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往營寨裡走去,只留給眾人一個蕭索的背影。

在這個時候,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沒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也沒有人知道他此時此刻的心情。

曹魏覆滅之後,他只覺得空虛無比,心裡空落落的,做什麼事都不提起興致。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經歷了千難萬險,最終達到了人生的終極目標,回頭一看人生已經沒有什麼追求了一樣。

剩下的,就只剩下無盡的寂寞和零丁。

‘最早來到這個世界,我只是想平安順利地活下去,到八歲的時候,只希望能夠保住親人安危。’

‘可惜自己的力量還是太渺小,大人物的一句話,一個村落,甚至一座城池,一個郡國,一個州府,都要被人屠戮殆盡。’

‘在玄德公的幫助下,我才勉強帶著殘存的族人離開徐州,仇怨一直深埋在我心底,僅曹仁一人不能洗刷恨意。’

‘所以那時起,我心中就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報仇,總有一天我要親手殺了曹操,顛覆他的曹魏王朝,為死難的鄉親和徐州百姓報仇。’

‘第二個目標就是,大漢百姓太苦了,世家門閥把持住了土地以及上升通道,他們把底層人晉升的通道給堵死,自己高高在上,壓榨著百姓作威作福。’

‘從那時起,我的目標就是要幫助玄德公,建立起一個有秩序,能讓人人都有農田,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書讀,每個人都有上升通道,不用擔心飢寒冷暖的世界。’

‘按理來說,曹魏滅亡之後,完成了我的第一個目標,雖然有些遺憾沒能親手殺死曹操,但至少完成了夙願,應該心情會更高興,積極投入第二個目標才是。’

‘但不知道為什麼,心裡還是很失落,就感覺像是沒有了繼續做事情的幹勁一樣。看來曹操對我的影響還是太大,曹魏的滅亡讓我有一種沒有了人生意義的感覺。’

沈晨回到營寨裡,自己一個人躺在帳篷內的席上,在這個時候他腦子裡亂如麻,大仇得報之後,就是無盡的空虛淹沒,讓人覺得什麼都沒了興趣。

不過好在他是個聰明人,也沒有勉強自己強行把幹勁提起來,而是繼續躺著,放空自己的大腦,乾脆就著外面呼呼北風,睡了一覺。

這一覺睡得很踏實,前所未有的踏實。

因為以前過著軍旅生涯,面前總是會有敵人,敵人在旁邊,本能就會讓人生出警惕,即便是在睡覺的時候,也會擔心曹魏的突襲。

但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去考慮這個問題,曹魏徹底滅亡了,他的敵人消失了,再也沒有了需要防備的東西。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到了傍晚時分,沈晨就醒過來,抬起頭看到帳篷內多了一個人。

這是關羽的主將帳篷,平時是關羽開軍議以及處理事情的地方,但關羽不在,趙雲和馬超張飛他們都不在,此刻就只有諸葛亮坐在旁邊席上看著一份公文。

諸葛亮人到中年,下頜長出了山羊鬍,氣質清攫消瘦,靜靜地看著手中的文書,儘量不讓自己發出哪怕是任何一點聲音。

沈晨剛開始起來的時候沒有看到他,略微覺得腦袋有些昏沉,抬起頭才見到諸葛亮。

“兄長。”

他扶著腦袋坐在席上,撐住桌案道:“我睡了多久。”

“兩個多時辰吧。”

“這麼久?”

“是啊。”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公文,笑著說道:“你太累了。”

“曹家人怎麼樣了?”

沈晨問。

諸葛亮道:“大元帥親自帶著曹家人以及諸多降將、降臣回洛陽了。”

沈晨想了想。

曹魏滅亡之後,剩下的就只有遼東還未收復。

公孫淵這廝估計沒過一兩個月就會上表請求朝廷的冊封,諸葛亮肯定不會答應,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只不過這樣的貨色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估計諸葛亮遣一主將去就能輕鬆平定。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天下已經恢復了統一。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消化整個北方,開始做土地改革,清算世家,推廣農業、教育、科舉,提高生產力,恢復一個太平盛世。

如今南方不僅僅有漚肥技術和占城稻提高糧食產量,唐朝才出現的曲轅犁、簡車,宋朝出現的秧馬、水稻秧播等等都已經出現,對生產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宋朝的生產力以半壁江山養活了一億人,這也意味著一旦這些技術全面推廣開來,漢朝的生產力就能翻一倍,不再是以前鼎盛時期五六千萬人,而是上億。

