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那可真是飛速變遷,就如小娃子的臉面一樣,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壓根就沒個準。

特別是開封府周遭的戰局變化,讓人只是目不暇接。

一場轉折接著一場轉折,讓局中之人都有點迷迷糊糊了。

先是大金天兵席捲而下,眼看就要衝到開封府城外了,連大宋最有權勢的道君皇帝趙佶和國本趙桓都嚇昏了頭,連好好的皇帝都不願意當了,直接給還有那麼一點勇氣的鄆王趙楷來了個皇冠加頂,然後就一起跑路了。

可就是如此險惡的局勢,卻突然因為“高太尉”和“趙不破”這兩個本來不應該綻放出耀眼光芒的人物的爆發,給硬生生的扭轉了過來!金人的兵鋒,先受挫於三山浮橋一線,稍後又在梁山泊邊上的鄆城和合蔡口兩度吃憋,損失不小,而且還給一場冷水泡得傷病滿營。

雖然依舊鼓起最後的幹勁,全軍西進,還在濮州境內的瓠河鎮擊敗了大宋樞密使李綱所領的10萬大軍,並且將李綱和超過5萬宋軍包圍在了乘氏縣城。

但是完顏宗望、完顏闍母所率領的金兵東路軍的銳氣,似乎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不僅無力西進開封府,連被困的李綱所部5萬餘人都吃不下去——乘氏縣城雖小,但畢竟是開封府附近的縣城,城池修得還是很牢靠的。

這座小而堅的城堡一下擠進去5萬士兵是個什麼情形,用腦子稍微想一想就知道了。

要打下這樣的城堡,對於銳氣已失了大半,而且周圍還有高俅、何灌、趙不破、韓世忠等幾路宋軍強兵虎視的金東路軍主力而言,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而當大宋官家趙楷親率大軍離開東京汴梁北上,跨過三山浮橋進入浚州地界,並且包圍了郭藥師所據守的黎陽城後。

包圍乘氏已經有一段時間的金兵東路軍主力,終於解圍西進......不是去開封府,而是往西北而進,擺出了一副撲擊滑州,斷趙楷歸路的姿態。

而就在大部分人都認為在滑州境內,將會爆發一場決定大宋、大金兩國國運的大會戰時。

金人的主力忽然在滑州、開封府、興仁府等三個州府相交之處的武丘鎮附近停頓了3日,直到追殺從乘氏撤出的李綱所部的完顏兀朮所領的騎兵前來與之匯合,才全軍北上進入了開德府。

開德府又名澶州,澶淵之盟就發生在那裡,在黃河改道北流之前,澶州、浚州、滑州都是開封府以北黃河岸邊的要衝。

但是由於黃河在開德府境內改道向北,所以開德府和臨近的濮州,就失去了黃河之險,反而成了開封府以北敞開的一扇大門——這扇大門的東面是水泊梁山,西面則是三山浮橋。

中間這一百多里,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而透過這扇敞開的大門北上的金兵,在稍後的幾日中,則再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行動。

這一路南來,都沒有打過一座堅城的金兵東路軍,在“北撤”途中突然瞄上了大宋的北京大名府,打了河北路轉運使兼知大名府事蔡懋一個措手不及——完顏宗望、完顏闍母率領的金兵先是押著大批擄掠自開德府、濮州等處的平民從大名府城外透過。

而在當晚宿營於大名府城北時,又突然丟棄平民,全軍連夜開拔,彷彿追兵已經靠近似的!結果昏頭昏腦的蔡懋就中了圈套,雖然他已經得到了趙楷發出的要求其加強戒備的中旨,但他還以為金賊被“高太尉”或“趙不破”追擊,所以要連夜跑路了。

於是他就派兵出城去收攏被金賊丟下的平民——這大小也是個功勞啊!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些平民當中居然混著少量的女真勇士,在進入大名府城門的時候突然發難,奪取了一座城門,隨後萬餘金賊騎兵又呼嘯而至,透過那處城門殺入大名府城!而此時的大名府城內並無多少守軍——由於從大名府通往開封府的道路早就已經打通,所以大名城內計程車紳大戶都已經跑路了,而且他們跑路的時候還僱了大量的壯丁當護衛,以至於大名府衙想要多搞點民壯都無人可用。

至於大名府的官兵那就更弱了,開封府之前都那樣,大名府還能強到哪兒去?而且之前的大名府都統制王淵還帶走了一部分兵力加入了梁方平的隊伍。

所以突然遭到金兵偷襲的大名府根本無力抵抗,而且大府蔡懋也不是那種能帶領軍民在城內和金賊巷戰的狠人,在得知城破之後,乾脆帶頭跑路,逃之夭夭了......而在奪取了大名府城這座大城堅城之後,完顏宗望、完顏闍母所率領的大金東路軍就停止了撤退,開始以大名府為大據點,擺出了一副要在開封府附近久留的姿態!不過這場大名府奪城戰似乎耗盡了金東路軍最後的那一點銳氣,在奪取了大名府城之後,他們就再沒有什麼南向的動作了。

