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寧技工學校一炮而紅。

在全國都出了名!

你想想,在九二年,有哪個學校在全國各大報紙打廣告招聘老師的?

沒有!

這些學校的性質還很特殊。

是一個股份制學校。

一時間,不僅在國內引起了轟動,很多對中國感興趣的外國學者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尤其是莫斯科的機械學院的專家教授們。

原本盧昌華打廣告的目的就是在國內刷一波名氣,招聘些高職稱的專家,把學校的師資力量搞起來。

誰知道,卻把蘇俄的專家教授吸引了。

輾轉透過謝爾蓋找到了盧昌華。

對於這樣的專家學者,盧昌華當然歡迎。

經過嚴格的篩選,引進了十幾名專家。

此時的北寧技工學校,早已不是一箇中專學校的樣子了。

八月二十九號,正式迎新的時節。

北寧火車站和客運站前,拉著巨大的橫幅。

“熱烈歡迎全國學子進入北寧技工學校學習!”

站前廣場上一字排開的,是北寧技工學校的迎新站。

各個專業的老師都在迎接著本專業的學生。

給他們登記,然後上車。

一輛輛大巴車把學生們拉去了二井子。

二井子北寧技工學校的大門口,拉著橫幅。

“歡迎北寧技工學校的學子們回家!”

看著橫幅上的文字,這些學生們倍感親切。

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了期待。

學生們被拉到了宿舍樓,他們根據自己手上的宿舍號,安排行李。

有些學生被分配到了平房區,雖然有心理落差,可還是接受了,畢竟自己是來學習的,不是來享受的。

這次來報道的學生可不是六千,而是八千。

不僅把報名的六千都擴招了,還臨時再擴招了兩千。

這都是廣告惹的禍。

學校知名度提高了,自然要來的學生就多了。

建築公司緊趕慢趕,總算在開學前搶建了一大批平房宿舍。

勉勉強強把這些學生安排上。

九月一號,金秋送爽,周邊的麥田裡,泛黃的麥穗低頭彎腰,正是一年走向成熟的關鍵時刻。

北寧技工學校的校內廣場上,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群。

聶校長站在水泥臺子上,康慨激昂的講著歡迎詞。

今天正式開學了。

這個開學儀式是要有的。

站在前面的,不僅有校長,還有北寧市長沉洋,昌和集團總裁盧昌華,副總裁胡大貴,王瑤,吳霞,拖拉機集團的陳立國,謝爾蓋。

可見,盧昌華對北寧技工學校的重視。

老聶熱血沸騰的講完了歡迎詞,就有請北寧市長講話。

廣大師生見是本地的父母官,都伸長了脖子聽著,看看政府對學校是什麼態度。

沉洋從學校對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講起,把技工學校比喻為北寧的大學,是奠定北寧城市人文基礎的基石。

估計要是被北寧農校的師生聽到了,不知道會不會不認同。

當盧昌華作為昌和集團的主要領導,他的講話就實際的多。

首先,他充分肯定了北寧技工學校是昌和集團未來人才的搖籃。

只要你的成績優異,前途不可限量!

先一錘定音的解決了學生們的就業出路問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只要專心學習,掌握了本領,工作和前途就不需要你去操心。

對於很多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昌和集團向學校捐助獎學金,每年一百萬元,各專業的優秀學生各憑本事,評選獲得。

對於家庭困難的學生,可向學校申請助學金。

這話一出,學生們都很興奮。

要知道,東北人都好面子,哪怕家裡生活困難,也不願意申請助學金,這會讓人瞧不起。

可現在又了另一個選擇,獎學金。

只要學習好,經過評選就能獲得。

這是件既得實惠又有面子的事。

很多學生都握了握拳頭,自己一定要爭取獎學金。

獎學金是有名額限制的。

每個專業每年只有三個名額,獎金是五千元。

這在九二年可是筆大錢。

要知道,這會兒一個職工去世了,單位給的喪葬費也不會超過三千。

王瑤作為昌和集團的財務副總裁,當場就交給聶校長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

老聶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

他非常激動的表示,昌和集團對學校的支援和投入,一定會有回報的。

師生們見昌和集團是動真格的,心裡對這家企業也好奇起來。

開學儀式一結束,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登上了大巴。

原來,接下來是要帶著學生參觀工廠。

大巴車一進入鐵南區,師生們驚奇的發現。

道路的兩側是一家家整齊的工廠。

看門上掛的牌子,竟然都是昌和集團的下屬工廠。

大巴駛進了廠區,就有接待人員,手持大喇叭,給同學們一一介紹工廠的由來,現在生產的產品,在集團中的地位等等。

還有序的進入車間參觀。

車間裡的工人都聚精會神的操作著,像是沒看見他們一般。

在巨大的廠房裡,機器轟鳴,人員忙碌。

同學們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他們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

一家家工廠走過,一個個車間參觀。

讓學校的廣大師生終於認識到,昌和集團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龐然大物!

