛新,餘杭人,四十多歲,南宋武進士出身,及第後一直在海軍任職,後來成了趙樞的心腹,跟隨趙樞加入了北宋海軍,他也是此次探險行動的都統制。

永安號的船頭名叫楊欽,年紀和盛新相仿,原是洞庭湖的漁民,應募當了水軍,先在長江水師中任職,後又轉入海軍,在趙樞、趙不求麾下任職,最後跟著他們一起投靠大宋朝廷。

泰安號、福安號的船頭都是東南海商出身,行船經驗非常豐富,尤其熟悉去日本國的航路。

四個人很快被帶到了趙楷的跟前,行了揖拜之禮,然後又站成了一排,等著趙皇帝訓話。

趙楷看著他們,一臉鄭重地說:“今日是諸位離開南京,踏上東去尋找通往歐洲航路的日子。

朕有預感,你等此行一定會大有收穫,日後也將名垂青史......自徐福東行求仙之後,咱們中華之人,還沒有誰想過要去探索一番東方的茫茫大海吧?真是可惜啊!”

大有收穫?能收穫什麼?趙論和這四個船頭都不明白趙楷的意思,東方的大海里有什麼?不可能是仙人居住的島嶼吧?而去那個什麼羅馬的航路,似乎也沒什麼要緊的,發現不發現的,有什麼打緊?趙楷這個時候已經露出了笑容,目光深遠的望著大江東去的方向,自言自語地說:“若朕所料不錯,大航海之世當從今日起。

而我輩之人,能身逢其世,還能大有作為,實在不負此生啊!”

這個時候閱江樓下傳來了一陣馬蹄聲響動,趙楷伸長脖子往下看來看,就見娜塔莉帶著些人,牽著百餘匹走馬已經到了......這些馬都是御馬,雖然不是青海驄,但也足夠健壯,年歲也不大,正是體力最好的時候。

和這些馬兒一起來到的,還有幾十車馬料,這是供百餘匹馬到日本途中食用的。

趙楷看見馬兒已經到了,就笑著對四個船頭道:“時候差不多了,諸位可以上船去了......朕就在南京等你們的喜訊,希望你們別讓朕失望!”

四人一起揖拜道:“請官家放心,臣等必不辱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