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望“圍李綱、打高俅”的佈署當然是大錯特錯了!因為跟隨李綱逃跑的不足5萬之數的宋軍,在二月初十下午抵達乘氏縣城時,已然亂成了一團。

各軍各將的建制都已經在撤退途中混亂,器械、輜重、甲冑大量丟失,全軍上下被金賊的騎兵追殺得人心惶惶,根本沒有一點鬥志。

如果完顏宗望採取圍三闕一的戰術猛攻乘氏,定陶的趙楷根本無可奈何,只好眼睜睜看著李綱成為忠烈。

姚平種、王德、辛贊等人會明裡暗裡的建議趙楷放棄李綱,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可是誰也沒想到完顏宗望太在乎高俅了!為了把高俅從五丈河沿線引出來,他甚至願意放棄消滅李綱的機會。

在他看來,李綱和他的幾萬弱兵不值一提,高俅以及高俅率領的精銳,才是真正的威脅。

如果不拿掉高俅,就算全滅的李綱的幾萬兵馬,金兵還是不敢長驅直入去開啟封府......現在黃河水已經有點漲起來了,萬一趙楷狗急跳牆命人掘開萬年新堤,把開封府周圍變成一片澤國,高俅和趙不破的水師誰還能對付?可是他的圖謀終究是不可能得逞的!一絲一毫的可能性都沒有!因為高俅這段時間因為趙桓要逼他走海路北伐遼東,所以病情加重,現在已經臥床不起,根本不可能去救李綱了......如果再過幾個月,那麼寰宇之內,就再沒人能殺死高俅了(自己死了,別人當然殺不了他了)。

而那位在姚平仲、王德和辛贊跟前誇口說“不負李綱”的趙楷,其實也沒能力在兩三天內調集足夠的兵力去替李綱解圍......被姚平仲帶到定陶的三萬敗軍根本不能打仗,要訓練沒訓練,要裝備沒裝備,要組織沒組織,當然也沒有合格的軍官帶領他們。

如果不重新整編,再好好苦練上幾個月,這兵根本不能用!如果硬要派他們去打金賊,那就是不教而戰,謂之棄!謂之殺!至於留在開封府的軍隊,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畢竟李綱在出兵的時候,已經是挑挑揀揀的把稍微能“跑”一點的都帶出城了。

留在開封府的,別說打了,跑都不行啊!雖然現在趙楷手頭的軍隊比起12月份的時候多了不少,但是真正能在陸地上和金賊打一打野戰的,還是那一萬多西軍、勝捷軍(其實也是西軍)、親從官出身的騎兵。

另外還有幾千梁山水軍,可以操著戰船在水面上吊打沒有戰船的金賊。

靠這點力量自然不足以打退金賊,拯救李綱......但是完顏宗望的“圍李打高”,卻給了李綱、折彥質等人重整部隊,組織防禦的時間。

這也讓趙楷大鬆了口氣兒。

“看來金賊暫時拿不下李綱的大軍了,朕打算趁著這空檔回一趟開封府.”

二月十三日,在定陶提心吊膽的等了兩日的趙楷,並有沒見到乘氏縣那邊大大出手。

倒是等到了臨濮、鄄城、範縣、南華等縣城相繼被金兵攻陷,開德府首縣濮陽也遭到金兵攻擊的訊息——要攻佔那麼多城池,還得圍住李綱的幾萬敗軍,還得防著定陶方面的“高俅、趙不破”、梁山泊的韓世忠,還得看三山浮橋的何灌,還得防著開封府再派大軍出來,這金賊的兵力一定也運用到極限了。

他們應該無力發起圍殲李綱兵團的作戰,更別說南下攻打定陶了。

所以在十三日上午,趙楷就在駐蹕的定陶軍衙門之內,宣佈了自己要返回開封府的決定。

在場的幾個趙楷的“嫡系將領”,如黃無忌、黃無病、向克、劉錡、劉錫、劉銳都來了勁頭,不由得挺起胸膛,等著重用了。

趙楷的嫡系軍隊就是所謂的“親征行營軍”,行營之下設了開封府大營、廣武山大營、三山浮橋大營、梁山泊大營、定陶大營等五個大營。

其中開封府大營、廣武山大營、三山浮橋大營都各由至少一名行營使主持,梁山泊大營則由都統治韓世忠主持,而定陶大營則由趙楷其中統領。

現在趙楷要離開定陶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肯定要委任一名大營總管了......而且誰當這個總管,誰就能提都統制!“無忌!”

趙楷目光在幾人身上一掃,最後還是找上黃無忌了。

“末將在!”

黃無忌知道有好事兒了,回答的嗓門都比往日洪亮了幾分。

“你當定陶大營都統制,”趙楷笑道,“定陶諸軍都由你來節制!”

