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而過,就如同電影裡面講述的那句臺詞那般:“時間如流水一般流動著!”

三十年後,已經是著名導演的多多接到阿爾弗雷多去世的電話後,已經滿頭白髮的他榮歸故里。

兒子回來了,鏡頭從二樓的視窗往下張望,從少年變白頭的兒子出現在了門口,她沒有想象中的激動或者悲慼,平靜的如同迎來每天下班回家的兒子一樣。

可是她真的那麼的平靜嗎?其實不是的,鏡頭當中,她忘了放下懷裡的毛線,線一扯,先是針“叮噹”一聲掉到地上,然後椅子上原本快織好的毛衣上,毛線被一圈圈扯開,到毛線終於停住之後,樓下傳來母親輕聲地喚著“多多”。

30年,她從一個少婦變成了佝僂的老人,她的思念與等待蔓延成了瘋長的白髮,從曲折的皺紋裡淌出,從她手中的毛線從裡纏纏繞繞地掉出。

那毛線一圈一圈地扯開拉長,是母親三十年的思念得到釋放。

時光在毛線裡流轉,拉動的毛線,拉動出了往事和回憶。

她十年如一日地打掃多多的房間,一切和他離開的時候無異,連同那記錄著艾蓮娜的膠片和放映機都還還在。

寂寞已經成為這個女人一輩子的標籤,可是她安然其中,平靜的充滿堅定地生活著。

寂寞也深深地烙印在《天堂電影院》的每一個角落。

拉起的被角里、叮咚作響的風鈴聲裡、花白的頭髮裡、宛若溝壑的皺紋裡、淪為廢墟的電影院裡、老舊泛黃的膠片裡......三十年的漫長歲月裡,都鏤滿了寂寞的臉龐。

她只是對多多說:“你妹妹他們過的很好,孩子也都長大了,我常常接到她的信,看這房子都棒,重新整修過,全都得謝謝你!”

“我有個驚喜給你,來!”

已經滿臉皺紋的媽媽,帶著同樣的頭髮發白的兒子來到了一個房間。

她還問他:“累嗎?葬禮前可以休息一下!”

多多卻說:“不,媽媽,我要搭一個小時後的飛機!”

媽媽頓時不開心地道:“離開三十年了,不能說走就走!”

進入媽媽給她的驚喜的房間,多多驚訝的發現,房間裡幾乎和他離開的時候,沒什麼兩樣,這裡擺滿了他曾經的一切。

她告訴多多,每一次她給他去電話,總是不同的女人在接聽。

她明白如果自己的兒子不是沒遇到至愛的人,就是心有所屬;她告訴多多,她一生中只愛過一個男人,那就是多多的爸爸,所以,她能夠體會多多的心情;她告訴多多,在他服兵役前,在他跟艾琳娜戀愛的時候,每一個晚上,她都會留門,躺在床上傾聽著屋外的動靜;當多多回了家,她會悄悄地起來把房門鎖好;她告訴多多,在他當上鎮裡的放映員後,每個晚上她都不能入睡,她總會在鎖眼裡插上一把鑰匙,她怕自己突然睡過去,她怕兒子進不了家門。

多多默默地聽著媽媽絮絮叨叨,他從來就不曾知道:原來母親一直這麼牽掛著他。

可是他不知道,三十年啊,又有哪個母親會不牽掛自己的孩子的?多多為阿爾弗雷多抬著棺,他自始至終沒有在阿爾弗雷多活著的時候,再見到他!但是想來阿爾弗雷多應該聽到了不少人談論多多的事情,他也可以瞑目了。

