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趙楷的話,同在瑤池宮御書房內的韓世忠、岳飛、李世輔、董金剛四個樞密和副樞密的嘴都快笑歪了。

趙大官家這是要打仗了......打大仗了!這位大官家從來都沒打算放過西賊、北金,還有逃到日本國去的完顏燕!他之所以把這三個敵人擺在一邊暫時不打,而是調兵南征,是因為沒有錢啊!因為西賊、北金、完顏燕的地盤都沒什麼油水,不能指望“打出盈利”,至少短期內是沒有盈利的。

西賊跑去了安西四鎮的地盤,那一塊兒雖然比西賊原有的地盤要富庶多了,但是距離中原太遠了,軍事征服的成本不低,收益也不是太高。

特別是在軍事能力很強的西賊跑過去,還掛上了大唐的招牌建立了一個軍事封建國家後,征服的成本將會直線上升。

而且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場和準噶爾百年戰爭類似的戰爭——那是兩個以佛教為國教的王朝間的你死我活的戰爭,而在他們分出勝負之後,則是佛教勢力在西域的極大衰退!所以大宋和西賊(西唐)之間的鬥爭必須把握好分寸......至於溜到日本九州島的漢奸......當然是不能放過的!但是日本鬼子一樣不能放過吧?不過趙楷雖然不準備放過漢奸和日本鬼子,但是他手底下的將領們對日本國卻提不起什麼興趣——窮鄉僻壤一個,而且還是細長的一條孤零零的擱在東邊,大宋樞密院裡面某個很會起名的傢伙還給日本國起了個綽號,叫“東條”,就是東邊有一條日本的意思。

就這麼一條,打下來又能有多少油水?而大金退出燕雲十六州後,雖然元氣大傷,但是實力猶存。

之前的平滅高麗之役就充分展示了大金國的實力。

而在滅亡高麗之後,大金國兜裡也趁了幾個小錢,於是就開始在燕山和遼西走廊上構築起了一個大金版的“關寧錦山防線”。

其中的“關”不是山海關,而遼東半島上的化成關——這個化成關就卡在遼東半島頂頭的那個金州半島的最窄處,一個六邊十二角的三角堡,死死扼守住了金州半島通往遼東半島的隘口。

即使宋軍走海路在復州化成關以南的海灣登陸,也會被化成關擋住去路。

“寧”當然也不是寧遠,而是廣寧府。

廣寧府是大金國如今的首都,還扼守著遼河入海口,有算是大金國的一處國門。

當然是金賊的佈防重點!“關寧錦山防線”中的“錦”還真是錦州!在失去了山海口後,錦州就成了扼守遼西走廊,拱衛廣寧府這個大金首善之地的要衝了。

所以這兩年,大金國在錦州一帶的營建就幾乎沒有中斷過!而“關寧錦山防線”中的“山”,則是指燕山。

現在的燕山山脈是宋金各據一部,也是雙方爭奪的重點。

其中屬於大金國的燕山地盤主要是原來的遼國中京大定府的屬地,這塊地盤早在大金失卻燕雲之地前就封給了完顏宗弼,成了大金盧龍節度使司所領的主要地盤。

在大金失去燕雲十六州後,大定府就變得極為重要,當然是重兵佈防了。

而完顏宗弼本人則在宗翰、斜保父子西行之後,成了大金國的軍事支柱,從已經升級為皇帝的完顏亮手中接過了都元帥一職,並且在大定府設立了都元帥府,總管燕山、錦州、臨潢府等三個戰場!而作為燕山、錦州、臨潢府三大戰場的核心,燕山山脈東北的大定府、興中府一帶,當然也層層疊疊的構築了許多堡壘,作為大金國抵禦宋朝進攻的前沿堡壘。

不過真正阻擋著大宋天兵前進步伐的,並不是大金國的“關寧錦山防線”,而是“窮”!“關寧錦山”都窮!辛辛苦苦打下來,什麼都搶不著,大家夥兒當然沒什麼興趣了。

現在大金國比較有油水的地盤就是遼陽府一帶和高麗半島的西海岸一帶。

前者是大遼東京府,開發的還算不錯,不過這塊肉不容易吃找,得先啃下“關寧錦山防線”才行啊!後者是高麗國的腹心之地,也開發了許多年,比較不錯了。

不過這塊地盤剛剛被征服那裡的金兵薅過一遍羊毛,薅得那叫一個狠啊!都薅禿了......以至於完顏宗幹、完顏亮都嫌那裡太破,想要用高麗和完顏宗磐換遼陽。

因為太窮,所以大宋樞密院裡面的那幫人私底下都管大金叫“北丐”。

這個西賊、東條、北丐在趙楷平定東南之前,說實話,北宋軍中根本沒人想打。

就連岳飛都不願意去“直搗黃龍”.......不是他不想完成滅金的偉業,而是沒有人買單的戰爭不能打啊!雖然大金國的地盤挺大,特別遼東一帶的平原價值很高,據說極其肥沃。