反而將分部在大名府城以南各處城池中的守軍全部召回,放棄了包括黎陽在內的十餘座城堡。

在集中兵力之後,就開始沿著北流黃河的東岸向北出擊了......也不是大舉出擊,而是攻佔一些貼著北流黃河東岸的城鎮,似乎就想為後續的金國大軍打出一條進出中原腹地的通道!一場規模空前的開封會戰,也許已經在醞釀之中了!......按出虎水之畔,會寧州。

數十名穿著白袍的輕騎飛也似的捲過大金龍興之地會寧州的原野,直奔按出虎水岸邊最大的一處城寨皇帝寨而去。

所謂的皇帝寨,其實就是一圈土坯牆圍著一些土坯房和白坯木屋......看著就是個挺原始的寨子。

不過這座寨子的“皇帝”之名也不是亂起的,寨子裡面真有一個皇帝!還不是一般的皇帝,而是大金這個縱橫萬里的大帝國的皇帝完顏吳乞買!這個皇帝寨就是吳乞買皇帝的住所,也是大金朝的權力中心!而皇帝寨也不是按出虎水岸邊唯一的寨子......大金國不僅有皇帝啊!還有滿朝的權貴呢!不都得有自己的寨子、莊子、屯子?所以現在大金帝都會寧一帶的地名,都是高階、大氣,且又不失樸實和鄉土氣息的。

譬如“皇帝寨”、“相國寨”、“太子莊”、“公主屯”......這些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名字,一點沒有虛頭的。

這個皇帝寨裡面真有皇帝,相國寨裡面真有相國,太子莊內當然也真的有太子,公主屯裡也真有個貨真價實的公主。

這個按出虎水邊上現在可是藏龍臥虎啊!什麼太子、王子、公主、相國的大人物,實在是車載斗量。

而且這幫人還都挺樸實的,光看穿著打扮,實在是分不出來。

譬如這群正奔向皇帝寨的袍輕騎當中,為首的一個胖乎乎,長著個包子臉,不到二十的年紀的青年就是個很貴的貴人。

他名叫完顏斜保,是大金國大太子完顏粘罕的二公子,人送綽號“烏鴉郎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綽號?因為這小子從小就有點烏鴉嘴,時常說一些挺靈驗的昏話,比如“二太子家的母馬要難產”,“大相國家沒嫁人的妹子又要大肚皮了”,“大公主又要被她的駙馬爺一頓好打了”,“皇帝大爺好像要捱揍”......總之,這小子嘴裡沒好事兒,而且說得都挺準!所以包括他爹大太子粘罕在內,大金國的貴人們都不怎麼喜歡他。

不過他只是個次子,上面還有個哥哥設也馬,所以不是下一任的大太子——金國的“太子”不是皇儲的意思,他們的皇儲名叫諳班孛極烈,也不是皇帝的兒子,而是從皇帝的兄弟、兒子、侄子們中選舉出來的。

而“太子”則是皇帝的兒子,凡是皇帝的兒子都可以叫太子。

不過“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四太子”這些排名靠前的太子就不是亂叫的了。

一般都是有傳承、有地位的太子才可以當。

這個斜保的老爹粘罕就是按出虎水女真部的“大房太子”,他爺爺劾者是女真部首領烏古乃的長子,因為“兄友弟恭”所以把繼承人的位子給了弟弟完顏劾裡缽——就是阿骨打的爸爸!不過當時的女真部落還在實行部落封建體制,讓出了首領位子的劾者還保留了大量的部眾,他的子孫還保留了當選諳班孛極烈的權力。

而且因為粘罕是長房長孫,所以是他這一輩中有資格當諳班孛極烈的女真首領中最年長的,所以這個“大太子”之名,那是實至名歸啊!而烏鴉郎君完顏斜保則是他自己這一輩中,年齡排第二的存在......好像也有一定的機率可以成為諳班孛極烈,甚至成為皇帝寨的寨主!正想著好事的烏鴉郎君,這個時候已經飛馬到了皇帝寨門口,不能進去了,皇帝寨門口有皇帝吳乞買的猛安親兵攔著,得等著他們去通報,得到允許才能進去——自從他爹粘罕大太子揍了皇帝大爺吳乞買後,皇帝寨前崗哨明顯嚴格了許多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歷代皇儲從扶蘇降臨開始

書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