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華跑回值班室,一數,有七桶。

“趕緊,眯縫眼給桶裡加水。”

“大洪二洪拿鍬跟我挖坑去。”

“大貴,你去找趙老四來,再運些磚頭和水泥,要做個池子。”

眾人忙活開了。

餵魚的事交給了兩個小媳婦。

“在哪兒挖坑啊?”

大洪拿著鍬跟著跑。

“在南邊地溝邊上。”

三人跑到了地溝旁邊就挖了起來。

很快就挖了一塊四十公分深,長寬各五米的小池子。

“快放水進來。”

又從旁邊的地溝引出一股水流。

很快水就滿了。

“把進水口堵上,把魚都拎來。”

盧昌華用小盆往桶裡加了點泉水,讓它們適應適應。

此時中午,太陽高懸。

這新挖的小池子很快水溫就上來了。

“倒進去,慢點倒。”

三人把水桶放進了小池子,把桶口傾斜進水裡。

這些桶裡的錦鯉,在桶口遊蕩了一會,就順利的遊進了池子裡。

很快,這二十五平方的小池子就鋪了一層五顏六色的小錦鯉。

那叫一個好看!

大洪二洪都看傻了。

眯縫眼也扛著鐵鍬跑了過來。

看見滿池子的錦鯉,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看樣子還得讓林師傅的推土機出馬啊!”

“眯縫眼,你就在這守著。”

“兩個小時放一次水,然後再往裡補水,兩頭用鍬挖。明白嗎?”

“明白,這活我能幹。”

“放水量和進水量要少,防止水溫鉅變。”

“知道。”

眯縫眼看了看手錶,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這會兒胡大貴騎著摩托回來了。

“昌華,趙老四已經通知到了。”

“好,你再跑趟機務隊,讓林師傅掛上推土鏟來,給咱推個坑。”

“好。”

胡大貴轉身又去了。

盧昌華帶著大洪二洪,在池子邊上開挖。

再次挖出一個二十五平方的小池子。

而後把兩個池子挖通。

“眯縫眼放水進來。”

錦鯉在這五十平方的小池子裡,游來游去。

“拿魚食來。”

他們正忙活著餵魚,趙老四趕著輛馬車來了。

車上拉著幾袋水泥和工具。

“趙師傅,這點可不夠。”

“聽大貴說你要做個魚池?”

“對。”

“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

“找人吧,我要做個大池子。”

“那得老陸去磚廠拉磚才行。”

“沒問題。”

正說著,拖拉機的轟鳴聲響了起來。

林師傅來了。

盧昌華對著他直招手。

林師傅開著拖拉機繞道進來了,在地溝的南邊推土。

很快就推出了一個近五百平方的大坑。

胡大貴又去找了老陸,帶著大洪二洪和眯縫眼跟車去了磚廠。

一連拉了五車磚。

而趙老四也找來了力工,已經在坑的四周開挖地基了。

他們挑燈夜戰。

連夜砌磚抹水泥。

為了增加磚牆的穩固,還在坑底切了田字形的磚垛子。

三天時間,這個池子就完工了。

好在這幾天沒有下雨,太陽也大。

池子長50米,寬10米,深度米。

其中兩米埋在地下,五十公分在地上。

進水口連線泉水。

出水口在地下,挖了一道深溝,直通水庫。

三天之後,開始放水。

先放了五十公分,暴曬了一天。

那些錦鯉就轉移進了池子。

盧昌華還特意查了數,果然是八百條。系統沒有騙我!

以後每天增加水深五十公分。

直到水深兩米為止。

盧昌華在進水口和出水口做了一個自動裝置,不需要人為干涉。

只要水位到了兩米,出水口連線的浮漂就會拉扯開關,開始放水,水位下降了二十公分,這才關閉出水口。

而進水口水位下降二十公分後,則開啟進水模式。

直到水位到達兩米,這才關閉進水。

這樣一進一出迴圈往復,既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保持水質,也能減少水溫的變化,使錦鯉在池子裡保持健康成長。

現在這些錦鯉處在保密狀態。

就連給盧昌華做魚池的趙老四都不知道錦鯉的事。

而水庫這些人都把嘴封的嚴嚴的,誰都不能說。

盧昌華怕有人使壞,真要是往池子裡扔瓶農藥,自己哭都找不到地方。

好在這個池子在障子裡邊,外人看不見。

再加上池子的邊沿超出地面五十公分,你上哪看去?!

這個池子成了這些錦鯉的新家。

他剛剛鬆了口氣,胡大貴的一句話,又讓他的心提了起來。

“昌華啊,現在還好說,要是冬天可咋整?這些錦鯉也沒地方養啊!”

