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華這段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建廠這件事上了。

在工廠選址上,他和老爸還有多爭論。

最後,還是盧昌華獲得了勝利。

食品加工廠一定要開在交通發達的城邊上。

所以北寧縣城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畢竟開工廠與養殖基地是兩回事。

養殖基地可以在偏遠一些的地方,只要有利於養殖就行。

可工廠不行。

沒有便利的交通,生產出來的產品如何運出去?

那些原料要如何運進來?

這都是問題。

再有就是電力。

開廠要是總停電,那是什麼感覺?

所以這個工廠就得開在北寧城裡。

八十年代的北寧,真的很落後。

可這也說明有很多機會。

二商局的商國強給盧昌華打來了電話,是盧媽媽接的。

盧昌華婉拒了與肉聯廠合作的事。

商國強覺得可惜了,這事也就這麼不了了之。

接下來,盧昌華就開始選址工作。

他這幾天就圍繞著鐵路轉悠。

他覺得最理想的場地就是離火車站近的位置。

而這樣的位置只有鐵南。

鐵北是城區,裡面根本就沒有地方開廠了。

鐵南有著大片的空地。

挨著鐵路工務段,在鐵路小學的旁邊,有一大片貨物轉運場。

這塊場地是鐵路局的,屬於北寧站管理。

盧昌華大著膽子,直接找到了北寧火車站。

在站長室見到了一個油膩大叔。

他說明來意,自己想租賃一塊場地建廠子。

今天在值班室值班的是蘭副站長。

聽說財神爺來了,立馬笑呵呵的端茶倒水。

“小盧是吧,你怎麼看上了那片轉運場呢?”

“我看著比較空曠,還有發展的空間。”

“小盧啊,你可能不太瞭解我們的情況。”

“轉運場那塊地是沒法給你用的。這是局裡的場地,我們就是代管,說了還真不算。”

他笑眯眯的問道:“其他的地塊行不行?”

“只要方便運輸,在哪兒都一樣。”

“其實啊,就是離鐵路再近,要是沒有貨運專線,你的貨物也沒法直接上車,都得汽車轉運。”

“所以,離得稍微遠點也一樣。”

“你看,在北寧啤酒廠的東邊,還有一塊空地,你要是覺得行,咱們可以去現場看看。”

雖然盧昌華覺得不滿意,可還是答應去看看再說。

原來,在啤酒廠的東邊,沿街建了一排的簡易門市房。

有十幾家飯館和食雜店。

在這排簡易房的後面,則是一片荒地。

“這裡是我們北寧站的地盤,原來是堆料場,後來就荒廢了,站裡一直想要利用起來,可就是沒有合適的機會。你看看這行不行。”

“有水電嗎?”

“有啊,街對面就是鐵路小學,水電都有,直接拉過來就行了。”

“你也知道,我們鐵路是一個單獨的系統,只要站裡同意就行。”

盧昌華站在這塊荒地上,四處張望。

這塊地被圍牆圍著,裡面有幾個大水坑。

還有些鐵路上的鐵軌和枕木堆在這裡。

“這有多大面積?”

“這片可不小,有一百多畝。”

蘭副站長拿出了一張圖紙來。

“沿街東西長四百二十二米,南北寬二百五十米,一百五十八畝左右。”

蘭副站長比比劃劃。

“你看,這塊地的北邊臨街,東邊也臨街,交通絕對方便,離火車站也近。咋樣?”

“嗯,這塊地,咱們站上想怎麼合作呢?”

“你拿來幹啥?”

“我開食品加工廠,主要加工肉食罐頭這些。”

“哦。挺好。”

“租金?”

“這個好說。”

蘭副站長笑呵呵的打著哈哈。

盧昌華立馬就明白了,這是要給好處啊。

“咱們這塊地非常荒涼,什麼都沒有,我就是租了塊地皮。因此,價格合適了我才能租,否則,就沒意思了。”

“咱們好商量。”

蘭站長拉著盧昌華去了站前鐵路招待所,讓食堂準備好酒菜,他通知了站裡的其他領導,一起來了四位。

中國人談生意喜歡在酒桌上。

最後談到一千塊一畝,盧昌華租賃五十畝。

每年租金五萬。

租期三十年。

建廠租期要是短了誰幹?

租金一年一交。

酒足飯飽之後,約好第二天簽訂合同。

盧昌華準備好了現金。

簽訂合同很順利。

只要有紅章蓋上,這事就算定下了。

對於建加工廠,這個工程量就大了。

很快,邢文斌就趕了過來。

到了現場,看了圖紙,他就說道:“盧老闆,這得我們公司出面來簽訂合同了,我這個施工隊沒資格籤。”

“好的,那就交給你了。”

盧昌華還得去工商註冊營業執照呢。

這會兒私人不能開公司,要麼掛靠國營企業,要麼就是個體戶。

他本可以掛靠的,蘭副站長已經暗示了。

可他不想扯不清楚。

個體戶就個體戶。

到了工商局,就註冊了一個“昌華食品經營部”,性質就是個體戶。

有了執照,他再幹事就合理合法了。

得知兒子已經租下了五十畝荒地,老盧和盧媽媽就急著來看。

看著這麼大一片空地,老盧直抽冷氣。

好在盧昌華只租了五十畝,要是他真把這片都租下來,老盧還不得嚇著。

那不成地主了?!

