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肉罐頭是盧昌華的試驗品,沒想到黑河進出口公司一次性訂了十萬盒。

還把他搞了個措手不及。

不得已在北寧周邊收購了一萬多隻大鵝。

王瑤的三舅周樹德,任黑河進出口公司食品部經理。

本來是要訂鯉魚罐頭的,誰成想變成了鵝肉罐頭。

現在他們單位也在搞承包制,各個部門都承包了。

他原本是食品部裡的業務員,主要就是跑大江南北組織貨源。

對蘇俄人的口味不也太清楚。

食品部承包之後,公司就不管了,反正每年你們上交指定的管理費,完成出口指標即可。

周樹德之所以敢下十萬訂單,是蘇俄人也給他下了十萬的訂單。

那天,他吃到了王瑤帶回家的鵝肉罐頭,食慾大開。

第二天就帶著樣品樂顛顛的回了口岸。

中蘇在黑河的口岸附近圈了一塊地,這裡就是中蘇邊貿中心。

全國各地有進出口權的單位都在這兒擺攤,而蘇俄的進出口公司也在這裡有攤位。

當週樹德把這些鵝肉罐頭擺上攤位,走過蘇俄人熟視無睹。

這下把他急壞了。

他急忙主動的拉著這些老毛子推銷。

這些老毛子就沒聽說過有什麼鵝肉罐頭。

在蘇俄,能吃的東西哪裡還能等到做成罐頭啊,早就被他們吃了。

大鵝這玩意,他們那兒也有,可那都是他們的下酒菜,根本就沒有鵝肉罐頭。

其實,不光是蘇俄,就是中國也是一樣。

大鵝的養殖本就是零散的,沒有成規模的養殖。這根它的習性有關。

大鵝不僅需要水面,還需要大面積的青草。

而符合這樣條件的地方並不多。

南方有條件的地方都養鴨子,這也是他們的養殖習慣。

所以南方就發展起來了羽絨服產業。

相比起來,鴨子食性更雜,還能吃小河溝裡的魚蝦,生長速度就快。

而大鵝只吃青草,一年只能養一季,當然就沒人願意養殖了。

盧昌華也是無意中養出了規模,目的也是為了肥塘,給鯉魚提供一些維生素飼料而已。

誰知道現在竟然還做出了別人沒有罐頭。

周樹德著急了。

在自己的攤位前直轉磨磨。

這可咋整?

可他手裡沒有啥能拿的出手的產品了。

這個還是王瑤的面子呢。

突然他想起王瑤給自己推薦的時候,不也是讓自己品嚐嗎?

老毛子,我還不信了,這麼香的鵝肉你們能忍得住。

他急忙拉開了兩盒鵝肉罐頭,找出一瓶二鍋頭來。

可現在天氣嚴寒,鵝肉都凍成坨了,香味根本出不來。

周樹德也是拼了,趕緊讓人把屋裡的鐵爐子搬出來。

點著了爐子,鐵盒罐頭就坐在了爐圈上。

也就一會功夫,罐頭盒裡就冒泡了。

鵝肉的香味隨著寒風直往老毛子的鼻子裡鑽。

這些老毛子抽著鼻子,聞著味就來了。

周樹德的攤位前很快就圍滿了蘇俄人。

有人嘰裡咕嚕的說著俄語,周樹德還能聽明白幾句,用蹩腳的俄語介紹著產品。

見周樹德不僅有香噴噴的鵝肉罐頭,手裡還拎著酒瓶子,這些老毛子可等不及了,紛紛要酒喝。

周樹德奸計得逞,給他們每人一小杯二鍋頭。

這些老毛子喝酒幹喇,根本不用吃菜的。

周樹德一口酒一口鵝肉,表情極度滿足的樣子。

老毛子那受得了這個。

伸手就抓,你一塊他一坨,很快一盒罐頭見了底。

這些老毛子的飲食主要就是麵包和香腸,牛羊肉這些肉食。

其他的肉也吃,只是吃的不多而已。

鵝肉就小酒,越吃越饞,一下就摟不住火了。

把爐子上的兩盒鵝肉吃了個精光。

後面得到訊息趕過來的老毛子都不願意了,酒肉都沒撈著,這次來中國,虧了。

這些老毛子見吃光了樣品,這才來得及咂咂嘴,回憶了一下剛才的口感和香味,口水止不住的流。

幾個老毛子就伸出手指頭,比比劃劃的要訂貨。

有了開始就好辦了。

這一天就訂出去一萬多盒。

周樹德一想,得嘞,我呀就按這個套路來吧。

每天他都把爐子一支,先把火燒旺了,見市場裡的人多了,這才開始他的表演。

他從樣品裡拿出一盒鵝肉罐頭,悠閒的開啟盒蓋,放在了爐圈上。

而後又開啟一盒。

還拿出了快子,在鐵盒裡攪拌起來。

很快,凍硬的鵝肉連湯帶水的就在鐵盒裡咕都起來。

香味四溢,把過往的人流吸引了過來。

這回老毛子知道這邊攤位有肉吃有酒喝,就呼朋喚友的圍了上來。

感情他們把周樹德的攤位當成了免費早點鋪了。

周樹德也不是傻子,他一遍攪拌一邊用俄語高呼訂貨訂貨。

老毛子也是要臉的人,吃了喝了之後,多多少少都頂些貨。

就這樣,一個禮拜的時間,周樹德累計訂貨十萬盒。

順便還訂出去了幾萬箱二鍋頭。

訂單一到,食品廠就忙的不可開交了。

既要抓緊時間生產魚罐頭,又要給進出口公司趕鵝肉罐頭,就問你咋掰開鑷子吧?