嘶~

盧昌華心裡一緊。

果然,在東北養錦鯉還真是麻煩。

夏天好說,這一到秋冬季節,天氣寒冷,錦鯉就這麼露天肯定不行。

還好胡大貴提醒了他。

為了這事,他琢磨了好幾天。

用什麼辦法讓這些錦鯉過冬。

他想到了暖菜,想到了蔬菜大棚。

看樣子得給魚做一個暖池才行,現在的水溫有二十三度左右,暖池也得保持在20度以上。

為了養好錦鯉,盧昌華還進了一趟城,在新華書店裡找養殖錦鯉的書籍,結果可想而知,根本沒有。

去飯店待了一下午。

沸騰魚莊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

“爸,過幾天我打點魚給店裡送來。”

“先少送點,試試看。”

老盧擔心換了家裡的魚會影響口味。

“行,先試試。”

第二天他就回了家。

打魚這事也要搞,可錦鯉的暖池也得搞。

現在錦鯉已經不吃魚食了。

盧昌華讓胡大貴他們去周邊挖蚯引。

每天都能挖出大半桶來。

可這些蚯引投進去,很快就吃完了。

而投放了蚯引之後,錦鯉明顯的生長加快了。

可是緊靠野生蚯引是根本無法滿足的。

看樣子自己還得想辦法搞養殖啊。

其實這幾年外面早就在傳養殖蚯引的事了。

長水農場也已經有人在養了。

得找人打聽打聽。

暖池的事刻不容緩。

原本盧昌華想著在現在這個池子上加個大棚,是不是就能行?

後來一想,不行。

要知道東北的冬季都在零下三四十度,冰層可達一米五到兩米。

而凍土也和冰層差不多。

也就是說,至少在地下兩米或者一米五的深度開始保持溫度才行。

還有冬季的水需要太陽暴曬,才能提升水溫和散發水中氯氣。

反正現在這個池子是不行的。

還得重建。

那就建吧,總不能眼看著這些寶貝凍死吧。

首先在庫房的西面,相隔二十米的位置,挖出一個大池塘。

這事還得林師傅。

他也不含湖,直接推出了一個東西二十米,南北五十米的深坑。

南邊離泉眼只有三十米了。

趙老四算是掏上了。

帶著十幾個人沒日沒夜的連續作業,用了大半個月才幹完。

大池子四周打上了圈樑,就像蓋房子一樣。

四周的牆壁都是50牆,

水泥砌磚,勾縫。

牆高三米,地下兩米,地上一米,建好後在四周堆上三四米厚的土,這就是保暖用的。

池子中砌出六米、五米、四米高的柱子。

中間最高。

這是搭建頂棚的立柱。

頂棚是塑膠布蒙的大棚。

在大棚的裡面安裝了貫通南北的鐵皮煙囪,有四趟煙道。

在這個暖池的北邊,也就是緊挨著障子的地方,挖出了一熘東西二十米的深坑,上面蓋上棚頂。

裡面建了四個大爐子。

這就是冬天燒爐子的地方。

為了加熱這個池子專門建的。

這個池子盧昌華就花了近兩萬塊。

在建這個暖池的同時,他終於找到了養蚯引的人家。

一見面,這人就開始訴苦了。

原來,去年他有個親戚來找他,說是他們單位在推廣蚯引養殖。

免費贈送養殖技術,包教包會,還回收蚯引。

他就信以為真,引進了蚯引,開始養殖。

這蚯引養殖確實簡單,廢紙板抹點豆油就行,用木箱子養殖繁殖很快。

很快就從開始的一箱繁殖出了二十多箱了。

他琢磨著馬上入冬了,賣了吧。

一找這親戚,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始終不來收購。

到現在他才反應過來,人家就是為了賣蚯引,哪裡是教技術?一切都是套路。

他養的太多,沒辦法只能自己拿來餵雞。

現在還剩下五箱。

“這樣吧,你這五箱都賣給我得了。”

“那感情好。”

“這五箱就給你100塊吧,多了少了就這麼滴。”

“行,行,給你了。”

人家樂呵呵的拿著十張大團結,盧昌華找老陸運了回來。

這些蚯引就放在北邊的值班室裡養著。

反正這邊有空房間。

他又讓木匠師傅做了十幾個空箱子,

等著分箱呢。

這蚯引確實好養。

每天都拎著兩桶喂錦鯉,還能供得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災變:開局SSS級天穹聖光

蒜蓉秋刀魚

無道仙尊在都市

聚家笨魚

靈氣復甦:從一條小血蟒開始進化

龍行天天

女主讓我追女配,追到你又急什麼

逗你玩的妖

文娛:我真只想躺平啊!

雷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