雖然再怎麼弄終究逃不出農業社會的低效生產力,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這不是一個短短几十年就能讓一個農業國家轉為工業國家的時代,而是一個從零開始的世界。

沈晨就算再厲害,他也做不到徒手擼出鋼鐵廠、冶煉廠、工業化,所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只是第一步,而光這一步,也許大漢就要走很久,需要很長的時間。

接下來,他的任務其實並不比消滅曹魏來得輕鬆。也許有生之年都完成不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但能給未來打下一個基礎也挺好。

想到這裡,沈晨就說道:“兄長還留在鄴城,是打算北上消滅公孫淵嗎?”

“公孫淵只是小患。”

諸葛亮搖搖頭:“現在北方邊境時有烏桓鮮卑寇略,我打算派人北上至幽州去。”

他說的是派人,而不是領軍。

沈晨點點頭。

諸葛亮隨後又說道:“這些事情之後再說,曉卿先來說說你的事情吧。”

沈晨指著自己笑道:“我能有什麼事情。”

諸葛亮亦是笑了起來:“我與曉卿相識三十餘年,豈能不知曉你的心事,曹魏覆滅之後,你心裡是不是愈發覺得無趣?”

“是有些無趣,懶洋洋地提不起幹勁。”

沈晨打著哈欠伸了個懶腰,這在以前是從不會有的事情,就算再累再困,也都會保持著精神的集中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

但現在危機解除,忽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沒有了對手也沒有了仇人,一下子就鬆懈下來,整個人輕鬆無比。

諸葛亮搖搖頭道:“曉卿,天下尚未完全安定,我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這些事情就交給別人去做吧。”

沈晨抬起頭看著帳篷頂,慵懶的說道:“反正不管是打胡人還是公孫淵,我都不想去。”

倒不是他已經徹底懶惰或者是瞧不起胡人和公孫淵。

五胡亂華的事情他一直記著。

只是至少晉朝前的胡人怎麼說呢?

用吊打都不為過。

歷史上三國時期,任何一個國家面對自己邊境的胡人,基本上都是輕鬆平定。

五胡亂華不是胡人強大,而是晉朝的統治階級太蠢,內亂大幅度削弱了自身力量,加上引狼入室,最終釀成悲劇。

如今大漢重新一統,鐵板一塊,各地治理只要提上日程,有個三五年恢復,又很快能回到強盛時期。

到時候別說邊境胡人,就算是檀石槐復生都沒用,讓鄧艾或者姜維去,都能封狼居胥。

所以沈晨對這些胡人其實沒太大興趣,到時候漢朝對外用兵的時候,已經不需要他這種級別的存在出馬,鍛鍊一下鄧艾姜維等小將就行。

聽到沈晨的話,諸葛亮認真且嚴肅地看著他:“曉卿,這可不像是你,你以前總說人生應該有追求和目標,怎麼到了現在,反而自己變成了這幅樣子呢?”

“兄長。”

這次換沈晨嚴肅坐起來,認真地看著他道:“道理我都懂,甚至比你懂得更多。我當然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只是現在我確實有些心情方面的問題,這跟心理有關。你也不用太擔心,我自己想得很明白,只是讓我稍微放鬆一下心情,然後我自己會去做該做的事。”

諸葛亮繼續看著他,看了很久,才嘆了一口氣道:“那你接下來打算去做什麼?”

“向陛下告個假吧,回家一趟,去看看先帝,或者去各地走走瞧瞧,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開了,才能解開。”

沈晨想了想,倒不是他矯情,而是現在確實沒什麼奮鬥目標,所以他就必須要考慮下一步。

因為推廣生產力這件事情不需要他去做,如今南方科舉取士,生產力、生產關係等等都是沈晨書裡說過的道理,很多科舉考出來的考生都懂。

基本上這些人到了地方之後,就會立即開展農業工作,組織起百姓馬上進行生產,因此估計要不了多久,等全國都收復之後,大量的有實地經驗的官員會被抽調去北方擔任地方官吏。

就好像後世新時代到來,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抓生產一樣,土地改革不僅僅只是把土地重新分配給農民,而是要儘快恢復自己的社會秩序,先讓人民百姓能有飯吃。

也就是說,至少三五年之內大漢的國家策略是不需要沈晨來過問的,他現在就必須要考慮將來的問題。

工業革命?

