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也低著頭琢磨著李斯科的話,他思來想去,如果擴張,牧場的運營成本又要增加了,這很考驗自己的能力。

而且他也沒做過旅遊類的牧場,完全是一籌莫展,不知道怎麼下手。

大衛不知道前景,可是李斯科十分的清楚,前世在經過了08年的奧運會舉辦,中國乃至世界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發展迅速,出國旅遊的遊客是之前的幾十倍,對這些手裡有點積蓄的人來說,花一筆小錢,來體會一下好萊塢電影裡的美國田園風光,這種異國風情,還是很有市場的。

而且李斯科的牧場還有自釀的啤酒,可以拍照的薰衣花海,甚至可以跟雷特合作,開展打靶專案,這些都是十分吸引人的特色。

“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大衛苦惱著自己的臉色,無奈的對著李斯科說著。

“沒關係,大家都是第一次.”

在大衛考慮的這段時間,李斯科已經從後面的雪茄櫃裡面拿出了兩根,一根自己點燃吞雲吐霧,一直遞給了大衛。

他站起身,手裡夾著雪茄,拉開窗戶的窗簾,站在高處看著遠方無邊際的牧場。

“大衛,這裡是我長大的地方,對我來說,這裡就是我的家,我希望我到了老年的時候,可以坐在這裡跟自己的孫子輩一起曬太陽,所以不管如何,維持住牧場的經營對我來說很重要.”

說著,他轉過身看著大衛,身後的陽光投射進來,把他整個人照耀的閃著金色的光輝。

“別擔心,我聯絡了朋友,那是幾家轉型成功的牧場,希望能夠去他們牧場參觀學習一下,到時候我要帶著你一起,你要好好觀察.”

李斯科知道自己給大衛的壓力好像有點大,也怕自己的這個得力干將撂挑子不幹了。

“這樣麼?那我就有點信心了.”

大衛也被李斯科一陣推心置腹給忽悠的動了心,又聽說有地方可以借鑑,頓時輕鬆了許多。

送走了恢復了鬥志的大衛,李斯科也有些輕鬆了,從上午得知訊息,到現在有了解決方法,他可是耗費腦力不少啊。

伸了個懶腰,他開始慵懶的躺在位置上,無意中瞥到了一邊桌子上的報紙。

拿過來一看,他想起來了,這是上次雅辛過來約稿之後,自己時不時給他寫幾篇短篇,他給郵寄過來的樣刊。

翻開第一頁,李斯科一掃視,就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專欄。

因為《小王子》一書早早就交給出版社了,魯博也建議李斯科繼續開展專欄,維持住自己的人氣,作家和很多明星一樣,讀者都是健忘的,如果長時間沒有新作出來,很容易投入別的作家的作品下。

這對李斯科的發展不好,想著短篇不費什麼精力,李斯科也就答應了下來,一個月會寫上幾篇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雅辛。

報社對於李斯科這位大作家當然十分重視,專欄的版位在報紙的第一頁,十分黃金的版塊。

上面印著的正是前幾天交的稿件,《變色龍》。

這篇小說是李斯科很少寫的諷刺類小說,一經刊登就議論紛紛,據魯博講述,甚至引起社會的一陣熱潮。

原篇小說是描寫沙皇專制制度下的虛偽逢迎、見風使舵,和卑躬屈膝的嘴臉。

李斯科抄襲過來,也是做了改動的,把背景放在了現代時期,寫政府公務員面對富豪們和普通平民百姓分別處理事情的態度,這篇文章被髮布在文學報的官方網站上,在推特上面也受到了大家的熱議。

讓原本名聲有些沉寂的李斯科再次走入大家的視線中,甚至帶動了李斯科原本銷量停滯的前幾本書。

大家看到這種很貼合實際,並且自己在生活中也碰到過相似情況的小說,讀的十分的暢快,爭先恐後的把自己遇到的情況分享給大家,事情愈演愈烈,在熱搜榜上徘徊了很久。

李斯科的名字也被大家一次次的搜尋,當知道李斯科的成績和成就的時候,很多不是文學愛好者的人們也開始關注了李斯科。

人們都想要知道這個神秘又優秀的作家更多一點的資訊,就連李斯科之前上學時候跟朋友的合照,都被大家轉載著。

這也是魯博建議李斯科開始接受採訪的原因,在他看來,如今正是好時機。

“李斯科作家所創造的奧夫這個典型,具有鮮明的特徵,反映出現在政府人員的陰奉陽違,但李斯科對這種現象不是直接採取忿怒的揭發和深刻的批判,而是運用幽默和諷刺的卓越藝術技巧,揭露了這個標榜人權和自由的國家在華麗莊嚴掩蓋下的醜惡與卑劣.”

“作者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片斷場面作為素材,經過提煉加工,用極其幽默的筆調和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描繪了政府公務人員諂媚權貴、欺壓百姓的醜惡嘴臉,深刻揭露了如今官僚的虛偽,批判瞭如今社會腐朽的本質。

“變色龍”已超越了時間和國界成為世界文化藝術長廊中見風使舵,反覆無常之流的典型.”

李斯科看著下面的文學界一些有名望和地位的大師們對自己作品的鑑賞,嘴角不自覺的漏出微笑。

看著自己被瘋狂熱議的作品,他現在也對魯博的想法有了認同,自己想要在文學圈繼續前行,少不了要多寫些作品。

看來自己當初決定接下專欄的決定是沒錯的。

想到這裡,李斯科也更有鬥志去工作了,他開啟自己筆記本的文件,打算乘勝追擊,繼續寫一點短篇,奠基如今高漲的名氣。

思索了一會,他的上一篇變色龍是諷刺當下的社會風氣,下一篇就不需要這麼寫了,這樣會敗壞自己在政客們之間的好感度。

他在螢幕上打下了標題,《麥琪的禮物》。

這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歐亨利的作品,內容是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忍痛割愛互贈聖誕禮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讚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純真愛情。

當然,這裡面還有掩藏著的深意,側面諷刺瞭如今美國貧富差距懸殊的揭露,也符合他現在青年作家憤世嫉俗的性格。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古代,一群小反派管我叫娘

一口容糰子

東京教父

狐虎戶

熒惑守關人

天機九子

國運:我的天賦是複製萬靈天賦

齊餘人

我的網上日記本

殤不了之