但是那裡的人口不多,開發程度不高,一場大戰之後,多半就是白地了。

到時候得重新開發,大筆投資是少不了的,府兵們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去投,所以遼東的土地對他們而言價值有限。

不過現在為戰爭和開發遼東買單的人已經有了!既然有人買單了,那不打白不打啊!趙楷這時回過頭,看著正在悶笑的韓世忠、岳飛、李世輔、董金剛,問了起來:“良臣,鵬舉,顯忠,金剛......你們說說,這個西賊、北丐、東條,咱們先打誰?”

“當然是金賊了!”

韓世忠笑道,“官家,遠交近攻也是金賊先捱揍啊!而且金賊雖然被人叫成了北丐,但他們的地盤還是比較有油水的.”

岳飛點點頭道:“韓二哥言之有理,官家一心想要直搗黃龍,現在就是時候了!不過滅金的事情也不能急於求成,想要一舉得手是挺難的,咱們得慢慢打......咱們有東南繁華之地一年幾千萬的供著,可以打持久戰了。

金賊太窮,耗不過咱們的.”

“官家,”董金剛笑道,“現在的金賊有點像當年的高句麗......要一舉滅亡是很難的,不過咱們可以年年出兵和他們打,最好挑農忙的時候去打,讓他們國中的壯丁忙於應付兵役,無力耕種收割,這樣打上十年八年,不垮也不可能啊!這就是當年唐朝對付高句麗的辦法!”

這董金剛原來是個莽夫,但是他願意學習。

官做大了之後,書讀得也多了,也不是讀雜書,也不讀什麼儒家經典,就是讀兵書戰史,所以軍事水平越來越高。

現在提出的滅金方略,聽著還是蠻靠譜的。

趙楷點點頭,又看著自己妹夫李世輔。

“官家,”李世輔道,“金賊固然要滅,但是西賊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滅金賊是個持久戰,在滅金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金賊大舉西遷的事情。

據樞密院所查,上回西遷的金賊,現在已經和西賊合流。

如果咱們放任這種情況一再出現,將來東北的金賊滅了,西北的金賊許就起來了,到時候就難滅了!”

趙楷又點了點頭,一臉的鐵血,“東北賊要滅,西北賊也不能放,東邊一條日本國上的賊,同樣不能放過!我大宋天朝......見賊必滅!”

這口氣......一聽就知道兜裡有錢了!別人有錢搞個什麼工業化......趙楷這個穿越者水平不夠,不會搞工業化,就只剩下征服世界了。

“官家,”韓世忠有點擔心地說,“咱們要同時和西賊、金賊和逆賊(指趙構)開戰嗎?”

趙楷笑著搖搖頭,“朕還沒那麼好戰......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朕還是知道的!”

他頓了頓,“咱們和金賊是死敵,沒有什麼好說的,打就是了。

但是咱們和西賊,和逆賊,和倭寇,還是可以談的!”

韓世忠笑道:“官家英明,不過......倭寇是誰?”

他沒聽說過倭寇......“是日本國啊!”

趙楷笑道,“他們的那個使者平忠盛不是已經到了順天府了嗎?聽說他還和逆賊打過仗,朕正好和他談談.”

平忠盛在九州島的大宰府城和大宋徵夷大將軍幕府的軍隊打過,但是沒有打勝,自己還讓敵人給活捉了。

不過平忠盛並沒有選擇光榮切腹......這年頭還不興這一套。

武士切腹謝罪是鎌倉幕府時期開始流行的,平忠盛這個平家武士的棟樑沒有那麼狠,所以在陷入絕境後很不體面的選擇了繳械投降,並且提出支付贖金買命的解決辦法。

完顏燕等人正缺錢花,也就同意了平忠盛的方案,在收了一點錢(他們不知道平忠盛多值錢,所以只要了100貫)後,就把平忠盛放了。

還讓他帶了封信給鳥羽上皇,讓後者立即向大宋稱臣並割讓九州島給徵夷大將軍。

而平忠盛則利用被囚博多唐坊的機會,透過幾個熟識的宋商,摸清了這個所謂的大宋徵夷大將軍幕府的底細。

在返回平安京後,他就向鳥羽上皇提出建議,主動向大宋朝廷稱臣,然後利用大宋朝廷的力量去消滅博多的大宋徵夷大將軍幕府......同時再開展宋務運動以自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