街頭,咖啡館外,多多驚見一個酷似阿琳娜的年輕姑娘,她是艾琳娜的女兒。

他始終無法忘懷,也許這是就是初戀吧,誰又能輕易地忘記那曾經炙熱,曾經最刻骨銘心的初戀?可惜一次約會的錯過,一錯過就是30年。

而諷刺的是,當阿爾弗雷多跟著那個酷似艾琳娜的女孩找到了艾琳娜的時候,卻看到他曾經的女神,戀人,嫁給了那個5x5都不會的,取個膠片都能跟妓女搞上的胎記男。

人生的無常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那個被所有人嘲笑,連乘法口訣表都背不下來的同學,竟然會成為最後抱得美人歸的人。

可這就是生活!你永遠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三十年,彈指間剎那芳華。

昔日的戀人也已然老去,已然嫁做人婦,但是多多還是找到了電話,打給了她,他想見她,只是想給自己一個答案吧!夜裡,海邊,艾琳娜猶豫了許久之後,終於還是決定赴約,她找到了沉思的多多,她仍然記得他愛在海邊坐,她仍然為他們逝去的愛流下淚水。

多多捧起艾琳娜的臉,深深注視她:“你還是那麼美麗.”

在那一刻,他和艾琳娜的淚水潸然而下。

兩人終於解開了之前的謎團。

是阿爾弗雷多的阻撓!他騙了艾琳娜說多多已經放棄了這段感情!多多瘋了似的多多趕到天堂電影院,在放映室裡......在一片灰塵和狼藉裡,在那一堆堆的便籤裡,找著艾琳娜留給他的寫在一張電影卷片便籤紙條背後的信。

紙條上艾琳娜告訴多多,她永遠只愛他一個人,發誓永遠不會變心,我留下的朋友的地址記得要來信,我永遠愛你!再見!你的艾琳娜!只是可惜的是,這一封信,遲到了三十年才讓他看到!一切早就已經物是,人非了。

艾琳娜已經原諒了阿爾弗雷多,那麼多多呢?艾琳娜說她已經從他的沉默之中看出來,多多也已經原諒了阿爾弗雷多!其實如果多多留在西西里,能不能跟艾琳娜走到最後不得而知。

但是肯定不會成為大導演。

生活就是這樣,有得到,有失去,有成功,有遺憾。

你所得到的一切,必定是拿一些你曾經擁有的東西換來的。

也許在小島上做個普普通通的放映員,和艾琳娜生三五個孩子,會是更幸福的一生。

可是多多總是在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而不切實際的往往是不被允許的,就像那些情愛鏡頭的膠片、像與銀行家女兒的戀情……阿爾弗雷多殘忍地奪走了少年多多的夢想:它們是你的,但它們留在我這裡,你不能帶走它。

影院內的觀眾,都帶入了多多,但是他們同樣的沒有答案。

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在白髮蒼蒼的時候才有機會和唯一烙印在心裡的女人相見一面。

這樣的選擇是很難的吧:選擇拒絕幻想、拒絕愛情,人生會比較好過,也會容易功名成就,可是有些遺憾是終生的。

選擇了愛情、夢幻,一條路就註定崎嶇不平,難免受傷再受傷。

電影裡三十年過去,不過幾十分鐘,生活裡,三十年的每一日都要靠肉身捱過,這裡沒有天堂。

可三十年後你會在哪裡?會是怎樣的模樣?誰會在你身邊?誰會吻著你的臉?你在夢裡叫誰的名字?有人會碰觸你的發角嗎?你的聲音是誰在聽?你的背影有誰在注視?三十年後如果我們再遇,你還認得出我嗎?你的眼睛會否有一剎那的閃亮?你會說“你還是那麼美麗”嗎?讓我們嚮往的總是天堂,讓我們心碎的總是時光。

多多走進逝去的阿爾弗雷多簡潔的小屋:牆上掛著的是他的電影的劇照,桌上擺著的是他的照片......阿爾弗雷多的妻子告訴多多,直到臨死前,阿爾弗雷多還掛念著他。

他的妻子交給多多一盒膠片。

她說,是阿爾弗雷多臨終前要她把它交給他。

她也不知道這膠片裡記錄了什麼。

多多又一次給艾琳娜電話,他希望她跟他一起去羅馬。

艾琳娜拒絕了他,她告訴多多:“一切都過去了。

昨夜緊緊地相擁只是一個美夢。

擁有這樣美麗的夢,我已知足.”