自己將來就是到這樣的企業裡工作嗎?

不同專業的學生都在對比著,未來自己能進哪家工廠上班。

最終,同學們都匯聚到了拖拉機整車廠。

這裡是把所有零配件組裝成完成拖拉機的地方。

一輛輛嶄新的拖拉機把開下了生產線。

停在停車區裡。

望著這些拖拉機,學生們很興奮。

有工人師傅給他們演示拖拉機的效能。

這樣非常直觀的演示,讓同學們對剛生產出來的鋼鐵機器產生了好奇心。

如果說,前面的十幾家工廠都是生產零配件的廠子,他們還看不出來這些零件的作用的話,那麼,現在的整車廠就讓他們明白,這裡才是機器製造的靈魂。

能讓一個個基礎零件組成整體,變得有靈魂,讓鋼鐵活起來。

八千多人的學校,在北寧算是個大學校了。

學校的教學和管理都是需要完整的制度的。

盧昌華跟老聶商量,每個月安排幾節課,由集團一線的工程師來講課。

要理論聯絡實際。

不能學生學了一堆的理論,畢業了到崗位上啥都不會!

28馬力全新的拖拉機,在這個秋天成為了熱銷產品。

在東北華北這些平原地區,廣大的農民都分得了土地。

他們從牛馬耕種的方式,轉變為小型機械化種植。

地少,他們更喜歡小型拖拉機。

為了省力,他們又喜歡大馬力的。

昌和拖拉機現在就解決了這個尷尬問題。

28馬力拖拉機有勁兒,不費油,體型不大,田間地頭好調頭。

既能田間作業,又能在農村地區跑運輸。

一舉多得。

當初那些斷供的配件廠,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可有什麼辦法?

作為國營廠子,他們哪裡有臉去道歉說小話?!

硬著頭皮另找客戶。

昌和集團開發生產小型拖拉機,是為了適應中國農村土地承包的形勢。

至少這樣的形勢還能延續個十幾年。

到了後期,農村土地可流轉,就會有種糧大戶來大面積承包土地。把各家各戶的土地集中起來。

這時候,他們就需要大型拖拉機了。

這就需要昌和集團,在開發生產小型拖拉機的同時,積極研發大型拖拉機。

為以後的形勢變化儲備技術和產品。

因此,在全力生產28馬力小型拖拉機的同時,新型100馬力四缸柴油發動機的研發也提上了日程。

至於中間型的發動機,盧昌華直接放棄了。

未來的趨勢,要麼就小,要麼就大。

54,75這樣的拖拉機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看著電視裡的拖拉機廣告,盧昌華會心的笑了。

昌和拖拉機已經成為農村地區的第一品牌。

為了更好的提供售後服務,昌和拖拉機的配件銷售到了全國各地。

在省市縣都設有服務站。

盧昌華欣賞桑塔納的策略,全國到處都要配件,在哪兒壞了都能修。

致使桑塔納成為九十年代的神車!

當初,昌和拖拉機的配件是發給服務站,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即是全國各地大量的鄉鎮企業彷冒配件。

一時之間,假冒偽劣的配件大行其道,他們就信奉一條,便宜。

見到這種情況後,盧昌華馬上改變了策略,配件全國發貨。

這下,市場上真假大比拼。

經過一場極其慘烈的廝殺,昌和正品打敗了假冒偽劣。

由於正品到處都是,假貨就沒人買了。

很多小廠見沒啥利潤,也就不再假冒了。

這樣盧昌華充分的認識到,敝帚自珍是不行的。

你不佔領的陣地,就會被敵人佔領!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校花表白99次,答應後她生氣了

小仙不愛你

撩妹能雙倍返利誰還當舔狗啊

愛吃番茄的帥哥

穿越平行世界當會功夫的神醫

青衫配白衣

重生之黃金時代

翼龍

我喜歡上了隔壁大學的校花

欣欣此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