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和集團每年春節前都會召開集團年會。

先是在市府賓館進行,後來市府修建了禮堂,昌和集團的年會就在市府禮堂進行了。

所有人都參加是不可能的。

每個工廠都選出優秀代表和先進工作者來參加。

就這樣,每次參加年會的人都有兩三千人。

這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昌和集團的產品十分暢銷,經濟效益顯著。

再加上去年進行了改制。

整個集團的精神面貌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這也促使整個95年的經濟效益更上一個臺階。

人們都期盼著今年的年會能分更多的錢。

這也是人們最樸實的心理預期。

昌和集團的高層心裡明鏡一般。

為了把自己的全員持股政策持續下去,形成一種慣性,盧昌華和王瑤對年會高度重視。

不僅要在年會上大張旗鼓的分紅,還要讓新聞媒體來進行全面的報道。

不僅是北寧當地的媒體,省裡和總局的媒體也沒落下。

集團臨時成立了一個媒體中心,由眯縫眼負責。

他以集團董事長辦公室主任的身份接待媒體,安排媒體的採訪事宜。

1996年2月10號,星期六。

這天,昌和集團各家工廠都裝飾一新。

工廠大門口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春聯,插上了國旗。

廠區的主幹道兩側,紅旗招展,彩旗飄飄。

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

今天,沒有機會去市府禮堂參加集團年會的工人們,被留下的幹部組織起來,集體在工廠禮堂裡集會,收聽收看集團年會的現場實況。

說起這個來,咱們就不得不多說兩句。

昌和集團,作為北寧當地的支柱型企業集團,他們的宣傳教育陣地不能丟失。

為此,由市府補貼,集團投資,建設了企業內部有線電視網路。

不僅聯通了各家工廠,還把職工的宿舍樓都接通了。

有線電視網不僅可以收看電視訊號,還能聯通調頻廣播。

因此家家戶戶的房間裡都有一個小音箱。

至於電視機,集團給予補貼,職工們自行購買。

市府禮堂。

一樣的花團錦簇。

大門口懸掛著大型橫幅,紅底白字。

“昌和集團1995年年終總結暨優秀員工表彰大會”

大門的兩側掛著一幅春聯。

“改革開放,全國奮進,人民群眾幸福安康。”

“創新發展,昌和進取,民生百姓喜氣洋洋。”

橫批:“為打造新北寧奮鬥”

大門前,一群記者長槍短炮的拍照,很多人在這裡拍照留念。

這幅對聯是盧昌華定下的。

為啥橫批是“為打造新北寧而奮鬥”?

這就是為了增加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增加廣大幹部職工的榮譽感。

你不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你和建設新北寧息息相關。

讓職工們融入北寧,讓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成為真正的北寧人。

北寧當地媒體更是激動。

他們沒有想到,一個民營企業,竟然能提出這樣的口號,可見他們企業是有社會責任感的。

這絕對值得大書特書。

記者們筆走龍蛇,把對聯記錄下來。

走進禮堂的職工代表們更是昂首挺胸,意氣風發。

今天是他們最得意的一天,整個北寧的人都在關注這裡。

“隨著運動員進行曲的響起,代表們踏著昂揚的步伐走進了會場。”

電視裡的主持人熱情洋溢的對現場進行著解說。

“集團的領導步入了會場!”

畫面中,以盧昌華為代表的集團高層緩步走上了主席臺。

鏡頭裡,主席臺的正中間竟然是半人高的錢牆。

這些錢是優秀員工的獎金,太多了,根本沒地放。

盧昌華直接讓堆在主席臺上。

用現金堆成的一堵牆,在現場極為震撼。

就是這堵牆,就耗費了記者們大量的膠捲!

昌和集團的職工家屬們激動要死。

錢啊!那麼多錢!

