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太子趙桓是被人抬進崇政殿的......他剛才在崇政殿外吼了一嗓子後,就忽然昏厥了過去。

陪他一起來的耿南仲沒轍,只好讓何灌的兩個兒子何薊、何蘚幫忙,一個扛頭,一個扛腳,把趙桓扛進了崇政殿,然後擺平在了目瞪口呆的趙佶和其他在場的臣子們跟前。

趙佶和崇政殿內的臣子們之所以發呆,並不是因為趙桓慫昏過去了,而是他們沒想到趙桓還活著!玄武門之變的戲碼大家都熟悉啊!李世民是先弒兄殺弟,再逼父奪位的......所以大傢伙剛才都以為大宋版的李建成,也就是太子趙桓已經讓趙楷殺掉了。

沒想到趙楷沒有弒兄,而是把趙桓給活捉了!呃,這不就是活捉嗎?何灌的兩個兒子“捉”著趙桓進了崇政殿......何灌跟著趙楷一起帶兵逼宮,顯然是趙楷的死黨心腹。

他的倆兒子把趙桓扛進崇政殿,那當然是活捉了。

一群很能腦補的大宋臣子,頓時就明白趙楷的心思了!這位鄆王殿下還是要當官家啊......剛才他之所以推辭不做,應該是要走三揖三讓的程式。

自古以來當官家的主兒,無論是合法即位,還是合法篡位,都得假裝自己特別不願意幹,按照標準得揖讓三次,最後實在沒辦法,才被逼無奈當了官家。

鄆王殿下雖然效法李世民奪位,但他也怕天下悠悠之口說他是亂臣賊子,所以要依足了三揖三讓的古禮。

而何薊、何蘚抓了太子殿下來崇政殿,就是為了用個活太子要挾官家,配合他演三揖三讓的大戲......這個心思果然夠狠辣,也夠縝密啊!可是大傢伙要不要配合鄆王殿下呢?臣子們正琢磨的時候,御座上的趙佶已經開始發話了:“大哥兒,大哥兒,快些醒來,快快醒來......”也不知道是趙佶的召喚起了作用,還是趙桓壓根沒有真暈,又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趙佶才喊了兩聲,剛剛還昏迷不醒的趙桓就猛地坐了起來,然後眼珠子瞪得圓圓的,先看看趙佶,又瞅了瞅殿上的群臣,最後看見了那個面目猙獰的趙楷。

看見趙楷之後,趙桓就彷彿發了瘋一樣,大呼大喊了起來:“三哥兒,三哥兒,愚兄這次不當這個官家了,真的不當,你來當官家吧!現在可以救大宋,救天下,救開封府和父皇的只有你了......你當官家,我就和父皇一起逃去江南避禍,此生再不回中原了!”

什麼?崇政殿上的大臣們聽見這話,全都傻眼了——太子殿下,您這是在勸進嗎?而趙桓的話可算說到趙佶心坎裡去了......逃命要緊啊!金賊馬上就要來殺他了,他得趕緊逃走!只要能逃走,官家給趙桓當,還是給趙楷當,對他而言不都一樣嗎?而且他本來就想把皇位傳給最像他的三郎趙楷,要不然趙楷怎麼可能當那麼多年的提舉皇城司,甚至還建立了忠於趙楷本人的皇城司第五親從指揮?現在連趙桓都願意支援趙楷了,趙佶還等什麼?趕緊把爛攤子丟給趙楷吧!“好好好,大哥兒所言正合朕意!”

趙佶說著話就從御座上下來了,然後指著空空的御座,對還在發愣的趙楷道,“三哥兒,你快過來啊,好好的坐在這裡當官家吧!朕以後只管教門之事,祖宗基業,億萬黎民,朕都交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幹啊,大宋江山都靠你了!”

趙桓也跟著道:“父皇言之極是!三哥兒,愚兄膽小體弱,既沒有文采也沒有武略,國難當頭之際,實在當不得大任。

為家國天下計,情願擁三哥兒你即皇帝位......愚兄今後,但為太乙宮主,侍奉父皇左右足矣!”

趙桓說完這話,別說蔡攸、童貫這些原本就傾向趙楷的大臣,連李綱、吳敏,甚至趙桓的老師耿南仲都知道趙楷的官家穩了!既然趙楷穩了,那就趕緊跟吧!“臣蔡攸恭請鄆王殿下速正大位,以九五之尊,統御京畿壯士,號令天下英雄,保大宋,抗金賊!”

蔡攸這個奸臣帶頭勸進了!崇政殿上的忠臣奸臣全都向知樞密院事蔡攸投去了厭惡的目光!同知樞密院事童貫童老頭將目光從得意洋洋的蔡攸身上收回,就邁開步子,想要站出去第二個勸進,卻聽見高俅高太尉啞著喉嚨說話了:“臣高俅附議,鄆王殿下,如今天下可保汴梁者,唯您一人爾,請您以天下蒼生,開封百姓為念,萬勿推辭!”

