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恭送沈先生(多謝雲哥盟主打賞。)

當沈晨從州牧府邸出來的時候,看到的是一片混亂的景象。

王俊筵席過程當中,陡然噴出老血,諸多大儒名士抬著他急匆匆地出去。

門外他們的弟子無數,見到這一幕,都是無比吃驚。

但害怕王俊出什麼意外,大儒名士們也不敢停留解釋,簇擁著把王俊抬向醫館去了。

人群亂哄哄的,外面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裡面的人急於知道怎麼回事,各大儒名士們則只想匆匆把王俊送往醫館,亂成一團。

等到沈晨出來的時候,王俊已經被送到了馬車上,往醫館去了,眾人圍著剩下的名士大儒們,連忙詢問情況。

大儒名士們一個個吱吱唔唔,說不出話來,等到眾人看到沈晨,一下子就彷彿找到了目標。

呼啦啦數百人圍攏過來,一個個凶神惡煞,似乎要找他討個說法。

“噌噌噌噌!”

就在這個時候,守衛在州牧府門口的黃門亭侍衛們一下子擁了過來,將沈晨團團圍住,拔出環首刀,將他們逼退。

但眾人也是悍不畏死,紛紛拔出腰間的劍,有人怒斥道:“賊子,你把我師怎麼了?”

“說,是不是你暗害了我師?”

“可惡!”

人們不斷往前擁擠,似乎像是要把沈晨撕成碎片。

“都住手!”

大儒潁容還算是理智,他的門徒最多,有一千多人,所以在場的大多都是他的弟子,眼見局勢快要失控,立即出來制止道:“都退下!”

“師君!”

眾人一時詫異,不明白潁容為什麼要保護沈晨這個賊子。

潁容嘆息道:“曹操.曹操圈禁天子,殘殺國舅貴妃皇子大臣的事情,已經事發了,此謂之國賊也,大家也不必為難沈小友了。”

“什麼?”

“曹曹操圈禁天子?”

“還殘殺國舅、貴妃、皇子和大臣?”

“這”

人群一下子就傻眼了,訊息不斷往後面傳下去,如同滔天巨浪一般,引得驚詫的人聲此起彼伏。

沈晨緩緩往前走,推開保護自己的護衛,來到了人群面前,站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年輕士子,手裡還握著劍,劍尖離沈晨的身體只有不到五公分。

他看著那士子,隱約記得是個以前曾經和自己辯論過曹操品德的人,便笑著問道:“我認識你,伱叫宋奎,是黎丘宋氏,師從子嚴公。曾經跟我說,曹操奉迎天子,是個良善之輩。如今天子下血詔告知天下人,曹操圈禁了他,連未出世的皇子都遭其毒手,現在你告訴我,他是善是惡呢?”

“我我.”

宋奎無地自容,不敢直視沈晨的眼睛,明明手裡拿著劍,卻一步步往後退。

沈晨步步緊逼,往前一步,又問道:“我曾經說過,終有一日,曹操會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待有朝一日,他欺凌天子的事情為全天下人所知的時候,我將提劍上洛,為天子和天下人討個公道。現在我已經準備北上進攻許昌,這便是知行合一。爾等覺得,曹操是善是惡,我是善是惡呢?”

“你你.”

宋奎被迫得已經是說不出話來,渾身都在顫抖。

潁容雖然沒有投靠劉表,但後來也沒有投靠曹操,一直在荊州辦學到死,為人還算正義,嘆息道:“沈小友匡扶正義,當為天下楷模也。”

“那麼,我是好人了?”

沈晨問。

“是你是好人。”

宋奎無奈道。

“所以。”

沈晨低頭看著宋奎依舊捏在手裡的劍,在環顧四周那些拔劍計程車子們,大笑起來:“所以好人就應該被拿劍指著?你們不敢去北上對抗曹操那種逆賊,卻只敢對隻身敢於北上對抗曹賊,為天下人伸張正義的英雄出手,你們,又是一群什麼東西呢?”

“我我們”

“噹啷。”

無數鐵劍掉落到青石板上發出的叮噹響聲。

諸多士子們已經是羞愧難當,也就是現在沒有一個地縫,不然恨不得鑽進去。

“我們以前都被曹操矇蔽了,不知他是國賊,是我們的錯。”

“對不起,我等不識天下英雄,以前認賊為雄,今日方知沈郎才是大丈夫!”

“我等從前不知,言語無狀,還請小郎恕罪。”

一個個把手中的劍扔下,紛紛向沈晨彎腰拱手,一時間他的身前俯首一片,他們低下了曾經高傲的頭顱,向沈晨誠心道歉。

沈晨緩緩走到了自己馬車前,站在了馬車上,居高臨下,看著這些向他表示歉意計程車子。

“我不會原諒你們!”

他說道:“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果道歉有用的話,曾經被你們傷害過的人,又怎麼能夠平息得了心中的憤怒,那些死去的人,又怎麼能復生呢?所以我看不起你們。”

“對不起。”

眾人一個個羞愧不已,再次行禮。

沈晨俯視眾人說道:“不過人孰無過,你們現在能夠向我道歉,就說明你們還有羞恥之心。《禮記》雲:“知恥而後勇。”人能夠知道恥辱,就說明他必然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

“以前你們安居荊州,見不到亂世的悲慘,看不清楚曹操的本性,這可以理解,但這並不代表你們就能夠用自己的偏見,就可以妄自揣測他人。”

“人的智慧可以透過看書,慢慢增長。可德行卻遠遠不是靠看書,就能夠提升改變。此次事件之後,我希望你們以後在看待事情之前,不要過早地下定論,在見到事情真相之前,也請不要妄加猜疑,用言語去侮辱他人,這是我唯一能夠給你們的勸告。”

這個事件何嘗不跟後世的網路噴子們相似?