“要增加裝置啊!”

這不僅是盧昌華的感嘆,也是胡大貴的要求。

每天二十四小時,三班倒。

員工加班加點的幹,都趕不上訂單的速度。

沉洋接到盧昌華的求救電話,人家正在忙著年終會議呢。

一聽盧昌華還要裝置,就說道:“小盧啊,你現在也不差錢了,就更新一些新裝置吧,那些老掉牙的就算了。”

“我就是不知道哪有賣的。”

“京城就有食品機械裝置進出口公司啊,你去問問吧。”

一聽這話,盧昌華直拍自己的腦袋。

自己重生之後,腦子怎麼上鏽了?

對呀,國營單位肯定有啊。

八九十年代,正是進口先進裝置和生產線最熱的時期。

全世界對我們的封鎖開啟了,只要有錢,要啥裝置沒有啊?

雖然有了一條路子,盧昌華還是直咂嘴。

“領導啊,遠水解不了近渴。我現在的裝置滿負荷運轉也沒法完成生產任務。現在就急需馬上能用的裝置。”

“先在就是有裝置,你有地方安裝嗎?”

“有,有。領導,我還有空著的廠房呢。”

“哦?你小子夠狡猾的。”

沉洋沉吟了一下,說道:“有一套裝置,是哈市商業局下屬單位更新換下來的,堆在倉庫裡準備賣廢鐵呢,你去收了吧。”

“我馬上就來。”

把家裡的事交待給胡大貴和王瑤,他帶著技術員去了哈市。

周樹德下了訂單之後,最大的工作就是催貨。

每天一遍電話。

“瑤啊,救救三舅吧。老毛子都要把三舅當成大鵝吃了。”

“三舅,今天剛發走一萬盒,您別急,每天都在生產呢。”

“你們這生產量也太少了,這樣可不行啊。”

“是是是,三舅,我們正在改進,昌華已經去哈市買裝置了,馬上產量就上來了。”

王瑤每天不僅要應付三舅的嘮叨,還要應付全國各商家的催貨和諮詢。

“吳霞啊,你也幫幫我吧,我要死了。”

“哎喲,我的大小姐,你這嗓子咋了?怎麼啞了呢?”

“還不是累的。”

盧昌華走的這幾天,王瑤著急上火,嗓子也啞了。

嘴角也起了水泡。

現在她和電視廣告上的公主比起來,就是兩個人了。

盧昌華趕到哈市,沉洋也沒時間陪他,只是打了電話聯絡了一下,就讓他自己去搞定。

哈市肉聯廠是個大單位。

哈市紅腸非常有名。

可他們的罐頭也是非常好的。

去年,他們剛剛進口了一套罐頭生產線,舊裝置就進了倉庫了。

本來是真準備賣給廢品回收站的。

沒想到,有人要買,他們當然高興了。

盧昌華帶著技術員汪明偉一到肉聯廠辦公室,他就樂呵呵的跟總工握手。

然後就相互介紹了起來。

原來肉聯廠的總工曾經給他們進行過培訓,當過培訓班的老師。

這回是師生相見了。

“李工,我們是來看裝置的。”

“小汪,就是你們要買啊?”

“是啊,我們盧總想看看裝置。”

“走吧,我帶你們去。”

李總工就是新裝置的引進人,他對現在執行的新裝置很推崇。

老裝置自然就淘汰了。

“盧總,小汪,不滿你們說,那套老裝置還是不錯了,扔了可惜了。當初他們要當廢品賣了,是我一直攔著,不然啊,你們可沒機會買了。”

三人來到了一大棟倉庫門前。

有庫管開啟了庫門。

倉庫幽深,裡面黑漆漆一片。

開啟了燈,才看清,裡面堆滿了機械裝置。

“裝置雖舊,可是還很完好,拆卸的時候,比較小心,元件都不缺。”

李總工和小汪在裡面檢視,兩人於共同話題,盧昌華反而是外行,他也不多言,跟著走走看看。

看著這套裝置,盧昌華心裡舒了口氣,有了它,產量就能提升了,不論是國內還是出口暫時就沒有問題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投行蓬篙人

雨霖桐

神獸之道

糕冷文少

魏先生,許你一生一世

淺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