想多了。

光靠灌鋼法確實能大幅度提高鋼鐵產量。

但沒有蒸汽機,就無法實現第一次工業革命,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自然也就無法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蒸汽機的原理沈晨知道,但光知道原理沒圖紙想徒手擼出來難如登天,沈晨前一世是做建築設計的,不是工程師。

所以他曾經把原理告訴過工匠,可無論工匠怎麼做,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密封性、動能差、負荷低,燒了半天水,產生的動能還不如人工手挑。

不要以為蒸汽機簡單,這玩意兒很有技術含量,沈晨耗費了很多鋼鐵,最終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因此想短時間內造蒸汽機不太現實。

火藥倒是有可能。

雖然這玩意兒唐朝才出現,實際上東晉時期就已經存在。

因為東晉修仙比較流行,道士們喜歡煉丹,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敢扔丹爐裡,最終搞出了火藥。

只是當時有這玩意兒,卻沒有得到有效應用,一直到宋朝利用火藥做了突火槍、狼煙球,再到明清時期有了紅衣大炮、火繩槍、燧發槍,才算是普及開來。

沈晨倒有想過造火藥推平了曹魏,可惜的是他居然不記得火藥怎麼造了,只記得好像有硫磺和木炭之類,第三樣玩意兒死活想不起來。

主要是這玩意兒除了後世愛看歷史小說的以及煙花生產商以外,估計沒有人會知道具體配方,他連《三國演義》都只看電視劇,更別說看小說,所以完全不知道配方。

這就導致他穿越那麼多年還一直是冷兵器作戰。

不過最近有好訊息。

黃門亭一直棲息在南陽新野縣,那裡的後山一直是沈晨的鑄造基地。

灌鋼法在這裡誕生,大量的武器裝備也在這裡誕生。

沈晨讓工匠在這裡實驗蒸汽機搞了二十多年沒搞出什麼名堂,但火藥卻被他們慢慢試了出來。

只是火藥尚不穩定,配方比例還沒有摸索到完美,所以還未製造火炮和火槍。

也許再過一段時間火藥配方比例到完美了,就能製造槍炮了。

到時候對付草原民族,那就有意思多了。

不過總得來說,至少目前沈晨還沒有其它目標,他現在考慮的是向海外拓展的問題。

南方交州那邊已經興建港口,原來的荊州水師現在是南海一霸,早就佔領了交趾和呂宋,那地方現在沒有橡膠,他打算讓水師沿著海岸線北上,一路從阿拉斯加摸到北美去。

農業民族也是陸地民族,一直待在陸地上想要長久發展沒那麼容易。何況由於農業屬性,生產力提升之後,百姓豐衣足食,也會缺開拓精神。

所以沈晨覺得需要官方來鼓勵百姓出海。

時代的進步不能只依靠他一個人。

未來等大漢恢復太平盛世,人口大幅度增長之後,需要解決的問題會更多。

只有培養大家的積極冒險精神,早一點開拓整個世界,那麼大漢帝國遲早會政府草原、沙漠、海洋。

而且人多起來,到了北美搜刮到了辣椒、土豆、玉米、紅薯、橡膠等等產物,也能提升大漢的生產力,教育普及下,總會有聰明人發明出蒸汽機,然後開啟第一次工業革命,再搞出內燃機、電氣機等等。

時代的發展需要總體程序,個人的力量,只能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至少沈晨認為,他現在未來的方向,就是起一個奠定基礎。

差不多到尾聲了,打算收個尾,再寫個十幾章混個全勤,圓滿結束就行。個人不會再寫像上本謀伐結尾那樣已經出現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事情,總得來說那時候還是太年輕,從蒸汽機出現到瓦特改良蒸汽機過了七十年,沒有圖紙和完整的工業設計能力確實沒辦法完成這麼大的遷躍,所以主角也只是打個基礎。下一本書是寫大宋的,這本寫完之後可能休息十幾天,去醫院做個體檢什麼的,稍微放幾天假,然後開始新的征程。對於銀狐來說告一段落,對於我來說,又是新的起點,希望大家繼續支援。因為有了兩本書的經驗,下一本書真的很好看,請大家相信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魏武傳人

散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