童貫一看高俅又搶在自己跟前了,知道得馬上開口了,要不然第三名都沒了。

想到這裡,他趕忙開口道:“鄆王殿下,您是孝子,又是賢弟,現在父兄有命,您就不要再猶豫了,速速即位當官家吧!”

蔡攸、高俅、童貫雖然都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他們卻很有代表性啊!蔡攸是頂級文臣,高俅是三衙管軍,童貫則是掌兵的內侍。

而且他們仨都是趙佶的心腹!他們一起出來勸進,說明朝中最靠近趙佶的朝臣、武將、內侍都倒向了趙楷......當然了,這也是趙佶的意思!看到他們仨帶了頭,崇政殿上站著的其餘朝臣都繃不住了......他們畢竟是“打工”的,現在大宋朝的官家、太子,還有官家的心腹,一起要推趙楷出來當這個扛雷的官家,他們還能攔著?於是一群朝臣,不管是真心的還是假裝的,全都一起開口勸進了。

“臣等附議,臣等恭請大王速正大位,號令天下,統御三軍,驅逐金賊,克服燕雲!”

面對一片勸進之聲,還沒準備好當皇帝的趙楷有點懵了。

他的計劃可是留趙佶在開封府扛雷,自己去河北匯合抗金壯士,積蓄抗金力量,等金賊打破開封府後再登基稱帝的。

他這一懵,嘴上就少了個把門的,脫口而道:“可,可我還不想當皇帝啊!”

還不想當......他這是說了真話,但是在聽話的那裡,卻有別的解釋。

他不是“不想”,是“還不想”,意思就是要大家繼續勸進!三揖三讓嘛!現在才讓了兩次,還缺一次呢!底下的大臣們正準備“配合”趙楷走完程式的時候,趙楷的大哥趙桓已經等不及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爬起來了,拽著他爹趙佶就往趙楷那邊走,一邊走還一邊對趙佶說:“父皇還記得黃袍加身之事嗎?”

趙佶被兒子一提醒,也連連點頭,“記得,記得......”說著話,父子兩人已經到了趙楷身邊,兩人一邊一個,然後拉起趙楷的胳膊就要往御座上拽!趙楷壓根沒想到趙佶、趙桓會這樣幹,被他們拽了兩步,才想到要掙扎,但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陪他一起進來的陳記、黃無忌、何灌,還有何灌的兩個兒子也反應過來了......擁戴啊,就是一擁而上,把皇帝的冠冕戴在主公頭上!現在就該一擁而上了!這黃無忌、何灌、何薊、何蘚他們都是大將啊,有的是力氣,他們一起上來推了,趙楷還能跑得了?很快就被他們幾個還有趙佶、趙桓兩父子連推帶拉的弄到御座上,然後活活的給摁下去了。

他還想掙扎著站起來,忽然腦袋上就一涼,頭盔讓人拿走了,然後就是一頂官家專用的長翅直腳幞頭給扣腦袋上了。

原來是趙佶把兒子的頭盔拿走,然後把自己的帽子(不是從自己頭上拿下來的,而是從身邊伺候的內侍那裡取來的)扣在兒子頭上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加冕”吧?下面的大臣看見這一幕,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叫“皇帽加頂”,大宋老趙家祖傳的手藝,趙家的大臣們能不懂?趕緊拜吧!“臣等恭請大王即皇帝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政殿裡面人不少呢,大家一塊嚷嚷,聲音還是蠻響的,外頭守著的皇城司的親從官,還有跟著何灌一起進來的步軍都聽見了,他們當然都懂的。

趙家的兵將最懂黃袍加身了!大宋朝就是這麼來的!於是就跟著一起大喊了起來。

“臣等恭請大王即皇帝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嘛,崇政殿內外,一片山呼萬歲啊!這就是人心所向啊!到了這個時候,趙楷已經知道這個官家他當也都當,不當也得當了。

想到這裡,趙楷只好一聲長嘆:“朕真的不想當皇帝啊!”

不想當皇帝你還用“朕”來自稱?底下的朝臣都懂,異口同聲道:“大王勿再推辭,莫寒了天下英雄之心......”趙楷心想也對啊,開封府城外還有岳飛、韓世忠這樣的英雄等著自己去“登用”呢,可不能讓他們寒心了。

於是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朕便從了諸卿之言吧!”

“萬歲,萬歲,萬萬歲!”

底下的大臣一起山呼萬歲,崇政殿外的兵將也跟著一起吶喊。

趙楷現在就是大宋官家了!大宋和開封府的爛攤子,現在都得他一“高二”來收拾了!這下可要焦頭爛額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太子要翻天

一壺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