她告訴多多:“我一直關注著你的成就,我看你拍出的每一部電影,我聽所有關於你的新聞!可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回不來了。

沒有將來,只有過去,就像我們小時候沒有實現的夢一樣,不是嗎?”

其實原版的電影劇情裡面,有一段阿爾弗雷多和艾琳娜的激(和諧)情戲,但是李易果斷的刪除掉了。

也許義大利人覺得結婚之後也可以隨便那啥,可是這真的太破壞整部電影的美感了,也讓三十年後的重逢,變得狗血淋頭。

至少李易覺得,那一段戲,是對三十年前的純潔的初戀的褻瀆!所以,多多和艾琳娜的重逢,只是緊緊相擁,並沒有發生那樣的事情!畢竟,就像艾琳娜說的那樣,一切都過去了,就像小時候沒有實現的夢一樣!既然已經錯過,那就錯過了!多多年輕的時候,曾經有過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曾經以為愛情就是一切,可是生活不止有愛情!他是著名導演了,一路再不缺掌聲和鮮花,甚至是女人。

但是這些是多多真正想要的嗎?他實現了夢想,內心卻提不起熱愛,也再沒有當初遇到艾琳娜的悸動,昨夜的重逢,不過是幻夢一場,艾琳娜揭破了這場幻夢,而他也離過去越來越遠。

經歷了一圈外面的世界,要回到起點,才是一個完整的輪迴。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從來沒走出去看看、沒取得過一些成績,至少對於自己來說,都不算完美。

多多的天堂電影院,是他夢想的起點,也是終點。

廣場上再一次聚滿了人群。

天堂電影院在爆炸聲裡轟然倒塌。

當電影院倒塌時,那轟然的掌聲瀰漫在硝煙四起的小鎮,伴隨的,是年輕人們的笑臉,也是年老的人們的嘆息和淚水。

因為天堂電影院是屬於懷舊的老人們的,卻不屬於新時代的年輕人的!這倒塌的不止是天堂電影院,還有回不去的曾經!這座曾經帶給了無數人歡聲笑語的電影院的倒塌,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個時候的人們很可憐,也很幸福。

沒有燈紅酒綠的娛樂城,沒有歌舞昇平的午夜場,他們只有一個信仰:電影。

他們隨著它歡笑,隨著它痛哭,完完全全沉浸在這個天堂裡,而他們不知道,其實,他們的人生就是一部電影。

也許不夠精彩,也許不夠浪漫,但真實,伸手可及。

對於鎮上的人來說,這裡是天堂,對於阿爾弗雷多來說,這裡只不過是一部部機器,他自己是一枚齒輪,一刻不停地在旋轉,直到有一天,他隨著破舊的機器一起垮掉了。

但是對於多多,這裡是他嚮往的地方,有阿爾弗雷多神氣的魔法,牧師無謂的苛刻,有人們的歡喜哀愁,像是一個另類的世界。

可是這一切都隨著天堂電影院的倒塌,而終結了!屬於天堂電影院的時代結束了!跟多多的一去不回頭對應,廣場上的瘋子,代表另一個極端:一輩子困在廣場這個小小的世界裡,每次出場都喊著一句臺詞:廣場是我的。

廣場是我的。

廣場是我的。

曾經大家看到這個瘋子說這句話,會轟然大笑。

可是如今,再聽到這句話,所有人卻都怎麼也笑不出來!是啊,廣場是我的,也許只有瘋子的簡單的世界裡,才會三十年如一日,從不曾變過,而其他人,孩子會長大,年輕人會老去,老人會死去,三十年,早就已經滄海桑田了。