曹操在本性暴露之前,天下士人擁戴他的無數,甚至在本性暴露之後,也還是有無數不知廉恥的世家大族,屈膝投靠,最終為曹魏的建立添磚加瓦。

所以要想樹立德行,靠沈晨一個人是遠遠做不到的,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會原諒這些曾經傷害過他的人。

因此他給予這些人唯一的忠告。

正打算上車離開,大儒潁容忽然說道:“沈小友,我有一問,可能否為我解惑?”

沈晨站在車上看著他,想了想,就走下馬車,說道:“公請說。”

“何謂知行合一?”

潁容說道:“要怎麼樣,你才能夠原諒我們呢?”

沈晨環顧四周,周圍士子們紛紛以熱忱的目光看著他,也許這其中有像隗禧、和洽、杜襲等心向曹魏之人。

但大部分人,還是有心中的正義感和恥辱感,這說明他們還有救。

想到這裡,沈晨便朗聲說道:“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為皆為正義,這便是知行合一。”

“知,就是你們心中的良知,忠孝禮義仁智信,是支撐你們良知的基礎。心中有忠孝禮義仁智信之輩,就應該為你的言行而去實踐。”

“譬如當今曹賊禍亂朝綱,禁錮天子,殺大臣殺皇后殺皇子,如此大逆不道,妄為人臣。諸位若是正義之士,就應該像我這般,提劍上洛,如夫子呵斥三桓,整頓朝綱,糾之以猛。”

“當然,這只是個舉例,真做的話,我不建議大家這樣。因為我早就知道曹操是亂臣賊子,所以我自己組建了軍隊,就是為了這個時候北上抗擊曹賊。”

“大家沒有軍隊,就不應該去做明知是送死的行為。”

“但這並不代表大家可以無事可做,天子血詔已出,你們就應該在道德上譴責曹操,讓他手中的大義變成虛無,讓他屠殺民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醜陋行徑,公之於眾,而不能繼續為他辯解。”

“除此之外,爾等也應該要為了其它有良知的事情,付出你們的行動。”

“因為這天下不止是曹賊,還有無數的黎民百姓。”

“如今漢室頹傾,天下大亂,各地百姓民不聊生,生民有倒懸之急。”

“世人對待百姓多以殘暴,不說這天下諸侯,就說這各地世家豪強者,有幾個對待鄉野百姓存以仁善?”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若無百姓,家國何在?若無百姓,爾等何在?”

“所以上輔君王敬愛父母以為忠孝,下愛黎民寬以待人以為仁義。此忠孝仁義之道,方為諸子本意。”

“當然,也許有些人會說,我一無萬貫家財,二無世家門第,三非官吏豪強,無權無勢,如何能踐行這忠孝仁義之道?”

“以我之見,出生貧寒不是恥辱,能夠努力向上拼搏,才是大丈夫。你出生貧寒,就應當自強不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你家財萬貫,身居高位之時,請不要忘記看看那些和你曾經一樣貧困潦倒的百姓。”

“如果你本身出身豪門,家財萬貫,身邊奴僕無數,若你懂得做人的良知,那麼請善待身邊的奴僕,善待周邊的黎民,百姓心中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外為官,上能對得起君王,下能對得起百姓。在家為民,教書育人,以身作則,讓鄉野成為仁義之邦。若你們能做到這一點,方為仁德至善,我即便是路過你們的門前,也會拱手行禮,跟大家說你們是聖賢。”

說到最後,沈晨掃視著眾人,最後說道:“我不奢望我這番話能夠讓爾等振聾發聵,從此立志要成為大家的榜樣,做出一番功績。我只希望能驚醒少數人,將來能夠像我一樣,知行合一,用心中的良知和身體力行,來詮釋仁義禮智信,這便足矣。我的話到此,爾等自便吧。”

說完,他緩緩走上了馬車,坐入了車廂之內,車伕輕輕抽打了一下馬臀,左右兩側計程車子們便紛紛讓開道路,馬車向前行駛,在眾人的是注視當中,向著城外駛去。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潁容感嘆道:“這才是國之大士也,我虛長數十歲,卻還不如一個十餘歲的孩童明事理,當真是枉為人師。”

說罷,他緩緩拱手行禮,向著沈晨的背影說道:“恭送沈先生!”

潁容門徒上千,周圍多是他的弟子,見他行禮,都為剛才沈晨的話心悅誠服,同時向著沈晨的背影再次行禮道:

“恭送沈先生!”

ps:跪求正版訂閱

今天是我生日,多謝雲哥盟主打賞,上架這麼久終於有個盟主了,真的是一路走來很感激像雲哥還有竹言墨雨你們這樣一直支援陪伴我的人,感謝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在我眼裡,不止是打賞的朋友,還有支援正版訂閱的朋友們,你們都是最好最可愛的人,名字寫不下,我就不一一敘述了,無以為報,本來今天生日我還在想碼個4000字,晚上和朋友們出去吃個飯喝個酒慶祝一下。現在不去了,從今天開始,每天為雲哥的盟主打賞多更一章,猝死為止。這個月原本計劃是更30萬字,我把目標就定著往35萬以上走,希望我能夠保證好質量,再次拜謝大家。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美洲再造中華

路易羅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