盧昌華以昌華食品經營部的名義跟北寧建築公司簽訂了建設合同。

廠房的設計有專門的設計院完成。

食品加工廠的廠房相對簡單。

所有的加工車間格局基本一樣,把水電接進去就行。

再有就是庫房。

常溫庫房和車間沒啥兩樣。

重點是冷庫。

盧昌華要求建設無菌車間。

就是進出都要消毒,這樣就要有消毒設施和內部更衣室。

當然這些交給設計院就行了,他不懂,也不用管。

至於食品加工的裝置,就要看你做什麼產品了。

盧昌華鍾情於罐頭食品。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罐頭食品大行其道,深受歡迎。

市場和銷路都不成問題。

這罐頭生產裝置看看沉洋有沒有門路。

沉洋上次來北寧,本想著能幫幫盧昌華的。

誰知道,白忙活一趟。

他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盧昌華還安慰了他幾次。

這次接到盧昌華的電話,他心裡反而踏實了。

其實,他是有心想把盧昌華引到哈市來開辦工廠的。

可是盧昌華不來,他也只能表示遺憾了。

聽說盧昌華需要罐頭生產裝置,就滿口答應下來,讓他等訊息。

沉洋畢竟是政府機關的人,還是負責後勤採買,他對哈市各企業都熟悉。

你還別說,真有企業要甩賣裝置。

這是省政府辦公廳下轄的一家小廠。

確實有一套罐頭裝置。

只是裝置比較老舊。

但是各個環節的裝置都有。

以前,這個罐頭廠是生產午餐肉的,只專供省政府。現在市場逐漸的放開了,他們也就沒了市場。

主要是他們的罐頭成本高,再生產下去就不划算了。

這才解散了,職工另行安置。

他們也正愁著裝置咋整呢。

沉洋落實了裝置的情況,還打聽了價格,這才給盧昌華去了電話。

“小盧啊,我給你打聽了一套裝置,是舊裝置,有點老,可還能用。”

“那太好了!以前是做什麼罐頭的?”

“是午餐肉。生產的量不大,成本高,現在黃了。”

“多少錢?”

“十萬左右吧。”

“全套嗎?”

“全套。”

“行,我這兩天安排一下就過來。”

兩人約好了時間,就撂下了電話。

沉洋想著,這次可千萬別再出什麼紕漏,不然這朋友真就不好做了。

他專門跑去了廠裡。

技術人員帶著他看了裝置的保養情況。

“沉處長,這也就是我們保養的好,否則這裝置早就完了。”

“現在的產能是多少啊?”

沉洋一聽這話,心裡就是一緊。

“每小時五百罐吧。”

“這產量也不少啊!”

“這是理論數字,實際這些年,我們一小時就生產一百多罐。”

“為啥啊?”

“吃大鍋飯唄!幹多幹少都一樣,誰使勁兒幹哪?!唉,白瞎這機器了。”

“空罐從哪進貨啊?”

“就是哈市的鐵製品廠,他們專門生產空罐,幾分錢一個。”

“你們有聯絡方式嗎?”

“有啊,這個得找採購,他手裡有這些東西。”

摸清了底細,沉洋心裡有了把握。

盧昌華把工程的事安排好了,這才跟爸媽說,要去哈市找沉洋,看看罐頭裝置。

“家裡都交代好了?”

“交代了。有大貴在,沒事。”

他對胡大貴很放心。

現在,胡大貴已經脫離了餵魚這種簡單的活計,成為了整個水庫和菜園的管理員了。

他每天雷打不動的任務就是給魚莊送魚來。

每次來,還要跑去金角飯店,找韓穎和吳玥聊一會兒,這才回去。

這天,胡大貴來送魚,盧昌華交代了些要緊事,這才說:“明天我要去哈市看裝置去,你好好看家,別出紕漏。”

“哈哈,放心吧,我會注意的。”

“家裡的魚一定要看好了。”

“放心。”

“哎,我聽說你小子這段時間總往對面跑,你想幹啥?當叛徒?”

“啥叛徒啊?我就是過去聊聊天。”

“哦,哎,那小子還在不在?”

“哪小子?”

“嘖,就是開業那天跟韓穎膩乎的,你忘了?你想要回去揍他呢?!”

“他呀,還在。”

“我去!”

盧昌華轉身就走,扔下胡大貴一人在原地懵逼!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攤牌了,我就是拱火天尊

一眼人間

村色:莊稼地裡的吶喊!

江煮

被大小姐盯上以後

韭黃炒蛋

人家冷兵器,你拿狙擊槍

街道的洪諾留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