三十年,足以改變太多太多了。

多多離開了,離開了這座魂牽夢繞的小鎮,因為這裡從三十年前,他離開的時候,就已經不再屬於他了!回到羅馬的多多立刻陷入了忙碌。

他的秘書告訴他,電影獲獎的訊息,賀電堆積如山,可是多多卻完全無動於衷。

也許曾經他會因此而欣喜若狂,可是如今,他卻怎麼也無法露出哪怕一個歡愉的笑容。

因為這一切的一切,是他用很多很多其他的重要的東西換來的,而得到了,也意味著他失去了很多!其實本質裡,他仍是那個小島上的男孩。

重回舊地,重逢舊侶,過去的已無法挽回,但親愛的,你仍是我最初和最終的愛。

這也是為什麼,他還會打電話給艾琳娜,希望她能跟自己去羅馬,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艾琳娜拒絕之後,說一切都過去了之後,會說,不會的,我不會這麼想!其實,阿爾弗雷多也知道的,所以他留給多多這一卷膠片!電影的最後,多多一個人坐在電影院裡,看著阿爾弗雷多留給他的膠片,那裡集綴了所有被神父剪掉的他曾經求而不得的那些吻戲的場面,多多漸漸笑了,邊笑邊流淚,這是阿爾弗雷多留給他的天堂電影院。

那一個接一個的吻和擁抱,不停地在螢幕上切換著,那些童年的秘密,曾經的缺失的一塊,阿爾弗雷多來幫他補充完整,那是他最早跟他要求的東西,那是他的秘密,阿爾弗雷多記得,他毀掉了他曾經的初戀,但是在這一刻,他還給了最初的愛。

也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電影院吧,那裡有一些電影,也會有一些人。

有沒有那一間房子倒並不重要了,電影院拆毀了,多多還可以哭泣,還可以微笑,是因為在腦海裡它已經永生。

沒有了空間存在的電影院,依然為他保管著最美好的那一切,在心裡。

那一段段被剪掉的膠片就好像是被生活所迫而錯過的一段段感情,你可能永遠無法把它們正確的接到原來的影片中,但你可以把這些碎片拼接在一起,組成一部影片,讓人去感動,因為這才是人生。

電影結束了!但是整個放映廳雅雀無聲。

《天堂電影院》確實充滿一種閱盡滄桑,回憶過往年華的味道。

電影的調調頗有紀錄片的感覺,記錄了小多多成長過程中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自身的理想。

這不是一部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的電影。

不同的人的心裡對這部電影的看法都是不同的。

電影用緩慢的節奏,娓娓道來那個叫多多的孩子的故事,關於電影,關於友情,關於愛情,關於成長,關於夢想的故事。

沒有過分的煽情,也沒有什麼大場面。

其實這在李易的電影當中,也是及其特別的一部,因為作為國內被公認最會煽情的催淚系導演,他這一次卻非常非常地剋制。

國內的影迷觀眾,媒體人,影評人們,都相信,如果李易願意,完全可以更加地煽情,但是他沒有。

可是正因為如此,才讓這部電影,顯得讓人回味無窮。

不知道過了多久,影院內的所有人驀然都站了起來,一時間掌聲雷動!他們每個人臉上帶著愉悅的表情!年長一點的觀眾,眼角都泛著淚花,因為他們從這部電影當中,看到了他們自己。

《天堂電影院》讓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刻,感受到了屬於電影最傳統的美好!情感共鳴,這才應該是電影敘事之外的最大要素!或許每個人都不是多多,可是每個人又都是多多。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天堂電影院,只不過,也許每個人的天堂電影院,都不相同。

但是最後的那個畫面,卻會讓無數人都深深的銘記,也許這也會成為這部電影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此時此刻,掌聲之中,許多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之前貝爾託·曼寧導演說的,這部電影是寫給電影的情書!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建國之後不許成精

騎驢驢驢驢

穿越仙界做倒爺

墜入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