這是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的。

現在,這些錢就在主席臺上。

很多新進入集團的年輕人,根本就沒有機會見到高層。

現在他們透過電視畫面見到了。

盧昌華一身西裝,走在前面,後面跟著王瑤,胡大貴,吳霞,陳立國等高層。

禮堂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盧昌華看了一眼臺下黑壓壓的人群,並沒有坐下,而是帶頭鼓起掌來。

就在所有人不知發生什麼的時候,一個威嚴的中年人走上了主席臺。

“我們熱烈歡迎北寧市領導對集團的關心。”

盧昌華對著話筒喊道。

這會兒觀眾們才知道這是北寧的領導。

掌聲一直沒停。

沉洋伸出雙手,向下壓了壓。

掌聲漸息。

沉洋和盧昌華相互客氣了一下,兩人當先就座,其他人也依次入座了。

“我們有請沉市長講話!”

嘩嘩譁~

一個企業的年會,竟然能讓地級市的市長親臨,可見集團的面子有多大。

“各位昌和集團的幹部職工們,各位優秀員工代表們,各位來賓,記者朋友們,我是北寧市市長沉洋。”

“今天受邀來參加昌和集團的年會,倍感榮幸。”

“我認為,北寧的發展是離不開昌和集團的貢獻的……”

沉洋前幾天就受到盧昌華的邀請,讓他位臨公司年會,給企業打打氣,鼓鼓勁兒。

沉洋當然願意。

他之所以從哈市再次被調到北寧來,不就是了解熟悉昌和集團嘛。

現在正是他在這個企業集團露面的好機會。

根據會議的議程,領導發言後,各企業要進行總結。

各工廠的負責人都依次登臺,做了1995年工作總結報告,對1996年的工作進行了計劃。

然後就是表彰環節。

昌和集團的表彰可不僅僅是給個獎狀就完了,而是當場發放現金。

當優秀員工們拿著獎狀和手裡的獎金,那種激動無法言表。

全場氣氛進入了高潮。

無論是在家看電視的家屬,還是在禮堂裡集體觀影的職工,都心情激動。

代表們已經分錢了,自己離得還遠嗎?

這種氣氛,不僅感染了禮堂現場的代表們,就連主席臺上的集團高層也心潮澎湃。

沉洋更是激動。

“小盧啊,太好了,昌和不玩虛的,實事求是,真獎真罰,難怪企業越做越大啊!”

這個發錢的環節持續了很長時間。

這種事是記者最願意看到的。

你想啊,發錢啊,那衝擊力,讀者也感興趣啊!

各家記者都在斟酌新聞稿件的寫法。

發完了錢,會議進入了尾聲。

這時,盧昌華才總結性發言。

既充分肯定了廣大幹部職工為企業做出的努力,也指出了些不足和未來發展方向。

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再接再厲,1996年爭取做出更好的成績。

最後,盧昌華提出,集團為所有職工辦理北寧市戶口,要紮根北寧,建設北寧,北寧是昌和集團的家,也是所有職工家屬的家園。

並且當中展示了自己的戶口簿。

在戶主的位置上,清晰的寫著“盧昌華”。

蓋著“北寧市公安局”的印章。

他又展示了身份證,也是北寧市的。

這還是前段時間,沉洋的強烈要求。

你作為北寧的最大企業,戶口一直不是北寧的,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也跟你提倡的建設家鄉,打造新北寧不符啊!

盧昌華是真不想遷。

他對農場是有感情的。

“小盧啊,看問題要長遠。”

“我知道你對農場有感情。可你的事業大部分都在北寧市,為了穩定員工隊伍,你要和他們站在一起。”

“你都不遷戶口,其他人怎麼願意遷進來呢?!”

“這事你必須做,而且越快越好。”

就這樣,盧昌華和王瑤的戶口合併了。

戶主也換成了盧昌華。

沒辦法,他得支援沉洋的工作啊。

這才有了年會現場公開展示戶口簿和身份證的事。

很多員工的戶口在外地的,見董事長都是北寧戶口,他們心裡也吃了定心丸,決定年後就去辦理戶口。

沉洋之所以這麼著急戶口的事,是因為作為地級市,人口是有要求的。

現在昌和集團的員工家屬這麼多,只要讓部分沒遷戶口的人遷入進來,那北寧市的人口數又得增長,這也是政績之一。

人口的正流入就說明這裡經濟發展良好,有前途。否則誰會遷進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永痕神晶

懶惰的快樂

重力果實三霸氣,一拳一個自然系

愛吃豌豆尖

夜郎衛

分你們一點我的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