“陛下,臣一介武夫,恐怕......”黃無忌還得假客氣上一番,這是宋朝官場的潛規則。

趙楷擺擺手,打斷他道:“無忌不必推辭,你是朕的從龍功臣,朕的心腹,不用你還能用誰?”

他這是在替黃無忌立威——官家的心腹啊!“臣......”黃無忌立馬換上感激涕零的表情,大禮揖拜,“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趙楷滿意的點點頭,又道:“黃無病、向克、劉錡、劉錫、劉銳、宋江、李逵、王德!”

他一口氣又點了八個將領的名號。

八人聞言也馬上出列。

“爾八人皆為一軍統制,其中宋江、李逵為水軍統制,王德、劉錡為馬軍統制,向克兼任大營副都統.”

八人一起向趙楷行禮謝恩。

趙楷看著眼前的八人,又道,“彙集定陶的馬步,除姚家軍仍由姚平仲統領外,其餘各部都要重編成七個軍,由無忌親領一個,六位馬步軍統制一人領一個。

至於怎麼重編,就由你們和辛贊商量著辦.”

他接著又對辛讚道:“辛卿,朕命你兼任定陶大營行軍參議官,輔佐黃無忌、向克治軍.”

“臣辛贊恭領聖旨.”

辛贊也恭恭敬敬的領了旨。

“姚平仲,”趙楷最後又點了姚家將接班人的名,“你帶姚家軍護著朕回開封府吧!”

剛才還有點失望的姚平仲這下可高興,皇帝這是讓他當親軍大將了......要飛黃騰達啦!看來這次來勤王可是勤對了!“請陛下放心,”姚平仲笑著一插手,“有臣保駕,這一路一定太平無事!”

“好!”

趙楷點點頭,“咱們明日一大早就出發!”

......五丈河南岸平整的大地,現在已經鋪滿了春天的翠綠,到處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所以外敵已經打到了五丈河北,許多關於金賊兇惡,殺人如麻的傳聞,早就在五丈河以南的京畿、京東之地流傳開來。

各處城池都陷入了恐慌,逃亡的顯貴富人所乘坐的綱船客舟在汴河之上都排起了長隊。

但是對於樸實的都有些麻木的農人而言,只要腳下的土地還能長出莊稼,他們就不會輕易離開......哪怕來自北方白山黑水之間的韃虜皇帝要取代開封府城內的趙官家了!說實在的,這官家換人做的事情,和他們這等升斗小民又有什麼關係呢?誰來不是交皇糧?誰來不是服徭役?那韃子皇帝總不是為了捉活人下酒吃才來中原的吧?他來中原無非就是為了代替趙官家收錢收糧,好過上花天酒地的富貴日子罷了。

這又幹農人順民何事?所以當趙楷在宣和八年二月十二日,在數百親從騎士簇擁下,趕返開封府城,準備彙集重臣大將,舉行朝議,佈署全面抗金戰爭的趙楷所聞所見的,都是一派農事繁忙的景象。

五丈河南岸,到處都是蔥綠的田野,農人們都戴著斗笠在田土中忙碌,或是拔草,或是施肥,或是趕著春雨前後的節氣,在田中插秧種稻。

看見官道上疾馳而過的馬隊,這些農人也僅僅只是暫時停下農活,遠遠的瞄上一眼,然後長嘆一聲。

這兵荒馬亂的日子,總是讓人不安心啊!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是個頭?而此時此刻,趙楷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意氣風發!眼前這些勤勞的好像小蜜蜂一樣的農人,現在已經在他這位熟讀武經七書,精通五大兵法(三國、信長、騎砍、全戰、金瓶梅)的大宋第二有種官家(趙匡胤第一他第二)的保護之下了......他們可以安安心心的多交點稅啦!有稅可交的日子,那是多麼幸福啊!一想到原本會在金兵入寇的亂世之中死於非命或流離失所的百姓,現在因為自己這個官家的努力,終於可以安心而且幸福的交稅,而且還可以迎來期盼已久的增稅,趙楷心裡面的成就感那可真是滿滿的!唔,宋朝的勞動人民肯定得為趙楷的抗金政策埋單了!隨著各地抗金義軍陸續抵達,開封府朝廷需要負擔的軍費也越來越多了!在朱鳳英向趙楷奏事的奏章(其實是兩府宰執發出的)上,已經提及了“加錢”的事兒!抗金原來不僅要有種,而且還得要有錢!得要很多很多的錢......而這個錢,當然得讓勞動人民來出了!趙楷這次離開定陶大營返回開封府的目的,一是為了佈署全面抗金;第二就是為了向愛大宋、愛官家、恨金賊的勞動人民多多要錢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帝國開始的稱霸

支離破碎的心

大秦青竹你別跑

子安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